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主义的代表人物

作者&投稿:蓬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边际主义的介绍~

边际主义 在经济学中,边际主义指由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参看:边际)发展而来的经济学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在1870年左右,是由英格兰的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和瑞士的利昂·瓦尔拉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他们最终使边际主义广泛流传,但是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HH Gossen)早就指出了交换价值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经济学思想的这次变革被称作新古典主义革命或边际革命。

约翰·霍布森在《工业与财富》(1914年)一书中首创“边际主义”一词,用以概括经济学家们所接受的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它首次出现在“‘边际主义’在学术界已被普遍接受”这句话中。当然,接受的是思想而不是“边际主义”这个词。从上下文来看,霍布森是在贬义上用这个词的,因为他发现这个概念有缺点,而且其政治结论也不受欢迎。他在《工业与财富》中用了7次“边际主义”这个词。霍布森在1909年曾把使用边际分析的经济学家叫做“边际主义者”。该词得以流传,完全是霍布森独自一人之功,他在自己的著作《社会科学中的自由思想》(1926年)中,插入了题为“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边际主义”一章。两年后,《国家学说袖珍词典》第四版的整个索引中,在“边际主义”主题条目下只有一处提到霍布森。“边际主义”和“边际主义者”这些词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1930-1935年)中很少见到。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替代率以及边际消费倾向等概念在1930年代的广泛使用,引起理查德·莱斯特的抱怨,他在1946年的一篇文章中说:“边际主义的详情细节”充斥着美国教科书的1/3到1/2。他的抱怨标志着“边际主义”这个词再次作为贬义词被使用。翌年,莱斯特在一篇文章的标题中用了“边际主义”一词,使它更显突出。麦克洛普为反边际主义者准备了最长的答复,他在答复的第一部分采用了这个词,从而接受了它。 莱斯特在1946年发起的那场边际主义论战,到1961年告一段落。“边际主义”一词经此论战而有了新的含义。例如,在美国经济协会编制的《经济论文索引》(其前身是《经济刊物索引》)的主题索引中,“边际主义”只限于指研究边际成本或边际生产力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此项索引在“边际主义”项下没有列出1925-1945年间的任何一篇文章,却大量列举了1946-1961年间关于莱斯特论战的文章,从1962-1966年在“边际主义”项下又没有列出任何文章。但至少有两位作者指出,“进际主义”是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精髓。“边际主义”一词之新颖,从词典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个词首次进入普通的英文词典是在1966年,当时《韦伯斯特词典》第3版把“边际主义”解释为“一种经济分析,它强调边际特性在决定均衡中的作用”。在其他文种的词典中,只有葡萄牙文词典不是仅仅用其“特性”之一来解释“边际主义”。 公认的和连续的边际主义史,是随着现今被称为“边际效用”的这种“特性”的出现而开始的。已经有了若干有关边际效用起源(从而有关边际主义的诸种起源之一)的研究著作问世。按照一般的说法,以后来经济学家可以接受的形式来说,边际效用学说是在1862-1874年间,由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首次成功地和各自独立地提出来的。人们一般也都同意说,1871年是这些年中最富有成果的一年,在这一年杰文斯和门格尔分别发表了他们关于这个问题的著作。边际生产力是霍布森的“边际主义”所包含的第二种“特性”,它也有许多的先兆。然而直到1890年以后它才被人们完全发现和认识,也就是说,直到边际效用已被众多的有潜在影响的经济学家接受了以后,边际生产力理论才受到有系统的考虑。这种接受是极为重要的。边际主义的第一种“特性”并没有很快被人们接受,它需要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有意识的努力以争取支持者,但遭到相当多人的冷遇和一些人的反对。现在,也许最终成功的时机已经到来。1870年以后,在以往作为流行边际主义的惟一场所的大学,边际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且被接受为经济学研究的一项课题。

边际主义的先驱屠能、杜布衣和戈森

在古典经济学派之后与新古典经济学派崛起之前,有三个开始使用微积分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学理论问题的边际学派开始出现。关于这三个边际学派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其一是奥地利的边际学派;其二是英国与法国的数理学派;其三是美国的边际学派。也有一说,认为其二应是指单独的英国边际学派,因为杰文斯对边际学说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而其三应是指单独的具有法国传统的洛桑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小瓦尔拉斯被认为是集边际学派之大成的两个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美国的边际学派相对形成的比较晚,美国现代经济学研究最早一代的经济学家克拉克(John Bates Clark, 1847-1938)其实是在其留学欧洲的过程中继承了奥地利和英国传统的边际学说而已。

边际主义的先驱包括德国的屠能和戈森以及法国的杜布衣。

屠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onen, 1783-1840)是德国早期经济学家中在理论方面最具有贡献的学者,被一代宗师马歇尔称为是一位“胜过其他大师”的经济学家,甚至有近代学者认为在纯理论方面他的贡献应在李嘉图之上。

首先,他是第一个使用微积分来作为经济推理的学者;第二,他花费了10年时间(1810-1820),从浩瀚的数字资料中推导出一些经济学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为自己的农庄拟定一个详细的会计计划;第三,他创立了一个能补足李嘉图地租理论的学说;第四,首先提出了边际的概念以及一些计算实例。

杜布衣(Arsne Jules Etienne Juvenal Dupuit, 1803-1866)则是法国的一位工程师,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狂热鼓吹者。工程方面的经历使他在公用事业方面的研究有所建树,1844年出版的《公共工程的效用衡量》中开始使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来衡量社会福利的增减。这是在经济学体系之外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提出效用和边际效用的第一次。

德国的戈森(Hermann Heinrich Gossen, 1810-1858)生于德国的都闰(Düren),终生从事于普通公务员职务而一事无成。直到1847年退休之后才开始专心于经济学著作的写作,在边际效用学说方面,他是一位重要的先行者。但是,由于他是以母语写作,而且书中充斥着大量的图形、图表、字母和公式,所以在当时的经济学界几乎无人能看懂。再加之在书中他自比是经济学界的哥白尼,因此,他花了20年时间所写出的经济学专著《人们间交换规律的发展》(Entwicklung der Gesetze des Menschlichen Werkehrs),在1854年出版之后几乎没有销路,不得不在临死之前自行收回。

这本划时代的著作直到其出版20年后的70年代才被有识之士发现,勒翁·瓦尔拉斯在给杰文斯的信中提到说:戈森在许多方面其实都走到了我们前面,我认为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应该属于戈森。这就是戈森第一定律和戈森第二定律的来由

奥地利边际学派的创始人门格尔

戈森在当时的经济学界中也许是由于数学知识太好而显得鹤立鸡群,这是造成他穷困潦倒一生的重要原因。而作为后起之秀的门格尔(Carl Menger, 1840-1921)却由于其数学知识太不好,反而却红极一时。这在100多年前的经济学界是不难理解的,事实上如果看一看10年前中国的现实情况,恐怕也是这样一种情形,目前情况正在逐渐改变,毕竟是大势所趋。

卡尔·门格尔出生于奥地利的加拉喜亚(Galicia),曾在布拉格、维也纳等地求学,于1873年开始担任维也纳大学的经济学讲座教授,但是其经济学著述的成名之作《国民经济学原理》(Grunds a tze der Volkswirtschaftstehre)却是于1871年发表的,并且自译英文本,书中行文流畅、言辞华丽,取得较大反响,并由此奠定了他奥地利学派创始人的地位。

虽然他在书中认为是他发现了许多原则可以作为计算各种边际效用的方法,但是后来随着经济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都熟悉了微积分之后,人们才发现:那些所谓由门格尔所“创造”的“边际分析法”其实就是牛顿和莱布尼兹在门格尔之前200年就早已发明出来的各种导数的运算法则。

1900年起,门格尔被任命为奥地利上议院的终身议员,还曾担任过多夫王子的私人导师,所蒙受的恩宠由此可见一斑。

英国边际学派的创始人杰文斯

杰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 1835-1882)是英国边际学派的创始人,既早熟又早天。他15岁就入伦敦大学攻读化学及植物学,因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家道沦落,而被迫于18岁时辍学,并转赴澳洲色德勒造币厂做化验师。1859年,杰文斯24岁时才有条件辞职返校复学,改学逻辑学与伦理学,一口气在三年内拿下了文学学士和硕士。毕业后于1863年开始担任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讲师、教授,讲授逻辑学、伦理学,直到1876年才开始进入伦敦大学任政治经济学的教授,此前于1870年,开始担任英国科学促进会会长。1871年出版了他那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原理》(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y),此后又再版过多次。1882年,杰文斯46岁时死于海水浴。

在一代宗师短短的一生中,著作颇丰,除了上述的著作外,还曾出版过《通货和金融研究》(Investigation in Currency and Finance, 1863-1884)、《煤炭问题》(The Coal Question, 1865)等几本著作及数十篇论文。

杰文斯是个天才横溢的学者,其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是边际效用论的创始人之一之外,早期的英国经济学说史著作还把他列为第一流的统计学家。他也是早期的数理经济学家,此外还发表过不少通俗逻辑学的著作,还是目录学的先驱者,甚至曾用自己的经验进行过肌肉疲劳状态的研究。

杰文斯的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其实是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初即已完成,他于1862年曾写过一篇阐述其概要的论文送交大不列颠学会,直到1866年才得以发表,并且没有得到重视。此时他也在忙于其他问题的研究,直到1868年爱J·堡大学的一位工程学教授佛里明·金肯(Fleeming Jenkin, 1833-1885)发表了一篇经济学论文《供求定律的图形表述》(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Laws of Supply and Demand),批评杰文斯在早期认定效用无法度量而将供求分析建立在市场活动之上的作法,才引起杰文斯的注意,并以所完成的理论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作为回答。

由于杰文斯早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因此,他发誓要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以图为社会做出贡献。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涉及在国民财富的创造中如何使穷人的数目尽可能地减少、使劳动者获得适当的报酬,以及如何使财富作为最好的消费,从而将消费理论放置于生产理论和分配理论之前,这就背离了古典的传统。

他借助边际效用的概念所提出的交换方程式,虽然与后来人埃奇沃斯的纯交换理论相比还嫌粗浅,但却是后者的基础。他除了对边际效用、劳动理论、资本与利息等均有所建树之外,其坚实的统计学知识使他在研究金融和经济周期时也获益匪浅。他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其实是《金融统计学》(Financial Statistics, 1861),由于是自费出版,因而没有引起什么注意。关于经济周期的研究,他在大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太阳黑子说”,虽然在今天看来已经过时,但是在农业生产占很大成份的当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最后,还有两位边际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的瓦尔拉斯和美国的克拉克

边际效用理论是在1870年左右,是由英格兰的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和瑞士的利昂·瓦尔拉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他们最终使边际主义广泛流传,但是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HH Gossen)早就指出了交换价值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约翰·霍布森在《工业与财富》(1914年)一书中首创“边际主义”一词,用以概括经济学家们所接受的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它首次出现在“‘边际主义’在学术界已被普遍接受”这句话中.

边际主义的生产成本
答:斯密认为产品的经济价值取决于投入的人工,所以他对钻石昂贵的解释是,生产钻石需要很多劳动力去发现和开采(参看:劳动价值说)。在均衡状态下,价格反映了每单位产品的成本,而且各个部门的收益率一致。一些经济学家至今坚信这个结论,特别是古典经济学家。边际主义的起源来自于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他认为土地...

边际主义的分配理论
答:克拉克认为,价值里面完全没有劳动的因素,价值是市场上双方竞争并达到均衡时的结果。换言之,克拉克认为价值并不是自然的或者先定的,而是随着市场上买卖双方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由于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我们又无法直接去观察或者测量到价值,那么只能将商品的价格作为价值。边际主义对新古典经济学有...

边际主义的奥地利学派
答:奥地利学派完全接受了边际主义,同价值的要素投入理论完全决裂。他们把边际效用理论作为出发点,例如,劳动力的供给反映了闲暇的主观边际效用(还有劳动的边际效用)。奥地利学派建立了边际效用定律,而那时的心理学家对韦伯-费希纳定律很感兴趣,该定律是说,刺激是等比级数时,感觉的强度才能达到等差级数。比如...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
答:斯密前有很多大佬,如费拉拉、配第、魁奈、坎蒂隆和杜尔阁等等,但是《国富论》进行了经济学的第一次详细而完整的综合而又取得了极大的影响力。而1870年众所周知“边际主义”已经兴起。【马克思将这个时期的经济学分为斯密、李嘉图代表的‘古典学派’和马尔萨斯萨伊穆勒代表的‘庸俗经济学’。而凯恩斯则将重...

试述边际革命及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
答:边际革命。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的出现被认为是经济学中爆发了一场全面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被称为边际革命。这场革命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边际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初开始持续到二十世纪初,相继二、三十年,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经济思维的概念:边际分析定义
答:在边际分析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任何事物的边际值都不是固定的,边际值会随着 该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从19世纪经济学家成为边际主义思想家以来,这个假定帮助他们解决了多年来一直困扰古典经济学家的问题,比如"水和钴石悖论"。这个问题是:理性之人为什么会花巨资去购买钴石这样的非必需品呢?而为什么...

弗莱堡学派的弗莱堡学派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答:他们反对历史必然的宿命观,主张以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去积极干预社会经济过程,以建立一种合乎人的本性的经济秩序。而欧肯本人在此时则忙与《国民经济学基础》的写作,研究经济学方法问题。他坚信边际主义的经济理论是正确的,运用边际主义理论来分析经济现实是正确的方法。弗莱堡学派的政策目标是实现边际主义所描述的完全...

边际效用理论谁提出的
答:它还提出了市场价格论,认为市场价格是在竞争条件下,买卖双方对物品的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庞巴维克。边际效用价值论是边际效用学派理论的核心和基础。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认为,商品价值由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效用是指物品能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边际效用则指每增加购买一...

新古典主义区位理论的典型代表
答:进入60年代以后,以阿兰索(William Alonso)、密尔斯(Edwin S. Mills)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边际主义*应用于传统的地租理论中,从而导致了这一领域的一场革命,孕育出新古典主义地租理论。自问世之日起,新古典主义城市地租理论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褒贬兼有,评价各异,有人为其大唱赞歌;也有人...

张伯伦和罗宾逊是否属于边际主义或新古典主义传统主流?
答:不是。1、美国哈佛大学张伯伦教授和英国剑桥大学罗宾逊夫人,摒弃了新古典主义均衡范式,提出了新的垄断理论或不完全竞争理论。2、他们指出,实际的市场既不是竞争的,也不是垄断的,而是这两种因素的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