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在古诗中都有哪些意境

作者&投稿:仝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有哪些?~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在古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特别是诗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他们对月的惊叹和对月的深情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
看到月亮就会触发他们的心弦,牵动他们的情思,勾起他们的遐想。月亮在古诗词中的意象主要有:离别与相思;故园与思乡 ;恒与惜时;美的象征 。可以说月亮已经溶入古老的中国文化之中,对月的偏爱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和中国人相提并论。
据学者统计,李白作诗共 1059篇,其中 314 篇提到月,占的比例相当大。月亮这一意象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离别等不同的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怀怀。中国的文学艺术特征正是以意象为基础的。
一个艺术符号,往往牵系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心灵世界。月正是具有这种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诗经•陈风•月出》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即以月光映衬人物美,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已注意到了月之美 。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月意象,经汉代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形成了我们重要的月意象传统。
普天下只有一轮明月 ,不管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 ,人们都可以对着一轮明月抒发对方的思念之情。在缺少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手段,亲人故友的远离意味着半生乃至一生杳无音信,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使他们情感上苦不堪言。
而月亮这一自然风物成为他们缓解痛苦的唯一机会,夜深人静是情思难禁的时候,而此时天空中的月亮下普照人间,甚至透过窗户,抚慰床上无眠的孤独人。
于是相隔关山万重,共对一轮明月就成了表白心迹的重要场景。此时的月亮像一面镜子,亲人们可以在两地共对一面镜子合影;此时月亮像通讯卫星,月光像电波,它可以将美好的祝愿捎给世界另一面的挚友亲朋。

扩展资料:
古诗词中的意象
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代表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诗人常用它来警世自勉或表达自己高尚的品节。
竹子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积极向上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杨柳
“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 ,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 ,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古代诗词中以月亮为中介或意象来抒情的诗词很多,笔者认为月亮的阴柔美和跨时空普照,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和复杂无常,诗人感怀的敏感丰富的人性关怀,这三者是引发诗人对月亮的认同,促使诗人选择月亮来抒发诗惰的原因.
人们很容易拿月亮跟太阳比较,太阳日现夜隐,而月亮夜现日隐;太阳光强温高,而月亮光弱温低;太阳热烈恣纵,而月亮温柔内敛,这一强一弱,一刚一柔,形成明显反差,这就自然让人们联想到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生活现象,从而以日为用,以月为阴,以日象征强大,威猛、刚健热烈的事物和情调,以月象征弱小、轻盈、含蓄、妮媚的事物和情调.这是月亮本身的阴柔之美对人们的启迪.这种阴柔之美,就是诗人赖以粘合意象、舒展胸臆、表达情感的最恰当、最完美、最可心的载体.中国古代诗人把月亮的阴柔之美真是刻画得淋漓尽致,入骨动心,令人读之不得不情摇神悦,如醉如痴.月亮的校洁柔媚,月亮的清幽沉静,月亮的善解人意,等等,都被中国历代诗人描摩得惟妙惟肖,诩诩如生.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劳动和生活的需要,是月亮文字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人们在劳动生活中“情动于中”,需要“形于言”,其中许多柔婉曲折的情感需要柔美的月亮意象予以艺术的表达,因而使许多优美的涉月诗词得以广泛传播.
最后,月亮的阴柔美,决定了这一意象内涵的总体基调.在定总基调的笼罩下,襄括着温柔、甜蜜、亲切、缠绵、忧愁、伤感、怀念、想思、恬淡、幽远、儒雅、风韵等等多种具体内涵.这里且以伤感思念和幽远静谧为例加以分析.

月亮这一意象为什么会在古诗词中大量出现
答: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所以月亮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大量出现 2 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

古诗词中“月”的意象可以有哪些含义
答: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只能越发衬托出国破家亡、君王沦为阶下囚的悲哀。月亮是永恒的,但人间之事早已物是人非,悲从中来,分外凄凉。二、表达欢乐甜蜜的感情 爱情诗词中常常出现“月”的意象:一是因为月夜特有的浪漫气息,特别适合烘托恋人间的柔情蜜意、勾勒有情人的缠绵缱绻;二是因为月亮的皎洁无暇、...

【高分跪求】古诗词中月的意象 最佳答案加分
答:整首诗的意境之优美,让人有“余音绕梁”之感。 月亮不仅本身给人以美感,而且也象征了女子的美貌。翻阅《诗经》,我们会发现,月亮在诗中象征了女子的美貌,这从《东方之日》、《月出》中均可以得到印证。其中《东方之日》中以“东方之日”、“东方之月”象征女子的容貌,是富有创造性的。马瑞辰说:“古者喻人...

古人眼中的“月”的意象有哪些?
答:(1)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这样又引发了旦...

月亮意象在中国古诗词中有怎样的文化内涵
答:月亮这个意象在中国古诗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被寄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即思乡、思念之情,最著名的诗句有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等经典名句。

月亮在古诗中的作用月亮在古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7、月相的变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宋 · 吕本中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团是几时。正如太阳代象征光明指代君王,月亮就是诗人自己...

月亮一般在古诗当中,可以表达那些感情?
答:”——很显然,月夜便是“景语”。其实,月是一个物象,夜也是一个物象,而二者结合,倒是衍生出一种独有的意境。什么意境呢?——每每提起月夜此等意象,多数人脑中第一反应便是“清冷淡绪” “寒凉惆怅” “思乡之情”等等。的确,在古诗词中,大部分诗人都通过月夜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

古诗词中的月有什么意义?
答:古诗中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

月亮在古诗词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整首诗的意境之优美,让人有“余音绕梁”之感。月亮不仅本身给人以美感,而且也象征了女子的美貌。翻阅《诗经》,我们会发现,月亮在诗中象征了女子的美貌,这从《东方之日》、《月出》中均可以得到印证。其中《东方之日》中以“东方之日”、“东方之月”象征女子的容貌,是富有创造性的。马瑞辰说:“古者喻人颜色...

哪些古诗中提到了月亮并反映了诗人的情感或景色?
答:在古诗词的世界里,月字如同皎洁的月光,洒满千年的诗行。让我们一同漫步在这些带有月的韵律中,感受诗人们的深深情感与无尽遐想。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里,"旷野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人以开阔的天地和近在咫尺的明月,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孤独的画面,月光似乎能抚慰孤寂的心灵。王维的《酬张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