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美人梳头歌》原文及翻译赏析

作者&投稿:播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美人梳头歌原文: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纡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春风烂漫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妆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花。

美人梳头歌翻译及注释

翻译 西施般的美女拂晓还做着梦在清冷的纱帐中,芳香的环形发髻半覆著沉檀枕,蓬蓬松松。室外响起了咿咿呀呀像玉鸣一样的辘轳声,把芙蓉般的美人从酣睡中惊醒。打开双鸾镜套,镜子像秋水般光洁,站在象牙床上,解开发髻面对明镜。一头长长的香丝乌云般一直撒落在地上,玉篦梳理著那细润柔美的头发静静无声。细嫩的双手推弄著乌黑的发盘,青翠滑润,连宝钗都不能插定。烂漫的春风吹得她娇柔倦懒,十八岁的美人发髻高高,好像力不能胜。梳理成的发髻美好而又齐正,穿着华美的服装把脚步轻缓地移动。背着人脉脉不语,她将去向何处?走下台阶折枝樱桃戴在头顶。

注释 1西施:春秋时越国美女,这里代指所写美女。绡帐:丝织的床帐。晋王嘉《拾遗记·蜀》:「 先主甘后……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先主召入绡帐中,于户外望者如月下聚雪。」2香鬟(huan):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堕髻:堕马髻的省称,为一种发式。《后汉书·梁冀传》记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李贤注引《风俗通》:「堕马髻者,侧在一步……始自冀家所为,京师翕然皆放佼之。」沉檀:指用沉檀木做的枕头。3辘轳:井上汲水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咿哑:形容物体转动或摇动声,这里指是辘轳转动的声音,其声如玉之鸣。4芙蓉:借指美人。《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后因以「芙蓉」喻指美女。5双鸾:指镜盖上所绣的鸾鸟。秋水光:形容明镜的光芒像秋水一样明净。6临镜:对镜。唐元稹《三兄遗白角巾》诗:「暗梳蓬发羞临镜,私戴莲花耻见人。」7香丝:指发丝。丝、云:都指美女的头发。8玉钗:玉制的钗。由两股合成,燕形。汉司马相如《美人赋》:「玉钗挂臣冠,罗袖拂臣衣。」或作「玉梳」。9老鸦色:形容头发乌黑。十翠滑:色黑而润泽。多用以形容女人头发。簪(zān):插定发髻。⑾烂漫:形容光彩四射。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丹彩之饰,徒何为乎,浩浩汗汗,流离烂漫。」娇慵:柔弱倦怠貌。宋柳永《临江仙引》词之三:「鲛丝雾吐渐收,细腰无力转娇慵。」⑿鬟多无气力:发长髻高好像力不能胜。⒀婑(此字应为「髟」下加「委」,音wǒ)鬌(duǒ):形容发髻美好。欹(qī):倾斜之意。「欹不斜」,指发髻似斜非斜。⒁云裾(jū):轻柔飘动如云的衣襟。宋陈著《柳梢青·寿吴竹溪内》词:「缥缈瑶城。客情春小,本分寒轻。霞佩云裾,步联西母,笑倚飞琼。」⒂背(bei)人:避开别人。⒃樱桃:果木名。落叶乔木。花白色而略带红晕,春日先叶开放。核果多为红色,味甜或带酸。核可入药。木材坚硬致密,可制器具。亦指其果实或花。

美人梳头歌鉴赏

  李贺以其秾丽的笔触写过一些堪称「艳诗」的诗,如《洛姝真珠》、《恼公》、《夜饮朝眠曲》、《河阳歌》、《花游曲》、《石城晓》、《夜来乐》等等。其中的一些主人公是倡家者流,浓艳之外,略带几分轻佻;另一些是贵妇或名门闺秀,虽然俊俏,但贪图享乐,贵族气相当浓郁。这首诗属于后者,它咏歌的「美人」娇嗔慷懒,却颇有风韵,显得楚楚动人。诗人选择的题材不是美人整个白天或夜晚的生活状况,而是其中的一个片断——梳头。对于一般人来说梳头是件小事,不值得一提;而于美人,却是件不可等闲视之的大事,因为头发(包括发式)的美,乃是女性最富特征的方面,梳理头发,关系到能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美丽的姿色和迷人的风韵。李贺巧妙地选取美人梳头时的情状,以表现她的整体美。

  诗分三个部分,开头四句写梳头前的情状:「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西施代指所写美人。此时天色已明,而她还躺在薄薄的罗帐里周游梦乡哩。句中的「晓」字点明时间,晓而未起,见出其「娇慵」。而「寒」字除标明节令是早春外,还暗示她是孤眠。孤枕寒衾,已是无耐,况值春天,尤其难堪。此处透露了「恼」的直接原因。「香鬟」句是梳头的伏笔。睡在床上的她,鬟髻不整,欲坠未坠,散发阵阵清香,就像悬浮在水中的檀香木。此刻有人从井中汲水,那咿咿哑哑的辘轳声传来,把美人惊醒。她睁开惺忪的睡眼,容光焕发,恰似出水芙蓉。

  中间八句正面写梳头。梳头要临镜,不然就无法审视自己。这位美人下得床来,首先打开饰著双鸾,像秋水般放射出耀眼光芒的明镜,然后解开鬟髻,让头发自然地披散下来。尽管她站立在象床上,那浓密如云、纤细如丝的长发,仍然拖至地面,散发出诱人的浓香。玉钗从长发上滑落下来,几乎没有声响。「无声腻」为「腻无声」之倒装,「腻」指长发柔细而滑,是「无声」的缘由。接着动手梳理,把像乌鸦羽毛那样黑中带碧的长发盘结起来,恢复鬟髻的原择。由于梳得匀,盘得实,映着光线,如同碧丝一般,滑腻得连宝钗也插不稳。可见这位美人在梳理上花了不少功夫。此时她显得既娇美又疲惫:「春风烂漫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功。」这略带夸张的笔墨,把主人公此时此刻特有的美充分表现出来。 明代 的评家丘象升、姚佺激赏此二句。丘就其中的「恼、娇、慵」发表见解说:「三者美人之恒态也。」姚对美人梳头后显得「无气力」作了这样的分析:「虽缘鬟多,亦缘恼,亦缘娇,亦缘慵也。」二人所论极是。「金屋藏阿娇」,阿娇之所以「娇」,就因生活在「金屋」里,锦衣玉食,给宠坏了。娇惯了就喜爱生气,养成了懒散的习性。总而言之,这位美人身上有着浓烈的贵族气。贵族气固然不好,但美貌的少女或 *** 带点娇嗔,却也别有风致。其中或者含有美的价值的自我评估,通过心理传导,使观赏者于美感 *** 之外,产生一种仰慕之情。真正的美理应受到永恒的尊重。

  末四句写梳头完毕后的身姿步态:发式秀美大方,无论是鬟是髻,都不偏不倚。「婑(此字应为『髟』下加『委』)鬌」,音wǒduǒ,头发美好的样子。此处,头发梳成后的状貌只一笔带过。接着描述她如何曳动云裾,缓缓走下台阶。「踏雁沙」是比喻,形容其步履所至,如大雁行于沙地,显得匀缓从容。然后默默起走向庭院,采摘繁英如雪的樱桃树枝。诗歌结尾与杜甫的《佳人》颇有相似之处。凡是美人都有天生的丽质,这样的「丽质」会在一举一动中表现出来。不过杜甫写的是落拓的佳人,她摘花、采柏的风姿尽管高雅,却带有清苦的况味;李贺笔下的这位美人的身姿步态则搀有优美与傲慢。这些是客观环境影响所致,属于「后天」。

  这首诗主要表述行动过程,按照通常写法,当以赋笔为主,诗人却纯用画笔把它表现出来。全诗十六句,句句是画,或者说句句有画,即是像「背人不语向何处」也是一幅无声的画。这位美人的气质、情绪和心性,通过「不语」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

美人梳头歌赏析二

  这首诗写美人晓妆之状。

  「西施」二句写美人春睡未醒。虽说春意阑珊,但晓晨绡帐犹寒。第二句描写美人睡态。发沐香膏,故曰「香鬟」。「堕髻」这种发式大致是似堕非堕之状。「沉檀」指美人所用枕头,「半沉檀」是写美人长发半堆于枕间之状。

  「辘轳」二句写美人梦醒。唐明皇曾喻杨贵妃醉状说:「直是海棠睡未足耳。」「惊起」一句写如玉之鸣的辘轳声,惊醒了沉睡中的美人。

  以上四句是铺叙,下面始写美人梳头。「双鸾」一句写开镜。美人解开了发鬟,长发委地,所以立于象床上照镜梳头。接下「一编」数句细写美人梳头过程。古代诗人常以浓云、绿云喻女子秀发,「云撒地」即美人长发委地。「玉钗落处无声腻」句写美人秀发之浓。有人解「落处无声」谓「钗坠无声」。王琦说:「落处谓梳头,凡梳头原无声,无声是衬帖字,下著一腻字,方见其发之美。」美人秀发丰腻,玉钗落处,自然是无声无息。「纤手」二句接上,写梳理完后的盘髻。「老鸦色」,言发色之黑。南朝乐府《西洲曲》:「双鬓鸦雏色。」「纤手」一句显从《西洲曲》变化而来。「翠滑」句写美人发浓,以至宝钗时或不能扣住发髻。以上「双鸾」六句,详细描述美人梳头过程。」

  「春风」句描绘美人娇慵之态。春风烂漫,暖意薰人,美人精心梳妆完后,已是懒漫不可收拾了。「无气力」三字,刻画出了美人的娇懒神态。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写美人晨妆云:「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李贺此诗中的「春风」句,可与温庭筠词对照来读。

  「妆成」二句写美人梳头完后走路的姿态。鬌是式样美好的发髻。「欹不斜」,美人的发髻,似堕非堕,似斜非斜,别有一番风情。下句中的「云裙」指美人衣衫飘逸如云。「踏雁沙」三字则形容美人步履缓慢轻盈,如雁足踏沙。此时,梳妆已毕的美人,开始缓步走向春光明媚的庭园。

  最后二句,通过美人自折樱桃花的动作描写,刻画美人的内在情思,成为这首诗最有价值的部分。从「背人不语」四字可见这位美人性格内向。她有一腔幽怨,但不肯公诸世人。她只是将全身心投向春光、投向自然。白雪般盛开的樱桃花,触发起美人自怜的情感。樱桃花洁白,一尘不染,多像美人的素净高雅。可叹春色易逝,花落有日,美人折花、怜花,也就是自怜。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美人梳头歌》说:「写幽闺春怨也,结尾、樱桃花三字才点睛。花至樱桃,好春己尽矣;深闺寂寂,亦复何聊!」这段话,基本上指明了此诗写幽闺春怨的主题。结尾一句确实是点睛之笔,不过,这一幽闺春怨的旨意无一字明白道及,它是隐然见之于言外的。美人闲寂无聊的情思,仅仅是通过自折樱桃花的优雅动作传达出来。这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比较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宫女的幽怨也仅从「望秋月」中见出。在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含而不露地刻画人物内在情思这点上,李贺与李白是相通的。

  李贺诗语言总的特色是奇险、秾艳。《美人梳头歌》属秾艳一类。整首诗色泽娇艳,与南朝乐府民歌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这首诗的题材是平凡的,色泽是鲜艳的。其中层出不穷的比喻,如以鸣玉喻辘轳声,芙蓉喻美人,「秋水光喻明镜,「云撒地」喻长发委地,「老鸦色」喻黑发,「踏雁沙」喻缓步,在相当程度上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美人梳头歌创作背景

  这是李贺创作的一首艳体诗,当作于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早期,具体作年不详。 诗词作品: 美人梳头歌 诗词作者:【 唐代 】 李贺 诗词归类: 【女子】



李贺的诗有哪些诗
答:3、《老夫采玉歌》唐代:李贺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译文:民工不断地采玉啊采玉,要采那珍贵的水碧。不过...

中国古代香草美人的诗词有哪些?
答:3、美人梳头歌 李贺 〔唐代〕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纤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春风烂漫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妆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背人不语向何处?下...

关于梦到美女的诗句
答:4. 出处:《美人梳头歌》 唐代:李贺 译文:西施般的美女拂晓还做着梦在清冷的纱帐中,芳香的环形发髻半覆着沉檀枕,蓬蓬松松。 5. 出处:《李延年歌》两汉:李延年 译文:北方有位美丽姑娘,独立世俗之外。 6. 出处:《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 译文: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

形容女子倾国倾城的诗词
答:译文:双双垂下的“罗带”飘柔而美丽,连画都比不上。娇艳的姿色迷人,飘然得不能再轻盈了。洁白细嫩的手指,轻弹琵琶,发出如“水面冰”滑的声音。出处:《洛神赋》魏晋:曹植 译文: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出处:《美人梳头歌》 唐代:李贺 ...

翠滑的诗句翠滑的诗句是什么
答:结构是:翠(上下结构)滑(左右结构)。注音是:ㄘㄨㄟ_ㄏㄨㄚ_。拼音是:cuìhuá。翠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色黑而润泽。多用以形容女人头发。二、引证解释⒈色黑而润泽。多用以形容女人头发。引唐李贺《美人梳头歌》:“纤手...

形容女子娴静的诗句
答:2、美人梳头歌 唐代:李贺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 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 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 纡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 春风烂漫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 妆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 译文 西施般的美女拂晓还做...

描写美人发髻的诗句
答:——《美人梳头歌》唐代:李贺 译文:西施般的美女拂晓还做着梦在清冷的纱帐中,芳香的环形发髻半覆着沉檀枕,蓬蓬松松。 7、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美人梳头歌》唐代:李贺 译文:室外响起了咿咿呀呀像玉鸣一样的辘轳声,把芙蓉般的美人从酣睡中惊醒。打开双鸾镜套,镜子像秋水般光洁,站在象牙床...

关于赞赏美女的诗句
答:1、《美人梳头歌》唐代:李贺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 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纡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 春风烂漫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妆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 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

赞扬别人很厉害的诗句
答:1、《美人梳头歌》唐代:李贺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 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纡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 春风烂漫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妆成婑鬌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 背人不语向何处?下阶自折樱桃...

有关“檀香”的诗句有哪些?
答:1、《木兰花》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念奴初唱离亭宴,会作离声勾别怨。当时垂泪忆西楼,湿尽罗衣歌未遍。难逢最是身强健,无定莫如人聚散。已拚归袖醉相扶,更恼香檀珍重劝。2、《美人梳头歌》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