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作为现代汉语的虚词,有哪几种用法

作者&投稿:斐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代汉语中有哪些虚词~

现代汉语虚词虽然不是很多,但它在汉语中,使用的频率却是相当之高。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的统计,虚词“的”和“了”,在汉语所有词的使用中,是使用最多的两个。
这在汉语研究中,意见还不一致。总的来看,认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实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叹词是虚词,意见比较一致。对副词分歧较大,对代词、数词、量词也有分歧。这是因为人们对实词和虚词的看法和分类标准的不同所造成的。

扩展资料:
在句中用“之”字,以工整文句,《诗经》上到处见之。如《诗经·小雅·正月》:“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用一“之”字,使句子工整。
《诗经》中“之”字甚多,据黎锦熙先生统计,《诗经》用之字共1039个,其中动词4个,形容词52个,代名词400个,介助词583个,以介助词为最多。
(见黎锦熙《汉语解释词论文集》)除文字用之字为语助外,印文题额也用之字。例如宋太祖赵匡胤见开封城门额有“朱雀之门”,便问赵普何不写朱雀门,加之字何用,赵答以助语。印章亦多加之”字。
如汉代人好以五字为印文,若位在丞相,印文为丞相之印章。后世印文取其偶数,平正,印文多用之字,如单名不足四字,则为“口口之印”。(参见《履斋示儿编》卷十二“印文榜额有之字”条)今人尚有用之。
又一句用之字和其他字以成句亦常有之。如《诗经·邶风·雄雉》“道之云远”,以及《瞻印》:“人之云亡”,只用“道远”和“人亡”四字不能成句,加此二之字以成之,诗文中类此颇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虚词

虚词分为介词连词,助词(一)介词的用法
1、对、对于、关于
(1)“对、对于”用来介绍动作的对象及有关的人或物,大多可通用.
“对”的意义更广泛,还有“向”、“对待”的意思.
“对、对于”运用时常见的错误是主客体颠倒.
(2)“关于”表关涉,“对于”指对象.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只能位于主语前,“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位于主语前后均可.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作标题,“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不能.
2、在……上、中、下
“在……上”、“在……下”中间插的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是谓语性词语.
“在……上”中间可插入兼属名词的动词,但不能插入动宾短语.“在……下”中间不能插入主谓短语.
“在……中”中间可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表动作正在进行.
(二)连词的用法
1、和
运用“和”连接并列成分要分清层次,多个并列成分只在最后一个成分前加“和”,其余并列成分间用顿号隔开.
2、或
“或”表选择,多项选一;“和”表联合,多项兼存.
(三)助词的用法
1、的、地、得
“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分别是定语、状语、补语的标志,应以此标准据结构分辨它们的用法.
2、着
“着”表动作正在进行,不表进行的行为不能用“着”.
3、了
“了”表实现,不能与“正在”或“将会”等连用.

“的”作为结构助词,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方式也较复杂。
1、在书面语里,有时仍然会沿用古汉语的结构助词“之”。用双音节定语修饰单音节中心语时会这样用,例如“星星之火”。要是用“的”,就得说成“星星点点的火花”才顺口。
2、“的”还可以用来附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其相关的短语的后面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例如:木头的、说的、参观的、这家饭店的、卖菜的、中国制造的。

3、“的”字短语的基本功能是充当主语、宾语。比如:
抹窗的抹窗,洗地的洗地,打水的打水,擦桌的擦桌,大家欢快地干起来。(主语)
我最恨偷东西的。(宾语)
大的太大,小的太小,不要了。(主语)
买的没有(卖的)精。(主语)
4、“的”字短语用在句子里意义很具体,离开了句子,就有比较大的概括性。例如:

红的(指各种带红色的物品)
红的是花。(指各种带红色的花)
红的玫瑰花。(“红”修饰限制玫瑰花,仅指红玫瑰)
因此,如果所说的人或事物具有泛指性,往往会用“的”字短语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