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的利润总额等于什么

作者&投稿:黄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会计利润总额如何计算?公式是什么?~

会计利润总额=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费用+(-)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净利润+所得税=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会计利润(AccountingProfits)会计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在支付除资本以外的所有要素报酬之后剩下的利润。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结果。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

利润表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扩展资料:
本年利润是指企业某个会计年度净利润(或净亏损),它是由企业利润组成内容计算确定的,是企业从公历年1月份至12月份逐步累计而形成的一个动态指标。本年利润是一个汇总类账户。
其贷方登记企业当期所实现的各项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等;借方登记企业当期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与支出,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净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
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二、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科目的金额转入本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
三、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表示年度内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该账户平时不结转,年终一次性地转至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账户,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为亏损则作相反分录。年终利润分配各明细账只有未分配利润有余额,需将其他明细账转平,
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 — 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
至此,所有结转分录可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利润的本质是企业盈利的表现形式。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成本而言的。
因此,收益一旦转化为利润,利润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物质生产就被赚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页),因而就具有了繁多的赚钱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的本质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无关。
利润的质量特征:
(1)一定的赢利能力。它是企业一定时期的最终财务成果。
(2)利润结构基本合理。利润是按配比性原则计量的,是一定时期的收入与费用相减的结果。
(3)企业的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
(4)影响利润的因素较复杂,利润的计算含有较大的主观判断成份,其结果可能因人而异,因此具有可操纵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本年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 投资净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拓展资料:

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企业纯收入构成内容之一。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由销售利润和营业外净收支两部分构成。

在收益总括观点下,利润总额是一外收支项目和前期调整项目;但在损益表中,许多国家还是在计算利润总额(或会计收益)之前,将当期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利润和其他损益分开列示。

由于产生正常利润和经营活动,可由企业管理部门控制,而非正常利润是不可控制的;因而,将利润划分为正常利润和非正常利润对于衡量企业管理部门的经营管理效率更客观、更准确。



会计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我国会计法与税法对“利润”的计算方法不统一,因此造成多种称谓。税务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严格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利润总额”,也称“计税利润”;所谓的“会计利润”则是为了区别税务上所指的“利润总额”而特指的,非正规称谓,“会计利润”是指账面利润,由于受会计计算方法和水平所限,“账面利润”不能够如实符合纳税要求,因此有人给其名曰“会计利润”。
比如:假如某企业某年账面利润100万元,其中当年“营业外支出”中列支税务滞纳金及罚款2000元。按照会计规则,税务滞纳金及罚款可以在税前列支,因此“会计利润”是100万元;而按照税务规定,税务滞纳金及罚款不能在税前列支,因此“利润总额”是100.2万元

会计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收益+汇兑损益

:)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二、 主营业务利润

 加:其他业务利润

 减: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四、 营业利润

 加: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五、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

六、净利润

根据上述顺序可知,利润总额是所得税前的利润,是主营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再减去三项费用后加减其他非经营性损益。

会计利润总额等于哪些会计职能?
答:会计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我只能告诉你我知道的了,不好意思哈

利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总额的构成关系是什么?
答:行业财务会计制度对企业利润总额的构成有着具体的规定: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等于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商业企业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

利润等于什么
答:总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总利润又称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等于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利润总额通常会大于净利润。总利润...

会计利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会计利润是指企业所有者在支付除资本以外的所有要素报酬之后剩下的利润。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结果。计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实现原则确认企业在一定会计期内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则确定在同一期间内的费用成本,将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相减,即为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利润。想学习更多会计专业性问题可...

税法中,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会计利润怎么求?公式是什么?
答: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利润即为会计报表中的利润总额。计算公式: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区分利润总额和本年利润
答:二、利润总额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本年利润是指企业某个会计年度净利润(或净亏损)。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

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区别?
答: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在利润表中的层次不同:利润表中不同层次的利润依次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会计利润表中如何计算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
答:利润表是多步式的报表 一、营业利润 二、利润总额 三、净利润 三大步骤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