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重量偏差检测

作者&投稿:翟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钢筋重量偏差具体的检验方法在哪本标准里面?~

  钢筋重量偏差具体的检验方法在哪本标准里面?
  答: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计算公式基本相似。检验方法,在各本钢筋标准、规范里面都有。‍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钢筋溷凝土用钢 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 13014-1991:


  《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8:

  《冷轧扭钢筋》JG 190-2006 :



《拓陆试验网校》专注于公路、市政、铁路、房建、铁路等试验检测实战视频。让您轻松学会每一个试验。私信我,观看完整版视频

原因: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 5.2 原材料 中

主控项目要求:

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扩展资料:

钢筋工程23条施工技术要点:

1、为保证钢筋材料,工程所用的钢筋品种、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进入现场必须有厂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钢筋原材进场需进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以及单位长度重量偏差检验等。

2、成品钢筋进场后除常规的进场复试项目外,须经质检人员抽样检查,是否满足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钢筋焊接所用的材料、机械设备、作业条件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钢筋对焊完毕后,要对全部焊缝进行外观检查。

4、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坚持“七不准”原则。

5、在钢筋验收时,坚持“五不验”原则。

6、控制钢筋下料成型。

7、作为定位措施使用的各种支撑钢筋的加工:钢筋端头一律采用无齿锯切割,不得有“飞边、毛刺”,外露钢筋端头刷防锈漆。

8、竖向梯格筋:根据水平筋间距制作竖向梯格筋,设置间距≯1.2m,以保证钢筋的横平竖直以及墙体截面尺寸和保护层厚度,竖向梯格筋可代替竖向钢筋,但要比设计直径大一规格。

层高在4.0m以下时竖向梯格筋在上、中、下设置三个支撑端头,层高每增高1m增设一个支撑,端头用无齿锯切割,并涂刷防锈漆;竖向梯格筋加工后,按墙体厚度分规格码放,并挂牌标识。

9、水平梯格筋:根据图纸设计的立筋间距,加工水平梯格筋,固定于墙体顶部,用于控制立筋间距,在墙体及顶板浇筑混凝土前检查水平梯格筋位置,避免虚设。

10、根据柱主筋的规格和间距设置内、外定位箍筋框,控制钢筋位移。

11、箍筋加工要求:加工标准挂牌于现场,加工前有详细的翻样,分别明示于各自加工的钢筋前。箍筋悬挂于钢管上,利于检查。

12、钢筋绑扎采用样板引路和挂牌制。钢筋绑扎技术交底(详细具体的数字)直接悬挂在操作面,用于指导施工并利于检查。

13、钢筋绑扎时绑扎结向里,将尾丝压向内侧,墙体、柱一律采用八字扣,暗柱四角钢筋用兜扣。水平挂线,竖向吊线,控制垂直度。

14、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垫块采用定型塑料垫块或大理石、混凝土垫块,垫块梅花状布置。控制垫块的验收和绑扎,特别是加强梁底层钢筋保护层垫块的控制工作。

在技术交底中进一步明确垫块的绑扎位置。垫块使用前必须经过认真挑选,分规格存放,做好标识,注明规格及使用部位。绑扎时要逐一检查,确保绑扎牢固。

15、用皮数杆控制柱箍筋的位置和间距,并作为绑扎固定检查验收的依据。

16、门窗洞口支模时,设置固定门口模板的定位筋,且定位筋焊在附加的U型铁上,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U型铁应绑扎在主筋上。

17、钢筋翻样考虑水电、设备等预留洞的位置,尽量不切断钢筋,电盒焊在附加的钢筋上,安装牢固,不得焊在主筋上,且附加钢筋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应绑扎在主筋上。

18、加工后的直螺纹锥头应用专用模具检查,直螺纹接头连接后应用力矩扳子检查,合格后做好标识。

19、墙、柱竖筋在浇筑混凝土前套好塑料管保护或用彩布条、塑料条包裹严密,并且在混凝土浇筑时,及时用布或棉丝沾水将被污染的钢筋擦净。

20、坚持两次放线。楼板模板完后进行一次放线,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放线,准确无误后方可浇筑梁板混凝土。

21、楼板施工缝位置钢筋定位,用卡茬木方放在两皮钢筋之间和下铁钢筋保护层处,并用钢筋马凳支撑。

22、钢筋绑扎成型后,不准踩踏,尤其是负筋部位;浇筑混凝土时搭设操作马道。振捣棒不准触动钢筋,并设专人随时校正钢筋位置。

2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派专人负责及时调整钢筋的位置,纠正浇筑混凝土所产生的钢筋位移,用湿布及时清理粘在钢筋上的砂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钢筋重量偏差是多少?钢筋的理论重量与允许偏差;1)公称直径范围及推荐直径;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25mm,标准推荐的钢筋;2)带肋钢盘的表面形状及尺寸允许偏差带;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3)长度及允许偏。

【钢筋重量偏差是多少】

横肋与钢盘轴线的夹角β不应小于45度,当该夹角不大于70度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横肋与间距l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得小于45度;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应小于0.065。

【钢筋重量偏差检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12月20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1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2.1、5.2.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本次局部修订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与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钢筋焊接网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有:《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与冷加工钢筋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际标准有:《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冷轧扭钢筋》JG
190及《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
115、《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
19等。

【关于钢筋进场应作重量偏差等检验的通知】

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第5.2.1、5.2.2强制性条文要求,钢筋进场时应作重量偏差检验。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GB
50204-2002(2011年版)第5.2.2条。

2011年10月25日起,钢筋进场时应作重量偏差检验。初检送检数量见表一。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牌号带E热轧带肋钢筋)除强度、重量偏差外还应检测最大力下总伸长率,送检数量与其他热轧带肋钢筋相同。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

5.2 原材料
主控项目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说明】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本次局部修订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重量偏差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与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钢筋焊接网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有:《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 13014、《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 1499.3。与冷加工钢筋性能及检验相关的国家现行标准有:《冷轧带肋钢筋》GB 13788、《冷轧扭钢筋》JG 190及《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95、《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 115、《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 19等。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差异,很难对钢筋进场的批量大小作出统一规定。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批量应按下列情况确定:
1 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2 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3 对不同时间进场的同批钢筋,当确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本条的检验方法中,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是对产品质量的证明资料,应列出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当用户有特别要求时,还应列出某些专门检验数据。有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可以合并。进场复验报告是进场抽样检验的结果,并作为材料能否在工程中应用的判断依据。
对于每批钢筋的检验数量,应按相关产品标准执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中规定每批抽取5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本规范中,涉及原材料进场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时,除有明确规定外,均应按以上叙述理解、执行。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2.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查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说明】根据新颁布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本条提出了针对部分框架、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纵向受力钢筋强度、伸长率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本条第1款中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强屈比”,第2款中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超强比”“或“超屈比”,第3款中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习惯称为“均匀伸长率”。
本条中的框架包括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及板柱-抗震墙的柱等,其抗震等级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由设计确定;斜撑构件包括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等,相关标准中未对斜撑构件规定抗震等级,所有斜撑构件均应满足本条规定。
牌号带“E”的钢筋是专门为满足本条性能要求生产的钢筋,其表面轧有专用标志。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3 钢筋加工
主控项目
5.3.2A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盘卷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应符合表5.3.2A的规定。
表 5.3.2A 盘卷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要求
钢筋牌号 断后伸长率A(%) 重量负偏差(%)
直径6mm~12mm 直径14mm~20mm 直径22mm~50mm
HPB235、HPB300 ≥21 ≤10 - -
HRB335、HRBF335 ≥16 ≤8
≤6

≤5

HRB400、HRBF400 ≥15
RRB400 ≥13
HRB500、HRBF500 ≥14
注:1 断后伸长率A的量测标距为5倍钢筋公称直径;
2 重量负偏差(%)按公式(W0-Wd)/W0×100计算,其中W0为钢筋理论重量(kg/m),Wd为调直后钢筋的实际重量(kg/m);
3 对直径为28mm~40mm的带肋钢筋,表中断后伸长率可降1%;对直径大于40mm的带肋钢筋,表中断后伸长率可降低2%。
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30吨为一批;每批见证取3个试件。
检验方法:3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经时效处理后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且与长度方向垂直,且长度不应小于500mm;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不应低于1mm和1g。

【说明】本条规定了钢筋调直后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要求,为本次局部修订新增条文,所有用于工程的调直钢筋均应按本条规定执行。钢筋调直包括盘卷钢筋的调直和直条钢筋的调直两种情况。直条钢筋调直指直条供货钢筋对焊后进行冷拉,调直连接点处弯折并检验焊接接头质量。增加本条检验规定是为加强对调直后钢筋性能质量的控制,防止冷拉加工过度改变钢筋的力学性能。
钢筋的相关国家现行标准有:《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 13014等。表5.3.2A规定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差要求是在上述标准规定的指标基础上考虑了正常冷拉调直对指标的影响给出的,并按新颁布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增加了部分钢筋新品种。
对钢筋调直机械设备是否有延伸功能的判定,可由施工单位检查并经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当不能判定或对判定结果有争议时,应按本条规定进行检验。对于场外委托加工或专业化加工厂生产的成型钢筋,相关人员应到加工设备所在地进行检查。
钢筋冷拉调直后的时效处理可采用人工时效方法,即将试件在100℃沸水中煮60min,然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一般项目
5.3.3 钢筋宜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HPB235、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HRBF500及R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按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说明】本条规定了钢筋调直加工过程控制要求。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调直方法,其设备不应有延伸功能。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应按规定控制冷拉率,以免过度影响钢筋的力学性能。本条规定的冷拉率指冷拉过程中的钢筋伸长率。

为贯彻苏建质监函〔2011〕28号关于贯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的要求,我中心将于201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GB50204-2002(2011年版)规范,规范要求:
1、对所有规格的钢筋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测;
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应对其纵向受力钢筋进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检测。

  请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在钢筋见证抽样委托时提供:40cm/2根、35cm/2根、50cm~1m/5根(共9根)样品。

是5长2短,共7根

钢筋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最大差多少?
答:钢筋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最大差允许在+/-4%~+/-6%之间,根据钢径直径不同而不同,详细参见GB/T 1499.2-2018表4。

钢筋的理论重量与实际重量差多少
答:规范允许钢筋有重量偏差,其允许最大偏差值为:6-12:7%;14-20:5%;22及以上:4 钢格板理论重量(指经过包边和表面处理)后的理论重量。由于包边、开孔和切口的不同,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会出现差异,理论重量就是按照具体的数量计算出来的重量,跟实际重量有个下差,是在标准范围之内的,所以钢格板...

钢筋的试验检测项目有哪些内容?
答:钢筋试验检测项目有拉伸试验、化学成分、弯曲性能、反向弯曲性能、尺寸、表面质量、重量偏差、金相组织、疲劳性能、晶粒度、连接性能。1、拉伸试验钢筋的拉伸实验主要检测项目有下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抗拉强度,最大力总伸长率。通过屈服强度,可以了解钢筋超过屈服点后产生残余变形承担的拉力值。断后伸长率是...

现在钢筋取样试验取几根样品,重量偏差必须要做吗?
答:一定,为减少计量误差,尽量切平,同时不要只取一根做重量偏差,可以取10根,称量后取平均值。钢筋的公称直径为8-50毫米,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毫米。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

钢筋进场时对重量偏差检验有何规定
答:钢筋进场时对重量偏差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为什么这样答?因为各本规范规定的试验数量和试验方法有别,如:《冷轧带肋钢筋》GB 13788-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T 1499.3-2010,它们各自试验数量和试验方法有别,所以只能答:钢筋进场时对重量偏差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的...

钢筋重量偏差怎么算
答:重量等于直径乘直径乘0.00617即0.00617d²=xxxkg/m 光圆钢筋:直径6~12mm 允许偏差±7%;直径14~22mm 允许偏差±5%。带肋钢筋:直径6~12mm 允许偏差±7%;直径14~22mm 允许偏差±5%;直径22~50mm 允许偏差±4%。

请教,钢材检测报告中钢筋重量偏差是什么意思
答:是单位重量偏差,即实测每米重与标准每米重相比较的差值。容许误差见GB1499.1-2008及GB1499.2-2007

钢筋重量偏差检测到底是应该送五根还是送七根,有的地方是送七根,有...
答:如果光钢筋重量偏差只需要5根就行了,但一般不会只做重量,还需做力学试验和弯曲,力学试验可以从重量试样中选择,但弯曲一般不能,试样长度不一样,所以要送七根。

钢筋焊接试验要做钢筋重量偏差检测吗
答:是的,钢筋焊接试验之前就需要做重量偏差检测的,然后再接下来实验其他步骤。

钢筋重量偏差的怎么做?
答:题目测得的总长度2.637m,总重2.85kg,算得每米重偏差-10.7%>5%不符合GB1499.2要求;抗拉强度610Mpa>540Mpa,符合HRB400级,但题目没有给出屈服强度实测值,无法判定是否符合带E 字钢筋要求;题中叙述的最大拉力下的伸长率Agt的检测方法和计算方法不满足GB1499.2规定,无法判定是否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