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求答案

作者&投稿:仲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面对突发事件,教师要巧妙地处理。
 1.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尊人者人恒尊之。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强烈的自尊心。学生最需要的是自信,而自信的来源当然是自尊。当学生对学习缺乏信心,产生自卑心理时,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此时,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就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一个期待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话语,帮助他成功后的一次赞许,都会在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教师在课堂上的任何行为都不能以损坏学生尊严为前提。尊重学生才能拉近师生距离,课堂气氛融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意想不到事情的发生。即使课堂出现意外情况,也会因为教师伟大的人格魅力而处理起来得心应手。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在课外尊重学生的人格,更要在课堂上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在课堂上,由于学生知识的不足、阅历的肤浅等原因常常导致他们行为的盲目,产生“出格”的表现。对此,我们教师不要只想到维护自己的尊严,对学生批评训斥,从而造成课堂气氛紧张而降低教学效率,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几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教师若在课堂上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课堂效果就非常好。比如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说:“XXX,这个问题请你回答。”回答结束后,再说一声“请坐下”。一个“请”字,往往就能“请”出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请”出效率来。
  2.要倾听学生心声,观察学生感情的变化
  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想法,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比如说学习上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生活中是不是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上课老是走神是不是因为父母吵架了等等,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就可以对症下药,有效地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难关,这个与学生交流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如果想要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增加教师的亲和力,使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来自我们的关爱。
  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学会倾听。倾听是解决课堂冲突、矛盾、处理抱怨的最好方法之一。一个牢骚满腹,甚至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都常常会软化并变得通情达理。倾听学生的辩解、倾听学生的心声,就能创造课堂教育的成功。
  倾听学生心声,加强师生心与心的交流,教师才能真正走近学生。有一个故事:孔子让一名学生负责煮粥却发现那名学生用勺子吃粥。孔子耐着性子问他为何偷吃。学生说:有一些灰掉进锅里,用勺子舀出来本想倒掉,又想起老师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所以把粥喝了。如果孔子不是耐心询问和倾听岂不错怪了学生,而由此制定的教育措施怎能有效?
  课堂上,教师如果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不妨问个明白,给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例如上课时发现学生无精打采,就要先问问是病了还是晚上贪玩没有休息好。问清楚后再做工作更有针对性。如果没有问清情况便开始说教也许课堂不可避免要出现尴尬局面。更有甚者,如果那天正好是一个后进生病了,而你因为以前的看法没有听他的诉说,可能更为严重的问题就会产生,解决起来就会很难。课堂教学也许因为这件事情的出现就会彻底失败。
  听魏书生老师的课发现:魏老师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不停地询问学生,听取学生的看法。魏老师的课上得很民主、很成功。有一次,魏老师在焦作体育馆讲课临时找了一名管时间的学生。到下课的时候那个学生还没提醒魏老师。魏老师和气地问:您怎么没提醒我呀?学生说:魏老师的课讲得太好了,我们不想下课!整个体育馆掌声雷鸣。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问和听还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感情变化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只有观察的仔细才能问中要害,才能听到心声,才能采取有效防止和解决课堂突发事件的方法。
  3.要勇于承认自己在课堂上所犯的错误并积极寻求迅速解决的办法
  虽然我们尽力要上好每一节课,但是课堂上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难免要发生。如果是教师的责任就要勇于承认,不能讳疾忌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彰显教师的伟大人格魅力。
  课堂教学效果是师生互动的结果。互动的前提是师生的平等。如果教师教学行为出现了明显失误,而为了所谓面子和尊严不肯承认自己的过失,不仅容易使矛盾激化而且有损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有一位数学教师板演一道几何证明题,证到了最后却无法得结论。有一个调皮的学生失声笑出,教师勃然大怒,狠狠批评了学生一番,学生觉得很委屈,便顶撞了该教师,课堂因此而变得混乱不堪。如果教师此时能诙谐机智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且幽默地告诉发笑学生:当别人出现失误而笑话别人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问题可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课堂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教师就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不同的情况方法当然也不一样。教师必须在短时间内去寻找、确定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理并不是不可捉摸、无路可循,该热处理就热处理,该冷处理就冷处理该,该引导就引导等。
  总体来说,如果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作基础,高尚的品德作保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处以学生为主体,极力维护学生尊严,树立学生自信,那么教师完全可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突发事件的发生。

那得看是什么偶发事件。淡定!深呼吸3次,再来处理。保护好教师与学生。
冷静

海南省农垦八一总场中学 黄晓琴
教师在上课之前都会进行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包括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应该考虑到。但无论教师备课多么详细,也难以避免课堂上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果处理得当,或许可以将偶发事件转化为教育契机,但若处理不当,则不光影响教学进度,还有可能激化师生矛盾,将学生推向对立面。所以,处理突发事件,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恰当的方式,及时地将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在这里,我将教学这些年来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总结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有时候,学生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疑难问题。这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胡乱回答,误人子弟。比如,我曾教过一个学生,他很爱看课外书。在课外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常常带回课堂上,一有机会就当堂提问。对此,我的做法是,先判断该问题是否需要当堂解决,如果是,就采取恰当的方式,用最短的时间在课堂上解决,把学生的思路引向问题的结局。如果属于他个人的问题,则告诉他课后再进行讨论,然后尽快导入正课。当然,知道的问题我会全力解决,如果不会,我也会老实地告诉他,然后鼓励他自己查资料寻找答案。学生提问,表明他关心这些知识,希望在老师身上得到答案,我们要尽力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能因为所提问题与学科教学内容无关就不予理睬,打击他的积极性。此外,答应学生的事要尽快兑现。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提的问题我一时无法解决,就答应他下节课再解决,后来我把这件事给忘了。从那以后,就很少见到那个学生再问问题了。我想,失信一次,我就完全失去了他对我的信任。此后,只要学生提问需要以后解决的,我都会记在一个本子上,回去认真思考,按时兑现当时的诺言。
课堂上有时会遇到学生恶作剧,比如起哄,捉弄某个同学,甚至是捉弄老师等等。这时候是最考验教师处理偶发事件能力的了。遇到这类事情,一定要沉着冷静,不急不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短时间内。充分认识和挖掘其中包含的积极因素,善于引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阻力为动力,把偶发事件变成磨练学生品质,激发学生情趣,教育大多数学生的一次机会。还记得有一次,我安排学生做课堂练习,然后在教室里来回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突然身后传来窃窃私语的声音,我转身一看,后面有几个男生在捂着嘴笑,见我转身就不敢笑了。我正纳闷,旁边一个女生告诉我,刚才有人甩钢笔,把钢笔水甩到我裤子上了。我扭过头看,真的,浅色的裤子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溜黑点。当时的心情真是,只能用愤怒来形容,只想着是谁干的,把他揪出来,好好的修理一顿。我转头盯着刚才那几个男生,他们全都头低低的,不敢看我。于是我快步走上讲台,准备给全班上一堂政治教育课。可就在我转身面对大家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也许这只是一次无心之过,再说我也不知道是谁干的,批评谁?我站在讲台上不说话,慢慢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时同学们都静静地看着我,心想暴风雨就要来临了。过了一会儿,我才开口:刚才有人在我的裤子上‘画’了一副‘墨画’,可能是觉得我的裤子太单调了吧。可是,他画的不好看,我不喜欢。现在我要洗掉它,谁来帮我想想办法?同学们还没回过神来,都瞪大眼睛看着我。于是我转身让大家看我裤子上的污迹,接着说:这是钢笔水弄上的。大家根据钢笔水的成分,帮我想一想,用什么东西可以洗掉它。同学们确认我并没有发火之后,纷纷议论开了,有的说用洗洁精,有的说用酒精,还有的说用酸,用盐,用米汤,等等,还有同学说要用饭粒,这是她看书了解到的方法。我表扬了她关心生活常识的做法,并鼓励同学们回去做试验验证一下哪种方法最好。就这样,暴风雨消散了。但从那以后,我发现更多同学开始关心化学生活常识了,也常有学生问我这样那样的生活常识问题。我想,那次没有发火是对的。
老师在上课时,偶尔会出现口误或笔误,或者出现一些其他的失误,这是难免的。这时,教师首先要做到沉着冷静,情绪稳定,切勿手忙脚乱。其次要态度诚恳的承认自己的粗心,并及时纠正。对有些失误,还可以在不转移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不动声色的纠正。当然,最好是课前认真准备,深思熟虑,尽量避免出现失误,万一出现失误,也可以想办法挖掘其中的教育契机,换一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有一次上习题课,我在黑板上演示一道习题的解题过程时,把一个公式写错了。在讲解时我发现有几个学生一直皱着眉头盯着黑板看,于是我回过头仔细检查,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但我没有马上改正它,转而问学生:刚才老师在板书时,出现了一个错误,哪位同学发现了,请把它指出来。这一下,全班50多双眼睛全都盯着黑板仔细的看,刚才皱眉的那几个同学更兴奋了,连忙举手要求回答问题。我让其中的一个同学来回答,其他学生都听得非常仔细(比我在讲解时听得仔细多了),于是我表扬了他们的细心,并鼓励他们多给老师挑毛病。后来,我在上课时,偶尔会故意写错一些字母或式子,学生也都能及时给我纠正,并且他们自己在做作业时,所犯这类错误明显少了许多。再比如,有一次在课堂上做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实验,到做实验时我才发现,药匙忘带了。这时候回实验室拿是肯定来不及了,情急之下我突然想起试验员常用的取用固体药品的方法,这时我没有马上做实验,而是问学生,没有药匙,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取用固体药品。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的说直接倒,有的说用镊子,还有的说用小纸槽,我引导大家分析这些方法的可行性,最后,才向学生们介绍试验员的方法:用一支干净的小试管,在要取用的试剂中钻一钻,就可以取出药品了。就这样,一个失误最终转化成对一个实验操作原理的分析和具体运用了。
教师在教学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这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冷处理法,以静制动法,幽默带过法,等等。对有些事件的出现已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想让学生重新注意原定的教学内容十分困难。这时可以发掘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开展教育或教学活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镇定,不管发生什么,都要镇定. 2.估测事件的严重性. 3.尽快把事件源带出课堂.]

引入到化学实验]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求答案
答: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应该如何进行和从哪里开始呢? 二、如何培养英语语感 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英语语感越强,其英语素质就越高,他们就越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语言,准确快捷地进行各种交际活动。所以重视培养中学生英语语感,加强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就成为当今初中英语课实施素质...

高分求救···大学的··教学艺术类···求最佳答案···_百度知...
答:有 答:(1)从王老师的地位而言,其错误有三点:一是他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师道德,管理课堂秩序是他的职责之 一,当学生发生打骂事件时,他有责任教育批评学生,而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去找班主任(1分);二是王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应该赶学生出教室(1分)在师生关系上,违反了...

数学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
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

教师应如何批评学生求解答
答:无论学生怎样违反校规校纪,也不管出发点有多好,作为老师都要调控好情感的闸门,把握好言语的分寸,做到言行文明,而不要对学生进行打骂或语罚。因为是老师,就要展示出老师的形象和风度,粗俗、野蛮只能体现老师的无能和无知,且极易伤学生的自尊,达不到教育目的。一次数学课上,两名女生竟在老师眼皮...

学生不该对老师说的话,我们的课堂作业,求答
答: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像个木头那样站着,浪费大家时间,站着听!”,这样一来又和前面我说的不能对老师说“不知道”有所冲突,但老师在这方面,一向是不讲理的!反正我对老师说“额。。。这个。。。那啥。。。这道题。。。”,说完过后,通常都是站着上完一节课的!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求答案
答: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不仅是课改关注的热点,也是每一位教师在实际...

课堂中怎样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答:3、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教师要妥善处理。如:天气条件恶化、突然停电、学生病倒或严重违纪事件等等,教师既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惊慌失措,要以自己平静的情绪与学生一起迅速的处理好,保持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回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如何做一位好数学教师求解答
答: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静水投石,打破数学课堂沉闷的空气 一般说来,总有部分学生对学数学不感兴趣,这里不是危言耸听,他们认为数学抽象、难懂、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学起来乏味。同时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存在缺少应有的激情和活力,教材理性多于情感。那么,怎样才能使这部分学生(教育心理学称之为“灰色...

如何正确处理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求答案
答: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关键。学生的参与充满变数,课堂上可能发生各种情况,如何把握时机,巧妙利用好动态生成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节外生枝的现象,只要是有利于促使学生对生活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就要抓住...

请问如何保持上课的效率?
答:假若符合实际,那怎样上课呢? 一、积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物质的准备,是指上课前必须将上课用的教材、笔记本、基础训练、实验报告册、作业本及相关的文具准备好,以便在上课过程中随时方便使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些同学缺乏这些准备,上课了才去翻书包,既耽误了自己听课,又影响周围同学;由于事前未准备好笔或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