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市的意思

作者&投稿:中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市在古文中的意思~

求市未得中的:”市”,它的词性是(名词),意为(交易物品的场所,市场)
固求市之中的”市”,它的词性是(动词),意为(买,收买)

①交易v. ②购买v. ③市场n.

1、名词:会意。

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2、名词:集镇;城镇;城市。

《书博鸡者事》:“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意思是,指挥众子弟簇拥着土豪在马的前面,把他的双手反绑着,游街示众。

3、名词:公开处决的场所。

如:市刑(古代市场中的刑罚)。包括宪罚(以文书公布罪状)、徇罚(周行示众)、扑罚(鞭打)三种。

4、动词:交易;做买卖。

《肴之战》:“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意思是,郑国的一个叫弦高的商人正要去周朝的管辖地做买卖。

扩展资料:

市的现代含义:

1、县级市。是与市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相平行的行政区。为了发挥城市经济中心作用,带动农村,实现城乡互助,中国两次推行市管县体制,第一次是从1958年开始,到1959年全国辖县的市有50多个,管辖的县达240多个。

2、直辖市。指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特大城市,人口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与省、自治区相平行的一级行政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下设区及县(自治县)。

3、地级市,包括"设区的市"和东莞市等"直筒子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区划类别与地区、自治州、盟相同,属地级行政区,由省、自治区管辖。因其行政地位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



1,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2,同本义 [市场]

市,买卖之所也。——《说文》

白话文翻译:市场,就是用来买卖交易的地方。

市者,货之准也。——《管子·乘马》

白话文翻译:市场是商品供求的状况的标志。

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孟子·梁惠王上》

白话文翻译:商人都想到大王的市场上做买卖,。

扩展资料

①直辖市。指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特大城市,人口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与省、自治区相平行的一级行政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下设区及县(自治县)。

②副省级市(行政区划属地级市)。城区百万人口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行政级别上享受副省级待遇的特大型城市。副省级市与一般城市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方面,国务院和国家计委等主管部门将副省级市视为省一级计划单位。中国当前有15个副省级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南京、广州、深圳、厦门、杭州、宁波、武汉、西安、成都。

③大部分地级市。是与地区、民族自治州、盟相平行的行政区,一般可管辖市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代管县级市。部分地级市不设市辖区也不管辖县和县级市,被称为"直筒子市“(例如: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海南省三沙市 [4]  、儋州市 [5]  ;甘肃嘉峪关市)。

④县级市。是与市辖区、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相平行的行政区。为了发挥城市经济中心作用,带动农村,实现城乡互助,中国两次推行市管县体制,第一次是从1958年开始,到1959年全国辖县的市有50多个,管辖的县达240多个。第二次是1982年12月提出改革地区体制,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市



一、市作名词时

1、市场。

2、市征(市场的税征);市曹(市中商店聚集的地方。即市场。引申为买卖官爵。

3、集镇;城镇;城市 

4、市稍头(城镇接近农村的地方);市井之夫(市俗的人);市俗(普通人,一般人);市肆(市内店铺)。

5、街市。

6、市肆(市廛。街市上的店铺)

7、手工业作坊、铺子、商店或由商店组成的活动中心。

二、市作动词时

1、交易;商品买卖 

2、市易(交易买卖,宋王安石所创的一种新法);市官(管理买卖市集的官吏);市交(市肆交易);市合(开市);市步(码头上的集市);市利(贸易之利)市买(交易)

3、购买 

4、市骏(购买骏马);市沽(买酒);市药

5、卖 

6、市酒(卖酒);市食(市中售卖的食物;购买食物);市马

7、引起,激起 。如:市怨

8、求取 。如:市利(谋取利益);市爱(求取别人怜爱)

9、谄媚,哄骗,引诱 。如:市宠;市欢。

扩展资料

“市”出现很早,最初是作为进行交易的固定场所出现的。秦汉时期,秦汉时,在京都、郡、国乃至大县城内,几乎都有官府在指定地区设立并由官府管理的市,与居民所住里或坊严格分开。比如汉长安城西北角的东市、西市。和这种“市”相比作为一级行政区划的“市”,出现的就很晚了。

通常根据行政区划级别的不同,分为属省级行政区的直辖市、属地级行政区的地级市、属县级行政区的县级市。

2014年8月25日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过去49个较大的市才享有的地方立法权,草案扩大至全部282个设区的市。



要看你的具体语境 把全部的意思发给你 你看一下
〈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之”(往),下面是“兮”,表市场嘈杂声。本义:市场)
2. 
同本义 [market]
市,买卖之所也。——《说文》。按,古者神农作市,或曰 祝融也。
市者,货之准也。——《管子·乘马》
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周礼·司市》
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
肆之市朝。——《论语》
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孟子·梁惠王上》
市南门外泥歇。——唐· 白居易《卖炭翁》
置于市,贾十倍。——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市征(市场的税征);市曹(市中商店聚集的地方。即市场。引申为买卖官爵);市声(街市中的喧闹声);市人(集市或城中街道上的人);市吏(市官。管理市场的官吏);市刑(古代市场中的刑罚);市司(古代管理市场的官员)
4. 
集镇;城镇;城市 [town;city]
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中。——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又如:市稍头(城镇接近农村的地方);市井之夫(市俗的人);市俗(普通人,一般人);市肆(市内店铺);市心(城镇中心地区);市语(行话。常指下层社会中用的隐语);市门(商店的门;城门);市口(市镇);市邑(市镇;城镇);市列(市场中的店铺);市中心;北京市;天津市
6. 
街市 [street]
徇诸市。(徇:示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市肆(市廛。街市上的店铺)
8. 
手工业作坊、铺子、商店或由商店组成的活动中心、贸易中心 [shop]。如:罢市;开市
9. 
物价,价格 [price]。如:行市
10. 
我国度量衡的市用制 [pertaining to the Chinese system of weights and measures]。如:市斤;市两;市石;市尺;市丈;市寸

〈动〉
1. 
交易;商品买卖 [trade]
郑商人 弦高将市于 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市易(交易买卖,宋王安石所创的一种新法);市官(管理买卖市集的官吏);市交(市肆交易);市合(开市);市步(码头上的集市);市利(贸易之利);市买(交易)
3. 
购买 [buy]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战国策·齐策》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乐府诗集·木兰诗》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明史·海瑞传》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战国策·齐策》
4. 
又如:市骏(购买骏马);市沽(买酒);市药
5. 
卖 [sell]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荣遣其劾帅而己查办,昭雪之以市恩。——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市酒(卖酒);市食(市中售卖的食物;购买食物);市马
7. 
引起,激起 [sow]。如:市怨
8. 
求取 [seek for]。如:市利(牟取利益);市爱(求取别人怜爱)
9. 
谄媚,哄骗,引诱 [curry]。如:市宠;市欢

动词和名词都有。动词为买,名词就是市场。

超市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答:在古文中,超市是指集市或集贸市场。那个时代,人们把集市叫做超市,往往是在城市或镇上的某个角落,市井生活百态,有各种小贩和商人。在这里可以买到各种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例如粮食、饮料、饰品等。超市在古代的商业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商人之间交流与贸易的场所,也是人们生活必需品的购买渠道...

古文中,买舟是雇船的意思,那买一条船用古文怎么说?
答:买舟的买,是租的意思。古人也有现代人所说的“买”,买,市也。——《说文》。《宫市》中的“ 宫中市外间物”,就是买。古代是小农经济,买卖多限于一般生活物资,如衣食类。而住行类如车马舟船、房子等,“买”的大多是服务,与现在的租用差不多。舟船用作服务业生产资料,一般是自己雇佣...

货在古文中的意思
答:货在古文中的意思是:财物 货拼音:huò,注音:ㄏㄨㄛˋ,部首:贝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8画 五笔:WXMU,仓颉:OPBO,郑码:NRLO,四角:24802 结构:上下,电码:6303,区位:2785,统一码:8D27 笔顺:ノ丨ノフ丨フノ丶 释义:1、商品:货物。货主。货位。货栈。2、钱币:货币。通货...

意思文言文
答:5. 解释下列文言文的意思,1、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几乎是家喻户晓的...

国家_文言文
答:2. 古文中“国”的意思有哪些,如何区分 〈名〉 1. (会意。从“囗”( 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state]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

私在古文中的意思?
答:10、私下,偷偷地 如:私分(私自分配);私布(私自陈述);私市(私自买进);私充(私自冒充顶替);私巡(指天子私自巡游);私求(私自有所要求);私见(私自谒见);私伺(私自探望);私私(私自地;暗暗地);私庇(暗中庇护);私地(暗中;背地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私 ...

所在文言文的用法
答:因语境不同,“于”这个词往往有多种含义。 一、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一)、在文言里,“于”经常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放在句末,构成一种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这也是|“于”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 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到”“从”等。例如: (1)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天下才有一石的石的意思和在古文中的读音
答:dàn(在古书中读shí,如‘两千石、万石’等。)①[量]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一石小米等于3.84斛[1]例:一食或尽粟一石。唐·韩愈《马说》③[量]地积单位,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 这个应该是才高八斗的典故。“八斗”是南朝诗人...

浔在古文中的意思
答:一、浔在古文中的意思:1、水边:江浔。2、江西九江的别称。3、旧表示英制长度单位用字。1977年7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计量局通知,淘汰“浔”,改用“英寻”。二、古文使用:名词,水体边缘的陆地(如海边、河边)1、故虽游于江浔海裔。——《淮南子·原道》。注:“厓也。”释义:所以...

文言文表示钱的有哪些
答:1. 古文中一般都用哪些词来表示钱 1、青蚨 传说中的虫名。 《太平御览》卷九五○引汉 刘安 《淮南万毕术》:“青蚨还钱:青蚨一名鱼伯,或曰蒲,以其子母各等,置瓮中,埋东行阴垣下,三日后开之,即相从。以母血涂八十一钱,亦以子血涂八十一钱,以其钱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子,钱皆自还。” 后因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