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三国指哪三国?

作者&投稿:枞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的三国都有哪三国?~

三国指的是:曹魏、蜀国、孙吴 三个国家。
1、蜀国,杰出人物:刘备、诸葛亮 等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2、曹魏,杰出人物:曹丕、司马懿 等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魏国始建。;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3、孙吴,杰出人物:孙权、甘宁 等
公元222年,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天纪四年(280年)5月1日,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中国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彻底结束。

扩展资料: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

指东汉后魏、蜀、吴三国。
一、魏国
魏国(213年5月 —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
二、蜀国
蜀汉(221年5月15日[1]—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
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三、吴国
吴国(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黄龙元年(229年)5月23日,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扩展资料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当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垦荒的面积最广,这正是当时三国中以曹魏实力最强的原因。曹魏推行屯田制,组织流民耕种官田。这使得恢复社会秩序,增强曹魏实力。
蜀汉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东汉末年遭受的战乱也较中原为轻。214年,刘备入蜀后,巴蜀地区财政混乱,刘巴提出铸直百钱,平衡物价,解决问题。
孙吴所处的江南,社会经济起步较晚,在三国时还是人口稀薄之地。然而由于这里战乱较少,使得北方人民大量迁居,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参考资料:三国-百度百科

指:魏国由曹丕建立;蜀国刘备建立;吴国孙权建立。魏被司马氏篡权但未改国号,蜀被由司马家掌权的魏灭之后,司马炎篡权称帝改为晋之后由灭吴,所以说是晋统一天下。

1、魏国:三国时期的魏朝(220年-265年),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国。延康元年(220年),曹操死后,曹操之子曹丕逼汉献帝退位、篡夺汉室政权,曹魏始建。

2、蜀国:蜀国(221年-263年),即蜀汉、又称季汉。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在四川(蜀地)成都称帝,续汉之大统,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

3、吴国:东吴(229年—280年)即三国时代的吴国,亦称孙吴。黄龙元年(229年)四月,孙权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是为吴大帝,则东吴也应始于此年。

扩展资料

三分归晋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在264年孙皓即位后,交州(约今广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两年后吴军意图夺回但被晋将毛炅击败。

269年孙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陆海两路会师合浦,至271年方夺回交州。279年,修允部属郭马于广州(约今广东省及广西省)叛变,孙皓先后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围剿方平定。同年晋军率大军南征,吴国岌岌可危。

东吴重臣陆凯及陆抗相继去世后,晋将羊祜提议伐吴,但遭贾充反对而作罢。279年西北之乱始平,王濬、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一月大举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

他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

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历史上的三国是指的哪三国?真的是指的魏国,蜀国,吴国吗?



魏蜀吴.东汉末年,曹魏的曹丕建立、蜀汉的刘备建立、东吴的孙权建立。最后是吴国被魏国消灭,蜀国投降了魏国,魏国被司马家族取代!不是有句话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吗```说的就是司马家族谋权篡位.

按建国的先后顺序分别是:魏国、蜀国和吴国,它们分别亦称为曹魏、蜀汉和孙吴。

魏国(220—265),由曹操的儿子曹丕所建立,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国家,也是版图最辽阔的国家。其主要版图在中国北方地区。在末期灭亡蜀国后,版图更是达到了中国西南地区。

蜀国(221—263),由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所建立。是三国中存在时间最短的国家,也是三国之中版图最小和实力最弱的国家。为什么说他弱呢?因为在刘备在位期间,和东吴打了场败仗(这场仗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夷陵之战)。刘备驾崩之后,国家的权力由诸葛亮掌控。诸葛亮在最后一次讨伐魏国中逝世之后,刘禅昏庸无能,国家的大权由大臣们掌控,直到被魏国消灭。

吴国(229—280),由孙策的弟弟孙权建立。是三国之中实力第二强大,也版图第二辽阔的国家,还是三国中最晚灭亡的国家,最后是三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其版图主要在长江以南的中国南方地区和华东地区。

公元263年,魏国的军队攻破成都,刘禅投降。至此,统治了西南地区43年的蜀国正式灭亡,执政了四十余年的刘禅也正式停止了对蜀国的执政。之后,刘禅来到魏国,被封为安乐公。就这样,刘禅在魏国度过了他的晚年。

两年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去世,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位,建立晋国。至此,统治了中国北方地区45年的魏国正式灭亡。之后,他封原来的皇帝为陈留王。

最后,孙权的孙子孙皓派陆逊的儿子陆抗在江口扎营,要攻打晋国。司马炎任命羊祜为都督抵挡吴军。然后,陆抗和羊祜两人在各自的边疆,并没有发生战斗。孙皓得知后,罢免了陆抗。司马炎也任命杜预为大都督去讨伐吴国。杜预一路上长驱直入,来到了吴国都城建业。孙皓投降,司马炎封他为归命侯。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出现了袁绍、袁术、刘备、孙策和吕布等英雄豪杰。但是,他们始终都无法抵挡历史的车轮,在乱世中离开了人世间。正如同《三国演义》第一回所提到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至此,三国鼎立的时代正式结束,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怎么记上面那些信息?用联想记忆法记忆建国顺序:喂(魏)老鼠(蜀),无(吴)人敢。

这是图表记忆法

我的回答满意吗?希望大家能给小编点个赞,关注一下。



是魏、汉(史称蜀汉、 蜀)、吴三国,三国的创始人是曹操、刘备、孙权,但实际建国的是曹丕、刘备、孙权。其中蜀国最先亡,是公元263年被魏国的钟会、邓艾所灭;公元265年,魏国的晋王司马炎逼迫魏帝曹奂将皇位禅让给自己,魏国灭亡;公元279年晋国大举伐吴,公元280年灭掉吴国。

历史上的“三国”是指
答:三国是指 曹操的北魏 刘备的西蜀 孙权的东吴 三国成语 草船借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金蝉脱壳 三顾茅庐 望梅止渴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初出茅庐。

三国演义里面的三国是指哪三国
答:三国演义里面的三国是指曹魏、蜀汉、东吴三国(三个主要政权)。扩展阅读:三国(220年-280年)是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

三国演义指哪三国,都叫什么
答: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3、《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更多关于三国演义指哪三国,都叫什么,进入:https://...

三国是指哪三国,皇帝分别是谁?
答: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221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三国是指哪三国?主公分别是?三国纷争多少年?
答:从最后一个国家成立算,三国是从公元229年——公元280年。从黄巾起义算,就是公元184——公元280年 蜀:刘备,刘禅 魏: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 吴:孙权,孙亮,孙休,孙皓 魏司马炎窜位建晋国,统一三国

三国指的是哪个三个国家?
答:三国指的是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208年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三国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

三国分别是哪三国?
答: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孙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三国鼎立的雏型。1、曹魏疆域: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至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

三国是哪个朝代?
答:三国(狭义220年-280年,广义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有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国家。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人口下降,经济受损,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由于战争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较大发展。 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

三国指的是哪三个国家
答:中国的三国是:魏、蜀、吴 朝鲜的三国是:新罗,百济,高句丽 阿拉伯三国是:黑衣大食、白衣大食、绿衣大食 印度支那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 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古希腊的三国:雅典、斯巴达、底比斯

三国时期是哪三国三国时期是指什么国家
答:2、在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历史上称为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221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历史上称为蜀汉。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历史上称为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3、往后的数十年里,诸葛亮和姜维多次率军讨伐曹魏,但始终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