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

作者&投稿:歹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你列举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少数民族及其建筑物~

按北-西-南的地理顺序介绍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代表性建筑。北(蒙古包),西(羌藏碉楼),南(傣族竹楼、白族瓦房、彝族土掌房、哈尼族蘑菇房)
1,蒙古包
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在类似于蒙古包的帐房内。

2.羌族碉楼
在羌语中,碉楼被称为“邓笼”,意为美丽、高贵的房子羌族人有“依山而居,垒石为屋,高者十余丈”的习俗。碉楼的高度在十米至三十米之间。用于御敌、贮存粮食和柴草。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平顶房,呈正方形。多数为三层,每层高约三至四米。有着强烈传统民俗文化。
碉楼根据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功用,共分为家碉、寨碉、阻击碉、烽火碉四种。 家碉在羌峰寨最为普遍,多修在住宅的房前屋后并与住房紧密相连,一旦战事爆发,即可发挥堡垒的作用。古时,羌峰寨还有这样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谁家若生了男孩就必须建一座家碉,同时要埋一块铁在建碉的地基下,男孩每长一岁,就要增修一层碉楼,还要把埋藏的那块铁拿出来锻打一番。直到孩子长到十八岁,碉楼才封顶。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仪式时,将那块锻打了十八年的铁制成锋利的钢刀送给他。在当时,如果谁家没有家碉,那儿子连媳妇都娶不到。可见羌族的建碉风气早已深入人心。 寨碉通常是一寨之主的指挥碉(也常祭拜祖先用)。阻击碉一般建在寨子的要隘处,起到“一碉当关,万人莫开”的作用。烽火碉多在高处,是寨与寨之间传递信号用的,同时也能用于作战。 羌峰寨建设碉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有石、泥、木、麻等。他们将麦秸秆、青稞秆和麻秆用刀剁成寸长,按比例与黄泥搅拌成糊状,便可层层错缝粘砌选好的石料。它那金字塔式的造型结构决定了它稳如泰山般的坚固,加上精湛的工艺,坚固耐腐的材料,素有“百年碉不倒”之说。即使在冷兵器的年代里,用火炮轰也难以伤它筋骨。一般建一座军事碉楼至少耗时两到三年。 每座碉楼的门都设在离地面数米高的地方,门前放置一活独木梯,供人上下;一旦抽走独木梯,攻者想要进入碉楼,那可比登天还难。碉门十分矮小,成人也须躬身出入,门板坚实厚重,亦有多道带机关的门闩(木制门锁)。碉内分有若干层,每层都有碉窗(用作近距离作战时投掷巨石打击敌人)和枪眼。居高临下,远可射,近可砸,敌在明,我在暗,以守代攻,游刃有余。

3.藏族碉房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典型的藏族民居用土石砌筑,形似碉堡,通称碉房。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一般为2至3层,也有4层的。通常底层做畜舍,上层住人,储藏物品,还有设经堂的。平面布置逐层向后退缩,下层屋顶构成上一层的晒台。厕所设在上层,悬挑在后墙上,厕所地面开一孔洞,排泄物可直落进底层畜舍外的粪坑中,以免除清扫的麻烦;设有两层厕所的,上下层位置错开,使上层污物能畅通无阻地落到底层粪坑。

4.傣族竹楼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傣族人民居住区地处亚热带,地温高,据说竹楼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村边都有防护林带。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种植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竹楼下有较大的空地作院子。整个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一般作关牲口和堆柴禾用。竹楼由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蔑,将楼房隔为两层。屋顶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大都改为用瓦顶。

5.白族瓦房
白族的住宅,因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技术水乎不同,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房屋形式。高寒山区的白族人民多居住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或“竹篱笆房”。坝区白族人民多住土木结构的瓦房。其布局则采取“三房一照壁”和“一正两耳”或“四合五天井”等形式,院落宽敞,阳光充足。多数人家还设有花坛,种植山茶、石榴、挂花、香橡等花木,花草芬劳四溢,环境优美舒适。白族人民十分重视照壁、门楼的建筑。照壁用白灰粉刷,由名人题写“万紫干红”、“旭日东异”或“福”、“寿”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大宇。四周山墙也一样彩画着各种山水、花鸟、虫鱼图案,每个角落的装饰都很讲究,给人以生动活泼、均匀对称、和谐优美的感觉。面富于独特风格的门楼,其建筑装横更倾注了白族人民的艺术智慧。一般都是斗拱重叠,飞搪串角,附以泥塑、木雕、石刻、凸花青砖、大理石等组合的立体图案,。其造型之优美,结构之严谨,可与内地殿阁婉美。许多门扇是由钱空三层的花、鸟、虫、鱼、人物等以及浮雕图案所组成,显得玲现剔透、精巧优美。有的门楼、隔扇不用一颗铁钉,仅以凿出卯眼相接,却十分坚固牢实。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6.彝族土掌房
彝族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

7.哈尼族蘑菇房 房屋建筑以土石为主要墙体材料。屋顶有平顶的“土掌房”和双斜面四斜面的茅草房。因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平顶房较为普遍,既可防火,又便於用屋顶晒粮,空间得到充分利用。蘑菇房造型美观,别具一格。冬暖夏凉,哈尼族的蘑菇房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房子分为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覆盖,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

1、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藏文:པོ་ཏ་ལ,藏语拼音:bo da la,威利:po ta la),坐落于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据说源于桑珠孜宗堡),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 。
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
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
1645年(清顺治二年)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护法王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之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举办地,也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之地,旧时与驻藏大臣衙门共为统治中心。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1961年3月,国务院列其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其为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1月,国家旅游局又列其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曼春满佛寺:
曼春满佛寺坐落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傣族园内,始建于公元583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当地有名的佛寺之一,传说是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修建的第一座佛寺。但原先的佛寺在上世纪60年代被毁,现在人们看到的佛寺是70年代末修建的。

3、阿帕霍加墓:
阿帕克霍加墓,又名香妃墓,坐落在新疆喀什市东北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占地面积30亩,始建于公元1640年前后,距今已350年,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式古老的陵墓建筑群。

4、竹楼:
竹楼是傣家的标志民居。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楼房,属于南方“干阑式建筑”的一种,根据用途及造型差异,可分为宾馆楼、餐酒茶楼、观景楼及景致楼等等,非常适用于旅游景区的观赏,住宿,餐饮等用途,绿色环保,贴近自然。竹楼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的傣族、基诺族等民族地区。

5、吊脚楼: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
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6、土司庄园:
扎雅土司庄园,香格里拉最大的土司庄园,据说为电视剧“香格里拉”多吉老爷的府邸。庄园建筑面积达5200平方米,建筑主体有藏式主楼、藏文化陈列室、藏式客房组成。 庄园背靠雪山,前通闹市,既是闹市中的净土,又是幽静中的殿堂。
面对雪域的纯洁,洗涤心灵的沉淀,身后的喧嚣闹市,俨然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装饰。权利,哪唾手可得却又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的东西,显现出了王者的气度与风范。
门前的开阔场地体现了它的胸襟与奢华,华丽的藏式楼阁承载着贵族般的思维。无论你什么座驾,宽敞的院落均停放,就算是马,也可以迁入马厩。大门前,有土司老爷的出行骏马,游客可以骑马绕行庄园,学着土司巡查领地,也可以在马背上留下飒爽的英姿。

藏族的布达拉宫,傣族的竹楼、壮族的吊脚楼,哈尼族的蘑菇房,彝族的土掌房,纳西族的丽江古城,仡佬族的石板房、彝族的土司庄园,瑶族的歇山顶茅屋,苗族的大船廊、木鼓房、铜鼓坪、芦笙堂、妹妹棚、跳花场,侗族的鼓楼、花桥、戏楼、祖母堂,布依族的凉亭、歌台。

拓展资料:

1.布达拉宫(藏文:པོ་ཏ་ལ,藏语拼音:bo da la,威利:po ta la),坐落于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百度百科“布达拉宫”

2.傣族竹楼是另一种干栏式住宅。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地区,这里的地形高差变化较大,北部为山地,东部为高原,西部却为平原。全区气候差别也大,山地海拔达1700米,属温带气候;平原海拔750-900米,属亚热带气候;有的河谷平原,海拔只有500米,已经属于热带气候了。

傣族人民多居住在平坝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达21℃,没有四季的区分。所以在这里,干栏式建筑是很合适的形式。

由于该地区盛产竹材,所以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称为竹楼。竹楼的平面呈方形,底层架空多不用墙壁,供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有堂屋和卧室,堂屋设火塘,是烧茶做饭和家人团聚的地方;外有开敞的前廊和晒台,前廊是白天主人工作、吃饭、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既明亮又通风。百度百科“傣族竹楼”

3.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

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吊脚楼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百度百科“吊脚楼”



藏族的布达拉宫,傣族的竹楼、壮族的吊脚楼,哈尼族的蘑菇房,彝族的土掌房,纳西族的丽江古城,仡佬族的石板房、彝族的土司庄园,瑶族的歇山顶茅屋,苗族的大船廊、木鼓房、铜鼓坪、芦笙堂、妹妹棚、跳花场,侗族的鼓楼、花桥、戏楼、祖母堂,布依族的凉亭、歌台。

从建筑的样式来说,云南少数民族的建筑可谓丰富多彩:有平顶的,例如哈尼族的“土掌房”;有吊脚的,例如傣族、景颇族的“竹楼”;有分层的,例如宁菠纳西族和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还有白族、彝族由重檐瓦房发展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以及彝族的“一颗印”等等。



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有:福建土楼,竹楼,西南边疆碉楼,新疆南部阿以旺,内蒙古毡包,西藏囊色林主楼,云南景洪曼飞龙塔,西藏江孜白居寺菩提塔等。

1、竹楼是最具代表性、最富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竹制民居建筑,在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德昂族、哈尼族、独龙族、怒族、傈僳族、白族、景颇族、拉祜族等聚居区,竹楼是主要的民居建筑形式。

2、土楼是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的客家地区,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并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居民建筑。它们是几次中国乃至东亚历史动荡和民众大迁徙的产物。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楼。



按北-西-南的地理顺序介绍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代表性建筑。北(蒙古包),西(羌藏碉楼),南(傣族竹楼、白族瓦房、彝族土掌房、哈尼族蘑菇房)
1,蒙古包
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在类似于蒙古包的帐房内。

2.羌族碉楼
在羌语中,碉楼被称为“邓笼”,意为美丽、高贵的房子羌族人有“依山而居,垒石为屋,高者十余丈”的习俗。碉楼的高度在十米至三十米之间。用于御敌、贮存粮食和柴草。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平顶房,呈正方形。多数为三层,每层高约三至四米。有着强烈传统民俗文化。
碉楼根据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功用,共分为家碉、寨碉、阻击碉、烽火碉四种。 家碉在羌峰寨最为普遍,多修在住宅的房前屋后并与住房紧密相连,一旦战事爆发,即可发挥堡垒的作用。古时,羌峰寨还有这样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谁家若生了男孩就必须建一座家碉,同时要埋一块铁在建碉的地基下,男孩每长一岁,就要增修一层碉楼,还要把埋藏的那块铁拿出来锻打一番。直到孩子长到十八岁,碉楼才封顶。在为孩子举行成人礼仪式时,将那块锻打了十八年的铁制成锋利的钢刀送给他。在当时,如果谁家没有家碉,那儿子连媳妇都娶不到。可见羌族的建碉风气早已深入人心。 寨碉通常是一寨之主的指挥碉(也常祭拜祖先用)。阻击碉一般建在寨子的要隘处,起到“一碉当关,万人莫开”的作用。烽火碉多在高处,是寨与寨之间传递信号用的,同时也能用于作战。 羌峰寨建设碉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有石、泥、木、麻等。他们将麦秸秆、青稞秆和麻秆用刀剁成寸长,按比例与黄泥搅拌成糊状,便可层层错缝粘砌选好的石料。它那金字塔式的造型结构决定了它稳如泰山般的坚固,加上精湛的工艺,坚固耐腐的材料,素有“百年碉不倒”之说。即使在冷兵器的年代里,用火炮轰也难以伤它筋骨。一般建一座军事碉楼至少耗时两到三年。 每座碉楼的门都设在离地面数米高的地方,门前放置一活独木梯,供人上下;一旦抽走独木梯,攻者想要进入碉楼,那可比登天还难。碉门十分矮小,成人也须躬身出入,门板坚实厚重,亦有多道带机关的门闩(木制门锁)。碉内分有若干层,每层都有碉窗(用作近距离作战时投掷巨石打击敌人)和枪眼。居高临下,远可射,近可砸,敌在明,我在暗,以守代攻,游刃有余。

3.藏族碉房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典型的藏族民居用土石砌筑,形似碉堡,通称碉房。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一般为2至3层,也有4层的。通常底层做畜舍,上层住人,储藏物品,还有设经堂的。平面布置逐层向后退缩,下层屋顶构成上一层的晒台。厕所设在上层,悬挑在后墙上,厕所地面开一孔洞,排泄物可直落进底层畜舍外的粪坑中,以免除清扫的麻烦;设有两层厕所的,上下层位置错开,使上层污物能畅通无阻地落到底层粪坑。

4.傣族竹楼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傣族人民居住区地处亚热带,地温高,据说竹楼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村边都有防护林带。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种植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竹楼下有较大的空地作院子。整个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一般作关牲口和堆柴禾用。竹楼由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蔑,将楼房隔为两层。屋顶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大都改为用瓦顶。

5.白族瓦房
白族的住宅,因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技术水乎不同,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房屋形式。高寒山区的白族人民多居住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或“竹篱笆房”。坝区白族人民多住土木结构的瓦房。其布局则采取“三房一照壁”和“一正两耳”或“四合五天井”等形式,院落宽敞,阳光充足。多数人家还设有花坛,种植山茶、石榴、挂花、香橡等花木,花草芬劳四溢,环境优美舒适。白族人民十分重视照壁、门楼的建筑。照壁用白灰粉刷,由名人题写“万紫干红”、“旭日东异”或“福”、“寿”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大宇。四周山墙也一样彩画着各种山水、花鸟、虫鱼图案,每个角落的装饰都很讲究,给人以生动活泼、均匀对称、和谐优美的感觉。面富于独特风格的门楼,其建筑装横更倾注了白族人民的艺术智慧。一般都是斗拱重叠,飞搪串角,附以泥塑、木雕、石刻、凸花青砖、大理石等组合的立体图案,。其造型之优美,结构之严谨,可与内地殿阁婉美。许多门扇是由钱空三层的花、鸟、虫、鱼、人物等以及浮雕图案所组成,显得玲现剔透、精巧优美。有的门楼、隔扇不用一颗铁钉,仅以凿出卯眼相接,却十分坚固牢实。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

6.彝族土掌房
彝族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房顶又是晒场。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稀泥,再放细土捶实而成。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

7.哈尼族蘑菇房 房屋建筑以土石为主要墙体材料。屋顶有平顶的“土掌房”和双斜面四斜面的茅草房。因地形陡斜,缺少平地,平顶房较为普遍,既可防火,又便於用屋顶晒粮,空间得到充分利用。蘑菇房造型美观,别具一格。冬暖夏凉,哈尼族的蘑菇房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成。屋顶为四个斜坡面。房子分为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则用泥土覆盖,既能防火,又可堆放物品。

少数民族的著名建筑物主要有:
1.藏族的布达拉宫
2.傣族的竹楼
3.壮族的吊脚楼
4.哈尼族的蘑菇房
5.彝族的土掌房
6.纳西族的丽江古城
7.仡佬族的石板房
8.彝族的土司庄园
9.瑶族的歇山顶茅屋
10.苗族的大船廊,木鼓房,铜鼓坪,芦笙堂,妹妹棚,跳花场
11.侗族的鼓楼,花桥,戏楼,祖母堂
12.布依族的凉亭,歌台

少数民族的民居
答: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织成...

竹楼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特色建筑
答:竹楼是傣族的特色建筑。傣族,又称泰族、掸族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竹楼是西双版纳傣族的标志性...

少数民族的民居
答:西藏的传统民居,与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态一样,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藏族民居丰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就连窑洞也能在阿里高原上寻见。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典型的...

土家族是什么房子
答:◆摆手舞(舍巴):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祭祀舞蹈之一,主要流行于酉水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地区,以来凤县百福司镇的摆手舞最为正宗。摆手舞分大摆手、小摆手。大摆手有歌有舞,阵容强大,气势恢弘,其歌叫“摆手歌”,全部用土家语吟唱,气势浑壮,动人心魄。主要内容有人类的来源、民族的迁徙、劳动的故事、英雄故事等,...

云南少数民族的建筑介绍?
答:一说到云南少数民族的建筑,最为有名建筑有丽江古城、红河哈尼梯田、金马碧鸡坊、云南大学图书馆等云南标志性建筑。云南,简称云(滇),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省会昆明。云南的简称是“滇”或“云”,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截至2013年为止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

竹楼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特色建筑
答:竹楼是傣族文化中的标志性民居,其设计反映了傣族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早期的竹楼多为“干栏”式建筑,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包括竹柱、竹梁、竹檩、竹椽、竹门和竹墙。在一些地区,甚至屋顶的瓦片也是用竹子制成的。竹楼通常分为上下两层,高脚栏干的设计既有利于通风散热,又能避免地面潮湿。云南省...

武宣县哪些标志性建筑值得参观?
答:武宣县民族风情园:位于武宣县城内,是一个展示当地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风情的旅游景区。园内有壮族民居、瑶族竹楼等特色建筑,还有民族歌舞表演、手工艺品展示等活动,让您充分感受到当地的民族风情。武宣县烈士陵园:位于武宣县城内,是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的陵园。陵园内有...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介绍?
答:一说到云南少数民族建筑,最为有名建筑有泸西阿庐古洞、红河哈尼梯田、金马碧鸡坊、云南大学图书馆等云南标志性建筑。云南,简称云(滇),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省会昆明。云南的简称是“滇”或“云”,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截至2013年为止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

内蒙古的有哪些地标建筑?可以帮介绍下么?
答:这里是孩子的天堂,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里对于他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内蒙古地区的这几座建筑都非常有特色,它们是本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不要以为内蒙古只有蒙古包,只有大草原,事实上这里的许多建筑都是特色鲜明的,它们代表着本地的特色文化,也象征着本地高度发展的经济,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