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才能获得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途径

作者&投稿:寇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教育研究方法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教师如何正确运用~

一、教育研究方法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
1、目的性
教育观察是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如果没有明确目的,只能是一般感知,不能称为观察研究。一个明确的观察目的是研究者的行动指向,制约着研究者观察的前前后后。观察前,研究者确定观察任务,观察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给变量下定义;观察中,研究者尽量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收集能够回答观察任务的事实材料。
2、计划性
观察研究之前,研究者应根据需要有意识地制定研究计划,对观察的对象要有确定的范围、明确的指标,以求全面地把握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即对观察的时间、对象、范围、仪器、记录方法、过程、注意事项、变通方法等都有事先的计划、安排,保证观察有计划地进行。周密的观察计划可以使观察的效率大大提高,增强所获得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选择性
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研究,由于有明确的观察任务、观察目标,不是一般地、随意地感知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任何对象,在加上观察时间和精力的局限,在观察活动中,研究者必须根据观察需要去选择典型的观察对象。只有做到对观察对象有所甄别,才能获得符合观察需要的有针对性的观察材料。研究者要从复杂多变的现象中选择典型对象、时间,以获得有代表性的材料,才能解决特定问题。
4、自然性
强调在“自然状态”下,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是观察的最突出特点。与实验法相比较,被观察者的行为比较自然。保证观察的自然性,因而能够获得真实可靠的材料,观察研究中,研究者应努力避免妨碍事件自然发生的一切因素。
5、客观性 由于在自然状态下不对观察对象进行干预和控制,因而能够保证所观察资料的客观性。观察的客观性是感性认识上升为正确理性认识的前提。观察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实质上是研究者对教育现象或过程的一种反映和描述,观察的客观真实性将直接影响观察分析的正确性。
二、教师正确运用观察法要做到:
1、上课
亲自为学生上课,是观察学生最普遍、最经常、最方便、最理想的观察途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观察,获取信息之准确、丰富是其他途径不能比的。很多教师已深有体会和备受其益。
2、听课
听课的目的是观察课堂教学中教师教的情况与学生学的情况,可以直接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表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技能;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特征。此外通过听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见解了解教师的备课情况。这是教学研究人员或管理人员研究课堂教学改革、评价课堂教学优劣经常采用的途径。
3、参加有关活动(参与观察)
如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身临其境”,考察师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校风、学风的情况。在参与观察中,不能让观察对象知道和察觉观察意图,这样才能观察到想要知道的本来面目。
4、实地参观考察
观察学校的自然环境、校舍建设、设备仪器和清洁、卫生、纪律制度、校风教风等,并观察学校教学、生活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运转情况,这是参观学习的外地人员或上级领导者经常采用的途径。 列席学校各种会议或召开座谈会,倾听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以及班主任、教研组长和学生的发言,观察会场气氛和大家的情绪;查看反映学校以前运转情况的各种资料,如计划、教案、作业、档案等,可以了解该校办学思路、办学水平、教改情况和团结情况等,这是教育督导人员经常采用的途径。
5、访谈
与观察对象访谈,可以直接观察和了解对象的个性心理特征、思想倾向、仪表神态以及身体状况等。访谈包括个别访谈和小组访谈。访谈时研究者要善于察言观色。

教育研究方法与教师专业发展 宋新芳 李芃 曲阜师范大学 信息传播学院 山东曲阜 276825 摘要 “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那么,作为身处教育现场的中小学 教师,他们是否可能有自己的研究教育的方式呢?现象学教育研究力图在概念抽象的把握方式之外,寻找 一种对教育现象本质直观的把握方式。现象学教育研究方法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开启了一条面向教育实 践的、严谨而又充满活力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现象学教育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实践;反思;教育智慧 当前, (teacher as researcher)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1“教师 “教师即研究者”成为研究者”是很多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教师如何成为研究者呢?这一直是令教师感到困惑与苦恼的事情。作为中小学教师是否要像大学的专业研究人员那样研究教育呢?作为身处教育现场的学校教师,他们是否需要、是否可能有自己的研究教育的方式呢? 中小学教师有着专业研究人员不可比拟的优势,他们每天的生活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他们具有鲜活的教育教学的问题意识。然而,教师如何透过日常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看到其中蕴涵的教育意义?如何通过现象来挖掘生活经验的本质? 现象学教育研究方法作为质的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以现象学、阐释学作为其哲学基础,秉承现象学“面向实事本身”的研究立场,以“体验—表达—理解”作为其方法论基础,2力图在概念抽象的把握方式之外,寻找一种对教育现象、教育经验的新的把握方式。现象学教育研究能否为教师开启一条切实可行的研究途径呢? 一、什么是现象学教育研究方法? 现象学教育研究是一种“严格的”研究方法,当然这种严格不同于自然科学等硬科学所要求的严格。现象学研究力图通过周全的材料、丰富而完整的描述、恰当的主题来阐明生活经验中所包含的意义结构。研究者需要深入考察教育经验,分析出恰当的主题,设计结构化的写作框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描述来捕捉生活现象。那么,教师如何进行现象学教育研究呢?“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马克斯范梅南教授认为现象学教育研究可视为以下五种研究活动之间的动态组合3: 1.保持对生活经验的敏感性 现象学教育学认为教育研究要根植于生活世界,发现生活世界中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教育的目的与价值。生活世界(lifeworld),即我们的生活体验世界,既是现象学研究的来源,又是现象学研究的对象。传统研究倾向于远离具体认知,转向对生活世界的抽象和归类。现象学教育研究寻求对生活、对世界的直接体验,致力于通过人的理解和体验来研究儿童、教师和父母的生活世界。 教师每天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教师的生活世界充满了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教师要对生活经验保持一种现象学的敏感性,在和孩子们共同生活受到触动、启发的条件下,才会提出真正的教育学本质问题。 2.寻求生活经验的教育本质 现象学认为,现象与本质实为一体,是不可分的。现象学教育研究中,研究者从生活世界出发,通过探寻现象来挖掘生活经验的本质。当教师关注生活世界中富有启发意义的生活场景时,应去探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询现象的本质是什么?比如,对于儿童阅读现象的研究,传统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往往通过对比实验,比较这个班级或学校与那个班级或学校的儿童在阅读体验中的不同。现象学研究所关心的是,儿童的阅读体验本身是什么?对一个儿童而言读书是怎么一回事? 现象学教育研究者须从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去寻找生活体验的原材料,并对之进行反省和检查,以寻找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研究者以个人体验作为研究起点,通过访谈、观察等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收集多方面的生活体验资料,通过借用他人的经验及其对经验的反思,来更好地理解人类经验的更深层的意义。只有当研究者以敞开的态度去吸取各种丰富的生活体验时,才有可能拓展、深化、超越其日常生活体验,从而获得更广泛的人类体验。 3.对主题的思考 有了以上过程所收集的故事、日记、访谈记录等素材,我们还需要对这些素材进行进一步整理。我们要考虑这些事件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构成事件的基本元素和基本特征是什么?我们把收集来的所有资料、故事进行比较、分析,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然后将这些散乱的、看似互不相关的素材重组成一个完整事件发展过程。 如果说,前面的研究过程强调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入乎其内”——体验生活世界;那么, “入”是为了获得生动、丰富、翔实的感性材料,这里就需要研究者“出乎其外”——反思生活世界。“出”是为了从研究情境中抽身出来,超越特定境域的限制,以把握现象的意义和本质。 4.进行现象学写作 现象学研究与写作密不可分。写作是对生活体验的表达与呈现的过程,是传达研究者心理世界的符号化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研究者不仅重复他以往的经验而且重建这种经验。 对教师来说,文本的写作过程就是自己生活体验的研究过程。教师构思文本的过程,是一个重新审思的过程、是使自己的经验反思系统化的过程。文本呈现的是教师个人具体的生活体验和对它的系统反思的结果。教师通过描述、写作、反思这样一个“再体验”的过程,得以对个人所持的教学假设与价值,进行理性而深入的反思。 5.保持强烈的教育学指向 在现象学研究中,研究者与其研究的基本问题和现象要保持一种强烈的指向——“教育性”,即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必须和儿童密切相关。传统的教育研究忘却了其研究的使命,往往将儿童的生活抽象化、片面化,儿童单纯地被看作研究的客体,一个“它”(it),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独特的、等待我们去聆听、去关注、去理解的“人”。 现象学教育研究是指向于儿童的,它关注儿童的生存与成长。在现象学研究中,研究者不是从“旁观者的观点”出发,而是从与儿童的交往出发,通过和儿童一起体验生活,去了解儿童的阅读、玩耍、课堂学习、以及儿童所面对的困难和挫折等生活体验;研究者基于对孩子生存和成长的关心, 、去反思与他们在一起的生活经验,而不是采取一种无动于衷的态度,追求所谓的“客观性”“中立性”。 上述方法构成了现象学教育研究的方法论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种规定的程序、机械的模式。现象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能由固定步骤来决定,方法需要作为对手头问题的一个回答而被发现或开创。范梅南指出,“现象学方法论力图避免任何对程序、技术和概念进行预先构思的倾向。4 二、现象学教育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在从事其职业工作时,无法体验因研究获得的价值感与成就感。皮亚杰的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正是由于脱离了科学研究才使他们失去了应有的学术声誉和专业地位,不72 现象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教师专业发展能像医生、律师、科学家和大学教师等职业一样享有受人尊敬的专业地位。教师只有通过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才能使自身获得应有的尊严,使教育学成为“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学问” 5现象学教育 。研究立足教育实践、注重反思、寻求教育智慧的研究立场与研究态度为中小学教师走向“教师即研究者”这一专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启示和指导。 1.现象学教育研究立足教师的教育实践 以往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师范院校里学习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二是在教学实践中模仿、学习优秀教师的可观察行为。前者重理论灌输,脱离实际;后者重机械模仿,缺乏分析、批判和隐性知识显性化。6 现象学教育研究立足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学校或课堂本身就是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场所,研究根植于教师自身的生活体验,强调教师对教育现象生动、敏锐的感受力。在这里,研究者不是一个中立的、客观的、抽象的旁观者,他就在孩子中间,和孩子一起生活;研究者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参与儿童的生活世界,去倾听、去感受、去理解、去反思。教师不是以理论的缔造者或拥有者去发布纲领、构建体系,也不是泛泛地进行论证,而是面对具体的教育问题进行真实的、生动的、情境化的描述与分析,努力以本质直观的方式去接近教育实践的“真相”。 强调教师自身的教育实践,立足教育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为了真正提升教师作为研究者的主体意识,增强教师的职业自尊和自信。使教师意识到自身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意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通过言说自己的知识,找到自己知识的生长点和自我专业发展的空间。这一研究指向对教师而言更具持久发展和自我生成的可能性。 2.现象学教育研究激发教师的反思意识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逐渐从外铄转向教师的自我发展。这一转向的理论假设在于:教师并不仅仅是缺乏某种知识或技能、等待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教师是具有自我生成能力与自我反思能力的专业人员。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反思、研究,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 “专业发展 由教师来研究改进自己的专业工作乃是最直接最适宜的方式。意味着要给教师提供反思的机会,要让他们形成有关内容、教学法和学习者的新观点。 7 ” 现象学教育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在这里,反思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是对日常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的反思、是对教育问题的反思、是对自身教育经验的反思。这种反思是对生活经验的重组和理解,是对教育现象的意义挖掘过程。 3.现象学教育研究追求教育智慧 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中,教师培训是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大量研究表明,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方式由于忽视了教师所面对的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而难于取得应有的成效。培训不能让教师正确地理解由学生的多样化而带来的教学的复杂性,外请的专家所提的指导与建议往往由于缺乏对实际情境的深入了解而无法切入问题的关键,致使“当今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缺少教育智慧”。8 教育智慧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9教育是一种实践的活动,需要教育理论,更需要教育智慧。教育情境是复杂的、不确定的、充满了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具有唯一性。在和儿童一道生活时,每一个情境都需要我们做出即时的、恰当的反应,教育情境要求教师的行动“充满智慧”。这种智慧通常是隐性的知识,深藏于个人的行为、经验、理想、价值观和情感之中,难以用概括的、逻辑分析的方法去传达。 现象学教育研究追求的最终目标不是理论知识,而是教育智慧。现象学教育研究旨在帮助教师更加深刻地、机智地理解、反思具体的教育情境,在这种理解与反思的基础上,教师才能采取更为 73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周全、机敏的行动。 三、结语 “教师们的声音、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实践的理论框架,他们用 长期以来,来界定和理解其工作生活的方式等,在有关教学的研究文献上都鲜有记录。 10从事实践的教师隐 ”身于进行理论研究的专业研究者背后,他们只能被动地听从来自专家与研究者的指导,而没有了自己的声音。 现象学教育研究方法为中小学教师开启了一条面向教育实践的、严谨而又充满活力的研究方向。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它让教师发出自己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声音。对于从事现象学教育研究的教师来说,必须具备敏锐的感受力、灵活的观察视角、对语言的敏感性、反思力及对经验的持续开放性,尤为重要的是对儿童、对教育怀有一种真切的责任感。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中国教育研究采取的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理论研究视野11。研究者已经习惯于用既有的概念范畴、理论框架去解释教育世界,判断、结论往往先于描述,生活世界的教育意义被遮蔽。现象学教育研究在书斋之外、在教学的田野中,为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开启了一条 、 “自下而上的”意义丰富的言说道路

教育研究方法: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③提高教师素质:教育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教师劳动本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但在

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 如何才能做出有价值的教育研究成果呢?
答: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培养自己的人格,对每一个孩子都要有耐心,因材施教

教师应从事怎样的教学研究
答:2016-09-18 · TA获得超过5.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8万 采纳率:17% 帮助的人:2亿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中小学教师开始着手进行教育研究时,常常会有这样的问题或疑惑:一是研究的主题如何确定。许多老师认为,搞研究就是要选择具有前瞻性、先进性课题,这样的课题才有价...

教师如何做研究
答:如果教师能跳出“解题”这一细节,把题目讲解到第三、四个层次,那么把他所讲的内容用文字组织起来,无疑就是一个颇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了。我们中学教师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最不缺细节,只要提升跳出细节的研究意识、修炼小中见大的研究智慧,相信教研之花定会绽放在我们每一位教师的面前。3、积累细节“博观而约取...

教育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1. 教育学研究方法 教育学研究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首先,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通过教育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教育研究既能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又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

如何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答:“教师第一,学生第二” 教师第一,学生第二” “核心观点”要么是研究者通过看(观察)或 核心观点”要么是研究者通过看(观察) 核心观点 访谈、问卷)所得到的“基本事实” 听(访谈、问卷)所得到的“基本事实”;要么是 研究者就某个教育现象或教育观点提出的“赞成” 研究者就某个教育现象或教育观点提出的“赞...

一位优秀的教师是怎样结合实际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
答:   (4)研究目标    说明要解决的问题,将在哪些方面有创新和突破。     (5)研究内容    说明如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例如“成功教育实验”课题,其研究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学会...

一线教师怎样做教育科研课题
答:对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命题的认识 1、什么是课题研究? 对于课题研究有许多定义。这里我们讨论的是一线教师所做的课题研究。其实,真正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只有根植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实际,才能焕发其生命力与价值。当前,倡导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就是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做课题——发现问题—...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书籍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答:因此使教育研究呈现出了极大的多样性.魏冰认为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师参加教育调查研究,在实践中进行调查、研究和探索,是提高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国教育理论研究比较落后,...

提高教师研究能力的途径
答:在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中,教师的教育研究意识、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内在追求。以阅读激发研究热情 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专业阅读,教师从专业阅读中获得的思想认识、方法策略一旦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无疑能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教师的...

中小学教师怎样开展教育科研
答:(传统的教学常规适合新课程吗?)思考二: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如何诠释?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研究的意识、研究的态度,来面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朱永新:“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把一串串‘珍珠’串起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