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生空间说说 有些感情,淡了也就散了 忘了也就算了 是什么意思呢?

作者&投稿:雷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爱情的定义是什么?~

当然!一定会有人这样说。从小听《灰姑娘》、《白雪公主》、《海的女儿》、看着《泡沫之夏》、《情深深雨蒙蒙》等言情小说长大,在还不懂什么是爱情的时候就被《月亮代表我的心》、《死了都要爱》、《你是我的幸福吗》灌着耳朵。
还有那些讴歌爱情的诗歌也令人心驰神往,诸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等,诗歌的高度凝练甚至达到了其他作品都难以超越的煽情效果,可谓是将爱情写到了极致。现在却要推翻?
是的,作品始终是作品,有些看客却把它当成是真的并代入现实。古往今来的痴心人真有讴歌爱情的作者那么多?一查便知,多是骗完眼泪就跑的骗子。爱情很重要,却不是不可替代且唯一重要的。一味强调爱情的重要性,甚至将它凌驾在一切之上会导致人的三观也发生偏差。比如费云帆在《一帘幽梦》里对绿萍说,“你只是失去了一条腿,而紫菱失去她的爱情啊。”当然,大部分观众还是清醒的,后琼瑶剧等作品会因“爱情大过天”的观念被人诟病。
那作者自己并非情圣,却创作那么多讴歌爱情的东西来骗人,有什么好处呢?由于“排他性”和人类的繁衍的动物性,让爱情蒙上了一层旖旎的色彩,因为繁衍后代的需要,结婚一直被视为人生大事,是大众关心的问题,以爱情题材的内容创作也非常容易调动大众情绪。作者正是发现了这种易于传播的特性,来达到宣传作品的目的。
另外,由于过去女性生活完全依赖丈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想也让大家产生女性“长得好”“学的好”“混得好”通通不如嫁的好的思想。虽然现在这样的思想逐渐被抛弃,但是社会对于女性发展的现实限制却并没有太大改变,大部分女性的生活重心仍在家庭,所以并未从本质上改变女性对于伴侣的期许。很多女性受到这些影响后成长为“恋爱脑”,既使自己低入尘埃,又使对方倍感压力。

所以,爱情其实没有那么特别,我们只是被各方面因素影响了,造成了错误的感觉?可以这么说,只需要想想,如果爱情那么重要,为什么如今不想结婚的人却越来越多了?让爱情有别于其他亲密关系的是性,而现代社会这个需求可以有许多解决方案,如果它只作为亲密关系看待,是可被其他亲密关系替代的。
我们复习一下上面文章所述的六个亲密关系,便会明白。从心理层面定义亲密关系的,实际是亲密关系的六个特征:了解、关心、相互依赖、相互一致、信任、承诺。即,定义亲密关系质量和重要性的并非是那个对象的身份,而是心与心的距离。这也就是灵魂伴侣的最终意义。
人类需要爱,更需要高质量的爱。(下一篇会分析需求产生的原因)但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可遇而不可求,甚至可以说是奢侈品。正如每个人都有爱情,亲情,友情,和每个人都有人生一样,区别在于质量。

先说亲情,父母这个对象实在无法选择。投胎简直像随机分配的,又因父母并非同龄人,沟通难度加倍。早期的中国父母总放不下架子,惯爱以权威形象教导孩子,一旦孩子的想法和自己不一致动辄打压孩子。这样的教育下,孩子但凡萌生点小心思,都要藏着掖着,沟通也就停留在表面。如此一来,更别提培养和父母的亲密度了。
导演姜文就曾说,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让母亲满意。难过地说,这也是大部分人家庭的关系。电影《狗十三》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一直在等父母的对不起,父母一生却在等待子女的一句谢谢。道尽了两代人的隔阂。如果与父母能达到深层次的心灵交流,大概是抽到了上上签。
再说友情,清代徐时栋《烟屿楼笔记》有这样段记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即一辈子有一个知交好友就够了,我都该将他当作同胞对待。足见挚友的稀缺性。如果以上六点关于亲密关系的特征太过于空洞,那么讲一下历史上的几位好朋友。
管仲和鲍叔牙是朋友,两人合伙做生意,管仲拿的多,打仗时管仲又跑得最快。鲍叔牙却毫无芥蒂,因他知晓他是要奉养家中母亲。管仲仕途不顺,鲍叔牙认为是时机未到。管仲知道他的想法后,感叹地说:“生我养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啊!”这就是著名的“管鲍之交”。
另外比较出名的一个故事是“断琴之交”,俞伯牙是春秋时期一位有名的音乐家,空有琴技却无人能听出其中真意。后来遇到钟子期,弹《高山》,《流水》皆知其意,后来子期死了,伯牙摔琴谢知音。能听懂他琴声的人已经不在了,遂不再弹琴了。

如果说历史上的故事太遥远,那么就说说现实。随着线上好友的增多,你一定遇到过自己朋友圈发点东西会被理解为各种意思,为了少生闷气,后来只得关闭朋友圈。我也有朋友说,不求他人完全懂得自己。如果你也有无法被他人理解的苦恼,你就会明白鲁迅先生为何会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样彼此完全信任,丝毫不计较,又从不误解对方的才是高质量的友情,如果不是可遇而不可求,也不会流传至今了。现实里多的是如《小时代》里的塑料姐妹花和狐朋狗友。
最后说爱情,爱情总是被描写得动人心肠,痴情有《梁祝》化蝶,牛郎织女、白蛇传、苦情有孔雀东南飞、长恨歌。虽然故事都是虚构的,也不排除有因为“悲剧比喜剧更有力量”这样的原因,所以爱情故事多以悲剧收场,但是,被安排喜剧的为何总是神话故事呢?
再找几个真实发生的故事也不难发现,还是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更多见,有的是变心要抛弃原配,还有受家庭原因被迫分开的,如孔雀东南飞,陆游和唐婉儿等。幸运如李清照也只得了一段时光与丈夫“赌书泼墨”,丈夫死后再嫁还惨遭继任丈夫家暴。
怪不得女性要说一句“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了。也怪不得说爱情像钻石了,原来是说稀缺。

首先来界定一下,感情是一个很广义,亲情,爱情,友情,这些都可以包含在感情之类,但是异性之间的聊天聊久了会产生哪一种不一定,我觉得这是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比如说聊久了之后,可能会先产生一种感情叫做友谊,等友谊越来越加深,最后又变成了一种恋人未满友情已达的状态,再继续往下聊,可能就变成了爱情,爱情聊久了之后又变成了亲情,因为聊着聊着就聊成自己媳妇了。当然,这只是一种想象,聊天产生真感情的几率太小了。

我个人还是觉得不要把感情寄托在网络上,网络是一个非常虚拟的地方,你以为你将文字注入全部的情感发给对方对方就能接受你的爱意吗?很可能对方只是把这当成这种情感游戏,他只不过是在打发无聊的时间而已,所以不要想的太天真了。在网络上交朋友的人有太多被坑了,要么骗财,要么骗色,你想被坑哪一个?

前车之鉴比比皆是,我原来在网上就聊过一个女朋友,聊了很长时间,我一度的以为我们之间一定是一种真情实感,我甚至期待和她要现实见一面,然后开始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可是我的如意算盘打的太早了,爱情怎么会从天而降呢?后来在见面之前她给我提了一个要求,她说她是帮爷爷卖茶叶的,现在这个季节正是采茶农忙,想请我买一点茶叶算是孝敬她的爷爷。

于是我就答应了,结果过两天我就收到了一个货到付款的快递,800块钱的茶叶,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好像这种感情有点不对劲,后来仔细想一想明白了,原来对方一直就是一个卖茶叶的,这一切全都是我一厢情愿的想象,所以说,和你聊天的人不一定会产生感情,要说产生感情也是你的一厢情愿。

意思是,感情淡了人就会没有当初那样好,朋友不再是朋友,一但忘了,就算了吧,也不去挽留
这个句子比较文艺,看得出来妹子多愁善感,也许她在哪里看到了这么一个句子,感觉说的很好,戳中了她的心,才发的说说
这里想说,不要去想那么多,年轻的时候谁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有事没事的总是想发一些说说,不过也就是忧愁一会儿罢了

意思就是说

有的朋友没有就没有了

有的男朋友分手就分手了。

他这是在感慨,前提是不论是爱情还是友情,一旦淡了也就该散了,忘掉了也就算了,不在纠结了。

心里放下了一段感情

就是结束了一段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