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

作者&投稿:敞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认识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的正面和敌后战争都意义非凡,对于中国人民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都功不可没。
首先,对于正面战场来说,有效抵御了日军的多次进攻,尤其是对于一部分爱国将领而言,他们暂时放下了党派之间的斗争,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抵御外国侵略者入侵上,并且在他们的指挥下,正面战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其次,对于敌后战场而言,也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我党的领导下,不仅仅使得日军的补给不能够正常运转,更为关键的是也切断了日军的退路,并且有效的和正面战场互相配合,共同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正面战场:指和敌军正面冲突的地方,敌军入侵我方,我方抵抗的战场是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在敌军占领我方地区后,在敌人控制的地区进行敌后反抗。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正面战场要承受敌人主力的攻击,压力通常很大,但敌后战场一般都是游击战,扰乱敌人,起围魏救赵,釜底抽薪之功效,减轻正面战场压力!
我国8年抗日时期,国共合作,国民党负责正面战场,共产党负责敌后战场,因为当时,国民党实力比较雄厚,承受得住日本的正面进攻,虽然节节失利,但不可否认,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所承受的牺牲。

两个战场与两条路线
即:正面战场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敌后战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1.概念解释分析
①正面战场:以国民政府为主,抗战初期抗击了侵华日军大部分,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与军队,而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其原因主要是蒋企图依靠英美支持,一举击溃日本,从而避免人民力量在抗战中强大而威胁蒋的统治。
②敌后战场:即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执行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洛川会议),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2.两个战场的主要区别
①抗战路线不同:(略,见上)
②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政府的正规军,后者是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从合作的情况来看,军队都属于国民政府的编制)
③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分若干战区;后者在日本占领区,创建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④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以阵地的防御战为主;后者是小规模的伏击战,基本上是游击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⑤战略地位不同:(略,见上“概念解释”)
3.两个战场的主要联系
①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是一致的。
②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而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
③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而没有敌后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到来。
④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抗战过程中两个不同战场状况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①抗战初期,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一系列会战,国民党正面战场起主导作用,是抗日的主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但由于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在战略战术上只是消极防御,结果丧师失地,人民遭殃。 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受日本诱降政策影响,国民政府政治态度两面性,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虽继续抗战,却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正面战场形势恶化,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失败,国民党正面战场战略地位日益降低,不再是抗日的主战场。
(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①抗战初期,配合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执行全面抗战路线,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寇集中扫荡根据地,中共为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发动百团大战,克服了根据地艰难困苦的局面,抗日根据地军民打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1944年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在国内外有利条件下,展开大反攻,取得抗战胜利。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持的关系。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主战场作用是明显的,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阶段敌后游击战场的关键作用也是明显的。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分别由国共两党主导。正面战场在较长的历史时间,特别是战略防御阶段起着主战场的作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战场。

具体来说,在战略防御阶段,抗日游击战争迅猛发展,不仅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而且创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迫使日军不得不长期而不是暂时分散兵力两面作战,从而为推动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到战略相持阶段,实现持久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1943年以后,抗日战争进入局部反攻阶段,敌后战场逐步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收复了大量失地,成为全面反攻的战略基地,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扩展资料:

正面战场是以国民政府为主,抗战初期抗击了侵华日军大部分,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与军队,而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其原因主要是蒋企图依靠英美支持,一举击溃日本,从而避免人民力量在抗战中强大而威胁蒋的统治。

抗战初期,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一系列会战,国民党正面战场起主导作用,是抗日的主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但由于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在战略战术上只是消极防御,结果丧师失地,人民遭殃。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受日本诱降政策影响,国民政府政治态度两面性,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虽继续抗战,却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正面战场形势恶化,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失败,国民党正面战场战略地位日益降低,不再是抗日的主战场。

敌后战场即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执行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洛川会议),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抗战初期,配合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执行全面抗战路线,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寇集中扫荡根据地,中共为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发动百团大战,克服了根据地艰难困苦的局面。

抗日根据地军民打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1944年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在国内外有利条件下,展开大反攻,取得抗战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敌后战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面战场



正面战场:指和敌军正面冲突的地方,敌军入侵我方,我方抵抗的战场是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在敌军占领我方地区后,在敌人控制的地区进行敌后反抗。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正面战场要承受敌人主力的攻击,压力通常很大,但敌后战场一般都是游击战,扰乱敌人,起围魏救赵,釜底抽薪之功效,减轻正面战场压力!
我国8年抗日时期,国共合作,国民党负责正面战场,共产党负责敌后战场,因为当时,国民党实力比较雄厚,承受得住日本的正面进攻,虽然节节失利,但不可否认,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所承受的牺牲。
两个战场与两条路线
即:正面战场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敌后战场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1.概念解释分析
①正面战场:以国民政府为主,抗战初期抗击了侵华日军大部分,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与军队,而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其原因主要是蒋企图依靠英美支持,一举击溃日本,从而避免人民力量在抗战中强大而威胁蒋的统治。
②敌后战场:即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在战略防御阶段是抗战主战场,执行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洛川会议),即动员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2.两个战场的主要区别
①抗战路线不同:(略,见上)
②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政府的正规军,后者是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抗日武装。(从合作的情况来看,军队都属于国民政府的编制)
③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分若干战区;后者在日本占领区,创建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④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以阵地的防御战为主;后者是小规模的伏击战,基本上是游击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⑤战略地位不同:(略,见上“概念解释”)
3.两个战场的主要联系
①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其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驱逐日寇的总目标是是一致的。
②在战略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的积极抵抗,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而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
③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而没有敌后反“扫荡”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到来。
④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抗战过程中两个不同战场状况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
(一)国民党正面战场:①抗战初期,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一系列会战,国民党正面战场起主导作用,是抗日的主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但由于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在战略战术上只是消极防御,结果丧师失地,人民遭殃。 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受日本诱降政策影响,国民政府政治态度两面性,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虽继续抗战,却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正面战场形势恶化,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失败,国民党正面战场战略地位日益降低,不再是抗日的主战场。
(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①抗战初期,配合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执行全面抗战路线,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寇集中扫荡根据地,中共为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发动百团大战,克服了根据地艰难困苦的局面,抗日根据地军民打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1944年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在国内外有利条件下,展开大反攻,取得抗战胜利。

敌后战场是非常重要的战场,在抗日战争的前期,日本的工业化战争武器对比我们中国的农业时代的冷兵器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我们处于巨大的代差之下,必须运用自己的优势武器,几千年的文化,和几千年的文化教育出来的人民,日本通过战争是想征服中国,中国的组成主题是国土、人民和蕴藏在人民中间的文化,敌后战场就是把战争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结合起来,特别是当时,毛泽东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他们有一整套发动人民、组织人民、武装人民的方法体系,他们的战场有2个巨大的作用。一是直接打击了敌人,二是为全国的打击敌人提供的队伍,而且,由于敌人对这支队伍的镇压,与普通人民的镇压根本分不开,更加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
正面战场同样非常重要,这是中国的支柱,没有他们,全国人民的意志就会垮掉,他们打击了最多的日本侵略者,他们保住了中国人民的根本。他们是中国的核心,是团结的目标,有了目标,全国人民的斗争才不会产生偏差。

抗日战场上的主战场与敌后战场有哪些?
答: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晋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湘西会战。敌后战场:115师的主力在晋西隰县之...

什么叫敌后战场
答:正面战场就是是敌对双方正面交战的场所。敌后战场就是在地战略进攻后方作战的场所。据个例子: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所控制区与日军占领区两者相接的地方,双方军队相互对抗,这就是正面战场。在日军占领区内作战的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由于是在正面战场之敌后,所以称作是敌后战场。

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及其关系。
答:全国性抗战开始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立即投入抗日斗争。八路军刚开赴前线时,主要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逐渐形成,在战略上相互配合。

评述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近代史结课论文 发到我qq邮箱574897...
答:对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来说,国民党和共产党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只是两者贡献的时间是有差别的,但二者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中国革命取得最后的胜利。七七事变之后,日军从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大举侵华,尤其是华东方向,国民党集中重兵进攻上海,为了保卫远东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国民党将一百七十个整编师中的...

评价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答:到1938.10.24,随着武汉和广州相继失陷,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这时正面战场大规模战役相对少了很多,敌后战场开始起到主要作用。经过5年多战略相持阶段的长期消耗,中国积小胜为大胜,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后,终于赢得了战略主动(当然也与国际反法西斯战场密切相关)。到1944年下半年,中国逐渐进入战略进攻阶段...

什么是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
答:正面战场是将大部队在主战场和敌人主力作战。敌后战场想游击,破坏,打乱敌人,断他们后路

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战役和配合正面战场的战役有什么区别?
答:而配合正面战场也就是在友军与敌军在大规模阵地战或决战时拖延 阻挠 骚扰敌军 这样的战斗则要冒较大的风险 因为这不同于游击战 对付游击战敌人只会使用3流部队 而阵地战则全部是1流的精锐部队 总结:敌后战场的战役的敌人是三流部队 战斗强度低 无友军 配合正面战场的战役敌人是一流部队 战斗强度高...

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有何区别
答:正面战场由国民政府组织,进行大规模作战。敌后战场主要由共产党组织,伤敌不多,但拖住了几百万日军。

站在整个民族立场上,应如何评价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作用?
答:开辟多个战场是战争的必要手段,正面战场主要是战役性的对与某种战略目的的实施或者阻碍,一般都体现在攻坚战、大规模战役、大军团集结作战形式上。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上国军不少会战也是艰苦卓绝的,损伤惨重下也对日本的入侵梦无情的打击。敌后战场主要是迟滞敌军行动,对与敌军后勤保障以及地区巩固统治...

为什么正面战争不能抵挡敌人,如何评价正面战争?
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在战争中各自承担了不同的作战任务,共同构成了抗战的主战场。在抗战的不同阶段,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自发挥了重要作用。1. 在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7日—1940年),国民党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日军全面侵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