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军事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作者&投稿:畅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晚清的武器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究竟是什么原因?~

晚清武器落后西方列强是有很多原因的。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只会用来制造烟花,中国发明了指南针,但只会用来测风水。西方人把这些发明用到军事上,发明了火炮步枪,于是中国到清朝末年军事装备还处于冷兵器时代。
当时的清朝因为自大,所以选择了闭关。雍正觉得自己特别的厉害,不需要跟其他国家进行来往。当时乾隆还给英国的国王写过一封信,大概的内容是我们国家的物资特别的丰富,什么都有,你们这些小国家想要什么,我可以随便赏点给你们。但是这乾隆并不知道在那个时候,欧洲有些地区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他们大量的生产新型武器。
当时因为雍正、乾隆皇帝的自大,错过了工业革命,闭关确实让整个清朝落后了很多年,这是重大的原因。但是当时国内的一些形式也是特别的重要,据了解这一个时代一个存活了276年,经历了很多皇帝,他们是经常打仗的,但是到了乾隆这一代,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战争。所以说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没有了大量的战争,所以它们不需要发展武器。但是当时的西方国家经常有战争,为了扩展自己的殖民地智能增强自己的武器,提高实力。看得出来,除了皇上的自大之外,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当时的百姓与国家都过着舒服的生活,没有一些战争的困扰,他们就没有创新的动力。

19世纪后期的晚清,在历经国内动乱之苦,饱受西方坚船利炮蹂躏后,统治者痛定思痛,在军事建设上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倚重勇营、兴建学堂、筹建海军、派员留学,开始重塑军事强国的艰难探索。
然而,晚清军事变革的过程轰轰烈烈,结局却分外凄凉。纵观其全过程,得失令人扼腕感叹,更让后世猛然警醒。
内忧外患迫使清廷实施军事转型
19世纪中叶,在风起云涌的国内反抗运动中,八旗军接连失利,清政府不得不直面八旗军战斗力衰败的事实,起用勇营。
勇营制度源于保甲团练,多以地方官员奉命组建而成,起初为应对太平军的地方武装力量,有湘勇、淮勇、豫勇、霆勇等大分支。在组织系统中,以“营”为战斗单位,由统帅指挥,每营约500人,外加长夫(类似于工兵和辎重兵)180人。全营设劈山炮2队、抬枪8队、小枪9队、刀矛19队,共计38队,本身结构简单、容易组合。为配合统领指挥调度,还专设营务处,下分文巡捕、武巡捕、银钱所、军械所、发审所、公牍、书启、方案,构成了整支军队的指挥中心。
整体上,其编制固定齐整、冷热兵器配备合理、攻防体系层次分明,较八旗而言,其战斗力更为强悍,因此勇营迅速替代八旗军成为晚清军事力量主要的兵制,也在整体上较快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
但勇营制度只是地方官员的应变之举,目的只是为了镇压民变,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时代变革,清政府对海上力量的重视与发展意义更为深远。
当时海权观念方兴未艾,各国海上力量发展迅速。1874年,李鸿章上奏指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世界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始抬头放眼看世界。
1874年,日军侵台,中国赔偿兵费50万两,清政府深感中国竟非弹丸小国之敌,便向英国联系购买军舰,由此拉开海军建设的序幕。
除积极购置军舰,清政府也非常重视军事人才培养,相继派出数批共90多人到西方国家学习军事。此外,还积极引入外国智囊,例如法国人毕乃尔、英国人戈登和琅威理,反映出清政府对建设现代军队的渴求和重视。
同时,清政府着眼自身长远发展,开始兴建军工厂、军事学堂、军港和基地。相继创立了安庆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江南轮船招商局、金陵制造局等一批在当时有影响力的兵工厂,基本形成了军事工业体系的雏形。
清政府还先后创设了福建船政学堂、操炮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和北洋武备学堂等各类军事学堂19所,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人才。1878年,清政府开始筹划建立旅顺军港,供铁甲战舰维修使用,又苦心经营大沽、威海卫等基地,用来巩固海防。
在具体制度上,清军也主动与外界接轨,积极融入世界潮流。例如北洋海军在组建时,就参考英德两国海军相关制度制定《北洋海军章程》,章程中对“船制”、“官制”、“升擢”、“考核”等12个方面都有完备规定,一些观点不乏远见。
就以北洋海军而言,它在人员设置、训练组织、礼仪礼节上都与国际接轨,已经慢慢融入世界海军发展的潮流。当时,除在中国的南北洋各口巡视之外,中国海军也经常出现在朝鲜的仁川、釜山、元山与济州岛,日本的神户、横滨、长崎,俄国的穆湖威、海参崴等地,俨然已成为远东的海上劲旅,稳操西北太平洋的制海权。据1891年英国《伦敦武备报》的评估,中国海军排名为世界海军第八位,而日本海军则排在第十六位。
这些改变,也确实给晚清军事力量注入了一股活力。对内,清军迅速获得了平定叛乱的能力,保证了国内长达20年相对稳定的局面,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对外,清军在东方防备日本侵略台湾地区、朝鲜,西北东北防备俄军觊觎边疆,西南抵抗法军入侵越南,都担当了重任。
众多原因导致晚清强军努力难以持久
如前所述,种种实际举动已经显示出清政府军事改革的诚意和决心,但保守力量思维固化、官员内耗不断、国民变革意识淡漠等原因,致使其军事变革难以持久。
首先,当时清军整体变革的指导思想依然落后。以勇营为例,作为较新的军事组织,它确实给清军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但其组织体系依然简陋单薄,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这种制度的落后主要体现在勇营中乡土色彩浓厚,各勇营分支招募兵员大都喜好老乡,这就不利于聚集人才。
勇营的私人性质也很严重,它的成员全由各级将帅领导招募,效忠的是个人而非国家。另外,这种兵制十分随意,招募为勇、遣散则为民,兵员缺乏地位认同感,没有崇高的战斗信念。待到甲午战争后,与外国新式陆军兵戎相见时,勇营制度的没落就不可避免了。
其次,清廷决策层的种种弊病积习延误了其军事发展的宝贵时机。早在鸦片战争之后,包世臣、龚自珍、魏源等知识分子就直言社会积弊,呼吁大刀阔斧改革。但当时战事已过,社会逐渐恢复歌舞升平,国人对往事也不愿多提,讨论时政弊病反而成为统治者的忌讳。
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清朝失去了鸦片战争之后20年的“改革机遇期”。后来,由于内忧外患的刺激,终于使满清统治者清醒,出现所谓的“同治中兴”,但随着同治帝崩逝,统治阶层的一系列顽习又重新出现,其中以挪用海防经费修建颐和园最具代表性。
据学者考证,北洋海防及北洋舰队的建设经费大致在3000万两白银左右,而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即用去2000余万两,这一举动使海防建设陷于停滞状态。当时,李鸿章深感北洋舰队装备日益陈旧,在《校阅海军竣事》的奏折中说:“即日本蕞尔小邦,犹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北洋海军开办以来,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但不管有识之士如何忧心忡忡,慈禧却仍然大兴土木。
问题不仅在于慈禧,整个清廷的决策层同样没有危机感。晚清光绪年间,朝廷内开明的恭亲王遭罢黜,保守且缺乏远见的醇亲王掌权,性格贪私的贝勒奕劻管理总理衙门,导致自上而下的改革缺乏内部动力。比如,海军衙门成立后,被一批满洲权贵操纵,他们根本不重视海防以及海军建设,将珍贵的海防经费肆意挥霍掉,却不知国难即将当头。
第三,当时社会人才的培养和军队将领的观念难以适应现代化军事建设的需求。对于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来说,不但要有新式的战船枪炮,还需要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严格正规的组织训练和优秀的军事管理人才,在这些方面,清军观念保守、内耗严重。
从1872年开始,清政府计划分3年派遣幼童120名赴美系统学习军事科学、航海、造船以及测绘,计划15年学成回国,期望他们成为救国兴业的骨干人才,这本是为国家各方面建设培养栋梁的宝贵机会,但却因保守分子反对,9年后清廷突然将其全部撤回。
在当时私军性质严重的情况下,不同军队将领的思想往往不相一致,未能形成坚强合力。例如在国防观念上,李鸿章倡导海防,而左宗棠力主塞防,争议历经半年之久。直到中法战争时期,左宗堂由西北调至东南,深知海防的重要,才开始支持海防建设。但左宗堂率军西征花费军饷超过一千万两白银,竭东南财力以助西北,以致延误了海防建设。
另外,在北洋舰队蒸蒸日上之际,却发生了一次排外潮。左翼总兵刘步蟾、右翼总兵林泰因不满英籍海军总查琅威理治军过严,与琅威理发生冲突并导致其辞职,中英海军关系因此恶化,英国撤回水师学堂内全部英籍教练,并拒绝中国第四批海军学生赴英留学,这不仅使中国学生被排除于英国海军学校之外,而且使北洋海军内部建设的标准也在不断下降。
最后,缺乏制度建设和全民关注参与,让晚清军事变革难以继续。审视晚清的种种军事变革,都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局限性,很难真正凝聚整个国家的力量和智慧。
一方面,清政府未能在国家制度层面上推进军事创新。以当时新兴的海军建设为例,几乎一开始就走上了歧路,缺乏中央的整体规划,只是由沿海各省分别负责,开始的十余年间各自为政、制度各异。而当时声名远扬的北洋舰队也是在李鸿章的鼎力坚持下才得以生存和发展。直到1885年,清廷诏设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统管海军建设,但此时已晚于日本设立海军省13年。
另一方面,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清廷仍然固守陈旧思维,对新事物犹豫不决,无意于启发民众思想。比如在当时,对于铁路电报,“言其得者以为可以富国强兵、言其害者至比之洪水猛兽”,清廷态度犹豫不决、反复无常。在这种社会氛围中,整个民族难以形成真正研究和践行改革的风气,导致其军事变革实践后劲不足,犹如强弩之末。
晚清军事自强运动注定只是昙花一现
纵观古今中外军备竞争的历史关键时刻,时间是最为宝贵的战略资源。和平时期,军事变革都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但当战争来临时,却是山崩地裂、摧枯拉朽。因此,谁抢占了应变先机,谁就多一分胜算。
1860年至1895年,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实业经济迅速发展,国外列强相互制衡,这些都为晚清时期的军事转型赢得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和比较充沛的时间,但清政府却没有把握住。
其实在19世纪中叶,魏源在《海国图志》、《圣武记》等书中就已经开始倡导设立船厂炮局、训练新式海军、制造商船、发展航运乃至保护侨民、开拓殖民地等思想,这比马汉的思想早近半个世纪,但可惜没有受到重视。
反观日本,虽然其迟至1853年才被美国舰队强行打开国门,但其觉醒改变的速度和力度却远胜于当时的清朝。从1853年开始,日本便积极购买军舰,至1868年已累计百余艘,而此时清军所购数量仅不足30艘;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天皇多次捐出皇室费用用于军事建设,与清廷皇室挪用海防经费大兴土木形成鲜明对比。
1886年,北洋舰队部分舰船赴日油修。期间,中日双方人员发生冲突,共伤亡84人,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直至德国驻日公使从中调停,双方才达成和解协议,史称“长崎事件”。
1891年,日本为向中国示好,特邀中国海军来访。6月26日至7月18日,丁汝昌率“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六舰访问日本。同年8月20日,日本舰队回访中国。
在这个过程中,“定远”、“镇远”铁甲战舰的威力,令日本海军深感忧虑,立即决定将日本海军船只扩增,以备与中国对抗。1892年,日本完成其军备计划,经过改造后的陆军兵力在战时可达23万人,而海军舰船总吨位达6万多吨,并于1893年设立海军司令部。
除了军备成熟外,日本对中国陆海军状况也有清晰了解,日本人很早就有计划地从事中国情报搜集工作,通过使领馆官员的分析报告、军事人员的观察访问,以及大批间谍活动,对中国的情况了如指掌。
1894年4月,正值中日甲午战争前夕,日本海军司令部第二局刊出《清国海军编制》,书中对威海卫、旅顺海军基地聘用国外教练人员均有详细介绍,对中国海军动态及军力十分了解。
1894年3月29日,朝鲜东学堂起义爆发,原本是一起地区性的民乱,但等待时机侵华的日本果断利用这一事件,引发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早就处心积虑,以图谋取东亚霸业,相继侵犯台湾、吞并琉球,又经壬午、甲申两度兵染朝鲜,苦心试探。而中国正当晚清末世,暮气沉沉、人才消糜、上下困乏,与日本交战连接败北,引来列强相继瓜分。
1895年甲午战争的溃败,标志着晚清军事自强的全面失败,虽然转而在新式陆军上继续努力探索,但已难逃被时代抛弃的命运。历史就像暗礁林立的大海,等到浪潮退去,晚清军事力量这艘自身缺乏动力的旧船便永远地搁浅在了岛礁上。
(作者单位:73031部队)

晚晴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1.重农抑商的政策

重农抑商扼制了清朝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长期停留在小农经济的社会,资本经济得不到发展,社会的发展也就处于停滞阶段。

2.对科技研究的蔑视

晚清视器物科研为“奇技淫巧”,认为对器物的研究改进是“玩物丧志”,从何对于科技研究停留在原有的状态,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3.闭关锁国的政策

雍正皇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得不到交流,成为井底之蛙,自以为是。

4.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几千年来视儒家为正统思想,限制了思想文化的创新,钳制了人民开化,近代以来对儒家思想弊端的批判数不胜数。

5.落后的封建制度

一个国家的制度决定了其社会的走向,晚晴统治者坚持落后的封建制度,认为“祖宗之法不可改”,回避君主立宪、抵制民主共和,落后的制度确定了晚晴弱国的地位。

6.统治者的民族原因

清朝为满族建立,满族在中国本身属于少数民族,并非主体民族,在征服汉族后的几百年一直担心和防范着汉族东山再起,有一定程度的视中原非本体的思想,这种思想导致满族一直只想着维持现状,不敢做出改变,害怕出现变节,所以晚清与当时其他国家相比地位低下与其统治者本身民族的关系影响不能排除。

以上为晚清军事落后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应该归咎于腐朽的封建制度,这种传统的封建制度阻碍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其次,晚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思想禁锢,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新思想,还有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无法对外交流,从而奠定了东方落后于西方的格局,这也是中国晚清时期军事落后。

根本原因就是政策上的错误,晚清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这直接与世界隔离,先进的思想和技术都学不了,没有进步,这样就导致经济上的不利,直接影响到军事领域。

主要原因还是在政策上,重农抑商的政策,让经济一直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还有对科技研究的蔑视也是一大原因,还有闭关锁国的政策,直接与全世界隔绝,种种原因导致了军事的落后。

晚清军事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的腐败封建,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外界几乎断绝联系,失去了发展经济军事的机会。

清朝军队后来如此不堪一击这究竟是为什么?
答:清朝军队后来如此不堪一击是因为政府腐败和军队内部的管理。第一,晚清军队素质大幅度下降。八旗兵腐化堕落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拉不开重弓,甚至有的都不会骑马。更离谱的是,有些八旗兵平时根本不在军营,找个人替他点卯,每月领着俸禄,提笼溜鸟。这样的军队,别说打仗,连正常的操练项目都无法完成...

晚清军事变革为什么会失败(4) 历史
答:众多原因导致晚清强军努力难以持久如前所述,种种实际举动已经显示出清政府军事改革的诚意和决心,但保守力量思维固化、官员内耗不断、国民变革意识淡漠等原因,致使其军事变革难以持久。首先,当时清军整体变革的指导思想依然落后。以勇营为例,作为较新的军事组织,它确实给清军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但其组织体系依然简陋单薄,...

清朝前期清军所向披靡,击败明朝,八旗军战斗力很强,为何到了晚清到处吃...
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制造火绳枪的部门腐败不堪,制造的枪支经常炸膛,士兵根本不敢使用,这还是戚继光所说,那时距离明亡尚有数十年,明廷腐败可见一斑,但值得一提的是后来清军入关后在对抗原农民起义军后来的南明晋王李定国和著名的郑成功时便开始显得力不从心,李定国曾“两撅名王,名动天下”斩杀...

甲午战争晚清陆军为何惨败?
答:晚清当时军队实施的募兵制,军队士兵大都是出身贫苦,为了吃饱饭挣军饷才当兵的,根本没有保家卫国的思想,也就没有战斗的动力。而且募兵制导致士兵服役年限不一,因此士兵的年龄、身体素质也就参差不齐。曾长期为清朝军事基础的八旗军和绿营军,在清朝入主中原后,一直没有创新和变动。后来训练废弛,武器...

近代史上晚清政府的国防有哪些致命的缺陷以至于帝国主义列强仅凭数万...
答:但最终以主和派“胜”而签订合约,丧权辱国,如中法战争就是例子,当然在当时也有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为清王朝灭亡推了一把力。 虽然从魏源林则徐等第一批改革派以及后面的洋务运动,当时军事在亚洲第一,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但由于统治阶级腐败最终也以甲午战争失败而告终。

“租界”与“租借地”有什么区别?
答:“租界”是清朝政府以土地、税收或服役的形式向境外国家出租的一种领土,是清朝外交政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此类租界是以长期租借的形式出租,因此,在清朝期间大多没有国际法上的限制。“租借地”是清朝出租给外国势力一段短期的土地。与“租界”不同,清朝对这些外国势力在中国土地上的权利、义务...

是什么推动了清末军事的发展?
答: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当时各国的工业对晚晴落后的小农经济来说打击很大,根本招架不住工业商品的流入,民间也对各国十分不满,于是,清廷与民间十分少有的达成了一致,这时义和团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号开始反击列强。关于清政府之后购买武器的情况,从有关资料来看,数量是非常庞大的。...

晚清政府举步维艰的原因?
答:晚清政府举步维艰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原因:经济滞后:晚清时期,中国经济落后于西方国家,工业化水平低下,农业生产方式陈旧,财政收入不足以支持政府的运作和军事建设。内忧外患: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来自内部的民族矛盾和来自外部的列强侵略。太平天国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事件的发生,...

请问,晚清国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②战争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战和不定,指挥混乱,用人不当,抵抗派屡屡受压,妥协派日益得势,终于导致战争的节节失利。③由于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率先实行工业革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蓄谋已久。④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晚清军事改革中的儒学与治军方略:是提升战斗力的关键吗?
答:(三) 清军与八国联军的差距明显,北京战役的惨败揭示了军事实力的差距。历史的讽刺与抉择(一) 阿思本舰队,英国的“卖拐”行动,显示了晚清外交的无奈。(二) 义和团的“刀枪不入”神话,反映了民间信仰与军事现实的脱节。(三) 晚清士兵的迷信战术,未能抵挡住洋人的冲击,揭示了军事理念的落后。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