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骜和王翦谁的地位高

作者&投稿:淫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始皇一统六国过程中,王翦和蒙恬谁的功劳更大?~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蒙恬立下了汗马功劳。蒙恬是秦朝的大将军,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他为维护秦国的稳定,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蒙恬对兵法尤为精通,他熟读兵书,有较高的军事素养。秦国在迅速崛起的时候,虽然灭了六国,但是一直遭受北方匈奴的侵犯。而消灭匈奴的重任,就交付在了蒙恬肩上。

虽然当时秦国实力雄厚,但是也不敢小看匈奴的力量,因此蒙恬驻守北疆十余年。蒙恬有一个兄弟蒙毅,他们二人,一个管理内务,一个征战战场,在秦国统一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王翦在秦始皇歼灭六国的过程中,也立下了一定的功劳。王翦攻灭楚国,继杀齐魏,平定叛乱,铲除吕氏,这些都是王翦立下的战功。

王翦是秦国杰出的军事家,也是统一六国的功臣之一。王戬和蒙恬在一统天下的战争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因为蒙恬又平定了北疆,因此在二人的功绩对比上,蒙恬略胜一筹。蒙恬也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不仅在行军打仗上有非常高的才能,并且在文化传播方面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一直流传至今的毛笔,在古代作为一种重要的书写工具,就是蒙恬和他的夫人共同发明创造的。秦国在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整个过程中,也非常的艰难,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在后世的评价中,王翦和蒙恬,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并且他们的历史事迹在《史记》中也有所记载。

秦朝蒙家军始于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骜是秦国蒙氏家族开创者,为蒙氏家族在秦国的立足开创了非常好的基础。其子蒙武、孙蒙恬、蒙毅等都相继为将,显然都是与蒙骜的战功分不开的。
蒙骜在其仅被史书记载的九年时间里,几乎每年都作为主将带兵出征,共攻克七十余城.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
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
秦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
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籍着天险,设制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
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战北疆十多年,威振匈奴。
王翦是频阳东乡的人。从小喜欢兵法,长大后为秦始皇效力。
秦国的将军李信,血气方刚,英勇无比,曾经带领数千兵马追击演过太子丹,值追到衍水。打败太子丹并将其俘虏。所以秦始皇以此确认了李信的勇武。
所以秦始皇问李信:“我想攻打楚国,不知道将军需要用多少人马?”李信说:“二十万人足以。”秦始皇又问王翦。
王翦说:“没有六十万人不行。”秦始皇说:“王将军老啦。李将军果然勇敢,他说的对。于是派遣李信及蒙恬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攻打楚国。
王翦因为自己的意见不能被采用,于是称病辞官,在家乡安老。适时李信攻打平与,蒙恬进攻寝,大破楚军 。于是李信又率军攻打鄢城和郢城,并一一攻克。
于是带兵向西和蒙恬在城父会师。楚军紧随其后,三日三夜不眠。大破李信,秦军无奈逃跑。
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自己亲自骑马来带频阳,向王翦道歉。秦始皇说:"我不听从将军的机车。李信果然使秦军遭到屈辱。
现在听说楚军已经开始西进。将军您虽然病了,难道就人心放弃我吗?”王翦说:“大王要是真想用我,没有六十万兵马不可以。”秦始皇说:“全听你的!”于是王翦摔六十万大军出征,秦始皇亲自送行直到霸上。
王翦终于代替李信进击楚国。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抗拒秦兵。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王翦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同食。
过了一段时间,王翦派人询问士兵中玩什么游戏?回来报告说:“正在比赛投石看谁投得远。”于是王翦说:“士兵可以派用了。”楚军屡次挑战,秦军不肯应战,就领兵向东去了。王翦趁机发兵追击他们,派健壮力战的兵丁实施强击,大败楚军。
追到蕲南,杀了他们的将军项燕,楚军终于败逃。秦军乘胜追击,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邑。一天后,俘虏了楚王负刍,最后平定了楚国各地设为郡县。又乘势向南征伐百越国王。与此同时,王翦的儿子王贲,与李信攻陷平定了燕国和齐国各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了天下, 王将军和蒙将军的功劳最多,名声流传后世。
秦二世的时候,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都已死去,蒙恬也因被构陷而被诛杀。陈胜起义反抗秦朝时,二世派王翦的孙子王离攻打赵国,把赵歇和张耳围困在钜鹿城。当时有个人说:“王离,这是秦朝的名将。现在他率领强大的秦军攻打刚刚建立的赵国,战胜它是必然的。
一个过客说:“不是这样的。说来做将领的世家到了第三代的必定要失败。说他必定失败是什么道理呢?一定是他家杀戮的人太多了,他家的后代就要承受为恶的惩罚。
如今王离已是第三代将领了。”过了不久,项羽救援赵国,攻打秦军,果然俘虏了王离,王离的军队就投降了诸侯军。
太史公说:俗话说“尺有短的时候,寸有长的时候。”白起算计敌人能随机应变,计出不尽,奇妙多变,名震天下,然而却不能对付应侯给他制造的祸患。
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在当时不愧是元老将军,秦始皇尊其为师,可是他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巩固国家根基,却苟且迎合,取悦人主,直至死去。到了他的孙子王离被项羽俘虏,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他们各有自己的短处啊。
扩展资料: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蒙恬曾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因此也被誉为“笔祖”。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蒙恬

蒙骜在其仅被史书记载的九年时间里,几乎每次都作为主将带兵出征,共攻克七十余城,在秦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王翦灭燕、赵、楚国,随后又南征百越获胜。
从战绩上看,还是王翦更大,毕竟他是活跃在一统六国的关键时刻。

秦国最厉害的七位猛将
答:秦国最厉害的七位猛将:章邯、司马错、蒙骜、王贲、蒙恬、白起、王翦。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如果论战功,王翦是超过白起的。因为秦国最大的两个对手:赵国和楚国,全是王翦剿灭的。在战国后期,除了赵国和楚国,其他四国已经无力跟秦国对抗。而正是王翦,一手消灭了秦始皇最大的两个对手,完成了他一统...

历史上的巨鹿之战40万秦军是如何失败的?
答:曾作为蒙恬副手和蒙恬一起驻守在长城边上的王离,同样出身显赫,王离的祖父是中国历史上都有名的名将王翦,王翦的名气可比蒙骜大多了,能力也比蒙骜高很多,秦并六国的战争中,王翦灭了三国,王翦的两个儿子灭了两国,合起来,王家灭了五国,王离拥有如此显赫的家世背景,最终只能屈居蒙恬之下,一个很...

秦国统一天下,王翦王贲父子和蒙氏父子哪个功劳比较大?
答:王翦 灭赵、楚,击溃燕国主力。王贲 灭燕、灭魏、灭齐。蒙骜 夺取了韩国军事重镇成皋和荥阳,建立三川郡,夺取了赵国37座城,攻取了魏国20多座城,建立东郡。谁的功劳大可以比较。

秦始皇手下有名的武将有哪些
答:公元前226年,王贲大败楚军,夺取楚国十几座城池。公元前225年,王贲水淹大梁,灭亡魏国。公元前222年,王贲夺取辽东,灭亡燕国,继而消灭赵国残余势力。公元前221年,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4、蒙骜,《战国策》作蒙傲,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蒙骜本是齐国人,后来投靠秦国,...

秦国的五虎上将都是谁,连灭三国的王翦能排第几?
答: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灭亡蜀国。公元前295年,司马错当时担任国尉,率领军队攻打魏国的襄城。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领陇西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之地。但是司马错在做完这一切后,就此下落不明。TOP、4 蒙恬 蒙恬出生将门世家,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名将;公元前221年,...

蒙骜辅佐了四位秦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答:相比之下,我认为王翦更幸运,因为他绝对是一个强劲的对手,如果不是李信的失败作为陪衬,他应该不会取得如此高的军事地位。与上述四人相比,孟敖有一次大败。在指挥攻打魏国的时候,信陵君回到魏国,组织诸侯联合纵横,打败了孟敖,把他赶回了悬谷关。我认为这次失败是他没能进入四强的重要原因。

蒙恬和王翦谁的贡献更大?嬴政器重蒙恬还是王翦?
答:蒙恬是蒙武的儿子,在嬴政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王翦是最大的功臣,他的军事才能卓越过人,蒙恬年少只在攻打齐国时出了力,蒙恬年少于王翦,主要的成就还是秦统一以后瓦解匈奴国势力解除边患。蒙恬的父亲 秦昭王时,齐国的蒙骜到秦国谋仕,为官一直到上卿。秦昭王去世,秦庄襄王在位,任命蒙骜为率秦军攻打...

秦国将领蒙骜是什么人?奉4代秦王,夺90座城
答:战国末年,秦国傲视群雄,秦国名将更是层出不穷。白起、王翦、王龁,蒙骜等都立下赫赫战功。其中,王翦、王贲、王离是为三代猛将,以蒙骜、蒙武、蒙恬、蒙毅祖孙三代为代表的蒙氏一族,在秦国历史上与大秦同在。近期,历史剧《大秦赋》热播,蒙骜一家均有出场,他的两个孙子蒙恬和蒙毅成了嬴政的少年玩伴...

大秦帝国蒙恬的蒙家军与王翦的王家军相关历史越详细越好
答:蒙骜在其仅被史书记载的九年时间里,几乎每年都作为主将带兵出征,共攻克七十余城.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秦统一六国后,...

蒙骜:生在齐国,却为秦国争霸屡建奇功,侍奉四代秦王,为什么呢?
答:在地理位置上,与韩、赵、魏三国,形成围困之势。王翦、王贲父子,虽高居灭五国之功,但如果没有蒙骜的军事震慑,秦国恐怕要二十年甚至是才三十年才磨得一剑。毫无疑问,秦始皇打出蒙骜这张王牌,还是颇具长远的战略眼光。首先,蒙骜历经三代秦王,对秦国不离不弃,其忠心可嘉,不是贪图蝇头小利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