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人网上代购,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作者&投稿:聂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帮别人代购贴牌产品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民不举官不究

不超过一定限度,代购是合法的,分两种情况:
1、一种是本人从国外购买不超过一定价值和数量的物品,供自己使用或馈赠亲朋;
2、另一种是专门的代购商家进行代购,但这些商家的物品是按法律交税的.
如果超过限度,不仅逃税违法,缴了税再去卖也不行。当然,存侥幸心理,超过以上法律政策规定,为了逃税而代购是违法的。
海关法律政策中的“合法代购”要求必须“自用”,那样的物品具有“非贸易性”的特征,即入境后不用于出售或出租.显然易见,海外代购产业中,这些商品将再次进入贸易领域,所以海外代购的商品是货物,无论其价值多少,都要照章纳税。

扩展资料:8月1日,海关总署第56号文正式实施。公告要求:“电子商务企业或个人通过经海关认可并且与海关联网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跨境交易进出境货物、物品的,按照本公告接受海关监管。”
“电子商务企业或个人、支付企业、物流企业应在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申报前,分别向海关提交订单、支付、物流等信息。”
根据《海关法》相关规定:“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自用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含5000元,下同)以内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邮递进境物品应缴进口税超过50元人民币的一律按商品价值全额征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电商法》昨起实施 “代购”也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网上代购如果涉及到偷逃税款,就是违法行为。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量刑标准,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为了牟利的代购,在入境环节又是以“物品”申报入境的,涉嫌伪报贸易方式,具有走私嫌疑。反之,不具有牟利性质的代购,一般不能被认为走私。本质在于有无以自用物品申报,而实际上为销售或转让牟利的主观故意。

  一、不超过一定限度,代购是合法的
  “代购”不等于“违法”,其实有两种形式的代购是合法的:一种是本人从国外购买不超过一定价值和数量的物品,供自己使用或馈赠亲朋;另一种是专门的代购商家进行代购,但这些商家的物品是按法律交税的。
  2010年,海关总署第54号公告规定,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含5000元)的, 并且限自用、合理数量,海关予以免税放行;对于邮寄,海关总署第43号公告指出,个人邮寄进境物品应征进口税税额在人民币50元(含50元)以下的,海关 予以免征。而《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中阐明:“自用”,指旅客或者收件人本人自用、馈赠亲友而非为出售或者出租;“合理数量”,指海关根据旅客或者收件 人的情况、旅行目的和居留时间所确定的正常数量。
  也就是说,把握一定的限度,普通人出国回来买点东西,可以不缴税,享受一定实惠。另外,代购生意也可以在合法范围内做,比如一些代购网站,对国内稀缺商品进行国外采购,而后快递给客户,他们会在最终价格上计入税款,或者客户签收时补缴税款,这也没有问题。

  二、超过限度,不仅逃税违法,缴了税再去卖也不行
  当然,存侥幸心理,超过以上法律政策规定,为了逃税而代购是违法的,“空姐”的行为自然触及了以上法律。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按超额缴税了,但只要转手牟利,也涉嫌违法。
  海关法律政策中的“合法代购”要求必须“自用”,那样的物品具有“非贸易性”的特征,即入境后不用于出售或出租。显然易见,海外代购产业中,这些商品将再次进入贸易领域,所以海外代购的商品是货物,无论其价值多少,都要照章纳税。
  这意味着,代购货物达没达到5000元或50元并不重要,因为这两个是针对自用的限制,而用于牟利的代购,即使单次价值和数量都很小或者按自用缴了税也不行,也应该按进口货物来缴税。当然,现实中对是否是自用很难辨别,一旦被查到,后果才严重。

  三、除了直接代购人,转售、购买代购品同样违法
  在庭审中,“空姐”辩解道,“有一部分货物是从国内代购网站上购买的,因此这部分不应计算在内”,事实上,不管是谁,只要主观上明知是“代购品”而购买的,都涉嫌违法。
  《海关法》中规定,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货物、物品的也应追究法律责任,由于很多代购行为涉嫌“走私”,于是买代购品的人也是涉嫌参与“走私”的;而《刑法》中规定,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将构成走私罪。
  由此观之,代购虽然成了产业链,不少消费者享受着代购的实惠,但按照现行法律,购买代购品的确涉嫌违法犯罪。

替人代购药品,视为销售行为。
《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二条 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三条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第四十四条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

如果起诉,你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因为你按每单5元收手续费,这既是一种合同又是一种证据,是你推卸不掉的责任,除非你有其他证据或证人能为你证明你是无辜的。

是的,有一定的民事风险。

骑手代购6桶泡面20个鸡蛋要900,涉事人将会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呢?
答:涉事人将会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呢?对于在疫情期间对物价故意哄抬价格的举动,警方是不允许的,这名骑士之法犯法已经严重的违反了防疫要求,他将会面临这相应的法律处罚。对于这件事情,我的个人感想。在疫情如今还那么严峻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用各种的方法来为难自己人,既然自己已经接收了订单,并且同意了...

帮别人代购香烟违法吗
答:也不包括在互联网上从事卷烟经营。因此,王某在互联网上的卷烟销售行为,应认定为超越行政许可范围经营,属于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八十条规定:被许可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超越行政许可范围进行活动的;(四)法律、...

代购需要缴纳税务偷税漏税需承担刑事责任
答: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

代购超过多少钱要判刑
答: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处罚。【法律依据】:《...

离岛免税套代购人员承担的法律责任有行政责任吗
答:有。离岛免税套代购人员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根据中国法律法规规定,倒卖、代购、走私免税商品的个人,依法依规纳入信用记录,3年内不得购买离岛免税商品。对于构成走私行为或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由海关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对协助违反离岛免税政策、扰乱...

外国人在外国帮国内代购,触犯了我们国家的法律吗?
答:需要纳税,量大会安走私来判

海外代购药是违法的吗?
答:无论是个人自用,还是代购销售,只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并取得《进口药品注册证》,且通过正常缴纳关税来代购,完全合法。如果代购过程中违反法律规定、逃避了海关监管、偷逃关税,则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属于违法行为。根据药品管理法中的相关规定:第七十四条 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

《电子商务法》将于明年实施,代购和微商将何去何从?
答:明年将实施《电子商务法》,代购和微商将面临行业整顿,一些乱象丛生的情况将得到有效改善,行业风气也将越来越好,大家购买产品的品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现在做代购的门槛很低,没有资质的要求,没有营业执照,也不需要租赁场地,只需要跑跑腿就可以赚取中间的价差,更有甚者,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

代购有什么风险
答:法律防范 随着海外代购的日益火爆,私人代购业务准入条件及电子商务监管等方面的规范亟待完善。作为普通消费者,在享受代购喜悦的同时,更应当增强自己的风险意识,慎重选择代购商家和商品。1、最好选择有较高知名度的网络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对于私人开建的代购网站,要认真审查其资信情况。2、由于网上购物...

代购药品违法吗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二条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可以自行生产药品,也可以委托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自行生产药品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委托生产的,应当委托符合条件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受托生产企业应当签订委托协议和质量协议,并严格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