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基本情况

作者&投稿:守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农业资源与环境是什么~

  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含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本栏目重点是给出农业自然资源。

  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前者主要由气候资源、水资源、土资源和生物资源等组成;后者主要包括劳动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和其他有关经济技术条件。各种农业自然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但它们也有共同点和共同规律。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是:①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统一的整体。发展农业生产必须按照资源优化组合和生态平衡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②地域性。不同区域农业自然资源分布和组合特征均有一定差异,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③动态平衡性。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即生态系统都是不断发展演变的,由平衡到打破平衡再到形成新的平衡。④可更新、再生性。如气候的季节更迭、水分的循环补给、土壤肥力的恢复和生物繁衍等,只要开发利用得当,注意保护培育,则可永续利用。⑤数量有限性和潜力无限性。农业自然资源的蕴藏量和能利用量是有限的,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利用范围也是有限的,但是由于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可更新、再生性,加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寻找新的资源和扩大资源利用范围,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能力。

  农业资源动态检测指对农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的定位定时检测。农业资源、特别的是那些受人为干预强烈的农业资源,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对其进行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分析和掌握动态变化规律、变化原因和变化趋势,以便及时调整资源利用方向、利用政策和管理措施,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动态检测的内容,一般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农业资源动态检测信息是一个多项目、多层次的空间信息系统,包括一系列专业数据库和区域数据库,具有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为了保证各专业、各层次和各区域信息的相互匹配、交换和数据共享,达到综合分析评价的目的,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和规范的设计,作为信息采集、储存和提取的共同基础。资源动态检测一般利用遥感信息与地面定点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农业资源评价是根据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对农业资源的质量、适宜性、经济价值、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进行的综合分析评价。农业资源调查是评价的基础。查明农业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演变和资源要素的内外部联系,进而对其是否可以开发利用、开发利用价值与潜力大小、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开发和改造的难易程度、投资的多少以及效益的大小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目的是为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并进行科学管理,制定开发利用规划和评估、审批农业建设投资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是:①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评价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必须考虑当地的资源与其他地区相比,是否具有优势,是否有相当的数量和较好的质量、较大的潜力,能否把潜在优势转化为商品生产优势和全面的经济优势;开发利用是否有较好的外部环境,限制因素能否克服,难易程度如何;生产的产品是否有比较稳定而广阔的市场需求等。②生态经济平衡、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由于农业资源具有整体性,就必须考虑自然资源要素之间以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要重视和处理好人、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一切生产、经济活动,特别是开发性生产、经济活动,必须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处于高效运转、良性循环状况,保持动态平衡。开发规模和强度不能超越系统自身调节的能力,对可再生资源,在适量、适度、有计划开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工培育和保护增殖,以达永续利用的目的。③系统分析,综合评价的原则。评价一项或一地区的农业资源,要运用系统的、整体的、比较的观点,评价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协调、互补、互制关系;评价资源优势要放在大系统、高层次中进行比较,要组织跨部门、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目标综合评定,求得总体可行的最优结构、最大功能的效益。

  农业资源保护就是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学技术手段,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对破坏和滥用农业自然资源的行为所实行的监督管理。农业自然资源可分为三类:①不可更新资源,如铁、煤、石油等。②可更新资源,如生物、水、土壤等。③用之不尽的资源,如空气、风力、太阳能等。农业自然资源既是农业环境要素,又是人类生存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①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②后备资源基础薄弱。所以,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环境,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农业资源保护主要包括:土地资源保护,草原资源保护,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保护遵循如下原则:①把农业自然资源保护纳入国家计划和规划。②全面规划,合理安排。③奖励综合利用。④谁开发谁保护。⑤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农业环境
  以农作物或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周围环境各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农田、森林、草原、灌溉水、空气、光、热及施用于农田的肥料(包括化肥)、农药和农业机具等。这些农业环境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农业环境综合体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人类创造出生产上和生活上必需的大量物质。农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国法定环境范畴。

  农业环境由气候、土壤、水、地形、生物要素及人为因子所组成。每种环境要素在不同时间、空间都有质量问题。当前中国农业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农业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①工业、城市和乡镇企业污染。据调查,中国5.5万公里河段有23.7%的水质不符合灌溉要求,4.3%的河段严重污染、鱼虾绝迹;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亿亩。②农用化学物质污染。中国化肥流失量约占使用量的40%左右,引起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农药在大气中扩散和流失及部分农畜产品中残留也较严重;地膜年残流量近千吨。③畜禽粪便污染。目前,畜禽粪便已成为城郊农业环境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①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1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0.29%;土地沙漠化继续加剧,面积已达19.5亿亩;盐碱地1亿多亩。②农业资源有所衰退。中国人均耕地不足1.6亩,并逐年减少,现有耕地中有近一半的耕地条件较差或存在某些障碍因素。③农用水源短缺,特别是北方农用水源严重短缺。④草原继续退化。中国有可利用草地面积3.12亿公顷,草地累计退化面积已达6670万公顷;并且沙化、碱化、退化的状况有加剧趋势。

  农业环境保护就是利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各种手段,使农业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维持良好的状态,防止其遭受污染和生态破坏。农业环境是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土地、森林、草原、水资源、空气等,具有广泛性、整体性、区域性的特点,是农业的基本物质条件。农业环境保护不仅对发展农业生产至关重要,而且在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农业环境的两个突出问题。农业资源衰退,自然灾害加剧,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农田、牧场受工业(包括乡镇企业)“三废”污染严重。不合适地大量使用农药,造成土壤、水体污染和农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过量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引起蔬菜、地下水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比较普遍。农业环境恶化危害人体健康,危害农业生产,导致农业减产、绝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环境破坏还会降低农业环境的生产力及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会对气候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进而危害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主要措施有:①强化农业环境管理,制定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规,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制。②积极防治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三废”污染。③防治农药、化肥污染,积极推广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大力发展有机肥、复合肥,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④制定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技术经济政策。⑤加强农业环境监测网建设。

  农业环境监测指间断或连续地测定农业环境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的一项工作。农业环境监测按其目的可分为三类:①对土壤、农用水、农田大气及农作物的例行监测,目的是掌握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②农业环境污染的事故性监测,目的是为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③对农业环境污染源的监视性监测,目的是防止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督促对污染源进行治理。农业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①农用水质监测,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农村家畜家禽用水和水产养殖等。②农田土壤监测,包括用来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的农业用地土壤。③农作物监测,以中国常见的水稻、小麦、玉米的粮食作物和水果、蔬菜、菜叶、烟草等作物为主要监测对象。④农田大气监测。包括农田大气监测和乡镇村落大气监测。⑤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监测,主要是对危害农业区的工业“三废”进行监测。⑥背景值调查测定,包括水体、大气、土壤、作物、沉淀物背景值的测定。农业环境监测的内容,取决于监测的目的。一般来说,具体的检测项目应根据所在地区已知的或预计可能出现的污染物质和环境的特定情况来决定,为了评定测定结果和估计污染扩散情况,还必须测定一些气象或水文参数。农田大气监测的项目一般包括:灰尘(即降尘和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酸性降雨等;水质监测的项目一般包括:温度、PH值、浑浊度、导电率、悬浮物、溶解氧、生化耗氧量、化学耗氧量、总氮、总磷、某些有机毒物、重金属毒物和卫生指标等;土壤和植物的监测内容包括:有毒的金属化合物、非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等;农畜水产品的监测内容包括:重金属、农药、亚硝酸盐、黄曲霉素、有机化合物等。

  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对损害农业环境质量的行为实施有效的影响,使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相协调,达到既发展农业经济又改善农业环境的目的的工作,称为农业环境管理。农业环境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农业环境管理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与许多行业的生产密切相关。加强农业环境管理要综合协调农业内部各个产业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各地农业环境的背景值、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开展农业环境管理工作,必须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措施。③农业环境具有特殊性,一旦遭到污染或破坏,往往很难恢复和治理,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因此,农业环境管理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必须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农业环境管理的内容,按其管理的范围可划分为农田环境管理、草地和牧业环境管理、渔业环境管理、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农村居住环境管理;按管理的性质可划分为农业环境计划管理、农业环境质量管理、农业环境技术管理。

评论1 ┆ 举报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百度知道知识人的观点

回答:海底行

10月17日 13:12 您好!由于职位还有学历,政治面貌,英语等级等的要求,您最好到www.cer.net上去下载考试简章进行查看。

揪错 ┆ 评论 ┆ 举报

一级学科:0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
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农村社会经济资源。前者主要由气候资源、水资源、土资源和生物资源等组成;后者主要包括劳动力、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和其他有关经济技术条件。各种农业自然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但它们也有共同点和共同规律。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是:①整体性。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统一的整体。发展农业生产必须按照资源优化组合和生态平衡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②地域性。不同区域农业自然资源分布和组合特征均有一定差异,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③动态平衡性。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即生态系统都是不断发展演变的,由平衡到打破平衡再到形成新的平衡。④可更新、再生性。如气候的季节更迭、水分的循环补给、土壤肥力的恢复和生物繁衍等,只要开发利用得当,注意保护培育,则可永续利用。⑤数量有限性和潜力无限性。农业自然资源的蕴藏量和能利用量是有限的,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利用范围也是有限的,但是由于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可更新、再生性,加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寻找新的资源和扩大资源利用范围,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能力。
农业资源动态检测指对农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的定位定时检测。农业资源、特别的是那些受人为干预强烈的农业资源,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对其进行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分析和掌握动态变化规律、变化原因和变化趋势,以便及时调整资源利用方向、利用政策和管理措施,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动态检测的内容,一般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农业资源动态检测信息是一个多项目、多层次的空间信息系统,包括一系列专业数据库和区域数据库,具有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为了保证各专业、各层次和各区域信息的相互匹配、交换和数据共享,达到综合分析评价的目的,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和规范的设计,作为信息采集、储存和提取的共同基础。资源动态检测一般利用遥感信息与地面定点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农业资源评价是根据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需要,对农业资源的质量、适宜性、经济价值、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进行的综合分析评价。农业资源调查是评价的基础。查明农业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演变和资源要素的内外部联系,进而对其是否可以开发利用、开发利用价值与潜力大小、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开发和改造的难易程度、投资的多少以及效益的大小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目的是为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并进行科学管理,制定开发利用规划和评估、审批农业建设投资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农业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是:①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评价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必须考虑当地的资源与其他地区相比,是否具有优势,是否有相当的数量和较好的质量、较大的潜力,能否把潜在优势转化为商品生产优势和全面的经济优势;开发利用是否有较好的外部环境,限制因素能否克服,难易程度如何;生产的产品是否有比较稳定而广阔的市场需求等。②生态经济平衡、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由于农业资源具有整体性,就必须考虑自然资源要素之间以及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要重视和处理好人、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一切生产、经济活动,特别是开发性生产、经济活动,必须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处于高效运转、良性循环状况,保持动态平衡。开发规模和强度不能超越系统自身调节的能力,对可再生资源,在适量、适度、有计划开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工培育和保护增殖,以达永续利用的目的。③系统分析,综合评价的原则。评价一项或一地区的农业资源,要运用系统的、整体的、比较的观点,评价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协调、互补、互制关系;评价资源优势要放在大系统、高层次中进行比较,要组织跨部门、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目标综合评定,求得总体可行的最优结构、最大功能的效益。
农业资源保护就是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科学技术手段,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对破坏和滥用农业自然资源的行为所实行的监督管理。农业自然资源可分为三类:①不可更新资源,如铁、煤、石油等。②可更新资源,如生物、水、土壤等。③用之不尽的资源,如空气、风力、太阳能等。农业自然资源既是农业环境要素,又是人类生存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①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②后备资源基础薄弱。所以,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环境,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农业资源保护主要包括:土地资源保护,草原资源保护,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等。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保护遵循如下原则:①把农业自然资源保护纳入国家计划和规划。②全面规划,合理安排。③奖励综合利用。④谁开发谁保护。⑤经济效益、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农业环境
以农作物或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周围环境各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农田、森林、草原、灌溉水、空气、光、热及施用于农田的肥料(包括化肥)、农药和农业机具等。这些农业环境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农业环境综合体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人类创造出生产上和生活上必需的大量物质。农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国法定环境范畴。
农业环境由气候、土壤、水、地形、生物要素及人为因子所组成。每种环境要素在不同时间、空间都有质量问题。当前中国农业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农业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①工业、城市和乡镇企业污染。据调查,中国5.5万公里河段有23.7%的水质不符合灌溉要求,4.3%的河段严重污染、鱼虾绝迹;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亿亩。②农用化学物质污染。中国化肥流失量约占使用量的40%左右,引起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农药在大气中扩散和流失及部分农畜产品中残留也较严重;地膜年残流量近千吨。③畜禽粪便污染。目前,畜禽粪便已成为城郊农业环境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生态破坏主要表现在:①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1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0.29%;土地沙漠化继续加剧,面积已达19.5亿亩;盐碱地1亿多亩。②农业资源有所衰退。中国人均耕地不足1.6亩,并逐年减少,现有耕地中有近一半的耕地条件较差或存在某些障碍因素。③农用水源短缺,特别是北方农用水源严重短缺。④草原继续退化。中国有可利用草地面积3.12亿公顷,草地累计退化面积已达6670万公顷;并且沙化、碱化、退化的状况有加剧趋势。
农业环境保护就是利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的各种手段,使农业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维持良好的状态,防止其遭受污染和生态破坏。农业环境是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土地、森林、草原、水资源、空气等,具有广泛性、整体性、区域性的特点,是农业的基本物质条件。农业环境保护不仅对发展农业生产至关重要,而且在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农业环境的两个突出问题。农业资源衰退,自然灾害加剧,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农田、牧场受工业(包括乡镇企业)“三废”污染严重。不合适地大量使用农药,造成土壤、水体污染和农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过量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引起蔬菜、地下水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比较普遍。农业环境恶化危害人体健康,危害农业生产,导致农业减产、绝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环境破坏还会降低农业环境的生产力及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会对气候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进而危害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主要措施有:①强化农业环境管理,制定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规,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制。②积极防治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三废”污染。③防治农药、化肥污染,积极推广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大力发展有机肥、复合肥,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④制定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技术经济政策。⑤加强农业环境监测网建设。
农业环境监测指间断或连续地测定农业环境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的一项工作。农业环境监测按其目的可分为三类:①对土壤、农用水、农田大气及农作物的例行监测,目的是掌握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②农业环境污染的事故性监测,目的是为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③对农业环境污染源的监视性监测,目的是防止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督促对污染源进行治理。农业环境监测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①农用水质监测,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农村家畜家禽用水和水产养殖等。②农田土壤监测,包括用来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纤维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农区森林、花卉、药材、草料等的农业用地土壤。③农作物监测,以中国常见的水稻、小麦、玉米的粮食作物和水果、蔬菜、菜叶、烟草等作物为主要监测对象。④农田大气监测。包括农田大气监测和乡镇村落大气监测。⑤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监测,主要是对危害农业区的工业“三废”进行监测。⑥背景值调查测定,包括水体、大气、土壤、作物、沉淀物背景值的测定。农业环境监测的内容,取决于监测的目的。一般来说,具体的检测项目应根据所在地区已知的或预计可能出现的污染物质和环境的特定情况来决定,为了评定测定结果和估计污染扩散情况,还必须测定一些气象或水文参数。农田大气监测的项目一般包括:灰尘(即降尘和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酸性降雨等;水质监测的项目一般包括:温度、PH值、浑浊度、导电率、悬浮物、溶解氧、生化耗氧量、化学耗氧量、总氮、总磷、某些有机毒物、重金属毒物和卫生指标等;土壤和植物的监测内容包括:有毒的金属化合物、非金属无机物和有机物等;农畜水产品的监测内容包括:重金属、农药、亚硝酸盐、黄曲霉素、有机化合物等。
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对损害农业环境质量的行为实施有效的影响,使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相协调,达到既发展农业经济又改善农业环境的目的的工作,称为农业环境管理。农业环境管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农业环境管理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与许多行业的生产密切相关。加强农业环境管理要综合协调农业内部各个产业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各地农业环境的背景值、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开展农业环境管理工作,必须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措施。③农业环境具有特殊性,一旦遭到污染或破坏,往往很难恢复和治理,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因此,农业环境管理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必须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防患于未然。农业环境管理的内容,按其管理的范围可划分为农田环境管理、草地和牧业环境管理、渔业环境管理、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农村居住环境管理;按管理的性质可划分为农业环境计划管理、农业环境质量管理、农业环境技术管理。



农业现代化带来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答:农业现代化是现代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现代化农业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现代生物技术手段 ,现代机械化生产设备,自动化生长环境调控技术等使得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状态从根本是得到了缓解。但现代化农业生产,由于过度施用化肥,农药、抗菌素、激素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给农产品,农业生产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浙大最厉害的专业排行
答:浙大最厉害的专业排行前三是农业工程、光学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其相关内容如下:1、农业工程:农业工程是浙江大学的一个传统强项专业,涵盖了农业机械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水利工程等多个方向。该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工程技术和农业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农业设施的设计、...

环境生态类包括哪些专业
答:环境生态类包括的专业如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自然界中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各种要素的总称,是农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科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技能。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

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环节是___。
答:农业自然资源的用途:1、粮食生产和供应:农业自然资源是粮食生产和供应的基础。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条件等,这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配置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条件。通过种植各种农作物,人们可以获得大量的粮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2、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农业自然资源在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方面也...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介绍
答:农业资源与环境是自然界中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各种要素的总称,是农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土壤地质环境与农业资源利用基本信息
答:《土壤地质环境与农业资源利用基本信息》一书,由毛昆明等专家主编,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这一主题的重要参考资料。该书于2007年1月1日首次出版,包含214页的内容,总计340,000字,展示了作者们对土壤地质条件、土壤肥力、农业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书中详细解析了土壤类型、结构...

怎么评价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发展路径?
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总的来说,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发展路径是多元化、综合化和实践化的。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对于有志于从事这一领域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农学考研有哪些专业
答:农学考研的科目 1、公共课:政治思想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方面的知识)。外国语(主要测试英语水平,包括阅读理解、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考查)。2、专业课:农作物学(研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栽培技术、品种改良等方面的知识)、农业资源与环境(关注土壤、水资源管理、农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什么
答: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习的课程主要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资源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农业环境学、农业气象学、生态学、水土保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的规划与管理、农业环境保护、特色生物质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等的基本...

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硬件设施环境怎么样,有健身房吗
答:它设备精良、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是同学们进行锻炼的理想场所。有氧器械和力量器械应有尽有,让同学们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增强体质,释放压力。 除了健身房,我们学院还有其他很多优秀的硬件资源,比如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等。其中,实训室是我非常喜欢的地方,因为它们都非常现代化,安装了最新的仪器设备,可以真正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