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在超市买了2盒牛奶和10盒酸奶,一共重2400克。已知一盒牛奶的重量是一盒酸奶的5倍。一盒牛奶

作者&投稿:真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精神生活”?~

精神生活是指一定社会人们的精神生产、思想传播和精神享受过程的总称。
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受社会物质生活特别是物质生产方式制约的社会精神生活是一个历史地发展的过程。进步的社会精神生活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消极的颓废的社会精神生活则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扩展资料:
精神生活与物质的关系
精神生活和物质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为精神文明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精神文明反过来又成为物质文明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不同程度地规定和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
精神文明的发展既依赖于物质文明的发展,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两个文明在总体上是相适应地发展的,但也会出现不平衡的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神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不同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制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
除这一规范表述外,亦有在下述两种情况下使用生活方式概念的:①限指日常生活领域的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这是狭义的生活方式含义,相对来说前者则为广义概念。②仅指个人由情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决定的生活行为的独特表现形式。在这个意义上相当于生活风格的概念。
生活方式作为内涵丰富的复杂概念,具有4个不同的特性。
①综合性和具体性。生活方式同生产方式相比,在范畴特性上的区别:生产方式是在社会形态的层面上表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属于客体范畴,主要涉及的是物质生产领域;
生活方式既可从社会形态的层面上表述为社会生活方式,也可从不同群体和个人的层面上表述为群体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属于主体范畴,从满足主体自身需要角度不仅涉及物质生产领域,
也涉及物质生产活动以外人们的日常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更广阔的领域。它是个外延广阔、层面繁多的综合性概念。任何层面和领域的生活方式总是通过个人的具体活动形式、状态和行为特点加以表现的,因此生活方式具有具体性的特点。
②稳定性与变异性。生活方式属于文化现象。在一定的客观条件制约下的生活方式有着自身的独特发展规律,它的活动形式和行为特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历史的传承性。
在人类历史上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虽然相继更替了几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但该民族固有的生活方式特点却一直延续下来,成为该民族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生活方式的稳定性使它在发展中往往具有对新的、异体的生活方式的排斥倾向。但任何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又必然随着制约它的社会条件的变化或迟或早地发生相应的变迁,这种变迁是整个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方式的社会变迁在一般情况下采取渐变的方式,在特定的社会变革时期则采取突破方式,并表现为某种超前性。
③社会形态属性和全人类性。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生活方式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则具有阶级性。比如,在奴隶社会存在奴隶和奴隶主两大阶级的生活方式;在封建社会,存在农民和地主两大阶级的生活方式等等。另一方面,生活方式又具有非社会形态的全人类性的特点;
a.人的生活方式不仅具有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属性,而且具有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种的繁衍的自然属性的特点;
b.在同一民族中,不同的阶级、阶层有着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文化传统,在生活方式上必然形成各阶级、阶层共有的民族性;
c.各国之间的交往,又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形成着共同的规范、准则;
d.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接近,促使各国、各民族在生活方式上形成越来越多的趋同性。这种超越社会制度的共同属性,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在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借鉴成为可能和必要。
④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人们的生活活动,离不开一定数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一定的产品和劳务的消费水平,这些构成了生活方式的数量方面的规定性,一般可用生活水平指标衡量其发展水平;
对于某一社会中人们生活方式特征的描述,也离不开对社会成员物质和精神财富利用性质及它对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大小的测定,表现为生活方式质的方面的规定性,一般可用生活质量的某些指标加以衡量。把生活方式的数和质的方面的规定性统一起来,才能完整地把握某一生活方式的范畴属性。


扩展资料:
对生活方式可从多种角度作类型学分析。
①按主体的层面不同可划分为社会、群体和个人三大类型的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是该社会全体成员生活模式的总体特征。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不同社会生活方式类型有原始社会生活方式、奴隶社会生活方式、封建社会生活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主义社会生活方式等。群体生活方式包括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各职业集团,以至家庭生活方式等庞大体系。
个人生活方式从心理特征、价值取向、交往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角度可分为:内向型生活方式和外向型生活方式;奋发型生活方式和颓废型生活方式;自立型生活方式和依附型生活方式;进步的生活方式和守旧的生活方式等等。某一社会、群体、个人生活方式是该社会中生活方式的一般、特殊和个别的表现形态。
②按生活方式的不同领域,可划分为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宗教生活方式等。
③按不同的社区,可分为城市生活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两大类。在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很大比重,城市生活方式是绝大多数居民人口的生活方式;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农村生活方式仍占优势。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和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将在发展中国家得到相应的发展。
④按时代特征,可分为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传统社会生活方式。
⑤按主要经济形式,可分为自然经济生活方式、商品经济生活方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活方式

酸奶2400÷(5+1)
=2400÷6
=400(克)
牛奶:400×5=2000(克)

 



我来

 



 



1、妈妈买了2瓶牛奶和一袋面包共花去10元 钱,阿姨买了同样的2瓶牛奶和...
答:设一瓶牛奶x元,一个面包y元,得方程组:x+6y=14.5,2x+4y=13,得x=2.5,y=2

奶奶在超市买了2盒牛奶和10盒酸奶,一共重2400克,己知一盒牛奶的原量是...
答:: 设酸奶重X克 2*5x+6x=2400 10x+6x=2400 16x=2400 x=150;5x=750 150g=0.1kg 500g=0.5kg 答:一盒牛奶重0.5千克;一盒酸奶重0.1千克。

10元正好买两盒牛奶和一个面包,如果买一盒牛奶和一个面包还剩3元,问牛 ...
答:解:由题可知:2盒牛奶+1个面包=10元,买1盒牛奶+1个面包还剩3元,说明1盒牛奶是3元。一个面包是:10-3×2 =10-6 =4(元)答:一盒牛奶3元,一个面包4元。

李芳买了2大盒酸奶和10小盒纯牛奶,如果1大盒酸奶的质量相当于5小盒纯...
答:5*2=10 2大盒酸奶的质量相当于10小盒纯牛奶量的质量 10+10=20 总量 相当于20小盒纯牛奶的质量 10/5=2 10小盒纯牛奶的质量相当于2大盒酸奶的质量 2=2=4 总量相当于4大盒酸奶的质量

妈妈在超市买了6盒牛奶和5包饼干一共用去27元。已知3盒牛奶的价钱和2包...
答:3盒牛奶的价钱和2包饼干价钱相等。6盒牛奶就相当于4包饼干。也就是9包饼干花27元。一包就是3元。两包是6元,也就是三盒牛奶是6元,一盒就是2元

妈妈在超市买2盒牛奶和6盒酸奶,一共重2700千克,已知丨盒牛奶的重量是...
答:牛奶900克,酸奶150克

某超市做促销,牛奶买2送一,原来牛奶每袋2元,妈妈买了10袋,应付...
答:10÷3=3……1 牛奶买两袋送一袋,那么三袋儿一共花了两袋的钱,也就是2x2等于四元。而时代包括三个三代。也就是需要花3x4等于12元买九袋。再加上剩下的一袋儿两元钱。一共花了12+2等于14元钱。3×2×2+2=14元

妈妈在超市买了两盒牛奶盒六盒酸奶一共重2700克已知一盒牛奶的重是一盒...
答: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乳蛋白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乳脂肪多为短链和中链脂肪酸,极易被人体吸收;钾、磷、钙等矿物质配比合理,易于人体吸收。牛乳中蛋白质含量为2.8%~3.3%,主要由79.6%的酪蛋白、11.5%的乳清(白)蛋白和3.3%的乳球蛋白组成,另有少量...

...数量的牛奶和赠品奶,每个礼品包有10盒牛奶和2盒赠品奶。当牛奶卖完...
答:共买了30个礼品包,原来各有300盒,具体算法如下:假设共买了X个礼品包,则可得 10*X=2*X+240 解方程得 X=30 所以原来各共有10*30=300盒。

妈妈在超市买了两盒牛奶盒六盒酸奶一共重2700克已知一盒牛奶的重是一盒...
答:这个题目建议在作业帮上找到相应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