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作者&投稿:店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两弹”中的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合称核弹,另一弹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后来“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2、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及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
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它标志着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3、中国第一台计算机
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内存储量为1024字节。1959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104型交付使用,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

4、天河二号
“天河二号”是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的优异性能位居榜首,成为2013年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2014年11月17日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中国“天河二号”以比第二名美国“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连续第四次获得冠军。
2015年5月,“天河二号”上成功进行了3万亿粒子数中微子和暗物质的宇宙学N体数值模拟,揭示了宇宙大爆炸1600万年之后至今约137亿年的漫长演化进程。

5、墨子号量子卫星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如果说地面量子通信构建了一张连接每个城市、每个信息传输点的“网”,那么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就像一杆将这张网射向太空的“标枪”。当这张纵横寰宇的量子通信“天地网”织就,海量信息将在其中来去如影,并且“无条件”安全。

1.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在原子弹理论、结构设计,以及各种零部件、组件、引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造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2.1965年,由钮经义、龚岳亭、邹承鲁、邢其毅、汪猷等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蛋白——结晶牛胰岛素。
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性、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牛胰岛素相同。这项研究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作出了重要贡献,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3.1966年5月,中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素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素数的乘积”(即“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该证明结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
4.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空爆成功,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5.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首枚地球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6.1970年12月25日,中国葛洲坝一期工程开工,1988年底整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出口,能发挥发电、航运、泄洪、灌溉等多种效益。
7.1973年,袁隆平利用基因多样性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76年,“南优二号”大面积推广后,全国粮食总产量比1965年增长47.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让我国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粮食问题。
8.1979年7月,在北大汉宇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的计算机房里,王选等人用自己研制的照排系统,一次成版地输出一张由各种大小字体组成、版面布局复杂的报纸,这是首张用激光照排机输出的中文报纸。这项成果为汉字告别铅字印刷开辟了通畅大道,被誉为中国印刷技术的再次革命。
9.1980年5月18日,我国“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导弹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东风五号”导弹发射试验的护航行动是新中国海军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远洋军事行动。
10.1981年11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王德宝教授等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完整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转移核糖核酸(tRNA)。
由于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有着重要作用,而用合成方法改变tRNA的结构以观察对其功能的影响,又是研究tRNA结构与功能的最直接手段,因此酵母丙氨酸tRNA人工合成的成功,在科学上特别在生命起源的研究上有重大意义。
11.198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巨型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比起国际主流巨型机,“银河”亿次巨型机在10个方面有了创新性进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巨型计算机的国家之一。
12.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4位科学家给邓小平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前沿研究,发展我国高科技。
这封信得到了国家重视,批准实施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因为信件的提交日期,该计划又得名“863计划”。863计划造就了新一代高水平人才,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极大地带动了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13.1986年,王运丰教授领导的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实施的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启动,合作伙伴是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维纳·措恩教授带领的科研小组。
1987年9月,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Internet电子邮件节点,连通了Internet的电子邮件系统,并向德国成功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14.1988年3月10日,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授张丽珠等科学家的努力下,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这个试管婴儿诞生是我国生殖医学和辅助生育技术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标志,在我国生殖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5.1988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正负电子对撞机又称为同步辐射装置,它产生的同步辐射光作为特殊光源,可在生物、医学、化学、材料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应用研究工作。
16.1991年12月15日,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建造的30万千瓦商用核电站,标志着中国已掌握了核电技术,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第七个能够独立设计制造核电站的国家。
17.1993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庞世瑾等科学家操纵原子,成功写出“中国”二字,标志着中国开始在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8.1994年12月14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破土动工,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三峡工程”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难度最大、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大坝全长2309米,设计高程达到海拔185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847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也居世界第一。
19.1998年3月,国产歼—10型飞机首次试飞成功。歼10战斗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也是中国最新一代单发动机多用途战斗机,具有很强的超视距空战、近距格斗和空对地攻击能力,还拥有空中对接加油能力。2006年,歼10战斗机正式列装解放军航空兵。
20.1999年9月,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三号染色体上的三千万个碱基对。中国是第六个参与国,也是参与这一研究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
2000年6月26日,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英、德、日、法、中六国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完成。
21.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顺利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返回地面。这是我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了新的突破。
22.2000年,“夏商周年表”正式公布,把我国历史提前1000多年。在这份年表上,夏代开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解决了我国历史纪年中长期存在的疑难问题,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基础。
23.2000年,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两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由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分、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北斗系统”的第三颗和第四颗卫星分别于2003年5月25日和2007年2月3日发射成功。
24.2002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枚高性能通用微处理芯片——“龙芯1号”CPU,标志着我国已初步掌握当代CPU关键设计制造技术,改变了我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历史。
25.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升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安全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26.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地球轨道。
“嫦娥”的月球之行担负了四大任务:绘制立体的月球地图;探测月球上元素的分布;评估月球上土壤的厚度和氦-3的资源量以及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11月26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第一张“嫦娥”拍摄的月球照片。
27.2008年9月2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行走。

扩展资料:民国初年中国科学社等民间学术社团创立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开始和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为系统地融合到了一起。
1928年中央研究院的产生、1949年中国科学院的成立,使得中国科技研究的发展获得了政府的财力支持。民国时期的枪械制造术、造船术、蒸汽技术、飞机技术都是海外留学学子在国内进行了技术尝试。
参考资料:中国科学技术史-百度百科

1、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Games of the XXIX Olympiad),又称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秦皇岛、青岛为协办城市。香港承办马术项目。

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创造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共有87个国家和地区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

2、天河一号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由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部署在天津的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其测试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2570万亿次。2009年10月29日,作为第一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在湖南长沙亮相。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使用由中国自行研发的“龙”芯片。而每秒钟1206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万亿次运行速度的Linpack实测性能使这台被命名为“天河一号”的超级计算机位居同日公布的中国超级计算机前100强之首,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自主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3、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继美国、苏联、英国 、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

毛泽东在1955年发出号召,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中央指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等负责筹建核工业。

1959年苏联撤走专家后,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艰巨任务。1962年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在科技人员和国防建设指战员的共同努力下,核试验终于取得成功。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称,中国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斗的威胁。同时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

4、神舟一号飞船升天

1999年11月20日,地面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神舟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凌晨6点30分发射。同年11月21日凌晨3点41分顺利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飞船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个小时。

它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次日凌晨3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5、首艘航母辽宁号入列

辽宁号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68%。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

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解放军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更改制造,及将其用于科研、实验及训练用途。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辽宁号,交付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08年北京奥运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河一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子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一号飞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辽宁号航空母舰



1、发射第一个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以钱学森为首任院长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行研制,于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卫星设计的工作寿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由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近地点高度较高,因此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仍在轨道上。

2、中国第一台计算机问世

银河,即银河计算机,是由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巨型计算机系列之一;目前“银河”系统是我国运算速度最快、存贮容量最大、功能最强的电子计算机。

该机采用分布式共享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与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长64位,峰值性能为130亿次。这个系统综合技术达到了当前国际先进水平,并突破和掌握了更高量级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具备了研制更高性能巨型机的能力,它标志着我国高性能巨型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突。

3、香港顺利回归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4、神舟七号发射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 

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能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5、创新制度施行一国两制

1982年1月11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叶剑英的上述谈话指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进一步发挥了关于实现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指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他还就两岸统一和设置台湾特别行政区问题,阐明了中国政府的政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方红一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港回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舟七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国两制



一、建立科研机构。1949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逐步建立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二、制定科技发展规划。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同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大会,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随后,制定实施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即《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和“十年规划”(即《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两个规划的实现,使我国科学技术有了较全面的发展,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第二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破坏,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阶段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有:第一颗导弹和氢弹爆炸成功,南京长江大桥落成,“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杂交水稻育成等。第三个阶段是1978年“文革”以后,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这一阶段,我国科技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1.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邓小平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得到重视,知识分子政策得以落实,我国科技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2.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以此为指导,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3.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

第二目“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第一,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第二,“两弹一星”计划的重大成果。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实验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第一枚中国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教师应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在核科学的发展中,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造福的一贯立场。第三,中国在“两弹一星”之后,不断向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在核科学和空间技术上硕果累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第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和“神舟”5号飞天的巨大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第三目“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属于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科学,意义重大。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影响和作用尤为重要,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代表。。。

一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
二 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直到90年代, 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三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四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五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82年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
1983年 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诞生 ;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
2004年第28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2008:成功举办奥运;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008年8月8日,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
2008年9月25日到9月28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中国航天员翟志刚首次出舱进行出舱活动;
2010年5月1日,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2010年11月13日,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包括经济、科技、教育和国际地位等多个方面。在经济领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制造业、贸易、投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

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建的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业等,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及文化教育等事业得到相应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
答:2014年11月17日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中国“天河二号”以比第二名美国“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连续第四次获得冠军。2015年5月,“天河二号”上成功进行了3万亿粒子数中微子和暗物质的宇宙学N体数值模拟,揭示了宇宙大爆炸1600万年之后至今约137亿年的漫长演化进程。5、墨子号量子卫星 墨子号...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
答:一、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经济体系,使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奋斗,勤俭建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什么得到全面提升
答:总的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不懈奋斗的伟大力量,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取得...

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答:②百姓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上小康的历史性跨越.③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什么?
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说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全面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

新中国成立后的10项成就
答:这也是祖国大陆第一次明确“三通”的内容,即由1979年的“通航通邮”与“经济交流”概括为“通邮、通商、通航”。10、北京奥运会我国首次实现金牌总数第一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创造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共有87个国家和地区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

新中国的成就有哪些?
答:3、杂交水稻的培养与推广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为粮食大面积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4、“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激烈。建议与...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有什么?
答:培育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与伟大时代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快速涤荡了旧社会遗留下的污泥浊水,培育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在惩治贪腐、反对封建迷信、扫除文盲、发扬社会主义新道德、计划生育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6、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精神力量上也获得了巨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