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科目 指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徭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费用科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资产类费用科目,一类为损益类费用科目。

资产类费用科目一般在生产制造业指“制造费用”,在建筑业指“项目施工间接费”等,这类费用一般也叫做直接费用。

通过归集与分配,最后归集到“存货”科目,计入“资产负债表”,最后结转成本,计入“损益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或“营业成本”。

损益类费用科目则是指三大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这类费用也叫间接费用

期间费用一般按各自类别直接汇总计入“损益表”各相应栏次内。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都是费用,但其差别还是很大的。

直接费用,简而言之,就是与生产、建设直接挂钩的费用,按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与存货挂钩的费用,所有发生的费用,都能够明确地指向某一种产品,或直接指向某个建设项目,能归集到具体的存货价值中。

而间接费用则不能够明确地指向某一种产品,或直接指向某个建设项目,不能归集到存货价值中。

比如:工资项目,工人工资、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就属于直接费用,通过一系列的分配,就可以归集到存货价值中。销售人员的工资属于销售费用,行政、管理、财务人员工资属于管理费用。

同理,福利费、社保费、电话费、差旅费、办公用品等人员费用,也应按人员的不同岗位,各自计入不同的科目。

资产折旧及摊销则按资产的用途,各自计入不同的科目。

这其中最明显的例子还包括利息支出的资产化问题。

一般认为,借款利息应计入财务费用,但是,如果该借款是专用借款,如资产改造借款,则该利息应计入固定资产改造成本,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如果是建筑业的某施工项目专项借款,则应计入施工成本,增加存货价值。

但是,如果该借款没有明确指向特定的用途,则属于一般经营性借款(区别与固定资产投资借款),一般在借款合同中有条款注明),利息应计入财务费用。

注:直接费用的会计科目走向:
制造业:制造费用——产成品——存货——主营业务成本
建筑业:项目间接费用——施工成本——存货——主营业务成本

还可以举其他的例子:
印花税:印花税一般都要求计入管理费用,但在实务中销售合同印花税可以计入销售费用,资产采购合同印花税可以计入资产价值,借款合同印花税可以计入资产价值。

招待费用:招待费一般计入管理费用,但在实务中为了规避招待费的限额限制,销售部门及人员的招待费用可以计入销售费用,建筑业中项目部招待费可以计入项目成本。

……

总之,不同的费用虽然最终都会归集到“损益表”中,但在实务中仍然有很多技巧可用。最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将费用归集到不同的科目项下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影响,当企业对资产有较高要求时,以及对利润值有较高要求时,则应多计直接费用,少计间接费用,当企业利润较高,需要减少所得税金额时,则应多计间接费用,少计直接费用。

你所说的费用科目,比如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电话费不是会计的费用科目,而是费用项目。会计的费用,广义的讲包括:成本项目、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1、开办费;2、公司经费;3、职工工资;4、福利费;5、物料消耗;6、低值易耗品摊销;7、办公费;8、差旅费;9、工会经费;10、董事会费;11、会议费;12、聘请中介机构费;13、咨询费;14、诉讼费;15、业务招待费;16、房产税;17、车船使用税;18、土地使用税;19、印花税;20、技术转让费;21、矿产资源补偿费;22、研究费用;23、排污费;24、折旧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