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是怎样的一个人?

作者&投稿:壹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艾森豪威尔是怎样当上盟军总司令的~

  提起艾森豪威尔当上盟军统帅,必须讲一个人,乔治。马歇尔,因为是乔治。马歇尔这个“伯乐”看上这个“千里马”的。

  马歇尔在美国五星上将里面,名列第二,仅次于潘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担任陆军参谋长,这个职务负责陆军的军政、军令权,当然,他对美国陆军高级军官的人事提名具有全权。由于罗斯福总统非常信任马歇尔,因此马歇尔提名晋升的军官,罗斯福总统一般照准。

  马歇尔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知人善任”。他随身有一个笔记本,黑皮笔记本,记录着他耳闻目睹的一些有才华、有培养前途的军官的名字和表现,并且有他的评语。比如,他对巴顿的评语是这样的,他说:“此人能带领部队赴汤蹈火。”这是第一个评语。

  第二个评语:“要用一根绳子紧紧地套住他的脖子”。

  第三个评语:“一有装甲部队,立即交给他指挥。”所以,马歇尔对巴顿的评语是入木三分哪!

  只要上了马歇尔黑皮笔记本,就有可能成为更高一级的军官,升官啊!艾森豪威尔就上了马歇尔这个黑皮笔记本。
  第一件事是1941年夏天,艾森豪威尔在克鲁格手下,就是第3集团军当参谋长,军衔:上校。当时,这个集团军正搞一次大规模的演习,夏季演习。这次演习最突出的特点,是后勤协调得好,后勤保障及时、有力。这个问题在当时美军中是一个大大的难题。后勤保障问题不协调。这次演习计划都是艾森豪威尔弄的,马歇尔看了这个之后,他说,后勤保障牵涉面极广,能如此协调得好,得益于事先计划得周密。于是,这个评价就上了马歇尔这个黑皮笔记本。这是艾森豪威尔第一次上了他的笔记本。

  第二件事,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艾森豪威尔被调到陆军部工作的第一天发生的事情。由于艾森豪威尔曾经是在麦克阿瑟办公室工作,在麦克阿瑟办公室工作了6年,对菲律宾防务非常了解,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本人的关系又非常好,俩人私交很好,但是他们是上下级关系。所以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马歇尔就把他调到陆军部作战指导计划处负责远东事务。

  1941年12月7号,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10日,艾森豪威尔向马歇尔报到。报到这一天,马歇尔跟他讲了20分钟,为什么把你调来?然后问他一句话:“我们在远东太平洋行动方针是什么?”

  就问他这一句话。如果艾森豪威尔当时就回答是什么,是什么的话,你不问我吗?“知无不言”啊!那么就很可能不会有后来我们见到的艾森豪威尔了。因为马歇尔最讨厌对重大问题脱口而出的行为——马歇尔认为,这种不加考虑就给予答案的做法,投机的成分很大。

  然而,艾森豪威尔却想了片刻,冷静地说:“将军,让我考虑几个小时再回答你这个问题,可以吗?”

  马歇尔说:“好!”但是,在他的笔记本里面,艾森豪威尔的名字下面又多了几个字:此人完全胜任准将军衔!这是第二件事情,上他笔记本了。

  第三个上了笔记本事情,是在决策美国究竟是“先欧后亚”,还是“先亚后欧”,还是“欧亚并重”的战略问题上。在这个问题上,艾森豪威尔的表现出色。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上下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在太平洋作为美军的主战场。美国当时建国一百多年,没有挨过打,小日本一下子把太平洋舰队炸得稀里哗啦,美国上下同仇敌忾,要求将太平洋战场作为美军的主战场,把战争重心放在太平洋,先打败日本,再去打希特勒。然而罗斯福和马歇尔从大战略考虑,必须要“先欧后亚”,先打败希特勒,回过头来再打日本人,把主要作战力量放在欧洲,而不是放在亚洲,不能将美国武装力量化整为零地在太平洋战区作战。所以,1942年4月7号,马歇尔先到英国访问,和英国人达成了一项联合作战的议案。回过来之后,他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议案草案的内容,然后让艾森豪威尔飞往英国做一次实地考察,并对在英国设立美军指挥机构,处理日后征兵等事务提出具体建议。艾森豪威尔领命飞赴伦敦,10天之后,回国了。6月8日,他完成了一份报告,就是《给欧洲战区指挥将领的命令》这个报告,放在马歇尔的办公桌上。在报告中,艾森豪威尔详细地提出了,美军在欧洲作战,各军兵种统一指挥问题。

  艾森豪威尔,我方才谈到,在菲律宾服役6年,他当麦克阿瑟的助手,是6年的时间,对日本人进攻太平洋应该说是最仇恨的了。因此作为他本人来讲,最应该主张“先亚后欧”战略的。然而,艾森豪威尔在毫不知情——不知什么呢?不知道马歇尔和英国人签订那个具体的草案的前提之下,马歇尔没有透露啊,让他去飞赴英国啊,他在豪不知情的情况下,不仅坚决主张“先欧后亚”,而且制定了一个非常好的美国赴欧作战统一指挥的报告。所以马歇尔说,艾森豪威尔不是一个参谋,而是一个卓越的统帅。

  于是,马歇尔在听完艾森豪威尔汇报之后,他说了几句话,因为当时艾森豪威尔向马歇尔汇报之后,还提醒马歇尔,提醒马歇尔说什么呢?“请将军再仔细阅读这一份报告,看是否有错误或不当的地方。”马歇尔回答说:“我当然要阅读,但是你也许是执行这个文件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打算什么时候飞赴伦敦?”

  那么马歇尔这句话就等于说,未来在欧洲作战的美军将由你艾森豪威尔来统帅。可是当时,艾森豪威尔还是一个刚刚晋升为少将的军官,刚刚晋升少将。不仅艾森豪威尔想不到,整个美军,整个美国都想像不到。因为艾森豪威尔的名字在当时对于美国人太陌生了,他是一个参谋,太陌生了!可是,马歇尔在给罗斯福的提名报告里,有过这么一段话:“艾森豪威尔不仅具有军事方面的学识和组织方面的才能,而且还善于使别人接受他的观点,善于调解不同意见, 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并真心地信赖他。而这些品德和长处,又恰恰是我们驻欧洲部队统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就这样,艾森豪威尔超越了366名美国高级将领,因为当时美国有366名——包括他本人,有367名少将以上军衔的人。就是说,在他前面还有366名比他资历更老一点的高级将领。就这样,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历史上继潘兴上将之后第二位远征欧洲的统帅。1942年6月24日,艾森豪威尔离别妻儿老小飞赴伦敦,走马上任。

  这就是艾森豪威尔怎样当上盟军统帅的。他没有打过仗,他就是一个参谋。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Dwightd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 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生于得克萨斯州丹尼森城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戴维·艾森豪威尔,母亲爱达·艾森豪威尔,共有三个儿子。好像都是德国人) 1915年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毕业后,到步兵团队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留在国内任科尔特坦克训练中心主任。1922年赴巴拿马运河区执勤。 1925年进指挥与参谋学校学习。1927年入陆军军事学院深造。 1928年随“战争纪念委员会”赴法工作一年,回国后在陆军参谋部工作。 1933年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副官。1935年,随麦克阿瑟去菲律宾任助理军事顾问,帮助组建菲律宾军队。 1939年欧战爆发后回国,历任营长、师参谋长、军参谋长、集团军参谋长。因工作成绩优异,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1941年9月晋升准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艾森豪威尔被调任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副处长、处长,负责向太平洋战场增调防御力量,1942年3月改任作战处处长。他支持“先欧后亚”战略,主张尽快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抄近路攻入德国。 1942年 6月,被罗斯福选任为欧洲战区美军司令。从当年 11月起,先后担任北非和地中海盟军总司令,指挥盟军相继在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登陆,很快结束了北非战事,并迫使意大利投降和对德宣战。1943年 12月,艾森豪威尔受命担任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司令。1944年 6月,指挥盟军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诺曼底登陆战役,随后又将德军驱逐出法、比、荷境,并直捣德国腹地。同年 12月,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他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善于把多国的庞大武装力量合为一体,协调行动、共同战斗。 德国投降后,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驻德国占领军总司令。 1945年11月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2月退役,一度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1952年重新服现役,出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力量最高司令。 1953~1961年,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他在任内继续推行杜鲁门的“冷战”政策,扩大核武器生产,加速发展战略空军,推行“大规模报复战略”。 1969年3月28日在华盛顿去世,终年79岁。著有回忆录《远征欧陆》,《授权变革》和《争取和平》等书。 在美军历史上,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曾获得很多个第一。 在美军历史上,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是晋升得“第一快”;他出身“第一穷”;他是美军统率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个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统帅;他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他的前途是“第一大”--惟一的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在美军历史上,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曾获得很多个第一。美军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他是晋升得“第一快”;他出身“第一穷”;他是美军统率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他第一个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统帅;他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他是美国唯一的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

1911年,艾森豪威尔考取美国海军学院,却因年龄大而未被录取,后经参议员推荐,考入美国西点军校。

由于战争,许多同学都去法国参战,他却被留在国内从事训练工作,赴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任职。1916年艾森豪威尔晋升为少校。1921年他从陆军坦克学校毕业,创办了美国陆军的第一所战车训练营。1922年他又调任驻巴拿马的第20步兵旅参谋。在巴拿马服役的3年中,艾森豪威尔受到了康纳的特殊栽培,军事知识和技能大为长进。艾森豪威尔学习认真,训练刻苦,于1926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随后又经康纳介绍而赴法国进行战场考察。

1929年,艾森豪威尔赴陆军部助理部长办公室任职。1933年,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助理。1935~1940年,担任菲律宾军事顾问麦克阿瑟的高级助理。1936年,艾森蒙威尔晋升为中校。

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他不顾麦克阿瑟等人的劝阻和挽留,坚决要求回国。年底回国后,任美国西部军区司令部的后勤计划官。1941年,艾森豪威尔改任团长,后来又改任第3集团军参谋长,晋升准将。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军基地。8日,美国对日本宣战。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第5天,马歇尔电召艾森豪威尔速回华盛顿。因为艾森豪威尔熟悉菲律宾和太平洋地区,但更主要的是他有丰富的参谋工作经验。他先任战争计划处副处长,不久计划处升格为作战厅,他又被任命为作战厅长,几星期后便升为少将。

这时的艾森豪威尔,虽然还没有资格参加那些有关同盟国战略问题的高层会议,但他却能站在最高统帅的角度,代表美国利益来指导全球性的战略行动。在1942年6月,艾森豪威尔成为驻伦敦的美军欧洲战区总司令,7月,晋升为中将。

1942年7月,鉴于非洲的英军及远东美军接连受挫的形势,美、英决定发动北非战役。8月,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实施北非登陆的盟军最高司令。在这之前,他并未单独指挥过作战,然而他就任后的第一次重大使命却马到成功,英美联军在北非登陆进展顺利。艾森豪威尔也因此名声大震。

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威尔率领美英联军10万人分三路在法属北非殖民地登陆。1943年2月,艾森豪威尔获得了当时的最高军衔上将军衔,出任北非和地中海盟军总司令。

在这一时期,他指挥了一生中最著名的两场战役,也是在世界战争史上影响较为重大的两次战役,分别是西西里战役和诺曼底登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曾任美国驻德占领军司令。1945年回国,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一度退出现役,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年,在法国任北约武装部队最高司令。

1952年艾森豪威尔退出军界,参加总统竞选,1953年就职后,他签定了《朝鲜停战协定》。1953~1960年,艾森豪威尔连任两届美国总统。

1969年3月28日,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病逝,终年79岁。他留下的主要著作有《远征欧陆》、《白宫岁月》和《艾森豪威尔的战争经历》。

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哪些著名的指挥官(将领)?好像有10位是举世闻名的...
答:艾森豪威尔( Dwight Eisenhower )1890 年 10 月 14 日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一贫寒家庭。 21 岁时考入西点军校。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领导组织天才。曾在麦克阿瑟和马歇尔手下作参谋工作,是马歇尔慧眼独具使其有机会成为举世闻名的二战中欧洲盟军远征军的最高统帅,永久五星上将。蒙哥马利和巴顿就是其手下...

艾森豪威尔为什么会成为孟军统帅(优点)
答:就这样,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历史上继潘兴上将之后第二位远征欧洲的统帅。1942年6月24日,艾森豪威尔离别妻儿老小飞赴伦敦,走马上任。 这就是艾森豪威尔怎样当上盟军统帅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1-08 展开全部 艾森豪威尔,也就是丘吉尔,他具有超强的军事才干,他...

诺曼底登陆,丘吉尔为什么反对戴高乐进入法国大陆?
答:他一方面坚持另选时间播放声明。于是,就有了两种矛盾的号召,艾森豪威尔号召法国人服从盟军统帅部,而戴高乐号召人们听从法国临时政府的;另一方面他宣称盟军印制的货币,法国政府不承认,同时派员跟随盟军登陆,防止他们篡权。同时,他施展“死缠烂打”的战术,天天围着丘吉尔,要求进入法国领土。当然,他选择...

二战时期的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哪一个的指挥权更...
答:二战时,美军还有一个参谋长联席会。参谋长联席会的作用就是为美军各军种联合作战提供协调,同时也是为美国总统和国防部长提供军事顾问。然后就是国防部长,战时国防部长是直接指挥美国三军的指挥人员,但是国防部长必须有美国总统的授权,否则就是篡权,后果很严重,下场很惨!二战时期艾森豪威尔是盟军总司令,...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这句话出自哪里...
答:” 艾森豪威尔此后一直牢记母亲的话,并激励自己去积极进取,就这样,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成为中技,盟军统帅,最后登上了美国总统之位。印度前总统尼赫鲁也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生活就像玩扑克发到的那手牌是定了的,但你的打法去取决于自己的意志。”二、句子的含义 这句话是一个有理想,...

阿登战役,艾森豪威尔为什么未察觉德国人意图?
答:在这种背景下,美军的统帅艾森豪威尔和英军的统帅蒙哥马利都十分的自信,他们认为德国没有实力发动反击作战,即使德国敢于发动反击作战,盟军也完全有能力应对。实际上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的想法并没有错,只是他们没有想到希特勒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在盟军和德国实力差距悬殊的情况下,希特勒不顾将领们的...

鲁尔战役:英美盟军进攻并分割德军
答:在苏联红军当面防守的是德军主力,这些主力包括战斗力最强的兵团。盟军统帅部(最高统帅为艾森豪威尔将军)决定在全线向德国腹地展开进攻。为此,它计划首先粉碎敌军防守鲁尔工业区的西线最强大集团(莫德尔元帅指挥的“B”集团军群所属坦克第5集团军和第15集团军,以及伞兵第1集团军一部)。德军鲁尔集团辖29个...

蒙哥马利同以艾森豪威尔的分歧是什么?
答:盟军攻克巴黎后,欧洲战争的结束已近在眼前。但此时蒙哥马利同以艾森豪威尔为代表的盟军最高统帅部和美国陆军部门之间却开始出现了重大的意见分歧。蒙哥马利主张以巴黎为中心,集中主力向东北方向挺进。目标是在比利时建立一个强大的空军基地,在冬季到来以前攻下法、德边界的鲁尔,摧毁德国的军事工业。他计划在...

艾森豪威尔是怎样成为盟军统帅的?有哪些著作留下?
答:尤氏作为妻子是足够贤惠的一个了,可是遇到好色无度和任意妄为的丈夫贾珍,她没有办法只能处处为他收拾后果。尤氏出身小门小户,她对贾珍的好虽然没有换来他的爱,可是得到了他的尊重,宁国府的管理权都是交给了她。如果尤氏是贤惠的妻子,那么薛蟠的妻子夏金桂就是一个“悍妇”,她只不过才嫁到薛家才...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100字左右)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