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基本方法

作者&投稿:哀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统计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具有自己完善的方法体系。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从大的方面看,其基本研究方法有:
(一)、大量观察法
这是统计活动过程中搜集数据资料阶段(即统计调查阶段)的基本方法:即要对所研究现象总体中的足够多数的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以期认识具有规律性的总体数量特征。大量观察法的数理依据是大数定律,大数定律是指虽然每个个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作用不同而在数量上几存有差异,但对总体而言可以相互抵消而呈现出稳定的规律性,因此只有对足够多数的个体进行观察,观察值的综合结果才会趋向稳定,建立在大量观察法基础上的数据资料才会给出一般的结论。统计学的各种调查方法都属于大量观察法。
(二)、统计分组法
由于所研究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差异性及多层次性,需要我们对所研究现象进行分组或分类研究,以期在同质的基础上探求不同组或类之间的差异性。统计分组在整个统计活动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统计调查阶段可通过统计分组法来搜集不同类的资料,并可使抽样调查的样本代表性得以提高(即分层抽样方式);在统计整理阶段可以通过统计分组法使各种数据资料得到分门别类的加工处理和储存,并为编制分布数列提供基础;在统计分析阶段则可以通过统计分组法来划分现象类型、研究总体内在结构、比较不同类或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和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统计学中的统计分组法有传统分组法、判别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等。
(三)、综合指标法
统计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的特征是通过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的。所谓综合指标,是指用来从总体上反映所研究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范畴及其数值,常见的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等。综合指标法在统计学、尤其是社会经济统计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描述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如何最真实客观地记录、描述和反映所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是统计指标理论研究的一大课题。
(四)、统计模型法
在以统计指标来反映所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的同时,我们还经常需要对相关现象之间的数量变动关系进行定量研究,以了解某一(些)现象数量变动与另一(些)现象数量变动之间的关系及变动的影响程度。在研究这种数量变动关系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一定的假定条件,用合适的数学方程来进行模拟,这种方法就叫做统计模型法。
(五)、统计推断法
在统计认识活动中,我们所观察的往往只是所研究现象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掌握的只是具有随机性的样本观察数据,而认识总体数量特征是统计研究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概率论和样本分布理论,运用参数估计或假设检验的方法,由样本观测数据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这种由样本来推断总体的方法就叫统计推断法。统计推断法已在统计研究的许多领域得到应用,除了最常见的总体指标推断外,统计模型参数的估计和检验、统计预测中原时间序列的估计和检验等,也都属于统计推断的范畴,都存在着误差和置信度的问题。在实践中这是一种有效又经济的方法,其应用范围很广泛,发展很快,统计推断法已成为现代统计学的基本方法。
上述各种方法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配合的,共同组成了统计学方法体系。
基于上面的知识,我们可以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社会经济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时,具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形式和研究特点。表现如下:
  
  一、数量性
  社会经济统计学最基本的研究特点就是以数字为语言,用数字说话。具体地说,是用规模、水平、速度、结构和比例关系等,去描述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推测事物发展的前景。
  但应注意,统计学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不同于数学上研究的纯数量,它不是抽象的数量,它是以现象质的规定性为基础的,是带有一定具体内容的数量。因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辨证统一,没有质也就没有量。
  例如:要了解哈尔滨市重工业产值,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重工业。所谓重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动力和原材料的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制造工业。然后要确定重工业产值的含义和统计口径以及哈尔滨市哪些企业属于重工业企业,这些都是质的规定。在此基础上,还要解决怎样搜集、整理和汇总重工业产值资料,最后才能得到哈尔滨市重工业产值的具体数值。
  
  二、总体性
  总体性又称大量性或综合性。统计研究的着眼点是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而不是少量或个别现象,它是通过对个别事物大量观察,占有丰富材料,加以分析综合,来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例如,2004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9%,这个数量反映的是550多种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总的平均上涨水平,而不是指哪一种具体消费商品或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水平。而要对这550多种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情况进行调查,就必须先对每一种个别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情况进行调查,然后进行汇总综合,从而达到对550多种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的总体认识。
  统计研究并不排除从个别现象入手,但统计研究个体是为了综合个体而认识总体,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要认识总体。例如,2000年11月1日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逐一登记了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每个人的性别、年龄等特征,但人口普查的目的并不是要了解关于某个人的特征,而是为了通过对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汇总计算,得出关于我国人口总体的特征资料,从而达到对全国人口现象总体的认识。汇总后结果显示, 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下同)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26583万人。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113368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80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9 个百分点。从总体着眼,从个体入手,体现了统计工作中总体和个体之间的辨证关系。
  
  三、社会性
  社会经济统计学通过研究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来认识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反映物质资料的占有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其定量研究是以定性分析为前提的,而定性使其在客观上就有了社会关系的内涵。社会经济现象与自然科学技术问题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社会经济现象,站在不同的立场,持有不同的观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出差别较大的结论。这些都体现出社会经济统计活动的社会性。
  
  四、变异性
  又称差异性。统计研究同类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它的前提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并不是由某种固定的原因事先给定的。例如一个地区的居民人口有多有少,居民的文化程度有高有低,住户的生活消费水平有升有降等等,正是各单位之间这种差异的存在,才需要研究地区的人口总数、居民文化结构、住户平均生活消费水平等统计指标。如果各单位不存在这些差异,也就无需进行统计,如果各单位之间的差异是按已知条件事先可以推定的,也就无需进行统计调查研究。
  
  五、具体性
  统计研究的总体数量是一个有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条件限定的数量。如利润额800万元,在团结看来,它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抽象数量。如果说2004年12月某企业利润额800万元,这就是统计中所说的具体数量了。可见具体性就是指在时间、地点、条件三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性。
  统计工作虽然是研究具体的数量,但为了进行复杂的定量分析,还需要借助抽象的数学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遵循一定的数学规则。以抽象方法为手段,以具体数量为目的,体现了统计研究中具体和抽象的辨证关系。

统计的研究方法很多, 但归纳起来,其基本方法有:大量观察法、分组法和综合指标法,现分述如下 :
( 一 ) 大量观察法
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之中,脱离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统计就是把研究的现象作为一个总体来观察的,因而,统计必须运用大量观察法。所谓大量观察法就是对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够多数的单位进行观察。
( 二 ) 分组法
根据所研究对象总体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任务,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所研究的现象总体划分为不同性质或类型的组,这种方法在统计上被称为统计分组法。
( 三 ) 综合指标法
所谓综合指标法 , 是指利用综合指标对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综合、概括和分析的方法。
此外 , 统计工作中还要运用典型调查法、回归与相关、统计推断法、科学估算法、预测分析和综合评价法等。

“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
答:“统计学”的基本方法有:(一)大量观察法。(二)统计分组法。(三)综合指标法。(四)时间数列分析法。(五)指数分析法。(六)相关分析法。第三类是为了进行理论性推理而采用的例示性的数字。配第把这种运用数字和符号进行的推理称之为“代数的算法”。从配第使用数据的方法看,“政治算数”阶...

"统计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答:统计学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具有自己完善的方法体系。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从大的方面看,其基本研究方法有:(一)、大量观察法 这是统计活动过程中搜集数据资料阶段(即统计调查阶段)的基本方法:即要对所研究现象总体中的足够多数的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以期认识具有规律性的总体数量特征。大量观...

经济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什么?
答:经济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数据处理和模型分析等技术手段,涉及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其中,描述性统计是最基本的统计学方法,它可以通过均值、标准差等指标,对数据的位置、散布程度、偏态等情况进行概括性的描述。此外,还有回归分析方法,是经济学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答: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如下:1、大量观察法:即对研究总体的全部或足够多数的单位进行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2、统计分组法:应用分组来研究总体内部差异的方法。3、统计指标法:应用统计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状况。4、归纳推断法:以一定的置信标准,根据样本数据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5、实验设计:即...

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其基本功能和适用范围是?
答:对统计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数量关系分析方法是运用统计学中论述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包括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结构比例、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的方法。如对比分析法、平均和变异分析法、综合评价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

如何学习《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
答: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 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社会统计学派是如何研究经济的?
答:1、一个月的气温变化情况。2、一年来家中收入增长情况。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统计学提供更多的统计方法;社会科学本身也不断地向细分化和定量化发展,也要求统计学能提供更有效的调查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因此,社会统计学派也日益重视方法论的研究,出现了从实质性方法论转化的趋势。社会统计学派:社会...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综合指标法是指运用各种综合统计指标,从具体数量方面对现实社会经济总体的规模及特征所进行的概括和分析的方法。在大量观察和分组基础上计算的综合指标,基本排除了总体中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反映出普遍的、决定性条件的作用结果。1.总量指标...

社会经济现象的次数分布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答:洛伦茨分布曲线运作的条件为:第一,居民或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计算各组居民或家庭的比重。第二,计算各组收入的比重。从统计学概念上来说,前者就是频率,即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后者就是各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比重。社会经济现象:1、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基本内容。
答:也就是说,社会统计学的形成早于数理统计学两个世纪。由于社会统计学广泛地用于经济和政治,所以得到各国历届政府的极大重视,并得到系统的发展。而数理统计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由于概率论的发展,而得到飞速发展。经过近400年的变迁,目前世界上已形成社会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两大体系。两体系争论不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