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第二段中出现"松""菊"等意象有何特定含义

作者&投稿:塞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归去来兮第二段中出现松菊等意像有何特定的含义~

陶渊明是用松菊来自喻,表现他像松菊一样有高尚的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松树象征着坚韧挺拔,不屈不挠 不畏寒冬霜雪
常形容人的威武不屈和坚贞不屈服的性格.
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
常形容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以及不畏艰苦困难的性格特点.

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第二段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这里的松菊犹存,以喻坚芳之节仍在。

在下一段中,有“抚孤松而盘桓”,同样是托物言志,以示孤高坚贞之节有如此松。

原文(节选):

《归去来兮辞》晋宋之际:陶渊明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释义:

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创作背景: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赏析: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其在文体上属于辞赋,但语言浅显,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

其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释义:终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一望见家门,高兴得奔跑,四十一岁的诗人,仍是这样的天真。僮仆欢喜地相迎,那是因为诗人视之为“人子”而“善遇之”(萧统《陶渊明传》)。

孩儿们迎候于门,那是因为爹爹从此与他们在一起。从这番隆重欢迎的安排中,已隐然可见诗人妻子之形象。。在欢呼雀跃的孩子们的背后,是她怡静喜悦的微笑。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释义: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满觞)”,望见隐居时常踏的小径已然荒凉,诗人心头乍然涌上了对误入仕途的悔意。

只是那傲然于荒径中的松菊,又使诗人欣慰于自己本性的犹存。携幼入室,见得妻子理家抚幼,能干贤淑。那有酒盈樽,分明是妻子之一片温情。多么温馨的家庭,这是归隐的保证。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释义: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饮酒开怀,陋室易安,写出诗人之知足长乐。斜视庭柯,傲倚南窗,则写诗人之孤介傲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归去来兮辞



长辈老人仍然在守候,守候着第一次告别时,也许还哭泣着的你;守候着等待你归来时,已经正值年华的你。
那些你,你的身影,代表的离去和归来,也许家中的松菊,无法全部了解你的起伏,但是他们的守候没有改变。

松菊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常是高洁、脱俗的象征,诗人此处写“松菊犹存”实则是表明自己品性仍在,未被世俗污染。

归去来兮辞中第二段按什么顺序写的?
答:《归去来兮辞》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回归田园的宣言,其中的第二段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想象归家途中和抵家以后的情状

求《归去来兮》序 翻译
答: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第一段: 原文:归去来兮!翻译:回去吧!讲解:“来”为助词,表示“去”为“将而尤未之辞”(钱钟书《管锥编》P1225)鉴赏:开篇直抒胸臆,实浪漫之宗。有“噫吁嚱!危乎高哉!”之境界! 原文:田园将芜,胡不归?翻译:田园快要...

归去来兮辞主要是讲什么的
答:1、归去来兮辞的序言部分交代了作者写这篇词的原因。2、第一段表示要辞官归隐的决心。3、第二三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安乐闲适 自由自在的意境 。4、第四段抒发了诗人洁身自好、孤芳自赏的情怀。创作背景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

作者在归去来兮最后一段用哪三句表达了希望过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生活...
答:作者在《归去来兮辞》最后一段中用“_!_,_”三句表达了希望过随心所欲、自由的生活的愿望。

归去来兮辞的情感类型和写作技法
答:1、借用问句叹句,抒情自由灵活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文章开门见山地喝出久蓄心中之志,好像长吁一口闷气,感到浑身轻松自在。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是说自己使心为身所驱役,既然自作自受,那又何必怅惘而独自悲戚呢。过去的让它过去就是了。“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

归去来兮辞每段大意
答:仍然希望看到这一茬庄稼成熟,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八十多天。因辞官而顺遂了心愿,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乙巳年十一月。回去吧!田园都将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

《归去来兮辞》问题探究,理清文章层次。 ①研读第一段思考:陶渊明辞官...
答:《归去来兮辞》问题探究,理清文章层次。①研读第一段思考: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②研读第二段思考:陶潜归家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归去来兮辞》问题探究,理清文章层次。①研读第一段思考: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陈情表》优秀教案高二上册
答:学生已经学过《归去来兮辞》和《滕王阁序》,知道它们分别表达了回归田园的乐情和怀才不遇的悲情,本课内容中所抒发的亲情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但格调和笔法均有所不同。由于它与之前所学课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且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有借鉴意义,因而在本学科中处于重要地位,在本单元学习中有巩固、提高的作用。

归去来兮辞中“而”字的用法
答:亦崎岖而经丘(表目的)(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表目的)3.用“以”连接两个动词,前一动作是后一动作的方式或手段表承接关系 (1)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2)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4.用在两动词之间,表并列。 例: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

急求答案:论述,非常急,详细些更好,真的答的好追加20分!
答:2,举例说明<史记>刻画人物的艺术成就?3,举例说明<诗经>的写作特点?4联系陶渊明的有关词句解释其<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四句思想意... 1,举例说明<战国策>的文学成就?2,举例说明<史记>刻画人物的艺术成就?3,举例说明<诗经>的写作特点?4联系陶渊明的有关词句解释其<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