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个少数民族 字数少点

作者&投稿:郦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少数民族的资料四五十字左右~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人口570.42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已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苗族: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最早的稻作民族,苗族群众多信仰原始宗教,如: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等六个地区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举办、历时三天的火把节是该民族的特色节日。

壮族:我们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早栽培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部分人居住在传统的特色建筑“干栏”中。此类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面可供住人,下面则蓄养牲畜、堆放杂物。

布依族:与壮族有紧密的亲属关系,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该民族信仰祖先和多种神灵。民族服饰多为青、蓝、白等色。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当今世界中韩国和朝鲜也以朝鲜族居多。在我国朝鲜族多居住于北方,主要从事水稻生产。因此,饮食以稻谷类和蔬菜为主,菜肴口味以辣为主。

扩展资料:
少数民族两个特点:
第一,小聚居和大杂居。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200多个民族乡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但在这些地区又都杂居着不少汉族,其比例也相当高。
第二,分布范围广,但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全国拥有56个民族的省区有11个,占全国31个省区的35.5%。尽管少数民族分布范围很广,但其人口仍主要集中在西部及边疆地区。我国陆地边境线全长2万多公里,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
参考资料:少数民族 百度百科

  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少数散居在内蒙古和内地一些城市。人口为192.0597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国的朝鲜族是十七世纪时由朝鲜半岛迁徙过来的。

  朝鲜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朝鲜语属阿尔泰语系。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称于世。男子喜欢摔跤、踢足球,女子喜欢压跳板和荡秋千。朝鲜舞蹈包括长鼓舞、刀舞、扇舞、巫舞等。

  朝鲜族喜穿素白服装,所以被称为“白衣民族”。

  朝鲜族聚居的地区,特别是延边地区,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全面发展。延边地区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之乡,又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人参、鹿茸均驰名中外。

  朝鲜族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在延边,朝鲜族传统的节日有春节(岁首节)、正月十五、清明、寒食、端午、中秋、冬至等;6月1日儿童节、8月15日老人节、9月3日“州庆”也是朝鲜族群众非常看重的节日。此外,还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

  朝鲜族忌讳人称“鲜族”;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吃饭要先给老人盛,并为其摆单桌,待老人举匙就餐了,全家才开始吃饭。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放在桌上则表示已吃完;每当迎接“八·一五”老人节和“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要为老人和儿童们多办实事,比平时更加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

  1952年9月3日成立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58年9月15日成立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