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和虞姬的故事

作者&投稿:帛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项羽和虞姬的故事~

十六岁的少女躲在门外,小心拎着裙摆,偷听房间里的人谈话。
她知道今天的客人是来谈论她的婚事的,在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盛行的时代,能嫁给一个自己心悦的人,确是莫大的幸运。
双方乃是世交,他与她自小相识,青梅竹马,且长辈也早已有意。眼看二人年岁见长,今天项家来人,正式向她父亲提亲。
她听着屋里的人说话,脸上的光彩恍若天边红霞,想起那个一身英武的男子即将成为自己的夫君,她觉得自己的心跳得越来越快。
婚期很快定了。她坐于梳妆台前,一双剪瞳盛满吟吟秋水,铜镜里的人明艳动人,娇俏的脸上是止不住的幸福笑容。
大婚那天,她微微低垂着头,身穿华服,在满目火红和鞭炮声中,感觉到他略带薄茧的掌心,覆上她的手背。
婚后的生活很美满,他是个好丈夫,满足了她之前对他所有的向往。
乱世起,他和叔父随军作战,四处征讨。她作为一介妇人,帮不上太多忙,于是任劳任怨地跟着军队辗转奔波,从不曾言苦。
那天下了大雪,他坐在军帐中闭目沉思。
她知道,定是前线作战不顺利,他苦思至此,肯定又没睡好了。她心疼,却也理解他,把一碗粥轻轻放到案上,不想打扰他,就要退出去。

“虞薇。”
他看起来很疲倦,但看向她的眼眸仍是温柔的,道:“陪我待会儿吧。”她点点头,在他身边坐下。
看着她比年前憔悴了许多,他抚上她的脸,怜惜道:“跟着我这么久,你受苦了。”
他的手常年握兵器,已然生出了厚厚的茧子,触碰她的时候却小心翼翼,不想弄疼她。
她握住他的大手,摇摇头道:“你我是夫妻,何须说这些?你项籍本就是那盖世的英雄,自当闯出一番大业。”
他揽她入怀,叹道:“此生得虞薇一人,足矣。”
他穿着厚厚的铠甲,冰冷而坚硬,但她靠在上面却觉得无比温暖,无比安心。
行军数年,他出征时,她在后方翘首以待,诚心祈祷;他归来时,她为他添衣做饭,舞姿翩跹。他曾想把她送到安全的后方,但她性子执拗,道:“我不是柔弱的菟丝花,你所有的悲喜,我都能和你一起承担。”
有一日,他行军时路过一片林子,看见里面有只豹子蹿出,他想给她添件披风,于是驾着乌骓马追了上去。
那一次,他足足去了三个时辰,眼下正是双方战事胶着之时,她在营地里急的团团转,万一他被敌人发现了,随时都会有性命之虞啊!
不过好在上天听到了她的祈祷,傍晚时分,他从林子里钻出来,身后有两个士兵抬着一只花豹。
那是她第一次和他争吵,她流着眼泪大吼:“我不要什么披风,我只要你平平安安地活着!”
心里残留的恐惧就像刀刃一样浅浅地割着她的心口,她单薄的身躯不断发抖,看他默不作声的样子,几乎咬破了嘴唇才忍下喉咙里的哽咽。
从那时起,她更黏他了,除了出征的时候,她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他身边。为了不影响他,她甚至拿起了从未碰过的刀剑,穿上笨重的盔甲,去教场训练,去站岗放哨,努力去做好所有士兵都要做好的事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巨鹿一战,他和她差点天人相隔,她满目苍白地坐在主帐,迎接他回来,抱住他的那一刻,她的心溢满了劫后余生的喜悦。
之后的他所向披靡,所过之处俱是俯首称臣之辈,他自封西楚霸王,按照当时的礼节等级封了她美人。
虞美人之名霎时响彻整个楚界军营。大家都道,楚霸王的虞美人天姿国色,秀丽无双,才把霸王一颗心给牢牢拴住。

不过不管怎样,他也确实践行了对她一双人的承诺。
那时的他们,何等风光恣意,逍遥快活。白天,他出去巡视征讨,威慑四方,晚上,她为他举壶斟酒,柔情蜜意。
幽微的烛火下,他剑眉星目,她巧笑嫣然,抬眸间相视一笑,是这乱世中难得的儿女情长。
他立在帐中,面对荆楚之地,薄唇紧紧抿着,神色晦暗。
她挽了发髻,斜插一只银色发钗,换好一身舞衣,红色的水袖轻轻扬起,金色的穗子勾嵌在肩。
云鬓花颜,名花国色。
此时帐外楚歌四起,哀声婉转,耳熟能详的旋律把他们的思绪都带回了那个年少青涩的时代。
那时,他未娶,她未嫁,他们都怀着对未来的满心期待,踌躇满志地大步向前。
如今,这条路,也到头了。
她笑靥如花,步步生莲,旋身,抬臂,跳的是他们楚地最有名的舞蹈,与他们成婚那一晚跳的一样。
翩若惊鸿,身姿卓然,恍惚间,他不禁想到,如果她不是嫁给了他,那她现在应该是个很幸福的女人,过着粗茶淡饭但平安和乐的日子,不需要整日担惊受怕,四处奔波。
此时,天更黑,无星无月。
一舞终,虞姬停下来,保持着最后那个姿势,许久未动。
面对千军万马都不曾动容的男人眼眶微红,伸手把她拉进怀里,粗糙的手轻抚着她的鬓发,道:“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她的脸上并无愁苦,反是餮足,她留恋这个充满安全感的怀抱,那是她一生最不舍的地方。
曹军逼近,他大势已去,虞姬抬眸,抚上他的脸,眷恋地把他的样子细细描摹一遍,似要把他的样子牢牢刻进骨子里。
“大王,下辈子,妾还要嫁于你。”
利刃出鞘铮铮作响,血红如珠,飞出一道残虹,恍若他们大婚当日,那火红的锦缎,牵住了他和她,也牵住了他们的一世情缘。
她最后轻轻牵起嘴角,闭目安详。红颜殒命,却不怨不悔。
军帐外暴雨倾盆,嘈杂的雨声中仿佛混杂着一曲哀歌,在这浓墨般的夜,缠住命运的引线。
项羽直视那涛涛乌江水,突然大笑一声,她的血在宝剑上早已干涸,此时又被新的血迹覆盖。
滚滚东水,浪花淘尽英雄,不论是非成败,他都不会后悔。
他这一生,所有的志气都给了天下,所有的柔情都给了虞姬。
“下辈子,孤定会好好待你。”
楚霸王如是说。


项羽,名籍,秦下相人(今宿迁市宿城区人),幼年丧父,跟随叔父项梁长大成人。虞姬,名姬,现传颜集镇当地的吴姓乃虞姓后代,今沭阳县颜集镇人。

在那个战乱平息的年代,有一少年从家中去舅奶家(沭阳人对外祖母的称呼),这是件高兴的事,少年时代的人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舅奶家,一路上就不提多高兴了,快到舅奶家的村庄时,路过村头一桥,少年无意间向河边望去,这一望不要紧,这就望出了历史上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

这个少年就是后来威震天下的楚霸王项羽,在风景如画的河边,在清澈的河面,倒映着一美丽少女正在河边洗衣,那个少女之美少年表达不出来,但他的心里已经深深爱上了她,在那座小木桥上,少年象被施了定身法,呆呆地望着,“此女只应天上有,莫非天仙下凡来”。少女也发现了望着自己的少年,定睛一看,“莫非天神下凡”,竟有如此英武少年。少女忽然脸红,害羞地端起衣服跑进了村庄。

少年项羽到舅奶家后,无心再到处游玩,悄悄地向舅奶打听在河边见过的少女,当听到她是舅奶本村虞家女儿,并听舅奶夸讲此女美丽能干时,喜悦之情让舅奶看出了门道。少年急忙告别舅奶家人,回家后对母亲说了他看上虞姓美女一事,母亲叫他喊来叔叔项梁相商,大将军项梁听侄儿一说,当然同意,立即派媒人前去提亲。虞家也知下相项家一切,当然应允,美女虞姬更是喜在心里。过后,少年项羽经常以探望舅奶为由,去到虞家村与美女虞姬相会,两人是立下山盟海誓,永结同心。

天有不测风云,项梁因事杀人,为了避难躲罪,项梁带着侄儿项羽逃到江南吴中一带,公元前210年,项梁叔侄在会稽观看秦始皇巡游,看到如此宏大的场面,项羽随口对叔叔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雄霸天下之心可见一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这时24岁的项羽和叔叔也在江南起兵,叔侄二人带兵向北横扫秦军,破釜沉舟,直捣秦都咸阳,分封各路义军领袖共24候王,自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现徐州),正式迎娶虞姬为妻子,王室不纳一妃,英雄美女过着你恩我爱的生活。

不料各路反王心怀不满,尤以汉王刘邦为甚,打出了反旗。霸王项羽在感情上和生活上已经离不开虞姬,就带着虞美人东西征战,战争前期,在虞美人的鼓舞下,项羽打得刘邦丢下父亲和妻子儿女,只身逃亡,才得以保全性命。随着形势的发展,局势对项羽越来越不利,但这对恩爱情人从战争开始就两不分离,一直在一起,虽然战场上是刀枪相见,人头落地,死尸遍地,霸王在战场上是横扫千军,无人能挡,每到夜晚,英雄美女是恩爱有加。在一个四面楚歌的夜晚,霸王面对虞姬,百般儿女柔情涌上心头,慷慨悲愤而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美人听了,心如刀绞,大王之勇无人能敌,都因我而使大王冲不出重围,随拔剑起舞,极尽柔美之舞态,边舞边和歌一首,“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义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自刎,以殉身报情人相与之恩,来消除霸王的思想负担,鼓舞他突围的斗志。演绎了一代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终结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历史悠悠,千百年来,关于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多少真情男女,特别是项羽称王以后,还是始终只爱虞姬一人,打破旧制和世俗观念,王室不纳一妃,他们两人的爱情至死不俞。最感动人的是一曲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别姬》,曲调激昂,歌词动人,特别是“人世间有百媚千种,我独爱爱你那一种”,是爱情表达中的千古绝唱。

咏项王
爱情千古事
岂可项王无
剑溅美人血
泪伴郎君终
拔山气盖世
灭秦诸侯惊
不失豪杰气
岂可过江东
爱情自古以来就受人歌颂,尽管历史上发生过不少爱情悲剧,但都不能使爱情失色,反而成为人们更加增强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然而,爱情是美好的,但爱情有时也是耽误事的,甚至是耽误大事的。例如我们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项羽”,他的爱情是否出于政治家的理智呢?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政治需要应是第一位的,别的则是当牺牲时则应毫不吝惜的,而项羽没有做到。当然不能把他事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全推到可怜的虞姬身上,但他们所谓的爱情也不能不承担一定的责任。也就是说,项羽和虞姬的爱情当时空人文条件下,是有其不合时宜的因素的。有一大批学者痛恨红颜货水说,因此大加赞赏项虞之爱,在电视上我就看到过好几次,是名家讲的,对此我是持反对态度的。在封建制度下的中国,国王或皇上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因此除非他们自己有长远的目光及较强的自制能力,不然他要是荒唐起来是无法制止的。有人可能反对我的说法,会举出唐太宗就怕魏征的说法来,我承认有这回事,而且在正史中也不少见,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考虑,假如魏大人的君主是隋炀帝,他还会那么让皇上怕吗?所以古代出现了很多迷于声色,不思进取的荒唐帝王,正是如此才使一些人对美色惑君深恶痛决啊。一旦国王身边有了美色,臣子们难免就有些危机感。项虞之恋也是如此啊!有些学者在评论历史时往往说将一些失败的责任推卸到妇女身上是无能的可耻的不切实际的做法,其实这些学者的思想,我感到可笑,他们的说法就像是在说自己比诸葛亮要厉害得多,因为诸葛亮不知道汽车、飞机、电脑、卫星为何物,可笑的原因就是离开了当时的历史环境。评价古人最重要的是要回归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不然你的分析就是一相情愿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文人志士以了却君王天下事为己任,不过也是为成就功名而己,在乱世一个要成就功名的人,他的内心深处是不希望看到在他们的主子身上有一丝对成功构成威胁的因素的。项虞之恋并不一定会产生这样的后果的,但这已经引起了项羽身边的文人的高度警觉了,比如范增,他就非常反对,项羽不听他的,还是一如既往。但我们也不难看出范增所想并不是完全为了自己的,一方面范增是以其为首的一类重臣的代表,他代表的是一批人的意志。另一方面,正如前面所说,范增不希望看到项羽成功之路上有一点障碍,他除力保项羽外,还有一种我认为是出于长者的关爱,怕他出问题。另外,为项羽攻城略地的那些将士,也不愿意看到他们拼了性命也不舍弃的目标,因一女人而失去。有人说项羽死前只有二十八骑,其它人呢?这时只有虞姬至死不离项羽,可见将士不如虞氏忠,又可笑了,向使项王心止将士,何止二十八骑啊?所以如果虞氏在受到反对的时候是谁离开项羽的,这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爱一个人,就要为这个人着想,虞姬难到不愿看到项羽成功吗?何况项羽不是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啊,他难到不愿意得天下吗?我说的这些好像少了些人情味,其实在当时的历史条人们的认识是达不到现在的水平的,男人的社会也容不下弱小的虞姬。有人说,为什么吕后可以一直和刘帮在一起啊?为什么没产生这种局面啊?看看历史吧,刘邦是个什么人物啊?他在自己遇到危机的时候,可以置老父、小儿于不顾,何况是吕氏?刘邦这个人曾多次抛妻弃子,这是其一。再有,吕氏在军中能成为刘邦的帮手,在取天下后也为刘邦除去心头之患,这种高超的政治能力是柔弱的虞氏具备的吗?如果虞氏真有吕后那两下子,也许不会有这样的讨论话题的。因此我认为虞姬在项羽失败的问题上是有些客观责任的。项羽之恋如果从爱情角度可以去赞美,如果从政治角度去看我认为范增是对的。可悲的爱情的发生就在于历史、政治的综合啊。

【皖东情感】项羽与虞姬的凄美爱情故事!
虞姬什么品格让现今人依然传诵-----坚守妇道的虞美人
在古代,弄权的女人都美丽,而一些美丽的女人却不都弄权。她们默默无闻,坚守妇道,无私奉献,光彩照人。虞美人就属后一种。
虞美人即虞姬,是项羽毕生钟爱的一个女人。
有人说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这项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国贵族,秦始皇灭楚后,迁移到今江苏省宿迁县过隐居生活。项羽和虞薇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两家于是结为秦晋之好。
虞姬嫁给项羽之后不久,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开始了。项羽和叔叔项梁带着八千子弟兵也树起了义旗,项羽从此戎马倥偬,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活,南征北战,昼夜厮杀。作为妻子的虞姬,随军行动,项羽战到哪里,她就跟到那里。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先是陈胜、吴广的义军发展迅速,所向无敌,主力部队都进入了关中,打到距秦国都城咸阳只有几十里的地方。咸阳城兵临城下,情况万分危急;可不久秦军在张酣带领下反扑,迅速扭转了战局,吴广在荥阳失败,陈胜在陈县被杀,项梁也在定陶战死。
每当项羽在外苦战,虞姬就守在帐中等项羽回来,时刻挂念着前线的战事,心里七上八下。有一天项羽回来,虞姬连忙把他迎入帐内,但见项羽形容疲惫,神色仓皇,精神狼狈,不像从前得胜回来雄赳赳、气昂昂的大英雄气概,便知道有些不好。等到项羽坐定,喘息略平,便带着笑脸,轻声细语,小心翼翼地问起前方的战事。当她听到项梁战死的消息时也不禁失色,悲伤万分,可脸上又不敢现出惊慌的神色,怕惹起项羽的烦恼。她连忙命人摆上早已准备的酒肴,借着美酒,替项羽解闷消愁。这种时候她只能把悲伤的泪水偷偷咽下去。
就这样,在项羽领兵出战时,她给他鼓励,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归来;在项羽凯旋归营时,她以翩跹舞姿,千般柔情,万般妩媚,欢歌娱曲给他祝贺;在项羽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便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给他抚慰;甚至她还会穿了战靴,披上绣甲,骑马跟着项羽在阵上冲锋,作他坚强的后盾。有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项羽越战越勇,所向披靡。
巨鹿之战,楚怀王派宋义和项羽带一支大军去援救陈余。俗话说,救兵如救火。然而主将宋义害怕秦国势力,拖拖拉拉,逗留不前,项羽怒而杀死宋义,带领军队渡河进军。项羽破釜沉舟,扬言只准备三天的粮食,以向全军表示此次作战有死无生、誓死一拼。在巨鹿与秦军的大战中,项羽的人马无不以一当十,奋勇厮杀,呼声动天,杀声震地,项羽大破秦军。巨鹿之战后,项羽已成为各路诸侯军的领导者,成为诸侯上将军,凡是参加巨鹿之战的诸侯军无一不归其麾下,甘心情愿听从他的号令,一直随他西征。接着他坑杀投降过来的20万秦军,带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咸阳。
秦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他分封各路有功的人,或为王,或为侯,虞姬也被封为美人。当时皇帝的内宫分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等,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名位上自然是低于皇帝,以“美人”封虞薇已经是比较高的名号了。自此虞美人的名字传扬开来.
项羽是一个性格暴躁的男子,却也是个用情专一的人。他始终爱着虞美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刘邦进入咸阳后,项羽跟着进来,一把火烧了阿房宫,收集秦朝宫殿中的金银财宝,全部运到他的根据地彭城,却将阿房宫内成百上千的美女尽数遣散,纯粹就是为了讨好虞美人。
刘邦和项羽作为起义军的两支展开了龙虎之争。战争开始的时候,项羽占有绝对优势,后因他内心仁弱,对敌人也讲仁慈,渐渐地处于不利的地位。在楚汉相争的第4年,项羽和刘邦的大将韩信在垓下展开激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战”。虞美人在帐篷中心惊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着项羽的归来。项羽回来了,这一回他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计,他虽然靠着一支画戟,有钟离昧、季布在左右奋力相帮,杀散一层又一层的汉兵,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但自己的人马,已丢了八成。他自起兵以来,像这样的失败,尚是破题儿第一回。汉军把项羽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汉营中的韩信,还编出一曲楚歌,教军士在楚营外四面唱和。其歌词无句不哀,无字不惨,使那些残败的楚兵,无不怀念起遥远的家乡,一时间斗志全无,一个个在夜色掩护下陆续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烦闷地坐在军帐中饮酒。当时,面对他宠幸的美人虞姬,面对多年伴他驰骋战场的骏马,楚霸王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难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若断若续地吟道: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和侍臣,在旁见了,个个情不自禁,大放悲声。这时,营中更鼓敲了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这时的项羽,竟然说不出让虞美人一起突围的话。虞姬虽然得到项羽宠爱,与项羽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羽的。为了不使项羽为难,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
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

桥林民间传说:项羽北征并未带虞姬随军,后虞美人思夫心切由江北顺江而上在行至"石碛镇"(今桥林),惊闻"籍(项羽)兵败乌江,宝马赠亭长,头胪送故人",虞姬伤痛欲绝,拔剑自刎于石碛桥头.后人感怜其与霸王之情谊改"石碛镇"为"失姬镇".

  项羽二十四岁和叔父项梁发事起兵,身经七十余战,每战必身先士卒,亲自抄戈杀敌。当初项羽为解钜鹿的赵国之围,由于作战策略上的分歧,不惜杀了自己的上司"卿子冠军"宋义,威震楚国,随后领兵渡黄河救钜鹿,过河后,皆沉船,破釜,烧营舍,持三天口粮。意思很明白,不解钜鹿之围,没有打算再回去。这种气概亘古鲜有。从这一点去解读后来的项羽不肯过江东,英雄性格使然!

  当初,援救钜鹿之围的诸侯营垒有十几座之多,但诸侯之间不是争吵就是惧怕,没有一家敢轻进,都想坐收鱼翁之利。及楚击秦,诸侯将皆作壁上观。项羽领兵九战秦军,杀声动天地,泣鬼神,楚军无不以一当十。作壁上观的诸侯军看了,人人惊恐。及楚军败秦,项羽召见诸侯将领,这些将领们进入辕门,没有一个是站着走进去的,怎么进去的?跪着爬进去的,没有人敢仰视项羽。身经百战的诸侯将领,不敢仰视的人物,这个人物是何等地英勇?这个人就是项羽。

  当楚汉两军在荥阳对峙时,项王对刘邦说:自秦以来,天下纷争久矣,原由皆因两人起,现我愿意单独和你决一雌雄,无论胜败,就此不要让黎民百姓跟着倒霉了。刘邦笑曰:我肯斗智,不能斗力。项羽大怒,天下哪还有这等无懒。即三次命勇士挑战,结果,都被汉军中神射手楼烦射杀。最后,项羽亲自披甲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羽瞪大眼睛怒斥楼烦。项羽怒斥的威力如何,用韩信的话来说:项羽怒斥呼喝时,上千的人吓得不敢动一动。这时的楼烦是目不敢视,手不敢发,即回营垒,不敢复出。汉王使人问之,项羽也。刘邦这一惊非同小可。这就是连对手也吃惊的项羽。

  虞姬的情形史书记载甚少,史记记载也不过渺渺几笔:项则夜饮,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敢仰视。至于虞姬的结局,《楚汉春秋》作了补充: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起。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后来人对虞姬的演绎,可能更丰满一些,象京剧《霸王别姬》里她的唱词: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何日里,方免得,兵戈扰乱?消却了,众百姓,困苦颠连……这就是真实的虞姬,垓下之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虞美人已知项王已很难幸免,死亡算什么,面对死亡,我可以笑着跳舞给你看,面对死亡,不愿独生,不愿后死,这就是虞姬;死亡算什么,我可以先死给你看,死给我的英雄看,死给我的情人看,这就是美人虞姬!这是一种浪漫和凄美的死法,为英雄!

  虞美人徇情之后,项羽当夜率八百壮士突围南下。乌江岸边,是英雄的归宿,乌江亭长已经把船停在岸边等他,对他说:江东虽小,地方也有千里,亦足做王。项羽笑道:上天亡我,我渡又何谓?当初我与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征,今天已经没有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父兄仍然以我为王,难道我心中能安稳吗?我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呢?爱马一匹,名曰"骓",随籍五年,不忍杀之,送与亭长,再无牵挂。

  西楚项籍被诸侯兵重重包围了。他太凶悍了,徒步杀死汉兵几百,即使身受重伤,汉军将士也不敢轻易近他。当他看见自己过去的旧将吕马童时,笑着说:你不是我过去的老朋友吗?我听说汉王悬赏千金购我人头,并赏万户封地,我就成全你吧,语罢自刎而死。这是何等地蔑视,这是何等的悲壮!他自杀了,死亡算什么?死给敌人看,死给朋友看,死给天下人看。这就是项羽。

  这就是最完美的英雄和美人的故事,一个落寞于定远荒冢,一个遗恨于乌江故渡。曾经的楚河汉界,都在世局的起落中泯灭了,只有这英雄美人的故事,有时还令人挂念。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就是英雄项羽和美人虞姬。为这样的英雄美人,我悲歌!

霸王别姬,虞姬自刎,化作虞美人(一种花)。

项羽没有死在垓下,这至今也是个迷。。。史记有没有看过?项羽本纪啊~我也是项羽迷,一直在研究项羽的生平事迹,个人爱好。还有项羽是不是自刎也不能断定。

霸王别姬:为何虞姬如此忠心于项羽?
答:因为项羽真心实意对待虞姬,将她当做自己的妻子一样尊重,让久经漂泊的虞姬感到了家庭的温暖。自古以来虞姬和项羽的故事感动了所有人,项羽自刎乌江之后,虞姬明明可以性命无忧继续安稳生活,但她却选择追随项羽而去,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虞姬出身贫苦,家里父母虽然每日辛苦劳作,但连年战乱,家...

项羽为什么要把虞姬的头丢进河里?
答:其实,项羽割下了虞姬的头颅带在身边,有点“共生死”的意味。后来,他感觉真的没戏了,就和随从将这头颅草草埋了。据说,是用了三块土块,而后人就按照这个式样给砌成了封土。项羽割下了虞姬的头颅的民间故事: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是自刎还是被项羽所杀、众说纷纭。不过,深爱虞姬的项羽,在虞姬...

历史上真的有霸王别姬这段故事吗?虞姬究竟是怎么死的?
答:外因,就是军事方面的失利;内因,则是被大多数人忽略的一个人物——虞姬! 或者,一些人看到这里多半就会嗤之以鼻,老生常谈罢了。 的确,项羽与虞姬,美女+英雄的俗套故事家喻户晓,谁不知道。但小编讲的霸王别姬却与众不同,至少可以算做故事新编吧。 大家听说过的《霸王别姬》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西楚霸王项羽垓下...

项羽虞姬的故事、
答:虞姬自刎而去,是其艺术形象的点睛之笔。但自刎的故事却出现得较晚,唐人张守节在其《史记正义》中,引用了汉代陆贾《楚汉春秋》记载虞姬和项羽的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不管这首和歌是真是假,虞姬在这首歌里似乎已有了轻生的念头。大约到了明代冯梦龙,始见虞姬自刎的说法,有些搞...

霸王项羽与虞姬之见,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答:声震数十里外,划破黑暗中的苍穹。 七年的爱情终于在这一天划上了句号。虞姬死后,项羽也不愿独活,在战斗至最后-刻,他放弃了可过江东再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于乌江边上。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霸王别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楚霸王英雄末路,...

霸王项羽与虞姬美人的爱情故事
答: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这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虞美人...

虞姬项羽的故事
答:历史上有很多 红颜祸水 的故事,但是霸王和 虞姬 之间的那种可歌可泣的爱情,是难以想象出来的。有人说项羽和虞姬青梅竹马。有的说虞姬的哥哥和项羽是至交,谁可以举起鼎来便把妹妹嫁给谁,结果项羽把鼎举了起来,便有了 霸王举鼎 一说。项羽24岁认识虞姬,虞姬当时16岁。有的书上记载是项羽杀的...

西楚霸王项羽霸王别姬的事广为流传,他如何与虞姬相识的?
答:《霸王别姬》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也感动了许多人,虞姬自刎也赚足了很多人的眼泪,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流传为一段佳话,那个虞姬和项羽到底是如何认识的呢?为什么感情就如此深厚呢?虞姬是今天江苏一代的人,每一个女孩子都喜欢盖世英雄,当然虞姬也不例外,他在家中早就听说过项羽的英名了。于是在项羽...

虞姬和项羽的爱情故事,你有哪些了解?
答:从古至今,人都逃不过一个情字,虽然是骁勇善战,行凶众多的西楚霸王项羽,也伤心英雄难过,霸王别姬这一历史典故广为流传,项羽和虞姬的感情故事也一直让后代铭记在心,无论是为两人的感情觉得痛惜,或是赞颂两人的坚贞不渝,那全是战争阶段最完美的爱情。虞姬归属于那类默默奉献的女人,情深多才,常常...

楚汉骄雄项羽最后为什么会杀了自己相爱的人?
答:历史上有一份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已经蔓延千年,那就是霸王别姬的故事。项羽和虞姬凄美的爱情故事让很多女孩子向往,羡慕两人的至死不渝,感动虞姬为了不拖累楚霸王选择自刎。可是真正的历史并没有霸王别姬,只是人们给千古无二的项羽杜撰的一个凄美爱情,让项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那么楚汉骄雄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