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中化学题

作者&投稿:权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道高中化学题?~

这些方程式涉及到反应顺序和量的问题。
1、FeBr2和Cl2:Cl2先氧化Fe2+,然后再氧化Br-。
第一步:2Fe2+ + Cl2 = 2Fe3+ + 2Cl-
第二步:2Br- + Cl2 = Br2 + 2Cl-
(1)当FeBr2和Cl2为1:1时:不妨假设为1molFeBr2和1molCl2。
第一步反应中,Cl2过量。1molFe2+消耗0.5molCl2,生成1molFe3+和1molCl-,Cl2剩余0.5mol参与第二步反应。
第二步反应中,Br-过量。第一步中剩余的0.5molCl2消耗1molBr-,生成0.5molBr2和1molCl-。
总的结果:1molFe2+、1molBr-和1molCl2反应,生成1molFe3+和0.5molBr2和2molCl-;将这些量化成整数既是方程式系数。因此方程式为:
2Fe2+ + 2Br- + 2Cl2 = 2Fe3+ + Br2 + 4Cl-
同样的分析原理可知:
(2)当FeBr2和Cl2为1:1.5时:
2Fe2+ + 4Br- + 3Cl2 = 2Fe3+ + 2Br2 + 6Cl-
2、FeI2与Cl2的反应:Cl2先氧化I-,然后再氧化Fe2+。
(1)当FeI2和Cl2为1:1时:
2I- + Cl2 = I2 + 2Cl-
(2)当FeI2和Cl2为1:1.5时:
2Fe2+ + 4I- + 3Cl2 = 2Fe3+ + 2I2 + 6Cl-

你不需要知道这个有机物叫什么,因为这类题目考的是同分异构体的数法,有机物可以随便选,随便换。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指的是用一个cl来取代苯环上的H。
首先把结构图展开,发现存在一定的对称性,然后就只有2个不同的取代位置,所以就只有2种。
这类题目,关键是要多做多练,熟能生巧。如果不理解,建议从最简单的甲烷的氯代物开始认识。


⑴ 碳酸钙CaCO3会与稀硝酸HN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铜Cu与稀硝酸HNO3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NO与空气中的氧气O2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

⑵ B中为氢氧化钠NaOH溶液,C中为浓硫酸H2SO4,由于碳酸钙CaCO3会与稀硝酸HNO3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CO2如果进入D装置将会影响一氧化氮NO与过氧化钠Na2O2的反应,所以必须用碱将其除去,而一氧化氮NO从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出来时会携带有水蒸气H2O,水蒸气H2O也会影响一氧化氮NO与过氧化钠Na2O2的反应,所以用浓硫酸H2SO4将其除去.

附: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过氧化钠Na2O2与水H2O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E(干燥管)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一氧化氮NO和阻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水蒸气H2O从E端进入装置影响反应.(碱石灰中含有氧化钙CaO和固体氢氧化钠NaOH)

⑶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靠近E管口,木条复燃,证明反应产生氧气O2.

⑷ 氧化钠Na2O,硝酸钠NaNO3

将该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显强碱性,由于过氧化钠Na2O2已全部反应,硝酸钠NaNO3或亚硝酸钠NaNO2溶于水都不显碱性,所以我们将目光再次回到过氧化钠Na2O2,由于一氧化氮NO的氮元素被氧化由+2价转变为硝酸钠NaNO3的+5价,可见过氧化钠Na2O2被还原生成了溶于水呈碱性的固体物质,由此我们联想到氧化钠Na2O.

硝酸钠NaNO3不具有还原性,不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于过氧化钠Na2O2已全部反应,所以不是因为它才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氧化钠Na2O也不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氧化钠Na2O溶于水生成的氢氧化钠NaOH就更不用说了,最后别忘了题目信息:硝酸钠NaNO3受热分解生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亚硝酸钠NaNO2,但哪来的热量使硝酸钠NaNO3分解呢?别怕,氧化钠Na2O与水H2O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NaNO3受热分解生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亚硝酸钠NaNO2.

附: 一氧化氮NO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化学方程式
3Na2O2 + 2NO = 2NaNO3 + 2Na2O

氢气:以H2双原子分子形式存在,Amol
H2,
有Amol
H2分子,有2Amol
H原子(一个氢分子有两个氢原子),有2Amol质子(一个氢原子有一个质子),质量为2A
g
(相对分子质量为2g/mol
H2)
氦气:以He单原子分子形式存在,2Amol
He,
有2Amol
He分子,有2Amol
He原子(一个氦分子有1个氦原子),有4Amol质子(一个氦原子有2个质子),质量为8A
g
(相对分子质量为4g/mol
H2)
答案是B

(1)产生CO2赶竟空气,防止NO被空气氧化成NO2.注意是探究一氧化氮
(2)Naoh(aq),浓硫酸;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造成误差(注意开始产生那些气体,实验需要哪些气体,中间那些不要的要除去,水最后除)
(3)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装置最后的管口,复燃
(4)不想动脑了
其实有问题找同学讨论比较好

一道简单的高中化学题
答:选D吗 由图可知,由X的化合价和半径猜想X为Mg,W的主要化合价为-2,所以猜想为O,而Y和Z的主要化合价相同,猜想他们同主族,根据原子半径可知Z在上,Y在下。所以镁离子小于氧负离子,A错 B中可以根据元素周期表,越往上且越往右,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一道高一化学题,求详细解答~答案有可是看不懂。
答:1可以理解为1mol,11.2n也应理解为11.2nL.这是因为根据化学方程式,每1molR可以生成n/2*22.4L(即11.2nL);当然单位同步扩大相同倍数,比例仍然成立,故单位可以不写。如果把以上单位带上,比例中单位可以约掉,故可以不写单位。当确定R的化合价为+3价后,氧化物的化学式就变成了R2O3,相对...

一道简单的高中化学题
答:答案--C A-纯铁很软的,至于为什么记着就行了 B-不会生锈,因为纯铁是很难生锈的,铁生锈是因为含有杂质(碳)。2者在潮湿的空气中构成原电池,电池反应:负极: 2Fe - 4e- = 2Fe2+ 正极: 2H2O + O2 + 4e- = 4OH- 然后再进一步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生成Fe2O3·xH2O的 C 生铁中还有...

高中化学,一道有关化学平衡的问题的题,半瓶醋别误人子弟,请写下每个选...
答:t0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按照题目要求(保持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就是不能充入气体)只能是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减小容器体积)。对于这条反应,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所以压强增大PASS。结论:t0时刻,升高温度。A.平衡逆向移动,I2浓度增大,颜色加深;气体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

高中一道化学题
答:1 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二氧化碳浓度*水蒸气浓度)/(一氧化碳浓度*氢气浓度).2 是吸热反应(因为 从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可知,温度升高,K变大,也就是(二氧化碳浓度*水蒸气浓度)变大,而(一氧化碳浓度*氢气浓度)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吸热。)3 B (A中因为化学反应:CO2(g)+...

问一道较难的高中化学题目
答:A选项错误。H2O 的摩尔质量为18g/mol,(H2O)2 的摩尔质量为36g/mol 1kg的 H2O 中含有水分子 1000g/(18g/mol) = 55.56 mol 1kg的( H2O)2 中含有( H2O)2 分子 1000g/(36g/mol) = 27.78mol ,实际含有水分子为 27.78mol *2 ,也是55.56 mol。而B选项正确。1L H2O...

一道高中化学概念理解题。在电解饱和食盐水时, 阳极,有Cl-和OH-可以放...
答:答:氯离子有3个电子层,电子数是2、8、8,半径相对较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相对较弱;氢氧根离子里的氧有2个电子层,电子数是2、8,半径较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相对较强,所以氯离子比氢氧根离子易失电子。

高中化学一道题
答:1、一氧化碳、氮气分子量都是28,可以看成一种气体,与氧气平均成分子量=29,用十字交叉法可以求出物质的量之比是它们:氧气=3:1,所以其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32×1÷(4×29)=27.59% ;若其中一氧化碳和氮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它们各自为1.5mol,则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高中化学一道简单计算题
答:

高中的一道化学题
答:CH4+Cl2===CH3Cl+HCl CH4+[2]Cl2===CH2Cl2+[2]HCl CH4+[3]Cl2===CHCl3+[3]HCl CH4+[4]Cl2===CCl4+[4]HCl 4个反应中 甲烷与生成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1 要想生成4个物质的量相同的取代物.则必须将0.5 mol甲烷平均分成4份.然后去算每个反应需要的Cl2物质的量,然后全部加起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