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解释一下溶解度、密度、质量分数、量浓度的公式转化(要过程)

作者&投稿:宣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谁能给我讲一下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换公式中密度转换问题~

溶质物质的量--n,溶液体积--v,溶液密度--ρ,溶液质量分数--w,溶质的摩尔质量m,
溶质质量m=ρvw=nm,得出 n=ρvw/m,
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n/v=ρvw/m/v=ρw/m,
但在化学中,体积单位一般为l(升),密度单位为g/cm3,则上面推出的c=ρw/m的单位为mol/cm3,换算后为1000mol/l,(因为1l=1000cm3),故:
c=1000*ρw/m,是单位为标准单位mol/l的公式。
o(∩_∩)o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记得采纳哦,感激不尽。

溶解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换算
  一、知识概要


  (一)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间有一定量的关系。由此可进行以下计算:


  (1)根据饱和溶液溶质、溶剂的量推算溶解度;(2)根据溶解度求算饱和溶液所含的溶剂和溶质量;(3)根据溶解度求算饱和溶液在蒸发掉一定量溶剂后析出的结晶量;(4)由于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可以根据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求算出一定量饱和溶液由于温度改变(或同时有溶剂量改变),析出结晶的量。(5)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溶质的溶解度:




  解题时要熟练运用下列比列关系:饱和溶液中




  (二)有关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比较简单,但注意两点:一是含结晶水化合物的浓度均按无水物含量计算;二是有些溶质溶解后与水发生了反应,其不能直接按原物质的量表示,如SO3、Na2O2溶于水,溶液浓度按H2SO4、NaOH含量计算。


  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计算有:(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所需溶质、溶剂量或浓溶液稀释用量的计算;(2)根据所溶溶质的量求算物质的量浓度、离子物质的量浓度;(3)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


  二、例题分析


  例1已知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体积为VmL溶液密度为d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g。


  (1)用w表示在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____。


  (2)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


  (3)用w、d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


  (4)用c、d表示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


  解析:本题没有给出具体数值,只给出抽象符号。


  解题关键是:一要准确把握饱和溶液溶解度、质量分数的本质区别和相互联系,二要理解密度是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相互换算的桥梁。


  (1)要求把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换算为溶解度:






  (2)要求用VmL溶液中的溶质质量m来表示物质的量浓度:






  (3)要求把质量分数(W%)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




  (4)要求把物质的量浓度换算为质量分数,实质是(3)小题的逆运算:



  例2用Na2SO3和硫粉在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可制得Na2S2O3。10℃和70℃时,Na2S2O3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60.0g和212g。常温下,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Na2S2O3·5H2O。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立即完全分解:Na2S2O3+2HCl=S↓+SO2↑+H2O+2NaCl。现取15.1gNa2SO3,溶于80.0mL水,另取5.00g硫粉,用少许乙醇润湿后(以便硫能被水浸润),加到上述溶液中。用小火加热至微沸,反应约1h后过滤。滤液在100℃经蒸发、浓缩、冷却至10℃后析出Na2S2O3·5H2O晶体。


  (1)若加入的硫粉不用乙醇润湿,对反应的影响是______。(填写选项字母)


  A.会降低反应速率B.需要提高反应温度


  C.将增大反应体系的pHD.会减少产量


  (2)反应1h后过滤,其目的是_______。


  (3)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它是由_______产生的。如果滤液中该杂质的含量不很低,其检测的方法是:______。


  (4)设Na2SO3跟硫粉完全反应,当将滤液蒸发浓缩后,冷却至70℃,溶液的体积约30mL,该溶液是否达到饱和?试通过计算说明(70℃时,Na2S2O3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17g/cm3)。


  (5)若要计算在100℃下将溶液蒸发至体积为30.0mL,再冷却至10℃时所能得到的Na2S2O3·5H2O的质量,你认为_______。(填写一个选项的字母)


  A.前面提供的数据已经足够


  B.还需要提供100℃时溶液的密度(1.14g/cm3)


  C.还需要提供结晶后剩余溶液的体积(10.0mL)


  (6)根据第(5)小题你的选择(如选A则直接计算,如选B或C则可选用其数据),计算从10℃,30.0mL溶液中结晶而出的Na2S2O3·5H2O的质量。


  解析:(1)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题给信息“用乙醇润湿后的硫能被水浸润”,若不用乙醇润湿硫粉,则硫必然与水溶液中的Na2SO3“接触不良”而降低反应速率,并会减少产量,答案应选A、D。


  (2)Na2SO3+S=Na2S2O3


  n(S)=5/32=0.16(mol),


  n(Na2SO3)=15.1/126=0.12(mol)


  硫粉过量。反应1h后过滤,其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硫粉。


  (3)由于Na2SO3不稳定,在敞开容器中于100℃溶液中保持沸腾下反应长达1h,很容易被空气氧化成Na2SO4。








  都不溶于水,但BaSO3溶于酸而BaSO4不溶于酸,加稀HCl即可检测出。








  S,再加BaCl2溶液。


  (4)(解法一)计算生成的Na2S2O3在70℃时饱和溶液应有的体积,将它跟题设30mL相比较。


  若反应得到的Na2S2O3在70℃时配成饱和溶液,其体积为x,则






  因23.8mL<30mL所以蒸发后的溶液尚未达到饱和。


  (解法二)计算70℃时30mL饱和溶液中应含Na2S2O3的质量,将它跟反应得到的Na2S2O3的质量相比较。


  若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其所含Na2S2O3的质量为x,则








  18.9g<24g,溶液尚未达到饱和。


  (5)前题中已知生成的Na2S2O3的质量为18.9g,如果要求得10℃时30mL溶液所析出的Na2S2O3·5H2O的质量,还应该知道溶液中水的质量,而溶液中水的质量=溶液质量-Na2S2O3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30mL)×溶液的密度。因此,还需要知道100℃时溶液的密度,应选B项。


  (6)设反应得到的Na2S2O3·5H2O的质量为x,则x中Na2S2O3




  溶液中水的质量=30×1.14-18.9=15.3(g)


  根据10℃时的溶解度,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则有




  解得:x=23.2(g)


  三、练习与检测


  1.t℃时,Na2CO3的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向溶液中投入无水Na2CO3固体Ag,静置后析出少量晶体(Na2CO3·10H2O),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加入的水是[]



  A.100gB.(100+A)g






  2.有X、Y、Z三种盐,已知:


  (1)25℃时,X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


  (2)25℃时,在100g质量分数为10%的Y溶液中加入5gY(无水盐)后,恰好达到饱和;


  (3)25℃时,将一定量Z溶液蒸发掉5.75g水再恢复到25℃,或保持在25℃向其中加入6.3gZ的结晶水合物(Z·9H2O,摩尔质量=240),都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则25℃时,X、Y、Z的溶解度(指无水盐)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X>Y>ZB.Z>Y>X


  C.Y>Z>XD.Z>X>Y


  3.取50mL2mol/L的硫酸溶液,跟6.5g金属锌充分反应,加热蒸发16.2g水,并冷却至10℃时,可析出ZnSO4·7H2O多少克(10℃时ZnSO4溶解度为32g,硫酸密度1.12g/cm3)?


  4.A、B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要用结晶法从A、B混合物中提取A(不考虑A、B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


  (1)取50g混合物,将它溶于100g热水,然后冷却至20℃。若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合物中B的质量分数(B%)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写出推理及计算过程)


  (2)取Wg混合物,将它溶于100g热水,然后冷却至10℃。若仍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请写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A%)应满足什么关系式?(以W、a、b表示,只需将答案填写在下列横线的空白处。)






  当w<a+b时____


  当w>a+b时____


  5.常温下A和B两种气体组成混合物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B的相对分子质量),经分析,混合气体中只含有氮和氢两种元素;而且,不论A和B以何种比例混合,氮和氢的质量比总大于14/3。由此可确定A为____,B为____。其理由是____。若上述混合气体中氮和氢的质量比为7∶1,则在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A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____%。


  简单答案


  1.A;2.D;3.15.5g;


  4.(1)在20℃时,若要B不析出,该溶液中B的质量不能超过20g,由于A、B质量共50g,所以这时A的质量超过30g,大于它的溶解度,A析出,符合题意。即50g×B%≤20g,B%≤40%。


  (2)当W<a+b时,A%>a/w;当W>a+b时,A%≥W-b/W;


  5.NH3N2纯NH3气体中氮和氢的质量比为14/3,在纯NH3中混入任何比例的N2都将使氮和氢的质量比大于14/34∶180

量浓度=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溶质质量/(溶质的摩尔质量•溶液体积)=(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摩尔质量•溶液体积)=(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摩尔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摩尔质量
c=n/V=m`/(M•V)=(m•w)/(M•V)=(ρVw)/(MV)=(ρw)/M
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
w=s/(s+100)代入上上式即可

以下以饱和NaCl溶液为例,溶液体积为VmL溶液密度为d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g。

把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换算为溶解度:S=100* W/(100-W)=100W/(100-W)
用VmL溶液中的溶质质量m来表示物质的量浓度:C=1000*(m/v)*(1/58.5)=17.1m/V
把质量分数(W%)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C=(1000d*W%)/58.5=17.1dW%
把物质的量浓度换算为质量分数:W%=(58.5C/1000d)*100%=(58.5/10d)%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设盐水的体积为v,则:
m盐水=ρ盐水v=ρ水v+m盐;
所以
m盐=ρ盐水v-ρ水v;
t表示每立方米盐水中含盐的质量,盐水的体积为v,所以
m盐=tv
即ρ盐水v-ρ水v=tv
即:ρ盐水-ρ水=t

w=S/(S+100)
按定义来呀
c=1000*d*w/M

中考化学溶解度计算
答: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l00%.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7.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浓度大小的量.表示100克溶液中溶解了多少克的溶质;溶解度是表示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量。表示某温度下,l00克溶剂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的溶质。前者的计算式为:...

物质的溶解度与他的密度大小有什么关系?
答:物质的溶解度与他的密度大小没有关系,如果蜡烛的密度小于水,那么蜡烛也不会溶于水.记得采纳啊

...熔点、相对密度、溶解度等,在有机实验中有哪些应用?
答:溶沸点:蒸溜,分溜分离相溶的物质。密度:不相溶的可以分离鉴定物质。还有萃取时也用。

初中化学溶解度
答:你好!1)鸡蛋会上升到液面 原因:由于清水中加入盐使得液体的密度增大到大于鸡蛋的密度,从物理中的物体浮沉条件可知,鸡蛋会上升至液体表面从而漂浮。2)鸡蛋会不停的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原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附着在鸡蛋壳...

溶解与沉淀
答:按质量作用定律,在给定的温压下,溶液中相应方次的离子活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平衡常数K;对于难溶盐来说,这个常数称为“溶度积”或“溶度积常数”。溶度积常用符号Ksp表示。 溶解度 在给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溶解达平衡时,溶液中溶解物质的总量。在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溶解度单位为mg/L。难溶盐溶解度的大小,...

溶解度降低,密度变小?
答:我是这样理解的:温度降低,使硝酸钾溶解度变小,即在一定溶剂中溶解的硝酸钾变少了,溶液体积不变,而溶液质量=溶剂(水)的质量+溶质(硝酸钾)的质量,温度降低后溶质硝酸钾的质量减小了,故溶液质量减小,体积不变,所以溶液密度也变小了。实心小球原来在饱和溶液中是悬浮的, 即小球重量正好等于它排开...

溶解度与密度的关系
答:我们只能知道40度时100克水溶解69克硝酸钾形成质量为169克的饱和溶液,不知道溶液体积的话没法求密度……

为什么溶剂的密度越大溶质的溶解度就越大
答:溶剂的密度越大,所以溶剂中分子间的空隙就大溶质就可以进入缝隙的体积就多,溶解度就越大

以化学的角度来说,一种物体的密度比水大,或是比水小, 那么它们的关系如 ...
答:排水法收集气体是有条件的,当是你理解错了,不是看密度而是看能不能溶于水,能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大小都没关系。排水法收集气体只针对中性气体和惰性气体,如氢气。氧气,氮气等 酸性气体是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如氯气,二氧化碳,氯化氢等 同样碱性气体也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如氨等 ...

谁能解释一下溶解度的曲线 求分析~~~
答:一般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只不过对不同物质,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不一样,在温度——溶解度坐标中,是增函数,曲线的斜率(弯曲度)不同;还有个别物质(如:氢氧化钙)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温度——溶解度坐标中,是减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