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机械设备中全液压制动系统都有什么应用?

作者&投稿:镡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松挖机全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是什么?~

在一般行走机械设备中,全液压转向系统往往与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共用一个泵源,组成单泵(或双泵)双回路系统。由于具有系统简单、工作可靠的优点,因此在中小吨位叉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全液压制动系统由液压制动阀、轮边制动器和蓄能器等组成,其中液压制动阀和蓄能器分别串接和并接在常见的单泵(或双泵)双回路液压系统的转向系统回路中,共同组成全液压动力转向及制动系统。转向泵出油经多路换向阀(用于工作液压系统)中的单稳分流阀稳定输出一恒定流量,分别通往制动阀和蓄能器。当液压制动阀未动作时,恒定油流进人全液压转向器或供转向,或无载回油箱。当踏下制动踏板时,制动阀则可向制动轮缸提供油液以实施制动(同时向蓄能器充压)。

滑阀式制动器液压随动系统的作用是,踩下制踏板时经过弹簧来操纵杠杆,使其左端向上压弹簧,将活塞向上移动并推开锥形阀,使进油口与油腔相通。此时高压油经进油口、锥形阀及出油口进入工作油缸而实施制动。当高压油作用于活塞上的压力相对于销轴产生的力矩大于由弹簧的压缩力对销轴产生的力矩时,活塞则向下移动,锥形阀即关闭。如果前者力矩仍高于后者,则活塞将再向下移动,锥形阀便与阀座脱开,油腔与回油口相通。此时制动系统内的部分油液流回油箱,活塞回升到将锥形阀关闭时为止。松开制动踏板时活塞便下降,油液从油腔经油道、油孔流向回油口,由此再流回油箱中,这时制动器松开。液压随动系统俗称液压放大器,这一方面执行机构能自动地以一定的准确度重复着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又起着功率的放大作用。

1、全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在一般行走机械设备中,全液压转向系统往往与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共用一个泵源,组成单泵(或双泵)双回路系统。由于具有系统简单、工作可靠的优点,因此在中小吨位叉车上得到广泛应用。
全液压制动系统由液压制动阀、轮边制动器和蓄能器等组成,其中液压制动阀和蓄能器分别串接和并接在常见的单泵(或双泵)双回路液压系统的转向系统回路中,共同组成全液压动力转向及制动系统。转向泵出油经多路换向阀(用于工作液压系统)中的单稳分流阀稳定输出一恒定流量,分别通往制动阀和蓄能器。当液压制动阀未动作时,恒定油流进人全液压转向器或供转向,或无载回油箱。当踏下制动踏板时,制动阀则可向制动轮缸提供油液以实施制动(同时向蓄能器充压)。
2、制动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制动阀是液压制动系统的核心元件。该阀共有5个控制油口(P、N、Br、T、PA),分别接转向泵、转向器、制动轮缸、油箱和蓄能器,主要由推杆13、推杆活塞10、弹簧8、滑阀7、回位弹簧6、反馈活塞5、闭合阀杆3和单向球阀12等零件组成,有以下四种工作状态。
(1)未制动状态(自由状态)
此时各零件所处位置为,P口与N口接通而与E腔断开,转向泵输出的恒定油流经P、N日通往全液压转向器(或供转向,或无载四油箱),制动轮缸内油液经Br口、F腔、E腔、滑阀7和推杆活塞10内小孔出T口回油箱,制动器脱开。此时PA口由于球阀12的单向作用与F腔断开。
(2)制动状态
当踏下制动踏板时,推杆13、推动活塞10左移,同时弹簧8推动滑阀7和反馈活塞5左移,先关闭E腔与T口之间的通道,之后,打开E腔与P口之间的通道,此时虽然P口通过E腔,F腔与Br口接通,但同时又与N口相通,因而P口基本无压。
当滑阀7进一步左移,逐渐关闭PN之间的通道,P口压力增加,Br口和制动轮缸压力也随之增加,制动开始;此压力同时作用在反馈活塞左侧产生一个向右的推力,与弹簧8的压缩力平衡,这样,Br日制动压力(二次压力)的升高就与推杆13的行程呈线性比例关系,同时制动压力通过阀内相关零件及杆件传到操作者脚上,使操作者能感受到制动力的大小。推杆活塞上装有限位螺母11,在制动过程中,当其顶到阀体挡板时,推杆停止移动,Br压力达到最高,也就是说,通过调整螺母位置,可限定制动压力最高值。
当踏板释放后,滑阀7在反馈活塞压力和四位弹簧力的作用下,返回到初始位置。
(3)紧急制动状态
当液压泵损坏或发动机熄火时,由于P口无压力,因而无法实施正常制动,该系统具有紧急制动功能,其原理如下:
紧急制动动力源由蓄能器提供。该蓄能器为弹簧式,内装有安全阀和低压报警压力开关,两外接油口一个接液压泵,一个接制动阎民口。当系统实施转向或正常制动时,液压泵通过单向阀的蓄能器充压,安全阀的作用是限定最高蓄能压力,低压报警开关的作用是在蓄能器未蓄压时,接通报警蜂鸣器或指示灯,向操作者报警。
此时踩下制动踏板,制动阀内滑阀7、反馈活塞5和闭合阀杆3将连成一体向左移动,闭合阀杆将顶开单向球阀12,使蓄能器油口P。与Br口相通,蓄能器内压力油将直接作用在制动轮缸内实施紧急制动。松开踏板,滑阀7、反馈活塞5和闭合阀杆3同时向右移动,球阀12落人阀座,断开PA口与Br日通道。之后闭合阀杆3口到原始位置,反馈活塞5连同滑阀7进一步右移,打开E―T之间的通道,制动轮缸内油液经制动间内Br口,F腔、E腔、T口回油箱。
(4)转向的同时实施制动状态
当转动方向盘(实施转向)而未踩下踏板实施制动时,P口油压虽然上升(此压力取决于转向负荷),但由于P-E通道闭合,同时E―T通道接通,Br口无压,处于非制动状态。
若此时踩下制动踏板,由于滑阀7左移,使E―T通道关闭而P―E通道接通,泵口部分压力油进人制动轮缸,即在转向的同时仍可实施制动。
3、全液压制动系统的特点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该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转向及制动系统共用一个液压油源,既可单独操作,必要时还可联合操作,并且互不干涉。
(2)与常规全液压制动系统相比,除具有其主要优点外,组成元件更少(无须充压阀),系统更简单。
(3)踏板连接方式与制动总泵兼容,更便于安装布置。
综上所述,该系统特别适用于中小型行走机械设备如叉车、平地机转向及制动系统的技术更新换代需求。

液压制动系统使用中应注意什么?
答:②矿物油制动液对天然橡胶有严重溶胀,只能用在耐油橡胶密封元件及软管的制动系统。如需在一般制动系统中换用矿物油型制动液,必须将原橡胶元件换成耐油橡胶元件。③醇型制动液沸点大多低于100℃,易挥发。使用醇型制动液时应注意防火和产生气阻。④制动液是制动系统的专用油液,只能在液压制动系统和...

液压制动系组成及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组成:1、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动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 2、控制装置: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各种部件,如制动踏板 3、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如制动主缸、轮缸 4、制动器: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部件 制动系统一般由制动操纵机构和制动器两个...

液压制动由什么组成的?
答:一套简单的液压制动系统如1—1图所示,它由制动踏板1、主缸推杆2、主缸活塞3、制动主缸4、制动油管5、回位弹簧6、制动轮缸7、轮缸活塞8、制动鼓9、制动蹄10、制动蹄片11、制动底板12、支承销13组成。金属的制动鼓安装在轮毂上(图中轮毂没有显示),它与车轮相连接,以它的内圆面为工作表面,...

液压制动系统制动失效原因是什么
答:制动管路出现裂漏,这会直接影响制动液的循环,制动压力无法有效施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液压制动失效可能与驻车制动相关,但两者并不混淆。驻车制动是独立于液压制动系统的一种机械装置,用于停车时锁定车轮,防止滑动。当驻车制动系统故障时,不会直接影响液压制动的正常工作。在现代车辆中,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动力制动系包括哪三种?
答:气动液压制动系统在此基础上增添了液压元素。供电和控制与气动制动系统一致,但在传动系统中结合了气动与液压技术。这种系统利用气动元件提供初始制动力,再通过液压元件增强并稳定制动性能,适用于需要更强制动力和稳定性的场合。全液压动力制动系统是最高级别的制动系统,几乎所有的电源、控制和传动装置都由...

液压马达和制动系统在重型机械中的配合
答:而在游乐园,它们为游乐设施提供安全稳定的乘坐体验。总结来说,液压马达和制动系统在重型机械中的协作,是机械性能的灵魂,是安全操作的保障,是技术进步的体现。它们的精密配合,确保了机械设备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稳定、高效地运行,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提升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一般液压制动器的工作原理
答:通过液压系统中液体压力的改变控制制动过程。当压力上升,活塞随之推动制动器移动,实现制动作用。其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液压泵、油管和制动器,其中液压泵是关键,它能将液体压力转换为制动所需的机械力。制动过程分为两个步骤:一是活塞推动制动器的阶段,二是制动器利用摩擦力产生制动效果的阶段。

什么是液压制动系统卡死的原因
答:液压制动系统是汽车制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卡死等故障。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液压制动系统卡死的原因:1、液压制动无力或疲软: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制动管路或制动分泵中存在残余气体所造成的。处理方法是停车熄火,将管路中的残余气体全部挤压到车轮内的制动分泵中,然后踩住...

液压制动系统原理?
答:一、汽车液压制动系统解析 一般家庭轿车的液压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真空助力泵、制动总泵(也称为制动主缸)、制动液(也称为刹车油)、制动油管、ABS泵总成、制动分泵(也称为制动轮缸)和车轮制动器组成。二、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原理 制动系统的制动管路布置有三种型式,轿车常用交叉布置式,这样当一...

行走机械使用的液压闭式系统,是怎样实现液压刹车的
答:一、可能原因分析 1、是对刹车系统缺乏必要的保养,刹车总泵里杂质太多、密封不严、真空助力泵失效、刹车油过脏或几种刹车油混合使用受热后出现气阻、刹车总泵或分泵漏油、储气罐或管路接口漏气;2、是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机件失灵;3、是由于严重超载,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加大了车辆运动惯性,直接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