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语文标点符号大全

作者&投稿:红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文中的标点符号有哪些~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符号三大类。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
点号:句号(
。)、问号(
?)、感叹号(
!)、逗号(
,)顿号(、)、分号(;)和冒号(:)。
标号:引号(“


’)、括号〔(

[
]
{
}
〕、破折号(
──
)、省略号(······)、着重号(
.)、书名号(《
》〈
〉)、间隔号(·)、连接号(

)和专名号(
____
)。
符号:注释号(
*
)、隐讳号(×)、虚缺号(□)、斜线号(
/
)、标识号(▲或●)、代替号(~)、连珠号(……)、箭头号(
→)。

学常用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

(附练习及答案)

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容,很多学生对标点符号掌握得不好,甚至出现“一逗到底”的情况。下面这些标点符号用法,也许可以给予孩子帮助。小学阶段需要熟练掌握的标点符号一共有以下十一种,低年级孩子需掌握前7种。

逗号 ,

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用一格,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到一起来了。句号 。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 1:姚明是一位闻名全球的蓝球运动员。

例 2:请拿给我一支笔。(祈使句)

顿号 、

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悦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问号?

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点在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①你的性别是什么?(疑问)

②万里长城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迹吗?(反问)

③是谁带我们走出旧社会?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设问)

感叹号!

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

请求:请让我再看一次吧!

喜爱:我的“小猫咪”是多么的可爱啊!

惊奇:什么,“这样”也行!

气愤:你竟然这么的不知天高地厚!

命令:他看了我一下,紧张的说:“别动!”

冒号:

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

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4)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5)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

6)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便于阅读理解。

引号“”或‘’

引号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为双引号[用“”表示]和单引号[‘’]两种。一般说,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例:赵大叔拍了拍牛头说:“累不累,‘独角龙’?”

1)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

2)需要标出的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3)表示讽刺的意味或反语。

4)要注意的是:在写一个人的直接语言时,在提示语后面,除引语部分用引号外,还要加上另一种标点,表示这句话是谁说的。

引号与其他标点连用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面用冒号。如:小李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

第二种: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如:“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邻居西蒙死了。”

第三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用句号。如:“睡着了吗?”主人一进门就严厉地谴责阿辽沙。

省略号……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没有说完的部分,占两格。它主要有以下三种用法:

1)表示对引文的删节和对重复说的词语的省略。

例: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营养对作文大有好处。正如鲁迅先生说的“读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枯燥了。”

2)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的情景。

例: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3)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者语意深长,余意未尽,发人深省。

例:哎!你这个人真是……使用省略号,无论在句首,句中,还是在句尾,一般都不再加其他标点。

书名号《》

用来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歌曲、电影等的名称。

例 1:《少年彭德怀》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表示电影名知称)

例 2:请把六月一日的《作文报》借给我。(表示报刊名称)

例 3:我最爱唱《歌唱祖国》这首歌。(表示歌曲名称)

例 4:今天我读了《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表示文章名称)

例 5:我最喜欢看《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表示书籍名称)

分号;

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它所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常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并列的部分之间用分号。

例: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2、有的长句子,一个分句内已经用了逗号,那么一个分句与另一个分句之间则应用分号表示停顿。

例:大的面积不是一亩,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

破折号 ——

它表示解释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中断或延续等,占两格,写在格的中间。

1、表示声音的延续。

例: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表示声音的中断。

例:小明睁大了眼睛,不解地问:“这——。”

3、表示解释说明。

例 1: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 年 10 月 22 日。

例 2:这是在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4、表示意思的转折。

例:训练动物很有意思——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

5、表示递进的意思。

例: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书写需要注意的地方

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

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七种符号书写时一般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标在紧靠文字的右边偏下的位置。

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写在行文中间。

引号的前后两部分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前半边标在文字的左边编上,后半边标在文字的右边偏上。

第二点:

书写换行时,句号、逗号、感叹号、问号、冒号、顿号、分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应该紧跟一句话的末了一个字。

引号的后半边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同样,前半边也不能标在一行的末尾。

另外,省略号和破折号可以标在一行的开头或末尾,但是不能把一个符号分为两截分行书写。

第三点:

标点符号有一定的形状,书写时必须规范化。

名称 符号 用法说明 举例
句号① 。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叹号 !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逗号 ,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觉得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 、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② ;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 :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引号③ “”
‘ ’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括号④ ()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破折号 ──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呜──”火车开动了。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省略号⑤ …… 1.用于引文的省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用于列举的省略。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4.用于语义的省略 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连接号⑥ — 1.两个相关的名词构造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3.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4.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间隔号 · 1.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 烈奥纳多·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隔。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书名号 《》
〈 〉 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专名号⑦ ____ 用于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 司马相如者,汉 蜀郡 成都人也,字长卿。

特别的
连接号 同破折号一样
连接号顶格
1.表示时间跨越 冰心1900——1999
2.表示地点跨越 北京——上海 专名号 在方格下方划横线
1、用在表示文章中心
2、表示主人公附注:
①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②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③直行文稿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
④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⑤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⑥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
⑦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浪线“﹏﹏”。

句号的用法
一、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陈述句占句子的大多数,用来判断、叙述、描写事实。
(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吴晗《谈骨气》)
(2)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森林越来越密。(小学语文《夜莺之歌》)
例(l)表示判断,(2)表示叙述,(3)表示描写。以上三句子都是主谓句。句号也可以用于非主谓句的陈述句。例如:
(4)传来了狗的尖叫声。(契诃夫《变色龙》)
(5)1946
年的中秋。(茹志鹃《百合花》)
例(4)是动词性非主谓句,(5)是名词性非主谓句。
陈述句通常不带语气词,靠语调表示陈述语气。需要语气词时用“的”“了”“呢”“啊”“么”“嘛”“啦”“罢了”等。例如:
(6)所以思想性不是硬借来的,不是可以套用的,不是可以假装的,也不是忽然就有了的。(朱自清《论朗诵诗》)
(7)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杨朔《荔枝蜜》)
(8)这套主设备任何一条船也装不了,汉江号尽可以运别的货嘛。(柯岩《汉堡港的变奏》)
例(6)一连用了四个语气词“的”,以加重语气。例(7)(8)分别用语气词“呢”“嘛”。
语气词和语气不是一一相配的,有的语气词在不同的语气词来表达不同的语气,同一语气又可用几个不同的语气词来表达。重要的是判断全句表达什么语气,以便确定用句号还是别的句末点号。
(9)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10)这本书真的太好了!
以上两句都以语气词“了”结尾。例(9)表示确定语气,说明有了变化,是陈述句,用句号。例(10)表示感叹语气,用叹号。
(11)他大概已经走了吧。
(12)他大概不来了吧?
例(11)对所陈述的事情不很肯定,但句子的性质是陈述句,用句号。例(12)表示疑问,带有揣测的意味,用问号。
(13)这篇文章大概是他写的吧?
(14)这篇文章大概是他写的吧。
上述两句的文字包括句末的语气词都一样,不同的是标点。例(13)是作为疑问提出的,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例(14)是回答问题,用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破折号〔-〕:
的主要用法有(1)表示意思转换或递进;(2)表示对前文的解释和说明;(3)表示中断或插说;(4)表示语言停顿;(5)表示提示下文;(6)表示声音的延长。

可以看一下字典

语文中的标点符号有哪些
答:标点符号分为点号、标号、符号三大类。点号表示口语中不同长短的停顿,标号表示书面语言里词语的性质或作用。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标号:引号(“”‘’)、括号〔()[]{ } 〕、破折号(──)、省略号(···)、着重...

在语文中,都有哪些标点符号?
答:1、逗号 把句子切分为意群,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的停顿。逗号在汉语及大多数外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标点符号,朝鲜语使用句号多于逗号属于特殊情况。逗号的用途最广泛,用法最灵活,因此也最难掌握。比较和分析国内外有关资料的说法,有助于了解逗号的主要功能。2、句号 形式为“。”,英语中表述为“.”,...

语文的标点符号有哪些
答:逗号(,),亦称逗点,本称读(dòu)号,是表示语句的短暂停顿的标点。「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分号(;)表示介乎句号和逗号的...

语文中的标点符号有哪些,都表示什么意思
答: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类。点号主要表示语句中的各种停顿,有的兼表语气;标号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1 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或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①春天的百花送来了浓香。②请你再说一遍。③谁不知道这件事是他做的呢。)2 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

请教语文标点符号高手!
答:9破折号:解释说明的符号;例:我来到了大会堂建筑枢纽部分-中央大厅.话题突然转变;例:"今天好热呀!-你什么时候去上海?"用于拟生词后面.例:"呜-"火车开动了.10省略号:句子中间省略的部分;例: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例;我对不...起大家!11着重号:用于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的...

在语文中,都有哪些标点符号?
答:标点符号(punctuation marks) :biāo diǎn fú hào 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书写符号,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

语文总共有多少个标点符号,分别怎么用
答:8. 书名号(《》):用于标示书籍、文章等作品名称。9. 分号(;):用于分隔复句中的分句,或用于分隔并列句子中的各句。10. 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言语、特殊含义的词语或强调说明的内容。以上各标点符号的用法,旨在清晰表达语句的意义和语气,确保文字的准确性和易于理解。

语文总共有多少个标点符号,分别怎么用
答: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标点符号用法》(修订本)。标点符号总共有16个 1、逗号,:在分隔一句比较长的句子的时候添上。2、句号。:在句子该结束的时候添上。3、感叹号!:表达强烈的情绪的时候添上。4、问号?:表示疑问的时候添上。5、破折号__:表示解释说明、补充说明...

标点符号用法大全
答:关于标点符号用法大全如下: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叹号(!)像个小炸弹,...

语文标点符号有哪些
答:一、常见标点符号 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如:语文是表达思想的工具。问号(?):表示疑问句或反问句的末尾停顿。如:你叫什么名字?感叹号(!):表示感叹句的末尾停顿,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如: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如:语文标点符号,种类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