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的地点?

作者&投稿:朱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三大战役的时间和地点??~

一、辽沈战役
时间: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
地点:东北全境
二、淮海战役
战争过程战役时间: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地点: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
三、平津战役
时间:1948 年11月29日发起。
地点: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北平

扩展资料:1、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后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淮海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志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3、平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大战役

1、辽沈
发生在今辽宁省、吉林省,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
2、平津
发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
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3、淮海
发生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扩展资料

辽沈战役我军胜利和敌军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国共双方最高统帅蒋介石和毛泽东几乎同时都看到了锦州这步关键之棋,但蒋与他的东北将领们意见不一,从而举棋不定,贻误战机在先。
蒋介石后来更犯下一个致命的战略错误,那就是不顾当时东北人民解放军力量增长的实际情况,固执地与解放军展开决战,终使几十万精锐之师在东北大地上灰飞烟灭。
我军兵力包括地方部队几乎在其2倍,而东北野战军的装备在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算是最强的。国民党军队如果迅速撤到关内,或许还能推迟被我军全歼的命运。
相比之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则是比较成功的。毛泽东认为,先打锦州,封闭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关门打狗”是上上之策。
林彪则认为攻打锦州是有困难的,应该先打长春,但是在其试攻长春后就知道攻打长春也比较困难,于是同意先打锦州。锦州破后,国民党军队就被封闭在东北,陷入了孤立境地,陆上无法逃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战役

1、辽沈

发生在今辽宁省、吉林省,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

2、平津

发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

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3、淮海

发生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结束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三大战役发生的地点是,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地区,主战场在锦州,长春,沈阳,而淮海战役发生在黄淮地区由二野和三野共同发起,主战场在徐州,枣庄,蚌埠等地,平津战役发生在北平和天津地区,北平的和平解放保护了首都的安全过度让这个古城得到保护,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发起的对国民党的全面反击战役,使中国人民得到解放。

三国演义中三大战役的名称,发生地点,交战双方,起因,经过和结果。_百度...
答:“三国”时期的战争很多,而最著名的堪称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官渡之战 作战双方:曹操 袁绍 公元199年,袁绍挑精兵十万,以乌巢为粮仓,进驻黎阳,与曹军初交失利,改打持久*战,曹军疲惫不堪。然而,得于从袁军叛逃的许攸(曹操同乡)的帮助,曹军*转败为胜,获得胜利。后...

三国中有哪三大战役,能不能完整的告诉我他们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起...
答:1.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是 ①官渡之战②赤壁之战③彝陵之战 2.第一大战役的时间:公元200年。简略内容:袁绍VS曹操,以曹操获胜告终,曹操统一了北方。 第二大战役的时间:公元208年。 简略内容:孙刘联盟VS曹操,以曹操大败告终,揭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第三大战役的时间:公元221年7月。简略内容:刘备VS孙权,以刘备失...

三大战役顺序和时间
答:淮海战役时间为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平津战役时间为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一、辽沈战役1:战役概括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辽沈战役歼灭了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

三大战役分别是什么时候、地点
答:辽沈战役,48年9月12日起,东北;淮海战役,48年11月6日起,华东、中原;平津战役,48年11月29日起,华北。

国共三大战役,打的顺序是什么?
答:三大战役顺序为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2、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

春秋战国三大战役
答:春秋战国三大战役之马陵之战 发生时间: 公元前342年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发生地点: 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 事件介绍: 战国时期,齐军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歼灭魏军的著名伏击战。 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魏发兵攻韩,韩向齐求救。齐应允救援,以促韩竭力抗魏。但鉴于战事初起,魏、韩双方实力未损,过...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战役
答: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战役是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1,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

据说三国一共发生了三大战役,究竟是哪三大战役?
答:三国一共发生了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官渡之战交战双方是袁绍与曹操,赤壁之战交战双方是孙刘联军与曹操,夷陵之战交战双方是蜀汉与东吴 1.官渡之战 原因是:袁绍挑选精兵十万,企图南下进攻许都与曹操争夺天下。时间是公元199年。过程是:公元200年,曹操发起反击,袁绍手下谋士...

三国演义一共中有十一场战役?
答:三国三大战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三国是群雄割据,战争不断的年代,历史上许多著名战役都是出自三国时期,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官渡、赤壁和夷陵。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是哪三大
答: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就是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 地点:官渡 参战双方:袁绍、曹操 参战兵力:袁绍(约10万)、曹操(约2万)主要指挥:袁绍、曹操 战争时间:一年零五个月 伤亡情况:袁军约十万、曹军约一万 获胜方:曹操 战争意义:曹操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地点:赤壁 参战双方:孙权、刘备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