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文学审美属性的表现特点?

作者&投稿:彘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举例说明文学审美意象的特征~

  审美意象的五个基本特征
  (一)本质特征:哲理性
  顾城《远和近》:
  你 /一会儿看我 /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 你看我时很远 / 你看云时很近
  (二)表现特征:象征性
  金字塔的象征

  余光中《夸父》
  为什么要苦苦去挽救黄昏呢 / 那只是落日的背影
  也不必吸尽大泽与长河 / 那只是落日的倒影
  与其穷追苍茫的暮景 / 埋没在紫霭的冷烬
  ——何不回身挥仗
  迎面奔向新绽的旭阳 / 去探千瓣之光的蕊心?
  壮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
  西奔是徒劳,奔回东方吧
  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去
  (三)形象特征:荒诞性
  形象的荒诞:
  刑天;孙悟空;丙崽;
  卡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不存在的骑士》

  情理的荒诞:
  安直房子《小狐狸的窗户》
  尤奈斯库《犀牛》
  贝克特《等待戈多》
  (四)思维特征:抽象思维的参与

  意象的创作过程是从抽象到具象的。
  抽象思维严格引导了客观对应形象的设计

  — 格里高利为什么变成“甲虫”而不是毛毛虫?
  — 杜丽娘的故事为何发生在“牡丹亭”而不是玫瑰园?

  (五)鉴赏特征:求解性和多义性
  意象鉴赏是从具象还原到抽象的审美求解过程,需不断思考和追问:what?Why?
  马拉美:诗应当永远是一个谜

  好的意象,总有无数个谜底使人难以解答。
  加缪:一个象征实际说出的东西,总要比他有意表达的东西要多。
  李商隐《锦瑟》
  陈凯歌《百花深处》
  审美象征意象
  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
  以象征性和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
  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
  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文学审美性是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主要表现在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文学审美性的表现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渗透,侵染的状况。
文学审美性即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这里的“审美特质”在客体上表现为:面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价值系统。

扩展资料:
艺术审美:
它与一般审美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它的审美对象不同。
它是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的对象。一般审美是对现实美的观照,现实中的客观事物或现象,原不是作为人们的实践对象和认识对象而存在的。
艺术美则不同于现实美,它是作为审美对象而生产、而存在的。
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需求。
艺术必须具有美的品格,只有体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才能实现以审美功能为前提的各项社会功能。
”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交织着载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以虚构的艺术形象创造性地表现人性心理和时代精神的审美意识形态.(反映对象,表现形式,艺术媒介,审美理想,实现功能)

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的阐发:其一,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0页。)。此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就这一点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学、科学、宗教、道德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自学考试指导书》,武汉大学出版,1995年版11页。)。这里的“审美特质”在客体上表现为:面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价值系统,文学所撷取和反映的“必须而且只能是客体的审美价值”(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
其二,“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的组合形式”(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而这里的“意识形态”已与“人类意识的外在化形态”大相径庭:“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它艺术等。”(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此处也对审美作了正面阐释:“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非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
其三,“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又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作为文学属概念的意识形态又不是“话语活动”了,而回到了“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上去了:“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说社会生活本来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经过作家的艺术改造,变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而审美也变成了人对事物的特殊精神活动过程:“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

文学艺术的审美特质是什么
答:首先,由于它的存在,使文学艺术的多元状态与其表现的一元属性走向统一成为可能,这便在理论上为改变人们将文学的一元论和多元论看成是对立排斥状态,并将它们统一起来提供了可能;其次,由于审美反映论的历史哲学性质,由此便将对文学艺术本质的考察,纳入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范畴,而有可能在更为宏观的...

如何理解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答:2. 中华美学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文学中,还普遍存在于音乐、绘画、戏剧、雕塑、舞蹈、书法、影视等艺术门类。3. 文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情感性、形象性和超越性。美是事物的价值属性,而审美活动是人类对美进行判断的过程。文学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建立评判标准的角色。4. 文学...

文学艺术审美能产生什么价值
答: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审美是一种非实用而使人产生的情感愉悦的活动。审美活动关注的是其外在的形式和表象。审美是一种非概念而又能引起情感与认知自由协调的过程。审美是一种个体的同时又可以普遍传达的内心的情感体验。审美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表现为每一个审美主体独特的情感体验;审美活动...

文学形象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
答:好奇心、童心、爱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文学形象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具体可感性、艺术概括性、审美理想性和审美属性。文学形象唤起的美感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第一是直接地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是通过批判丑恶所带来的审美享受;第三是通过同情的目光描绘弱者屈辱丑陋的形象,以呼唤人性中求美向善之心的回归;第...

艺术美有哪些特征?
答:这三类审美关系所生成的便是前文化美、文化美与复合美。 所谓文化美,也就是传统美学所讨论的美,即由“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所生成的美,所物化和表现在客体身上的文化审美价值。文化审美关系发生于人类与动物相揖别的漫长进化过程中,生成于人类类意识、类自觉的形成和体现类自觉的自由创造--“劳动”的过程中;文化...

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二、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复合结构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作为独特的思想系统,并非“纯审美主义”或“审美中心主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总的说是一种复合结构,这可以从下面几点加以说明:第一, 从性质上看,既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确表现出集团的、群体的倾向性,这是毋须讳言的.这里所说...

什么是文学形象?它有哪些特点?
答:所谓艺术真实是一种比现实真实更高的真实,所谓艺术逻辑是一种主观的逻辑、美学的逻辑,生活在文学王国里的作家诗人可以从某种假定的逻辑出发(比如“植物具有智慧和灵魂”“动物会像人一样聪明而有能耐”“石头会说话”等),大胆地创造独特的奇异的文学形象。这类形象集中地表现一些幻想的、魔幻的、神怪...

简答题:如何理解文学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属性?
答:其一,文学以人为对象,展示人的生活,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研究人的灵魂。其二,就文学的审美性而言,文学对生活的反映具有超越生活现象、表现人的价值、追寻人生意蕴的特点。从而体现了文学以审美方式来把握生活的特点。3.文学活动必须以对象化的方式进行,这是文学活动过程的审美性的体现。文学的审美属性...

文学的特征
答:良知量。也可以说是诗量、“气”量、歌哭量、泪水量。《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说“文学是哭泣”,文学拥有最多的歌哭,最多的喜怒哀乐,历史、哲学都不能歌哭。法国作家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表现了人性的丰富;巴尔扎克写《高老头》,表现了人性的凄凉,写到了极致。这些都是“心量”。

路遥《人生》,谈谈文学具有怎样的文学审美属性?
答:路遥说“苦难中才能诞生灵魂的歌声”。路遥就是一个有着特别苦难人生经历的作家,一个对人生充满了许多思考的作家,一个对生命有着无限感悟的作家,一个矢志要把这种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变成人生文学的作家。路遥的人生和他的人生文学,在相互辉映中使后续的更多生命被触动和激励。路遥人生文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