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 古诗

作者&投稿:字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望庐山瀑布》古诗全文是什么?~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意思:
被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
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
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
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赏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
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水》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都是写庐山瀑布之景,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紧扣题目中的“望”字,而且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具体细致地描写瀑布的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可谓字字珠玑。
望庐山瀑布水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二】诗意:
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它那陡峭迅疾的气势,叫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泻落下来了啊!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rì zhào xiāng lú shēng zǐ yān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
  yáo kàn pù bù guà qián chuān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chǐ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
  yí shì yín hé luò jiǔ tiān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

  作者背景
  见《静夜思》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我国名山之一。
  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呈现出紫色。
  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古诗今译
  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名句赏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风景秀丽,香炉峰的瀑布尤为壮观,诗人以十分兴奋的心情,提笔写下了这首绝句。前两句概括地描绘了香炉峰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香炉峰写起,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轻轻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集中笔墨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飞流”是写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绘瀑流直泻,“三千尺”是夸张瀑布的壮观,可以说字字珠矶,无一虚设。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而其中一个“疑”字率直道破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深长。。评论(47)|赞同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