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院考研音乐史的资料

作者&投稿:宗政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考研参考书资料~

01
专业概述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音乐学系成立于1978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中国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音乐学理论研究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音乐学专业的研究方向有: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音乐考古学、音乐社会学、西方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文化人类学、乐律学等。
02
考试科目解读
初试一共考四门科目,分别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艺术概论
④813音乐史论
关于外语,才思考研推荐同学们可以选择英语,毕竟同学们学了那么久了,考研还是比较好上手的。当然小语种也可以,不过复试要考口语听力,对同学们是个不小的考验。
关于专业一,同学们可以点击202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专业一艺术概论考研复习规划及流程详细了解!
关于专业二,通过分析历年来的真题,研究院对813音乐史论的考察范围主要集中于:中国音乐史、音乐理论以及音乐考古这几个部分。
03
真题解析
从题型上来看,这几年的初试题型基本按照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的形式来安排。
题目难度不算大,偶尔比较难的题目也是出现在名词解释里,在音乐史论里比较偏的知识点,而简答、论述题都可以直接在参考书里找到原题。简答论述常常考到音乐史分析,音乐考古分析及音乐理论解读,这要求同学们熟读书籍,掌握基础考点。
关于答题训练。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做一做参考书里的课后习题,这些书大都是音乐专业的经典本科教材,可以做章节后的题目。还有就是一定要做往年真题。
所以,从考试范围来看,需要阅读的书籍是很多的,接下来跟着小编来看看应该看哪些书。
04
参考书目
【1】、必读必背书籍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杨荫浏
这本书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的必备参考书,不仅是命题出处,也是答题必须运用的书籍,一定要重点掌握。
本书论述了我国自远古以来直至清朝末年的音乐发展史。共8编,中国历代社会背景与音乐发展的联系;各种音乐形式发展的历史沿革;中国音乐的多种体裁和题材;器乐曲和乐器的分析介绍,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与介绍等。

《先秦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李纯一
本书作者通过对我国先秦音乐文献进行鉴定整理并对先秦音乐思想进行深入探究。对音乐考古方面的考点很有帮助。
这本书共五章,分析介绍了从远古至夏代、商代、西周、春秋、战国的音乐以及当时的乐器和音乐思想。
这本书可以结合这门科目的其他参考书一起使用。

《中国古代音乐史话》 上海音乐出版社 田青
这本书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带你走入中国古代音乐的世界,解答了诸如"音乐是谁发明的""我国最早的乐器是什么""孔子音乐是怎么样的""唐代皇帝李隆基是如何玩转音乐的"等问题,与丰子恺、辛丰年的音乐普及读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本书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导师田青的著作,可以用于提升答题深度。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年版 汪毓和
这本书是必备参考书,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音乐开篇,记述了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音乐发展历程。以时间为序选取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风格流派、作曲家,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结合展开论述。
这本书包含了8章,所表述的知识点有点普及的意思,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同学们可以根据研究院的考点,重点掌握必考知识。
这本书虽然是官方给定的,但里面的内容对于考试是远远不够的,用于入门是差不多的。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年版 郑祖襄
这本书的通俗易懂,对古代音乐史学有丰富的表述,语言平直坦城。
本书共4章,分别为第一章,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述;第二章,中国古代音乐学史;第三章,中国古代音乐史史科学;第四章,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现状。
这些内容用于提升答题深度有很好的帮助。

《律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缪天瑞
本书主要介绍了音律计算法,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和世界几个有影响的地方的律学简史等。
律学的知识在19年有直接命题过,在往年的考题有所涉及,这本书对于应对这方面的题目很有帮助。

【2】、辅助书目
《中国音乐通史简明教程》 吉林音像出版社 2001年版 秦 序
《传统是一条河流》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 黄翔鹏
《溯流探源》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黄翔鹏
《中国古代音乐史》,金文达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修订版 孙继南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 刘再生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05
辅导资料
音乐史论的资料根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考试范围和最新真题内容,主要包含了下面这几本资料:
1.《音乐史论历年真题》才思考研考博·中国艺术研究院教研组编

我们汇总了音乐学往年考察的真题,整理成册,是考试复习的重要资料,艺研院有往年真题再现的情况,这份真题一定要好好做。
2.《中国音乐史》才思考研考博·中国艺术研究院教研组编

这本资料根据艺研院音乐学重点考察的知识整理而成重点笔记,相较于原书更容易把握重点。重点难点特别标记,知识框架清晰,是复习的时候必备的材料。
3.《音乐学基础知识及补充知识点》才思考研考博·中国艺术研究院教研组编

这本资料根据音乐学考察要点整理的基础理论知识点,也补充了近几年的新增考点,较上一本资料的部分内容更详细。不仅仅是入门可以使用,对于考试来讲也有很大的作用。
4.《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才思考研考博·中国艺术研究院教研组编

这本资料里面整理的鸦片战争以来的音乐发展史论内容。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的直接考察点,也是答题切入点。
5.《音乐史重点题目讲解》才思考研考博·中国艺术研究院教研组编

这本资料以题库的形式整理汇总了音乐史论的知识。同学们可以参考答题思路,对于答题的时候有很好的补充。
6.《音乐史复习题》才思考研考博·中国艺术研究院教研组编

跟题库的结构相似,不同的是这本资料的习题更多,既可以练习写题,也可以参考答题。
7.《中国著名作曲家及代表作》才思考研考博·中国艺术研究院教研组编

这本资料总结了中国著名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这部分内容常常出现在考题中,是复习的时候必备的材料。

•古希腊弦乐与管弦的代表:里拉和拉夫洛斯。神崇拜联系:阿波罗和狄俄尼索斯。
里拉琴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变化样式,其中作重要的是基萨拉琴。
•古希腊时期的音阶排列方式是四音列
•中世纪基督教的礼仪活动分:日课、弥撒 两大类。
•纽姆谱在11世纪规多创立有线记谱法,即四线谱。
记谱法的演进:24个希腊文字母——纽姆谱——有线记谱——五线谱
13世纪德国的佛兰科在《定量歌曲艺术》中提出定量记谱法。
•早期复调的音乐类型:奥尔加农—第斯康特,华丽奥尔加农,迪斯康特,
孔杜克图斯—经文歌(简单歌曲)
•古艺术乐派两位代表人物:莱奥南二声部奥尔加农《哈利路亚免除我罪的羔羊》
佩罗坦四声部奥尔加农
•13世纪复调发展的后果:一是多声部音乐终止式的形成。二是记谱法的发展。
•新艺术的含义及特征。
含义:一般指14世纪的浮雕音乐,与意指13世纪的复调音乐的“古艺术”是相对而言的。特征:是这一世纪大量的音乐创作与礼拜活动分离,音乐创作空前世俗化,作曲家把宗教
复调技巧与世俗音乐语汇相结合,探索音乐形式创造的各种新的可能,这导致了作曲
技巧和音乐形式的一系列变化。
•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法)马肖 和(意)兰迪尼。
•音乐的中世纪时期:中外音乐史学家大多从文化史角度将公元5世纪至公元14、15世纪
之交定为“中世纪”
•罗马乐派:帕莱斯特利那《马切尔洛斯教皇弥撒曲》。
威尼斯乐派:G加布里艾利(现代配器法之父)。
弗兰德乐派:拉絮斯《回声》是中世纪以来复调音乐的集大成者。
•第一部调性和声语言完全成熟的音乐作品由(意)科雷利创作,(法)拉莫首次作出解释。代表作是《和声学》
•歌剧的最直接来源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
•最早的歌剧是由佩里作曲的《达芙妮》。特征:以本希腊神话为基础
第一部音乐完整保留下来的歌剧是佩里作曲,利努契尼做脚本的《尤丽狄茜》
•中世纪音乐风格:宗教音乐,世俗音乐,宗教加世俗音乐
•歌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蒙特维尔第的《奥菲欧》
•第一部清唱剧是(罗马)卡瓦里埃利的《关于灵魂与肉体的戏剧》 于1600年2月上演。是罗马歌剧奠定了基础,被史学界称为清唱剧,具有歌剧的雏形,内容涉及宗教道德方面。
•第一个歌剧院:1637年 圣卡西亚诺剧院。
•“文艺复兴”是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
•勃艮第时期音乐成就:确立了大型宗教音乐体裁——弥撒曲。
•拉絮斯《回声》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 牧歌
•两类古钢琴:拨弦古钢琴、击弦古钢琴。两种古钢琴:羽管键琴、楔槌键琴。
法国键盘代表人物是:库普兰
•文艺复兴时期有两个新的调式被广泛使用,后来直接影响到大小调的产生
分别是:爱奥利亚调式 和 意奥尼业调式。
•早期复调音乐的类型:奥尔加农、华丽奥尔加农、节奏模式、第斯康特。
•大小调:大小调的调性体系的发展过程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在巴罗克时期趋于成熟。
•巴罗克时期的协奏曲有三大类: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乐队协奏曲。
代表人物:作曲家(意)维瓦尔第。代表作:《四季》
•亨德尔:器乐作品《水上音乐》 《皇家焰火音乐》
清唱剧作品《弥赛亚》 《以色列人在埃及》
•格鲁克歌剧的改革:原则:音乐服从于诗的需要
•维也纳新古典乐派代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莫扎特:意大利正歌剧《克里特五伊多美纽》《狄托的仁慈》
喜歌剧:《开罗的鹅》《受骗的丈夫》《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
德奥歌唱剧:《巴斯蒂安和巴斯蒂安娜》《后宫诱逃》《魔笛》
•曼海姆乐派:作品轻捷明快,主调音乐风格已完全确立,高音声部的线条十分突出,
乐队织体清晰透明。
•19世纪民族和浪漫主义的共同点:对自己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化发生强烈的兴趣。
•韦伯的《魔弹射手》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成为欧洲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
•《翁迪妮》又译《水妖》,霍夫曼的这部歌剧预示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萌芽。
•舒伯特“艺术歌曲之王”,以声乐作品最为著名,《魔王》《野玫瑰》《鳟鱼》《小夜曲》
《摇篮曲》《圣母颂》。
•肖邦:“钢琴诗人”
音乐特点:既刚强、豪迈,又有细腻、柔美的是一般的意境,在19世纪浪漫主义最繁荣
时期的钢琴音乐中是独树一帜的
•“固定乐思”:柏辽兹 “无词歌”:门德尔松
“钢琴诗人”:肖邦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交响诗”: 李斯特 “圆舞曲之父”:老施特劳斯
“乐剧”: 瓦格纳 “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
“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
•威尔第:第一部歌剧《奥贝托》 ,最后一部《感恩赞》 。《纳布科》使他重新振作
另外还有《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依达》《奥赛罗》
*主要领域是歌剧,包括《尼伯龙根的指环》《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
《终身的黄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瑟》《黎恩济》
《纽约堡的名歌手》《波西法尔》等。 另外有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
•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
•格林卡:贡献:他将俄罗斯的专业音乐赶上欧洲音乐强国的水准,为俄罗斯艺术音乐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从而确立了俄罗斯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
作品:第一部歌剧《伊凡•苏萨宁》 第二部《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创作特点:第一部歌剧《伊~》奠定了民族爱国主义历史歌剧的类型。
第二部《鲁~》确立了俄罗斯民间神话歌剧的样式。
•五人强力集团:巴拉基列夫、居伊、穆索尔斯基、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庄严序曲)
三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特征:一个是深刻的抒情性,另一个是强烈的戏剧性
•斯美塔那:交响诗《伏尔塔瓦》
•德奥夏克:《斯拉夫舞曲》《自新世界》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被誉为挪威的“第二国歌”
•西贝柳斯:《芬兰颂》
•印象派音乐及其代表人物:圣一桑斯《动物狂欢节》 副列《安魂曲》
德彪西《月光》 拉威尔《包列罗》
•意大利歌剧:马斯卡尼《乡村骑士》 列昂卡沃罗《丑角》
•普契尼:《艺术家的生涯》 《托斯卡》 《蝴蝶夫人》 《图兰朵》
•表现主义音乐: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新维也纳乐派)
勋伯格:十二音体系和《和声学》
•新古典主义音乐:斯特拉文斯基
•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匈)巴托克.(波)席曼诺夫斯基.(捷)亚那切克.(美)科普兰格什温
•巴托克:20世纪最成功的民族主义作曲家。他不仅为匈牙利音乐打开了新的局面,
也是20世纪站在现代音乐前列的少数几位追重要的革新者之一。
•序列音乐:梅西昂 •偶然音乐:凯奇
•巴赫:(1)声乐作品以宗教音乐为主,大多数是路德派宗教音乐。两部受难乐。
(2)器乐方面,《平均律钢琴曲》(被后人誉为“钢琴家的旧约全书”)
《法国组曲》 《英国组曲》 乐队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

1.格里高利圣咏
定义:公元六世纪产生于罗马教会,形成于8,9世纪,以教皇格里高利命名的基督教礼拜仪式音乐,被称为“格里高利圣咏”又被称为“素歌”。
基本特征:(1)无伴奏纯人声(男)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2)唱词用拉丁文。(3)唱词内容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4)节奏按语言的格律划分,无明显节拍特征。(5)音乐风格古朴肃穆,音调平稳,以极进和三度跳进为主(6)音域较窄(7)旋律吸取古代东方,古希腊和当时民间旋律的特点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上。(8)格里高利圣咏可分为宣叙性和旋律性两种,后者与包括音节式,纽姆式和花唱式三种形式,歌唱方式有独唱,齐唱,交替演唱和应答演唱。
意义:它不仅是基督教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单声部的圣咏中,逐渐孕育和发展出复调音乐的传统,汇编的大量音乐歌曲为后世作曲家提供了很多创作素材,在西方音乐历史上,格里高利圣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德国“众赞歌“的意义
定位:16世纪经德国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改革后的新教赞美诗。
代表作:《上帝是我们坚固的堡垒》
特征:1、把拉丁语改为德语
2、把散文式的歌词改为有韵律的诗歌。
3、旋律方面借用了许多民间曲调。
4、织体方面把复调体改为了和声体。
5、把唱诗班唱改为了会众同唱赞美诗。
3.通奏低音
定义:是一种不同于文艺复兴复调织体的主调和声织体,作曲家在创作时只写高音声部旋律和低音,这个独立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故称“通奏低音”,作曲家在低音旁用数字标出该音在和旋中的位置,演奏者根据标识即兴的把和声填上去,一般低音用大提琴,低音提琴或大管等乐器演奏,而键盘乐器琉特琴则填充和声,由于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和装饰不同。处理也不同。
意义:通奏低音流行了一百余年之久,因此,巴洛克时期也被称为通奏低音时代,通奏低音是巴洛克的标志性特征,它的产生导致了和声学的诞生。和声体系的形成,又促使大小调体系的产生。从而结束了教会调式时代。
一、古希腊历史阶段音乐特点
1.织体方面:属于单音乐,以和声为主,乐器种类虽然较多,但主要用于伴奏,附属于和声。
2.表演形式方面,把诗歌乐舞结合起来,集作诗,作曲,歌唱和伴奏于一身。
3.与宗教密切相关,基督教的诞生对西方音乐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乐理与音乐美学达到相当高度。 5.古希腊的悲喜剧是后世西方戏剧发展的团体。
二、古希腊音乐和古罗马音乐的不同?
1.罗马人擅长征战,打仗,崇尚武力,权威,纪律,其文化特征缺乏古希腊文化那种充满艺术情调的高雅品格2.音乐在罗马的风行与罗马历代的许多君王热衷于此有关。
3.罗马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朝向实用化,典仪化方面发展,集体性的军乐以及仪式,游行音乐非常普及。 4.除了社会音乐活动外,家庭音乐也一时蔚然成风。
5.与古希腊音乐另一个重要的区别是音乐的职业化。
6.古罗马音乐在其精神的健康方面已无法同古希腊相比。
三、中世纪音乐的特点
1、整个中世纪以格里高利圣咏为音乐活动的中心
2、格里高利圣咏是单声部音乐发展的最高峰。
3、由单音音乐发展到复调音乐,复调音乐最后向世俗化发展。
4、音乐是宗教文化和生活的组成部分,教会统治并创造了各类艺术的精华,现代音乐的
调式,和声,乐理,记谱和音乐学院的建立都与教会有关。
5、中世纪后期,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并存,相互对立又相互交融。
6、以声乐为主,器乐附属于声乐。
四、文艺复兴时期特征综述
1、题材上表现为肯定人生,赞美大自然等和中世纪不同的内容。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宗教与世俗音乐的分野开始模糊,宗教音乐更加复杂和完善,
向世俗化发展。
3、文艺复兴时期,声乐复调音乐进入黄金时代,在帕莱斯特利那和拉絮斯等人的推动下,
纯声乐艺术达到高峰。
4、出现了具有独立意义的器乐题材。
5、世俗音乐得到发展,有牧歌等许多新题材的出现。
五、“两种常规”
是蒙特维尔第的思想,在1605年第五册《牧歌集》中谈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传统即“古代风格”可称为“第一常规”,而他自己采用的新的作曲手法为“第二常规”,他强调作曲家在运用“第一常规”时“和声(复调音乐)是歌词的主人”,即形式第一,内容第二,“第二常规”则相反,“歌词应成为和声的主人”即内容第一,形式第二。
“第一常规”,“第二常规”的意思
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传统,即“第一常规”,形式第一,内容第二。蒙特威尔第自己的新的作曲手法为“第二常规”内容第一,形式第二。
六、歌剧的起源
1、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
2、中世纪时期的宗教剧,神秘剧。奇迹剧,田园剧为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3、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也预示着歌剧的诞生。
4、歌剧最直接的起源是15世纪末的幕间剧。
5、歌剧于16世纪末最终产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撒。
七、康塔塔与清唱剧,及其区别
清唱剧:又称“神剧”,是一种大型的声乐套曲,内容赋予戏剧性,史诗性,也包括合唱,重唱,咏叹调,序曲等,只唱不演,以《圣经》为主要内容。
康塔塔:包括宣叙调,咏叹调,序曲等,规格小,内容简单,重抒情。
康塔塔和清唱剧的区别:
联系:1、都是巴洛克时期与歌剧同时产生的大型声乐套曲。
2、以声乐为主,主要有合唱,独唱,重唱和管弦乐队伴奏。
3、无化妆,布景,动作,道具,舞美等。
4、同属主调音乐范畴。
区别:康塔塔规模较小,偏重于抒情,题材可以是宗教的,也可以是世俗的,清唱剧又名神
剧,规模较大,偏重于史诗性,题材一定是宗教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中世纪的奇迹
剧,17世纪中期以后,受难乐发展出属于清唱剧式的新类型。
八、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
1、音乐从教堂步入宫廷,并逐步走向大众。
2、音乐创作主要采用主调音乐形式,加强了和声与旋律的对应,建立起了“主—下属—属—主”的功能和声进行。
3、确立曲式分段式结构的原则,主题鲜明,乐剧简洁,音乐优美,简单均衡。
4、主题动机式发展,以主题间的对比取代巴洛克时期单一的主题摸进发展。
5、“通奏低音”被明确的乐器记谱所代替,使作曲家对乐器音色的体验更明确。
6、追求可观的美,拓展音乐的表现范围和表现力。
7、音乐重心移到新的器乐题材—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上。
九、格鲁克歌剧改革
1、格鲁克在音乐历史上的地位是以他对意大利正歌剧的改革而确立的
2、要求音乐服从于诗歌,是格鲁克歌剧创作的原则
3、格鲁克的歌剧以简洁质朴,自然而令人感动
4、格鲁克是用乐队伴奏的宣叙调,代替过去歌剧常用的“清宣叙调”
5、格鲁克的乐队吸取了18世纪管弦乐曲已取得的成果,以乐队各声部明确的记谱代替了数字低音手法。
十、奏鸣曲与奏鸣曲式的区别
“奏鸣曲”是指18世纪逐渐形成的“奏鸣曲”题材,有不同数目的乐章组成。乐章在调性,
情感,速度上形成对比,几个乐章作为一个整体,彼此存在内在联系关系。
“奏鸣曲式”是指“奏鸣曲”题材内部所采用的结构曲式,当第一乐章采用时,常被称为“奏
鸣曲式快板”,其他乐章也常使用奏鸣曲式和其他曲式。
十一、贝多芬(德国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1.交响曲:第三交响曲《英雄》 2.歌剧《福德里奥》
3.奏鸣曲:第十四奏鸣曲《月光》 4.协奏曲: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奏。5.室内乐:16部弦乐四重奏 6.声乐作品:D大调弥撒,声乐套曲《至远方的爱人》
艺术成就:1.动机:将高度浓缩的音乐动机进行扩展,又保持全面的严谨统一,扩充了展开部,使它成为烘托作品内在矛盾,动机性张扬和戏剧性冲突的重心。从《第三交响乐》开始,将谐谑曲引入交响曲的第三乐章,《第九交响乐》。
2.在钢琴奏鸣曲方面: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奏鸣曲结构上作出重大贡献。
3.创作风格:音乐表现方面;时代的精神实质,作品展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他的规律继承了海顿式动机展开的手法,吸收了莫扎特旋律的深情,形成了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
4.以切分和休止造成的动力性,和声的不协和与调式的不稳定。
十二、那不勒斯歌剧的特征(也是正歌剧的特征)
1.朝正歌剧方向发展:是发展的最后一个城市,在18世纪被定型为“正歌剧”
2.代表人物及作品:斯卡拉蒂《泰奥多拉》
3.特点:(1)内容上:多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历史传说,内容严肃,与喜剧相对。
(2)在结构形式上:由原先的五幕歌剧变为紧凑的三幕结构,常在幕与幕之间穿插
喜剧,性的幕间剧,由具个性的序曲开场,宣叙调和反始咏叹调交替进行,极少使
用重唱和合唱,也不用舞蹈。
(3)两种不同的宣叙调,一是干念式宣叙调,用于较长的对白或独白,独唱声部只
用通奏低音来伴奏,二是带伴奏的宣叙调,他善于表达复杂情感,同时也在戏剧性
的紧张场景中使用,独唱由乐队伴奏,
(4)反始咏叹调:这种咏叹调是ABA三段体形式,作曲家通常不再把再现的A段写
出,而只在B段的结尾处标记ala eapo意为从头反复,故作“反始”之意,并在结
尾处标记fine
十三、A斯卡拉蒂对歌剧的贡献
1、共写了115部歌剧,是现代歌剧的缔造者,
2、代表作《格里塞尔达》《皮罗和黛眉特廖》《十人团的垮台》最著名
3、艺术成就:(1)是那不勒斯乐派的创始人(2)首创了反始咏叹调,干念式宣叙调和带伴奏的宣叙调(3)确立了“快—慢—快”的那不勒斯歌剧序曲三段形式,成为交响曲先声(4)创用了巴洛克晚期典型的管弦乐编制:弦乐四声部加上双簧管,大管,小号,圆号等

中国古代音乐史部分
考生必须掌握上自远古迄至清末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横纵两方面的知识。考生应对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史实,音乐文化现象,音乐种类、风格流派、音乐形态和传承方式,音乐文化交流等领域,包括对人物、事件、文献、乐器、乐谱以及音乐史学研究状况、音乐史学研究成果、音乐文物考古等,有相当的、具体清晰的认识。

一、远古、夏、商时期
1、旧、新石器时代社会、文化的人类学和考古学一般知识。
2、古代音乐文献所记载的原始音乐活动、远古时期的音乐传说及其与中国音乐起源、氏族社会音乐文化、原始音乐形态和审美等问题的关系。
3、部分岩画从图像学的角度所反映出的远古时期乐舞表现形式和音乐审美文化功能。
4、关于这一时期的出土和传世乐器,以及如何依据这些乐器的材质、结构性能来比较和判断这一时期的音乐形态及观念。
5、金属乐器的出现及其意义。

二、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1、西周礼乐制度中音乐使用形式的具体规定,以及礼乐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义。
2、儒家音乐思想、墨家音乐思想、道家音乐思想。
3、这一时期的乐律理论(十二律、旋宫、三分损益法、隔八相生法)。
4、曾侯乙编钟的音乐特点,以及此套编钟出土的重要意义。
5、《诗经》和《楚辞》的音乐(结构)特点。
6、周代的“采风制度”。
7、有关这一时期的乐器、音乐文献及史料。

三、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1、汉代“乐府”的主要职能,以及李延年的音乐贡献。
2、汉代“俗乐”的主要内容(提示:鼓吹乐、相和歌、百戏)以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提示:徒歌与但歌、相和歌与相和大曲)。
3、清商乐的兴起与发展。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与融合(提示;羌笛、胡笳、箜篌、筚篥、曲项琵琶、五弦琵琶)。
5、稽康、阮籍的音乐思想。
6、京房、何承天、荀勖在乐律学方面的探索及成就。
7、这一时期的古琴音乐状况(提示:琴曲《广陵散》、《碣石调幽兰》、琴歌《胡笳十八拍》、琴谱)。
8、文人音乐家的出现及发明。

四、隋唐时期
1、隋唐时期的宫廷燕乐。
2、唐代主要音乐机构的音乐职能。
3、“八十四调”理论的由来,以及“八十四调”与“燕乐二十八调”(或“俗乐二十八调”)间的关系(提示:“为调式”、“之调式”、“四宫七调弝、“七调四宫”)。
4、唐代的“大曲”与“法曲”的各自特点。
5、唐代民间俗乐的主要形式(提示:“曲子”、“变文”)。
6、唐代的乐器及器乐(包括乐谱、记谱法、乐器、器乐家等)。
7、唐代的音乐文化交流。
8、这一时期的有关音乐文献。

五、宋、辽、金、元时期
1、宋代市民音乐。
2、宋、元时期的说唱音乐(提示:鼓子词、诸宫调、陶真、货郎儿)。
3、宋、元杂剧的特点。
4、宋、元时期的重要音乐理论著作。
5、宋代词乐及姜夔的音乐创作。
6、宋、元琴人、琴派及琴曲(题示:郭沔、浙派、《潇湘水云》等)。
7、宋、元时期的器乐艺术。
8、宋、元时期律学的新发展 。(题示:王朴、蔡元定等)。
9、宋代燕乐二十八调的特点。
10、燕乐半字谱(俗字谱)的读法和特点。

六、明、清时期
1、明、清时期的戏曲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声腔和剧种及其音乐特点。
2、明、清时期说唱艺术的特点。
3、魏良辅在改革昆山腔方面的贡献。
4、京剧的形成及特点。
5、梆子腔的形成与特色。
6、明清时期的乐器及器乐(提示:弦索十三套、福建南音、西安鼓乐、北京智化寺音乐等)。
7、明清时期的古琴流派及代表性琴曲。
8、明清时期的乐谱及文献。
9、明清时期的律学研究与创新。
10、明清时期的宫庭音乐。
11、有关的唱论和琴论。
12、工尺谱的读法和特点。

*** 对音乐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及成果等方面亦须多加研究和思考,并参考哲学及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种成果来开拓眼界,以便增强解析和问答的能力。

中国近代音乐史部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设置目的
中国音乐史近代部分是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公共课考试之主要内容之一。考试重点考查考生对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音乐文化生成和演变的史实、辉煌成就以及经验教训等方面的认知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对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发生的各音乐文化现象有较清晰、具体的认知,并熟记硬背各时期不同的一些重要概念,为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及进一步提高音乐水平和学历层次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1、中国传统音乐于近代演变发展的基本特征
(1)掌握民歌、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于近代演变发展的基本特征。
(2)了解民间主要表演艺术家和他们的历史生平、代表作品及艺术风格。
(3)熟知近代出现的各种主要传统音乐体裁样式及流派。
(4)了解传统音乐传承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各主要会、社、团、科、班等机构。

2、近代音乐思潮
(1)了解西方音乐传入的基本途径(宗教音乐、军乐、乐歌运动对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注意西方传教士们的宗教音乐活动,以及中国近代欧式军乐队建立的政治基础和文化背景。
(2)了解晚清皇室住外史节、教育界、学术界、商界等人士对西方音乐文化最初的感性认知以及对西方音乐文化的输入介绍。
(3)掌握乐歌运动及其历史意义的文化含义。熟记乐歌运动中各主要音乐家及其音乐实践活动;并熟练地听辩其主要代表作品之艺术上的风格特点;思考该思潮运动历史意义之所在。
(4)了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所形成的“新”的音乐文化思潮;掌握该时于欧美学成归来的主要音乐家及其为发展中国新的音乐文化,将西方音乐理论技巧运用于中国音乐实践中的艺术创造性活动;掌握“新音乐”、“中国乐派”、“民族化”、“民族之声”、“中华民族性的国乐”、“东西调和”、“复兴雅乐”、“全盘西化”等文化概念;注意该时期音乐家们重要的音乐思想。
(5)熟知30年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和“左翼音乐”运动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历史意义。掌握左翼音乐家及所赋予新含义的“新音乐”、“救亡歌曲”、“国防音乐”、“战时音乐”等文化概念,注意该时期的音乐家及其音乐思想,以及与前后不同时期和不同流派的音乐家们音乐思想的区别。
(6)了解30年代前后以上海国立音专为中心的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出版等音乐实践活动;注意该时期几位主要的音乐家及他们的创作和几所重要的教育机构以及影响最大的几种音乐刊物
(7)了解40年代延安音乐家及以“民歌研究会”等团体为中心,领导和掀起的,对民歌进行搜集、整理、研究、讨论的主要音乐理论实践活动;以及之后所引发的“新秧歌运动”和“新秧歌剧”、“新歌剧”的诞生。

3、音乐教育
(1)理清普通音乐教育于中国近代兴起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乐歌兴起的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等背景;掌握主要几位普通音乐教育家们的历史生平及其音乐教育活动。
(2)理清社会音乐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相关的文化概念,了解几位主要社会音乐教育家们的历史生成背景及其音乐教育活动。
(3)理清师范音乐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其文化生成的基础和背景,熟悉主要音乐教育家、教育思想、教育机构、教育内容以及相关的文化事项。
(4)理清专业音乐教育兴起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专业音乐教育建立的基础与必要性,熟知专业音乐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思想、教育机构以及教育成果。

4、音乐作品的创作
(1)声乐作品创作。了解中国近代声乐作品出现、发展的基本特征,它与传统音乐有何不同?提高对各时期新出现的各声乐体裁分类及艺术风格的认知能力;在对作曲家历史生平、创作特征了解的基础上,增强对个别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
(2)器乐作品的创作。了解近代乐器音乐与器乐作品发展的基本脉络,提高对各时期新出现的各器乐体裁分类及艺术风格的认知能力;在对作曲家历史生平、创作特征了解的基础上,增强对个别作品的鉴赏分析能力。

西方音乐史部分

一、复习指南及要求:
硕士研究生《西方音乐史》公共课入学考试,要求考生对本科阶段已学过的此门课的基本内容有较为清楚的掌握。它包括:重要的基本概念;音乐体裁;各不同时期音乐发展的一般状况及作为整个时期音乐创作的风格特点和取得的艺术成就(如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等);各不同时期具体作曲家创作的艺术特点及成就;对作曲家的代表性音乐作品的理解等主要方面。为便于考生的复习,特规定以下考生所需复习重点的具体要求和纲要:

1、古希腊、罗马音乐
(1)古希腊、罗马时期音乐发展的时间跨度及音乐发展的一般概况。
(2)古希腊音乐的艺术特点:主要包括希腊人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音乐的存在和发展方式;音乐体裁和音阶调式。
(3)古希腊的主要三件乐器。
(4)古希腊的音乐美学:赫拉克里特、毕达格拉斯、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主要音乐美学观点。
(5)古罗马音乐的来源和特征。

2、中世纪的音乐文化
(1)时间跨度及音乐发展的一般状况。
(2)教会音乐。概念:格里高利圣咏。格里高利圣咏的艺术特征。
(3)世俗音乐。骑士歌曲;游吟诗人。骑士歌曲的艺术特征主要作曲家。
(4)复调音乐。概念:奥尔加农(Organam);“古艺术”(Old Arts);“新艺术”(Arts Nora);狄斯康特(Discantus);孔杜克图斯(Conductus);经文歌(Motet)。中世纪复调音乐发展的几个阶段。“奥尔加农”、“古艺术”、“新艺术”音乐的艺术特征及其主要作曲家。
(5)中世纪的音乐调式。音乐理论家圭多(Guido, 约997-1050)的六声音阶及唱名体系。

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1)尼德兰乐派(又称为勃隆第乐派或弗兰德乐派)三代作曲家创作的艺术特征。
(2)马丁•路德的新教圣咏。
(3)意大利的罗马乐派、威尼斯乐派、牧歌(Madrigal)的艺术特征。
(4)法国歌谣曲的艺术特点(France Chanson)。
(5)文艺复兴时期器乐音乐发展的一般状况。

4、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文化
(1)意大利音乐。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发展的一般状况。弗罗伦萨乐派、威尼斯乐派、那波里乐派歌剧创作的主要艺术特征、作曲家及其主要作品。那波里歌剧乐派对歌剧艺术的主要贡献。意大利器乐音乐的发展,主要音乐体裁。
(2)法国歌剧的代表人物及其创作的风格特征,主要作品。法国古钢琴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主要代表人物。D•斯卡拉蒂的古钢琴音乐创作。
(3) 英国音乐:普塞尔及其歌剧《迪朵与伊尼》。亨德尔的歌剧和器乐创作的一般状况,主要作品。亨德尔清唱剧的主要作品,创作的历史意义、艺术特征及贡献。
(4)十七世纪德国音乐发展的历史状况,主要作曲家。巴赫音乐的分类及主要作品。巴赫音乐的历史内容。巴赫音乐的风格特征及其贡献。拉莫的《和声论》及巴赫的《十二平均律》。

5、古典主义音乐
(1)意大利喜歌剧、法国喜歌剧、德国歌唱剧(又称德国喜歌剧)的主要艺术特点,作曲家及其作品。
(2)曼海姆乐派、北德乐派(又称柏林乐派)的主要历史贡献。
(3)格鲁克歌剧改革的主要原因和内容,进行改革的主要歌剧作品及风格特点。
(4)维也纳古典乐派创作的一般特征。海顿音乐创作的时期划分,不同时期的主要音乐作品。海顿交响曲、四重奏创作的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特征。海顿交响曲创作的主要历史贡献。
(5)莫扎特创作时期的划分及其主要作品。莫扎特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及其成就。莫扎特器乐创作的艺术特征及其成就。
(6)贝多芬创作的三个时期及三个时期的主要作品。贝多芬器乐创作的历史内容和风格特征。贝多芬交响曲创作的历史地位和成就。贝多芬的影响。法国大革命时期音乐创作的一般状况。

6、浪漫主义音乐
德国:
(1)韦伯的主要歌剧作品及艺术特征,韦伯对德国歌剧的贡献。舒伯特的主要音乐作品。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的主要内容、艺术特征、影响和成就。舒伯特的器乐创作的一般特点。舒曼的主要音乐作品。舒曼钢琴音乐的艺术特色。舒曼的艺术歌曲创作的艺术成就。舒曼器乐音乐的一般特征。
(2)门德尔松的钢琴及乐队作品的艺术特征,主要作品。勃拉姆斯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及主要作品。勃拉姆斯钢琴作品、艺术歌曲的主要特点。勃拉姆斯交响曲创作的艺术特征及其历史地位和成就。
(3)瓦格纳创作时期的划分及其主要作品。瓦格纳歌剧改革的主要原因和内容。瓦格纳歌剧(乐剧)的风格特征。瓦格纳歌剧改革的利弊。
(4)安东•布鲁克纳交响曲创作的主要艺术特征及其主要作品。沃尔夫艺术歌曲创作的主要特点及其作品。雷格尔音乐创作的一般状况,代表性主要作品。马勒交响曲和歌曲创作的主要艺术特点,主要作品。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标题交响诗及歌剧创作的主要特征及其主要作品。

法国:
(1)法国历史大歌剧的主要作曲家、作品、风格特征。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创作的主要艺术特征,作品及其影响。
(2)浪漫主义时期法国喜歌剧、抒情歌剧的主要艺术特点及其主要作曲家。比才的主要音乐作品。歌剧《卡门》的艺术特色及创作的历史意义。
(3)圣桑、弗兰克、肖松、丹弟、福列音乐创作的一般状况。

意大利:
(1)意大利谣唱歌剧的主要作曲家(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作品及创作的艺术特征。
(2)威尔弟创作时期的划分及三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威尔弟歌剧创作的艺术特点、影响及其历史地位。真实主义歌剧的主要作曲家、主要作品及创作的艺术特色。

其他国家:
(1)肖邦创作时期的划分及作品体裁的分类。肖邦钢琴创作的舞曲体裁、前奏曲、练习曲、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协奏曲的艺术特色。肖邦音乐的基本内容及创作的历史意义。各种音乐体裁的主要代表性作品。席曼诺夫斯基对波兰音乐的继承和发扬,主要代表性作品。
(2)李斯特标题交响诗的艺术主张及创作的艺术特色,主要代表性作品。李斯特钢琴创作的主要艺术特点。
(3)民族主义音乐创作的一般特征。
(4)俄罗斯民族乐派:格林卡的主要音乐作品。格林卡音乐创作的艺术主张,主要特点,及对俄罗斯音乐发展的影响。达尔戈梅斯基创作生活的一般状况。“强力集团”的主要艺术主张,主要作品及创作的一般特点。穆索尔斯基的主要音乐作品,音乐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鲍罗丁、李姆斯基•柯萨科夫音乐创作的主要艺术特点。柴科夫斯基音乐创作的时期划分及主要作品。柴科夫斯基音乐创作的主要内容。柴科夫斯基的歌剧、交响曲的主要艺术特色。斯克里亚宾和拉赫马尼诺夫音乐创作的主要特点及主要作品。
(5)捷克及北欧民族乐派:斯美塔纳的歌剧创作及交响诗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两种体裁的主要作品。德沃夏克音乐创作的主要艺术特征,各类不同体裁的主要作品。雅纳切克对捷克音乐的继承和发扬,主要音乐作品。格里格的主要音乐作品,其创作的民族特色及艺术特征。西贝柳斯音乐创作的一般特点,代表性作品。
(6)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的一般艺术特征。德彪西音乐创作的时期划分。德彪西音乐创作的总的风格特征及历史意义。德彪西的钢琴创作、管弦乐创作、歌剧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主要音乐作品。
(7)拉威尔音乐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代表性作品。杜卡音乐创作的一般状况。其他印象主要作曲家雷斯皮基(意大利)、法亚(西班牙)音乐创作的一般状况,代表性的主要作品。

7、1945年以前的现代西方音乐。
(1)20世纪上半叶音乐艺术的总的发展特征。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一般艺术特点,与19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在创作上的异同,与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之间的关系。
(2)巴托克音乐创作的主要艺术特征,主要作品。其音乐活动(创作,收集民歌)对匈牙利音乐的历史贡献。柯达依的音乐活动对匈牙利音乐发展的主要贡献(创作、教学、收集民歌等方面),主要作品。英国民族乐派发展的一般状况。作曲家埃尔加、霍尔斯特、戴利斯、布里斯创作的一般状况,代表性作品。沃安•威廉斯音乐创作的主要艺术特征,代表性作品。美国民族乐派发展的一般状况。麦克道尔、科普兰、瓦雷兹、格什文音乐创作的一般状况,代表性作品。艾夫斯音乐创作的主要特点,其代表性作品。
(3)新古典主义音乐的艺术主张,音乐创作的基本特征,在20世纪发展的一般状况。
(4)斯特拉文斯基音乐创作的时期划分,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斯特拉文斯基音乐创作的主要特点,及对20世纪音乐的影响。亨德米特的音乐活动主要在那些方面。亨德米特音乐创作的时期划分、主要代表性作品及主要艺术特征。意大利作曲家卡塞拉、马利皮埃罗、皮采蒂音乐创作的一般状况,主要代表作作品。新古典主义在法国发自德国一般状况。萨蒂的美学主张及创作的一般特征,主要音乐作品。“法国六人团”音乐创作的一般状况,代表性作品。奥涅格音乐创作的主要艺术风格和特点,主要音乐作品。
(5)表现主义音乐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关系。表现主义音乐的主要美学观点和艺术特征。表现主义音乐对20世纪音乐的影响。十二音音乐的主要艺术特征。
(6)勋伯格音乐创作的时期划分。勋伯格音乐创作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征,其不同时期的主要代表性作品。贝尔格音乐创作的一般状况。贝尔格的主要歌剧作品《沃采克》和《露露》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韦伯恩音乐创作的一般状况,其代表性作品。
(7)布里顿音乐创作的主要艺术特点,及主要作品。微分音音乐的主要作曲家和主要音乐作品,音乐创作的一般特征。噪音音乐的主要作曲家及作品,音乐创作的一般特征。

       
几点说明:
1、本纲所说的主要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考生应不仅要熟知作品的标题,而且对其音响、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及作品的艺术特征有一般性的了解。
2、文艺复兴以后的作曲家的原文名及生卒年,可在有关书目中查阅。
3、本考试大纲是音乐院校非音乐学系本科生已达到的教学水准。

中音在线有系列西方音乐史考研讲解视频,你去看看吧。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考研经验分享?
答:2015年,音乐学系在校学生共275人,其中本科生音乐学专业80人,艺术管理专业27人,音乐治疗专业28人;硕士研究生90人,博士生50人。 音乐学系目前设中国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世界民族音乐理论、音乐艺术管理、音乐治疗7个专业方向,有民族音乐实验室、多媒体工作室、世界音乐演奏实习中心、欧洲...

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专业考研分享?
答: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专业考研分享? 大家好!于我而言,2021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我顺利完成了自己的阶段性目标,以最高分的成绩录取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研究专业(该专业今年共录取6人)。回忆起整个考研的过程,其实我也和大家一样,都经历过紧张和不安,这非常正常。但总体而言,我的心态可以说是较为平稳的,并...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考研分享?
答: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考研分享 一、学院介绍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智慧教学历史最悠久的系,长期以来曾作为中国唯一的指挥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享誉中外的优秀指挥家,并为中国指挥学科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以“成才率最高”闻名于国内音乐教育界,并以管理严格著称,是国内各...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专业考研分享?
答:这一门课华东师范大学官网给的参考书目是不够的,需要自己另外找备考资料和买另外的参考书,这里就很建议找上岸的学长学姐辅导,他们会给你提供适合的备考资料。 其次音乐史分为中国音乐声和西方音乐史两大模块,我们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真题中是中西方各出一半,列如名词解释,试卷上会呈现10个题目,中音史5个,西音史5个...

考研音乐学专业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都需要看哪些书?(除中西音乐史、曲...
答: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 民族音乐类 《民族音乐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词典词条汇辑• 民族音乐学》,人民音乐出版社。《民族音乐学译文集》,董维松、沈洽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民族音乐学在中国》,沈洽著。《中国音乐学》九六年第三期。《中国民族...

普通院校声歌系要到中国音乐学院考研需要那些准备
答:每年最后就招6到7个,中国院里面的本科生还不一定过得了专业,可见专业要求是非常高的。和声是给你一首外国的名曲分析和弦。曲式不难,奏鸣曲式(包含)之前的一定要会。史类考中国古代、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希望回答你能满意。

中国音乐史考研哪些学校比较好,都考些什么
答:1、首先,中国音乐史不是考研的专业,而是音乐学或者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部分招生单位的中国音乐史还分为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等研究方向,具体查看招生单位公布的专业目录。2、比较好的招生单位有不少,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等,自己去...

本人(本科非音乐专业)想考音乐学方向研究生,请问需要准备学习哪些科目...
答:举例如下。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研究方向 07★中国音乐研究 08★西方音乐研究 考试科目 07方向:③711音乐学综合理论 ④817中国音乐史 或818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08方向:③711音乐学综合理论 ④819西方音乐史 或820作品分析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复习科目:07方向:⑤511音乐...

声乐专业考研,都考些什么啊
答:声乐专业考研的考试科目:英语、政治和专业课。专业课包括和声、曲式分析、音乐史。专业课根据报考院校的不同而不同。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考研
答:音乐学 101政治或111政治(单) ②201英语或211英语(单)▲001中国音乐史论研究 01★中国古代音乐史 ③711音乐学综合理论④812音乐分析基础B ⑤511中国古代音乐史⑥611口试A 02★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③711音乐学综合理论④811音乐分析基础A ⑤512中国近现代音乐史⑥611口试A 03★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