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琴为八音之首?

作者&投稿:逄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古琴不仅创造了独特的琴器、琴曲、琴谱等,还因其深沉高雅的音色品质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古人对琴的评价极高,西汉时期,琴就被文人们公认为“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魏晋名士嵇康在《琴赋》中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唐人顾况甚至说“众乐,琴之臣妾也。”随着“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的修身养性功能被文人日益强调,“左琴右书”、“士大夫无故不撤琴瑟”等古琴音乐观念在文人中得到了凝固。琴在古代文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不可替代,成为历代文人们必备音乐修养和实践技能的乐器,同时也是历代文人们思想学识和人格情操的最佳体现方式。无疑,琴是古人心目中的中国古代乐器之王。
古琴的神奇魅力首先来自于琴器所特有的音色品质,而这些特有的音色效果又与琴的材质、配喊形制、结构、髹漆等斫制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琴体的构成主要是由一整块木材腹腔开剜后制作的面板与底板胶合,内部形成一个狭长的“共鸣箱”,然后再周身髹以厚厚的大漆而成。弹拨类的弦鸣乐器是以弹拨极具张力的弦为振动源,再与由面板和底板结合构成的共鸣体产生共振而发音的。
考察琴乐在汉代兴起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在周代,琴只是作为瑟的配搭,以“琴瑟和鸣”形式用在宗庙的典礼祭祀音乐中;而儒士家居弦歌弹唱,是用瑟不用琴的。在“乡饮酒礼”上,更是用瑟不用琴;这是因为琴的音量小,音乐功能低,不适合于热闹的大庭广众之中。即使到汉代,经过改良的琴音量虽然有了提升,但是还是比不上瑟和其他乐器,所以在宴飨音乐中也是极少应用。这种情况也形成了“琴雅瑟俗”的两分观念,从而造就了琴令人对琴有脱俗之感,琴成了唯一非世俗化的乐器。
二、琴因为较适合在家居弦歌弹唱,因此取代了已世俗化的瑟,成为士人私底下自娱操弄的乐器。琴慢慢从弦歌弹唱向器乐化演变,丰富的左右手技法发展和琴特有的多种音色变化,使琴积累了不少曲意深邃隽永的琴曲。琴乐渐渐形成为一个独立的乐种,这也是唯一免受“郑卫之音”污染的乐种。另方面琴的音量适中,大声不振华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这正符合儒家音乐审美观“中和”的理想。古琴音乐自然就成了最能体现儒家音乐思想的音乐了。
三、在先秦因弦乐器发音柔弱易于抒情,已有琴瑟修心之论。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舀心也。《左传·昭公元年》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荀子·乐论》汉代的士人,多为官为宦或出入豪门大姓;大都是耽于享乐,乐于享用他们心目中卑下的乐人演奏的“郑卫之音”的。在风花雪月声色犬马之余,心灵又往往有矛盾空虚之感;惟有寄托于琴,抚弦操缦。琴音本身的清静特性,确实使人心净神清;在悠悠琴音的涤荡中,能重塑其傲岸浩然的儒士之概。这就是“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御邪僻,防心淫”等论点提出的真正社会背景。以下两则史实,就是这种风气的很好说明:两汉之交的桓谭,既喜好新乐,而又能琴;并且编撰琴论,创立琴道。“颇离雅操,而更为新弄。”《新论·离事篇》“善鼓琴,性嗜倡乐。”《后汉书·桓谭列传》东汉通儒马融,也是既善鼓琴,也好俗乐,并作《长笛赋》。“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后汉书·马融列传》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汉代的琴就从单纯“歌南风”的乐器,变为“御邪僻,防心淫”、“修身理性”之器。琴也跟着从一件普通乐器,超出世俗,甚至超过曾肩负过周代礼乐重任的“金石之乐”的钟与磬,而跃为“八音之首”。琴的地位更被提升成四时五行、天地六合、尊卑位分的象征,从而成为“琴道”。从此,古琴成了士人的专用乐器;并造就形成了人类文化史上极其罕见的乐种:连绵延续二千多年,充满了文化人智慧的“文人音乐”--古琴音乐。

古琴是什么
答: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自古“琴”为其特指,20世纪20年代为与钢琴区分改称古琴。琴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

古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答:三、古琴文化 古琴音乐丰富多样,现有琴曲存世超过三千三百六十首,琴谱有一百三十多部,琴歌有三百首之多。古琴音乐不仅是音乐艺术,更是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四、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中国又将古琴列入国家级非...

被誉为八音之首的乐器是什么?是古琴还是编钟?
答:◆周礼·春官 中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八音,也是最早的乐器分类法之一。◆金音为乐器之首,包括【编钟】、特钟、铙 。所以【编钟】为八音之首。其次有:石音包括编磬、特磬 土音包括埙 革音包括鼓 丝音包括古琴、古瑟 木音包括柷、敔 匏音包括笙、竽 竹音包括...

琴诗与琴韵
答:符合天时地利人和,才是鼓琴之时。此三“和”,琴“和”开始。这是一种“祥和”。 003 古琴其道之“和” 古琴其道分为“琴禁”思想和“琴心”思想。 首先来看“琴禁”思想。作为八音之首的古琴,在教化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此可见,儒家虽肯定音乐的表情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又要求音乐尤其是古琴要讲求适度性,...

古代琴棋书画琴指什么乐器
答:古人所说的琴棋书画中的琴指的是古琴。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文化...

名词解释古琴
答:“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我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1.古琴的特点: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2.款式分类: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列子式、伶官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亚额式...

为何古琴为八音之首,另七音又是什么?
答:我估计为八音之首电击又一次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的

琴棋书画中的琴指什么乐器
答: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琴的文化象征 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四艺“琴棋书画”之首,...

古琴的别称~
答: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器
答:古琴被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乐器。这款乐器亦称瑶琴、玉琴或七弦琴,是中国传统的拨弦乐器,拥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类。古琴的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持久。现存琴曲超过三千六百首,琴谱有一百三十多部,琴歌有三百首。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的古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