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以” 的所有解释

作者&投稿:徵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文中“其”的全部解释。~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的”、“它的”、“他们的”。唐·韩愈《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郯子等人,他们的贤能不如孔子。)
2、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宋·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看见他射箭十发中可以中八九发。)
3、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我的”。宋·王安石《游褒禅记》:“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又】自己的。先秦·孔子《论语》:“亦各言其志也。”(都在各自发表自己的志向。)
4、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的”、“你们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坚默然良久,曰:‘诸君各言其志。’”(孙坚沉默了很久,说:”诸位都发表你们的见解志向。)
5、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有个姓蒋的人,专门从事这项活动已经三代人了。)
6、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中”,“当中”。先秦·孔子《十则》:“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听,选择它好的地方学习。)
7、恐怕;大概。表示推测、估计。唐·韩愈《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
8、难道,岂。表示反诘、反问。唐·韩愈《马说》:“其真无马邪?”(难道真的没有马了吗?)
9、还是。表示委婉地商量。先秦·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师》:“吾其还也。”(我还是回去吧。)
10、可要。表示期望。宋·欧阳修《伶官传序》:“尔其无忘乃父志!”(你可不要忘记了你父亲的志向。)
11、如果;假如。表示假设。先秦·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假如这是真的,谁可以驾御?)
12、无实义,起调节节奏、舒缓语气等作用。先秦·屈原《涉江》:“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雪花纷纷飘落一望无际啊,浓云密布好像压着屋檐。)

  读音
  (1)责zé
  (2)(根据隶定字形解释。会意。字从丰(变形),从贝。“丰”意为“(植物)节节长高”。“贝”指“钱币”。“丰”与“贝”联合起来表示“钱币节节增长”。本义:利息。转义:〈动〉放债、放款、放高利贷。〈名〉债款,债务)

  释义:
  (3)索取(财物) [ask for;demand]
  责,求也。――《说文》
  往责于东邑。――《吕氏春秋·慎行论》
  责之里正。――《聊斋志异·促织》
  责一头。
  以塞官责。
  (4)又如:责偿(索取赔偿);责货(索贿);责诺(求取他人的许诺);责义(以合乎礼义要求别人);责债(索债);责赂(索求财物)
  (5)责备 [reproach;blame;reprove]
  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书·泰誓》
  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史记·项羽本纪》
  无责也。――清·方苞《狱中杂记》
  (6)又如:叱责(大声呵叱责备);呵责(呵斥);苛责(过严地责备);责嚷(责备;训斥);责劝(责备并规劝);责黜(责备和贬黜);谴责(严加申斥);责让(责备、谴责);贬责(指出过失,加以批评;责备)
  (7)惩罚 [punish]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
  崇患太祖慵惰不作业,数加笞责。――《新五代史·梁家人传》
  (8)又如:笞责;责惩(责罚惩处);责知(责罚包庇罪人、知情不言者);责杖(以杖刑责罚)
  (9)诘问 [question closely;interrogate]
  收奴婢十余人去,责以杀婢事。――《汉书·赵严韩张两王传》
  (10)又如:责诘(责问);责究(责问追究)
  (11)责令;要求 [order;demand]
  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盐铁论·本议》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赦罪责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责己也重以周。――唐·韩愈《原毁》
  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史记·李将军列传》
  责成人之道。――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袁可立)复使之兴兵助战以责其大义。――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12)又如:责报(让人报答;图报);责办(责成办理);责买(责成购买)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⑵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
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①认为,以为
②用
③原因
④介词.因为
⑤介词.用
⑥介词.凭借...身份,按照
⑦介词.在...时候
⑧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⑨和"上" "下" "东" "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上的界限
⑩通"已",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