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然于然,不然于不然;然不然,不然然。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谯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中“然”是什么意思?~


rán

但是,然而

[虎]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柳宗元《三戒》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虽然。表示让步关。如:然是(虽然);然虽(虽然)
于是
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灵公曰:“善。”然不伐蒲。——《史记》


然后;才。如:然乃(然后);然始(犹然后)



rán

是,对 假借为嘫。
然,应也。——《广雅》
子曰:然。——《论语·阳货》
不侵为然诺者也。——《史记·张耳陈馀传》
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邪?”晏子对曰:“然,是也。”——《晏子春秋》




rán

如此,这样,那样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
又如: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ran

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庞然大物也。——唐·柳宗元《三戒》
康肃忿然曰。——宋·欧阳修《卖油翁》
又如:突然;斐然;欣然;惠然;贸然;蔚然
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礼记》
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穆公召县子而问然。——《礼记》

1、燃烧。后来写作“燃”。
西汉贾谊《陈政事疏》:“火未及然,因谓之安。”
【译】火还没来得及燃烧,因此说这是安全的。
2、这样;那样。
汉代司马迁《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
【译】不这样,(我)怎么会到这种地步。
3、是的;对的。
先秦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齐桓晋文之事》:“王曰:‘然,诚有百姓者。’”
【译】王说:‘对的,如果有百姓的。
认为……对的。
清代蒲松龄《促织》:“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
【译】妻子说:‘死有什么益处?不如自己去寻找,也许还有万分之一找到的希望。’成也为是这样的。
4、用在形容或副词后,表状态,可译为“……的样子”、“地”,也可不译。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译】因而愉快而自安,竟然不知道衰老即将来临
5、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后,与前面的动词“如”、“若”、“犹”等呼应,表示“(像)……一样”。
明朝魏学洢《核舟记》:“其人视端容寂,若茶声然。”
【译】那个人目光正视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凝神倾听茶水烧煮的声音。
6、然而;但是。
汉代司马迁《鸿门宴》:“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译】但是连我自己也没料到竟先攻入函谷关灭了秦国
扩展资料今义:
1、作为连词时:
(1)但是,然而
(2)又如:然且(然而;尚且);然如(然而).
(3)虽然.表示让步关系
(4)于是
(5)然后;才
2、作为形容词:
(1)如此,这样,那样
(2)又如:理所当然;其实不然.
3、作为助词:
(1)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
(2)又如:突然;斐然;欣然;惠然;贸然;蔚然.  3、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常与“如”、“若”连用,有“如…一般”、“像…一样”之意.
(3)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古汉语的“焉”、“也”.
4、作为名词:姓

意思是:我心里认为它对,它就对了。为何认为它不对呢?我认为它不对就是不对。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内篇·齐物论》:“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译文:道路因人的行走而成。万物因人的命名而体现为是某物。为何认为它是正确呢?我心里认为它对,它就对了。为何认为它不对呢?我认为它不对就是不对。万物都有其之所以是之处,万物都有其之所以的地方。用对地方。没有一物不是,没有一物不可。



课文分析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语句和段落,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需要说明的是,庄子的这种见解是抓住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加以强调,具有片面性。

文章中有辩证的观点,也常常陷入形而上学观点之中。但是,在他的论述中常常表现出深刻的思考和智慧。文中涉及很多宇宙观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然有然的道理,不然有不然的道理;以不然为然,不以然的为然。(你的引文不准确,《庄子·齐物论》《寓言》中这样的文字,可参看《庄子今注今译》732页)。

同意该同意的东西,不同意该不同意的东西;同意不该同意的东西,那就大错特错了。

《龚春所公传》的翻译
答:居家时闻政有不使民者,公即入告邑长令,语甚激切。长令素重其人,悉听之。公以藩长致政归,年七十余矣。每至四节之会,簪袍烂然,人以此荣之。公能诗,与诸子诸孙唱和,推为南平社长。一日,公之子偕予兄及诸甥游石洲,以公老,难于往来,弗约。已至洲,方共饮酒,拾石子,俄见雪浪中有舠...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
答: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请教一个佛教偈子的出处。
答: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

求金刚经的翻译版本!
答:如来即不说我妙生得无诤住最为第一。以都无所住。是故说我得无诤住得无诤。住妙生。于汝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颇有少法是可取不。妙生言。不尔世尊。如来于然灯佛所实无可取。妙生。若有菩萨作如是语。我当成就庄严国土者。此为妄语。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如来说非庄严。由此说为国土庄严。是故...

断背是什么意思啊
答:英文直译应该是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但最早的译文是断臂山。另外还有。。。这种说法,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参考一下。“李安曾经接受采访时特意解释说Brokeback Mountain应翻译成“断臂山”,“臂”的意思取自中国古语“断袖之恋”,可能李安就是利用的“断臂”和“断袖”的相近意义以及“断臂”和“断背...

本人想读佛经,请方家推荐入门经典!
答:“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 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

五千字到一万字的佛经
答:《金刚经》是首选,也就是五千多字,刚刚好。金刚经全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本经六种译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鸠摩罗什的初译。

文言文朝三暮四选自于哪篇铭文
答: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

庄子 齐物论 原文及翻译
答: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翻译
答: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