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农场是哪里啊?

作者&投稿:齐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最大的农场在哪里~

友谊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由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管理。友谊农场号称中国第一农场,地处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东部,三江平原大片沼泽地边缘,场西南有七星河环抱,与宝清县为邻,西北有漂筏河、扁石河围绕,与集贤、富锦市接壤,锅盔山余脉零碎地坐落在西邻,成为与双鸭山市和集贤县的天然屏障,三江系大片的原始荒原、长期积水的沼泽地,遥延挠力河谷和乌苏里江畔。
应答时间:2021-06-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我是黑龙江国营八五二农场的,据我所知中国最大农场(按耕地面积算)前十名都应该在黑龙江省。
中国第一大,黑龙江国营友谊农场130万亩左右耕地。
中国第二大,黑龙江国营八五二农场120万亩左右耕地。
中国第三大,黑龙江国营八五三农场100万亩左右耕地。
第四、五、六…名大农场都可在网上查到数据。

友谊农场号称中国第一农场,隶属于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南,三江平原大片沼泽地边缘,场西南有七星河环抱,与宝清县为邻,西北有漂筏河、扁石河围绕,与集贤、富锦市接壤,锅盔山余脉零碎地坐落在西邻,成为与双鸭山市和集贤县的天然屏障,三江系大片的原始荒原、长期积水的沼泽地,遥延挠力河谷和乌苏里江畔。

场区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44公里,区域内总控面积1888平方公里,全场辖区11个农业分场,7个公司,118个农牧渔业生产连队,总人口125089人,从业人员46887人,其中职工22198人。友谊农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足的能源。境内有耕地137.8万亩,林地24.8万亩,牧地草原11.8万亩,苇塘10万亩,水面9.9万亩,可垦荒地28.1万亩,友谊地下蕴藏着石灰石、汉白玉、原煤等12种矿藏,储量大,品质高,开发前景广阔。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中央党史研究室等单位公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友谊农场位列其中。

如果你认为农业只是种地和开拖拉机,那你就完全错了。在比拼个性的时代,一个概念可以打造农场爆点,空间上的打破、高科技的利用……都可以为农场带来竞争优势和流量。

1

世界首个“3D海洋农场”

将帮助恢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

纽芬兰的一位名叫布伦·史密斯的渔民发现,在上世纪90年代,大西洋海岸的鳕鱼类种群因多年过度捕捞而崩溃后,他的生计就消失了。在长岛海峡,他成功地转变成贝类养殖,直到他的牡蛎场连续两年被飓风摧毁。于是,布伦·史密斯提出了“小规模的3D海洋农场”的设想。目的是改变我们从海洋中获取食物的方式,降低气候变化和海洋退化的影响。

他在写给《国家地理》杂志的文章中表示:这一“3D海洋农场”的基础设施非常简单——海藻、扇贝和贻贝长在浮动的绳子上,上面堆放牡蛎和蛤笼。而这些养殖产品将用来生产粮食、肥料、动物饲料、医药、化妆品、生物燃料和其他副产品。

布伦·史密斯介绍,“3D海洋农场”将过滤有害、有污染物的水,封存二氧化碳,并支持生物多样性。因此,这样能恢复而不是耗尽我们的生态系统。

2

世界首个漂浮农场

挤牛奶交给机器人

预计2018年底,世界上首个“漂浮农场”在荷兰鹿特丹默威港开业,目的是帮助该地区持续生产更多本土食品。这座由荷兰一家房地产公司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漂浮农场”,将从饲养40头奶牛开始,每天生产约800升牛奶,足够让企业实现收支平衡。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机器人帮助挤奶。

创始人表示,漂浮农场“易于扩展”,规模较大的业务有望“明显提高效率”。该农场还旨在尽可能多地重复利用和回收材料。

▲艺术家绘制的“漂浮农场”渲染图

荷兰这座“漂浮农场”共有3层,用锚固定在海底,在玻璃房里,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农作物垂直种植在成排的架子上。

“漂浮农场”负责人阿尔伯特·布尔森说:“奶牛所吃的至少有80%是鹿特丹食品工业产生的‘废料’。”这可能包括当地啤酒厂丢弃的谷物,餐馆和咖啡馆的剩饭,当地小麦加工厂的副产品,甚至是草屑,这些都是由当地“绿色废物”公司的电动卡车收集和运送的。“漂浮农场”还将种植浮萍作为动物饲料。这是因为浮萍富含蛋白质,生长迅速,可以用牛尿当肥料。“漂浮农场”将在特殊的LED灯下安装四五个垂直平台,用于种植这些浮萍植物。

农场主范温格登也正在寻找机会在荷兰以及亚洲建立更多的漂浮农场。范温格登表示:“我们希望建造更多的漂浮农场,但也欢迎其他人效仿我们,或提出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理念。健康、充足的粮食生产是更美好、更清洁、更安全世界的关键。”

3

世界首个海底花园农场

缺地、缺水地区的全新解决方案

这座位于意大利萨沃纳海岸的海底花园农场,位于海平面以下22英尺(6.7米),如今有6处温室,内含700多株植物。里面种着罗勒、西红柿、草莓、芦荟、薄荷、甘草、马乔莲等农作物。

项目负责人卢卡·甘贝里尼说:“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探索极端条件下农业种植的替代,极端环境包括缺水、缺土和极端温度变化。我们正在寻找一种这样的可行性技术,使得生产提高。”

卢卡·甘贝里尼是一个来自意大利利古里亚大区的专业潜水员兼业余园丁,一次出海后他突然萌生出了在海里建一个菜园的想法。卢卡·甘贝里尼穿戴上潜水设备,将埋着罗勒(一种药食两用芳香植物)种子的泥土装在塑料袋里,“种”在了22英尺下的海底。几天后,罗勒发芽了。

“我们将有机玻璃与钢架结合在一起做出了个‘生物圈’。”项目负责人卢卡·甘贝里尼介绍说,这个半球体温室直径6英尺,高3英尺,并用28个可拆卸式的螺丝钉固定在海底。这种设计确保了温室在风暴来袭时的稳定性,使其能够承受一定范围内的振荡,并防止其被海浪撞击得支离破碎。植物通过“生物圈”内壁凝结水滴使得内部保持水分,其昼夜恒温26℃,湿度约83%,是植物生长的最佳环境。而且大量的二氧化碳也促进其生长。

每年9月份是到海底花园农场游玩的最佳时间,这时正巧也是农作物的丰收时节。团队成员们还曾采摘水下的罗勒做成沙司酱配餐吃。

“海底花园”这个富有浪漫色彩的疯狂想法,脱胎于一项颇受当地人喜爱的娱乐活动“水肺潜水(带呼吸器潜水)”。它其实是个水下温室,里面栽种的作物生长速度比在陆地上要快得多。“海底花园”的成功给缺地、缺水地区的农业带来了全新解决方案。

4

世界首个沙漠农场

高科技创造绿色奇迹

这片位于约旦于瓦迪拉姆沙漠中部的拉姆农场,占地2000公顷。瓦迪拉姆有约旦最壮观的沙漠景观,又被称作“月亮谷”,因为它像月球表面一样宁静沉寂。这里是典型的纯沙沙漠,风化的巨大岩石如同城堡。然而这里却一直在开展农业项目,拉姆农场是这其中比较成功的一个。

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农场呢?原来人们发现干旱沙漠的地下竟有一个巨大的含水层。在这里建农场正好利用了这些珍贵的水源。而且事实上,约旦大部分的水供应都来自这一单一水源。

种植者从百米深的地下含水层中抽取水,利用喷嘴对圆形农田进行灌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节省水源。这里种植的种类包括茄子、卷心菜、无花果、石榴、马铃薯、南瓜、西红柿等多种蔬菜。农场的技术相当成功,使得目前该农场生产着约旦大部分的粮食。

5

世界首个“月球农场”

为未来月球基地建设迈出第一步

来自英国媒体的报道称,2018年中国嫦娥4号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并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微型生态系统,首次在月球上进行种植蔬菜,饲养动物的实验,为未来月球基地后勤建设迈出第一步。

由于月球被地球潮汐锁定,永远以相同一面对准地球,在月面活动的登陆器与地球的通讯受到极大限制,此前也没有国家登陆过月球背面。

嫦娥4号的任务包括调查月球背面的地理情况,分析地质情况,最引人注目的是,登陆器里面包括一个铝合金容器制成的微型“农场”,动物产生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建立一个简单的循环系统,以了解植物能否在月球环境生长,动物在月球上是否能够生存。

“月球农场”包括土壤、空气和水,以及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月球农场”将种植马铃薯、拟南芥,蚕卵在里面孵化成幼虫后,生产出植物所需的二氧化碳及粪便,在光导管引入的自然光线下,马铃薯、拟南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碳水化合物和氧气,供应蚕的需求,从而形成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监控设施则将数据传回地球,供科学家们研究,整个生态圈计划运行100天。

黑龙江,友谊农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东与宝清县为邻,西与集贤县接壤,南依双鸭山市,北邻富锦市,幅员1888平方公里,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44公里。有耕地150万亩,人口12万(含友谊县),辖11个管理区,90个作业站。
相当于两个香港的大小。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场的友谊农场,农场隶属黑龙江江农垦红兴隆管理局,这里是一片神奇的黑土地,被誉为挹娄文化的发祥地、中苏友谊的见证地、北大荒精神的诞生地、朝鲜族风情的展示地。友谊农场创建于1955年,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由原苏联援建,为纪念中苏人民的伟大友谊,国务院命名为“国营友谊农场”

芳草湖总场坐落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缘,南北长53千米,东西宽38千米。≥10℃以上有效积温3670℃,无霜期142~183天,日照2461~2994小时。是中国最大的农垦企业。其土地面积是中国陆地面积的万分之一——9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5万亩,正播面积40余万亩。总人口5.15万,在册职工10444名,从业人员人员22016名。下辖6个分场,72个农业连队。

新疆的军垦农场,五零年初裁军,部队就地转业,改称“建设兵团",几个军刀枪入库,开垦荒地,成为我国最大的农场。
其次是北大荒。

黑龙江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和最重要的林业基地吗为什么
答:黑龙江垦区位于世界闻名的黑土带上,是目前我国三大垦区之一。经过60年的开发建设,黑龙江垦区目前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群,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基地。 黑龙江垦区地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山麓,土地总面积5.76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00多万亩。下辖9...

江苏省最大的国营农场
答:江苏省国营滨淮农场。农场可以作为一个企业,由个人、家庭或社群所有和经营,或由联合体、公司所有和经营,农场的规模可以从数亩到成百上千公顷不等,在美洲,一个农场的规模大的可以大到几万公顷或几十万公顷。在中国大陆的人民公社时期(1950年代~1980年代),一个大的国有农场面积相当与一个乡或...

以前中国最大的劳改农场在哪里
答: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柯鲁柯为蒙古语,意为“水草丰茂的地方”,是德令哈西部和315线上的一个重镇,东与蓄集乡、尕海镇毗邻,南与都兰县接壤,北与甘肃省肃北县相连,西与怀头他拉镇相接。总面积6125平方公里,草场面积744.95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209万亩,人均草场面积9197亩。耕地3244...

中国最大的个人农场是谁家的?
答:邓家的、姜家的和湖家的。

海南最大的农场是哪个?
答:海南华侨农场以种养、加工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橡胶、胡椒、水果、椰子、咖啡、水稻、瓜菜等。种植橡胶近7万亩,年产干胶3000多吨;种植胡椒9500多亩,年产胡椒果800多吨;果园面积16655多亩,年产水果2300吨;淡水养殖4231亩,产量2508吨。彬村山华侨农场是中国最大的胡椒生产加工基地,胡椒种植面积...

以前中国最大的劳改农场在哪里
答:1957年,青海省监狱系统的农业耕地面积占全省国营农场总面积的98%;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2%。而当时劳改农场总数只有xx个,耕地面积仅为30万亩。青海省监狱管理局是主管全省监狱工作的职能机构。始建于1955年9月,之前为省公安厅劳改处。60年来,省监狱管理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监狱(劳改)工作...

世界上最大的农场直径多少米
答:103500米。瓦格纳农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农场,它横跨美国德克萨斯州六个郡,根据查询该农场的官网得知农场的直径为103500米。瓦格纳农场占地20.7万公顷(相当于2070平方公里),比深圳的面积略大,是中国香港陆地面积的近两倍。

中国农场的行政级别是什么?
答:如果是县农场一般就是股所级。兵团农场好像是县处级,普通的直营市农场是科级,县级市农场好像是股级。农场下设分场(这个应该相当于乡、)分场下设生产队(这个应该相当于村)农场是国营企业,主要生产粮食及其它农副产品,当然现在农场的工业发展也很快,黑龙江垦区是中国最大的农场联合体,黑龙江省农垦...

我国最大的几个薰衣草种植区在哪里?
答:以蓝莓、草莓等特色果蔬种植为基础。北京蓝调薰衣草庄园又名紫香漫境薰衣草庄园,被誉为中国最浪漫的田园,又称"爱的伊甸园",庄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楼梓庄蓝调庄园内,距离国贸仅18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庄园整体占地面积达1000亩,其中薰衣草田达300亩,一望无际的紫色花海。

北大荒是如何变成北大仓的?
答:他们的艰苦奋斗,终于使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如今,这里每年产粮200多亿斤,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最早的拓荒者1947年6月,新中国诞生前的艰难岁月里,中共东北局为巩固东北解放区,支援解放战争,组织3000多名解放军官兵和地方青年,先后在北大荒建起通北、查哈阳、鹤立等农场,播下农垦的第一颗种子。在鹤立农场,吕凯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