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中文言文解释

作者&投稿:翁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高中文言文解释~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换,换取)
译文:秦王用十五座城池想要来交换我的和氏壁。

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改变,更改)
译文:(做了)大官(以后)还没有改变他(初为官时)的志向抱负的官员,在天下(恐怕找不出几个人)。

3.采掇者易辨识耳(容易,平易)
译文:专事采集的人(是很)容易辨别和认识它的。

4.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地势,平坦,平易)
译文:因此贼寇(要塞)中(哪里)山势险恶(哪里较为)平坦(哪里)戒备松懈(哪里)戒备松懈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5.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财多也(轻视)
译文:所以古代人轻视钱财,(并)不是(他)仁义,(是他的)钱财太多了。

6.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整治)
译文:百姓富裕了就能把土地治理得肥沃,土地肥沃了就能整治出多出原来好几倍的收成。

7.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很,非常)
译文:荣禄具有(像)曹操、王莽(一样)的才能,是个世上少见的英雄,对付他恐怕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译文:直通豫州(今之河南省)以南,到达汉水(流经陕西、武汉)的南面。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暗)
译文:早上骄阳照耀晚上天空阴霾,(一日里的)气候千变万化。

3.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阴冷,寒)
译文:阴冷的大风奋力地吹刮着,浑浊的巨浪层层推高似乎要冲上天空。

4.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影,树荫)
译文;所以只要仔细审视屋下的阴影(所以观察细微),就能知道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就能明辨事理)。

5.阴知*党名姓,一时收禽(暗中,暗地里)
译文:暗地里(调查)了解叛党的姓氏名字,(然后)快速出击一网打尽

6.惟汉印多用阴文(凹入的)
译文:只有汉时的印章大多用凹入的刻线凸出(印章的)文字。

7.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阴险)
译文:性格阴险(且)深藏不露,能忍得下心杀戮,喜怒哀乐不表现在脸上。

1不徐不疾(迟缓)
不快不慢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微风吹来,水面没有丝毫涟漪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答应,允许)
比较这两种情况,宁可答应秦国“以城易璧”的请求,而让秦国背负理屈的舆论罪名。

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期望)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3高可二黍许(表示大约和数量)
大约有两颗黄米粒那么高。

4不知何许人也(处所)
不知道是哪里人氏



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远看,观察)
我叫人去看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


2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日夜盼望项王到来,怎么能够反叛(他)呢

3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希望)
那么就请您立太子为国君,来断了秦国的希望。


4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声望)
那前辈道德高,名声重,向他请教的人挤满了他的房间


5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

是在丁卯年的(农历)三月十五

6并、汾乔木,望秋先陨(临近)
并州、汾河一带的乔木,临近秋天就落叶了


以上



望喜欢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二次或两次)
意思是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衰竭了。

2一弹再三叹(再三:屡次,多次)
铿然“一弹”,琴歌顿歇,只听到声声叹息


1故治国无法则乱(管理,治理)
所以治理国家没有法则就会乱

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安定,有秩序,与"乱"相对)
知识丰富,记忆力强,明晓国家治乱的方法,能说会道口才好

3今治水军八十万众(修理,整训)
现在训练了水军八十万之多

4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医治)
您的病已经进入肠胃,要是不治,就更加严重了

5不效则治臣之罪(惩处,处置)
如果没有完成,就请治我重罪

6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整理)
准备车马,整理行装

7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对付、抵御)
同心协力,一心一意,一起抵御曹操

8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治平;社会安定)
这就是我为安定社会的老百姓忧虑的原因


1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各,众多)
这里以廉颇为诸大臣代表,廉颇当时未见的是赵国最重要的大臣,此处突出廉颇,就是为相如出场埋伏笔的

2投诸渤海之尾("之于"合音词)
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之乎"合音词)
君王曾经把(您)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有这回事吗?

4潘崇曰:"能事诸乎?"(代词,他、她、它(们))
潘崇说:“能(继续)侍奉他吗?”

好累....

写出加点字的正确意思高中文言文
答:1. 高中文言文加点字解释,求高手,大谢 君安与项伯有故 有故:有旧、有交情的意思。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的意思。孰与君少长 孰与: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的意思。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的意思。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

高中语文学过的文言文翻译
答:1、解释下列画线的文言语词:(2分)(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今齐地方千里: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2、翻译下列句子(2分)(1)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3、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这个成语造句。 (2分)4、“王”下令是受了谁的...

高中语文必修1到5文言文翻译
答:1. 求高中语文必修1到5要求要背的文言文的名句和所有文言文的重点翻译 高考名句默写训练(人教版高三必修) 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骐骥一跃, ;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荀子《劝学》) 4、,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

高中必备文言文及翻译
答:高中必背文言文及其翻译4篇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初中学生必背文言文(80篇之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高中课外全部文言文的正文和翻译
答:高中课外全部文言文的正文和翻译。特别是人物传记越全越好。如果真的没有的话就告诉我老师出题从哪儿找的。... 高中课外全部文言文的正文和翻译。特别是人物传记越全越好。如果真的没有的话就告诉我老师出题从哪儿找的。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张桂梅帮助的只有女生吗?匿名用户 2014-02-21 展开...

高中课内文言文重点翻译会考
答:2. 怎样系统的复习高中课本中的文言文,重点字和翻译怎么 文言文总复习5天计划 第一天:专攻背诵默写 文言文要求背诵默写的篇目较多,以H版为例,古文19篇(含《七步诗》和《古代诗歌三首》),古诗32首,同学们基本上能够背出,但要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颠倒语序、不写错别字就没那么容易了,更不用提对...

关于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的解释及例子,还缺5个
答:2013-09-11 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40 2012-06-01 关于文言文18个常见虚词 428 2013-09-04 高中语文文言文十八个虚词解释,意思 6 2017-12-02 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什么? 35 2012-08-26 高中的18个主要文言虚词是哪18个 2015-10-25 高中文言文中的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具...

求所有高中的文言文带拼音与注解还有翻译
答:翻译:有一个楚国人卖他的珠子给郑国人,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用桂椒熏染它,再用美玉装饰它,最后用翡翠点缀它。但那个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字词解释 楚:楚国。其:代词,他的(指楚国人)。珠:珍珠。于:向,对。郑:郑国。者...

求所有高中的文言文带拼音与注解还有翻译
答:翻译:有一个楚国人卖他的珠子给郑国人,用木兰做了一个匣子,用桂椒熏染它,再用美玉装饰它,最后用翡翠点缀它。但那个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却退还了他的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字词解释 楚:楚国。其:代词,他的(指楚国人)。珠:珍珠。于:向,对。郑:郑国。者...

图解版高中文言文诠释全解
答:1. 求高中常考的 古文词语解释 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数高,题型稳定。 这为文言文阅读复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多年以来,文言文阅读的文章题材都是人物传记,掌握好这类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能有助于学生读通读懂文言文。 现将这类重点词语归类如下,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1、表被任以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