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总量与改革初期比较怎长了多少倍?

作者&投稿:咸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取得的成就?~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全球人口最多的一个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一场伟大的事业,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关于发展的故事,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不仅改变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分布版图,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未曾有一个国家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让数亿人民摆脱了贫困状态,因此我们说这是史上最了不起的经济发展的成功故事。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已经,而且在继续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哪里呢?首先体现在经济实力的巨大飞跃,目前讲几个简单的数据:
1、中国的经济总量从改革开放前1978年世界排名第15位跃居到2010年的第2位,GDP从1978年的区区3645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1年的471568亿元人民币,我们现在的经济总量大约相当于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130倍,经济增长速度在过去三十多年中高达9.3%,这是全球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水平的3倍。
在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人均GDP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局面,我们的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人口增长速度,其结果就是中国人均GDP的快速增长。
从1978年区区380亿元增长到2011年35083元,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在这一段时间里高达92倍,人均GDP高速增长的势头一直持续到今天。在最近六年里中国的人均GDP依然呈现出强劲的增长。
我也举一个简单的数据:从2005年我们的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12位跃居到2011年排名的89位,在这六年里中国的人均GDP的世界排位增长了23位,这个速度相当地令人惊讶。 
2、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改革开放也带给中国产业结构方面的深刻变化。我们的一次产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大约28%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
与此同时,中国三资产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24%上升到目前的44%,提高的大约20个百分点。在一次产业的比重下降、三次产业的比重上升的同时,中国二次产业中的主要产业——制造业的崛起尤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目前,迅速崛起的制造业已经在全球排名第一位,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
在目前全世界大约500种主要的工业产品中,有222种左右的产品产量世界第一这个称号属于中国,在制造业迅速崛起的同时,中国在最近三十多年里还不断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也十分的良好。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我们在产业结构深度优化的同时,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在水力、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在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与之比肩。
4、经济实力的巨大飞跃还表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在改革前的1978年整个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只有区区的1.67亿美元,到2011年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31811.48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国的同期中是最高了,我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外汇储备大国。
经济实力的增长不仅仅体现在以上这些方面,还表现在中国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改革开放前中国是典型的民以食为天的农业大国,当时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区区的134元(1978年数据),到2010年中国农民的年均纯收入已经上升到5919元,这样的速度也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
5、在农村人均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率迅速下降,从1978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大约4%,贫困率的下降使得数亿中国农民彻底摆脱了贫困状态,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还有部分人口处在贫困中,但是在解决贫困的能力方面我们今天已经大大提升了。
今后我们还要面临一些挑战,但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前景仍然是向乐观的。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今天解决贫困问题的经济基础是过去无法比拟的。
6、中国经济实力的巨大增长还体现在国家财政实力的增长方面,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国家财政收入也经历了一段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从1978年我们(募集征服)总共1132亿元人民币的财政收入增长到2011年103740亿元人民币。这个规模大约相当于1978年的92倍。
2010年中国大陆居民已经基本普及的家用电器,电话的普及率达到了每百人86.5部,互联网的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4.57亿人,其中宽带上网的人数已经达到4.5亿人,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34.3%。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中国的短缺经济状况,可以说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7、在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中国在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方面也取得的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中国从2009年开始推动了大规模的医疗卫生保险改革,到今年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我们享受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人数已经占全国总人数的95%。如此高的覆盖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在世界各国中是极为罕见的。
我们从整体上来看,今天中国人民享受到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但是作为一个客观的现实,在这些方面我们取得的成就确实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
改革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参考资料:改革开放-百度百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的全景分析预测

--------------------------------------------------------------------------------

经过25年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21世纪初期的中国发展,更加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即在加入WTO的新世纪里,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怎样的环境、机遇、挑战和可能前景?这是所有的人——无论是国内国外、政府企业、理论还是实践等,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将中国宏观经济的热点问题,划分为传统的十大领域,并进行较为深入和全面的剖析。

一、经济总量将继续保持较长期的高速增长
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79-2002年,我国GDP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9.4%,见图1,比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高出一倍、比同期发达国家平均增长水平高出两倍等,展现出世界经济“一枝独秀”的明显特征和勃勃生机。这使得我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在稳步、持续和显著的提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其核心原因在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即将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改革为市场经济,以市场化的价格来调整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在此基础上,更多的与国外进行市场化的交流与合作等。
在农村,重点是进行土地承包制的改革,同时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民进城务工。在城市,首先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90年代后开始了市场化改革的全方位的探索和推进,如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等。这使得我国两方面的生产资源,得到了更高效率的发挥。即一是显性生产资源,如土地和厂房等;二是更为重要和核心的隐性生产资源,即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
内外因素的完美结合,造就了我国经济25年来的空前繁荣。即内因是我国生产资源效率的更高发挥;外因是我国与国外的大量交流、经济的巨大差距、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后发优势等。
25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80年代上半期,重点是解决农产品短缺问题;80年代下半期,重点是解决工业品短缺问题;90年代上半期,重点是解决原材料、基础设施等的“瓶颈”问题;90年代下半期,重点是解决经济结构的矛盾和优化问题;21世纪的前几年,可能更多的是考虑加入WTO的国际接轨问题等。
回顾25年的历程,我们可能会注意到四个显著的历史性起点或标志:一是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二是1984年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三是1992年初的小平南巡讲话;四是2001年底的正式加入WTO等。
由于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如20-30年,我国与世界经济格局不会有根本性的改观,因此,我国经济仍将持续过去25年的较高速增长。例如到2002年底,我国人均GDP仅为1000美元,还不到发达国家的1/30等。虽然两个时期微观的影响因素或结构可能会有一些差别,如前期的体制性释放动力可能更强、后期的市场性规范活力可能更充沛等,但是综合的比较,两者的增长潜力可能不会有本质的太大差异。这一观点目前同时也为我国经济专家所普遍的接受或认同。例如见表1。大多数专家之所以预测后期的经济增长为7%左右,可能更多的是出于稳健的心理、以及对其能否达到前期的9%缺乏足够的信心等。
美联储预测,未来10年美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3%;世界银行预测,2001-2010年,美国GDP增长率年均为2.7%、欧盟为2.4%、日本为2%等。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仍将进一步的缩小。
当然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也将面临着一系列艰巨的任务。例如:1、国有经济要深化改革。2002年底,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工业企业资产总量是4.27万亿、占我国工业总资产的50%、占用约65%的工业贷款,却只创造了35%的工业产值等。2、农村市场要启动。目前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65%,但乡村消费品市场却只占全国消费品市场的25%;努力促进农村经济、收入和教育的良性互动和循环,这对于提高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无疑是具有历史阶段的关键性意义等。
与此同时,我们也将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并需要我们更加审慎和认真的对待。例如:1、社会风险。收入差距拉大、下岗人员增加、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可能会孕育着一定的社会稳定风险。2、经济风险。例如国有商业银行巨额累积、并且仍在继续增加的不良贷款,可能会对整体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的健康运行造成一定的危害等。

二、物价走势将呈现较长期的低速徘徊
80年代,我国出现了两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但其背景是商品供不应求的宏观环境。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与90年代以来的商品供过于求现象可能有着更大的相似性和继承性。见图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90年代以来,我国的物价走势——通货膨胀,可明显的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1992-1996年的高通货膨胀时期;二是1998-2002年的通货紧缩时期。
1992年小平的南巡讲话,是我国全面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由于此前我国经济已经持续两年低迷、而且中央政府也缺乏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灵敏的调控手段和机制等,因此在大利好的激励下,我国经济迅即出现一轮过热的建设高潮。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直线攀升。
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发布,简称“十六条”,全面、大力度的治理经济建设的过热问题。其中最关键的三条是:紧缩信贷、开仓放粮和压缩项目等。
经过3年多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基本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都进入了中长期的合理区间。
90年代上半期的经济过热,给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重大影响。例如整个“八五”时期,我国投资每年平均增长36.5%,远高于“六五”时期的19.5%和“七五”时期的16.5%。林毅夫教授测算,这使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能力,增加了两倍甚至更多。
据原内贸部商业信息中心统计,1997年上半年,在全国605种主要商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占72.2%、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27.8%、没有一种商品供不应求。这可以看成是我国经济由供不应求——供给制约型经济、全面转向供过于求——需求制约型经济的历史性的开始或起点。同时,它也是迄今我国经济始终处于通货紧缩阴影之中的、最重要的宏观环境之一。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在“软着陆”之后,迅即感受到了需求不足的巨大压力。
1998年,宏观调控政策由“适度从紧”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新组合;同时,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以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增强其贷款的能力。1998-2002年,中央政府共发行66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并带动了3.2万亿的社会总投资规模。
通过种种扩大需求的努力,1998-2002年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也仅在轻微的通胀和紧缩之间徘徊。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以下四方面因素可能是需要特别重视的。即:1、需求不足:包括改革使人们的预防性储蓄增加,缺少中意的消费对象,以及投资需求不能有效实现等。2、供给过剩:包括生产的简单重复竞争,假冒伪劣泛滥等;并且资金供给的缺乏有效约束,可能助长了这种倾向。3、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供给的无限增长、以及其效率的持续提高,可能对价格有着较大的向下压力。4、国际接轨:包括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以及市场化的改革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等。
近年来,国际社会中出现了“中国输出通缩”的较多议论。这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对中国的生产能力及占世界经济比重不断提高的一种过度的舆论反应。

三、劳动就业将始终面临较大的压力
由于人口的持续、迅速增长,因此多年来我国的劳动力和就业人数也在同步的迅速增加。例如1979年我国城乡就业总人数为4.10亿人,到2002年就迅速增加到7.37亿人。见图3(其中1989-1990年就业总人数有统计口径的调整)。
同时,城镇登记失业率近年也在迅速增加——90年代后半期基本维持在3.1%左右、2001年和2002年分别上升到3.6%和4.0%,2003年的政策目标是控制在4.5%以内等。
从总体上看,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的就业问题仍将是一个突出和严峻的问题。因为从供给上看,它包括800万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00多万的下岗职工、1.5亿的农村富裕劳动力、以及每年1000万的新增劳动力等;从需求上看,按经济增长速度8%、就业弹性系数为0.15计算,每年能够新增加的就业岗位仅为1000万左右;也即我国劳动力的供求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口,未来的就业压力将更加沉重。这也是部分学者,呼吁我国应当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的增长模式的核心原因所在。

图3:我国就业总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在就业总人数稳步增加的同时,我国的就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和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为重要和突出的两大特点是:
1、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化。即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79年的69.8%下降到2002年的50.0%,平均每年下降0.86个百分点;同期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由12.6%上升到28.6%,平均每年上升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80年代有着较显著的攀升,1997年达到23.7%相对高峰,近两年有所回落。见图4。
从目前的趋势和国际比较上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仍将持续下降,同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仍将持续上升。例如,2002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28.6%、产值比重为33.7%,而发达国家同期的指标分别为60-75%和70-80%;差距和潜力都是巨大和明显的。

图4:1979年以来,一、二、三产业就业结构的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2、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变化。即城镇国有及集体单位就业人数、占城镇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在大幅度下降,从1980年的99.2%下降到2002年的33.4%,平均每年下降2.99个百分点;同时,城镇个体及私营单位就业人数占城镇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以及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占乡村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在经历了80年代、以及90年代前半期的高速增长后,近几年仍然保持了明显的攀升势头。见图5。
图5:1980年以来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变化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其中在城镇总就业人数迅速上升的背景下,城镇国有及集体单位就业人数的绝对数,都在迅速下降。如1991-1996年,城镇国有及集体单位的就业人数一直保持在1.4亿以上的高峰,其后持续下降,到2002年下降到0.83亿。其中的核心原因,仍是在于体制的转轨或释放。
从目前的情况上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和盘整后,我国个体和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无论是绝对数还是相对数——比重,仍将会有持续和较大幅度的增长,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
目前我国就业的严峻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极大关注。从理论上看,部分失业的存在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可能是非常必要的。包括:1、经济结构此消彼长的蓄水需要。2、劳动力有更充裕的时间更新和提高自己。3、促使在职劳动力更加努力和有效的工作,这也是某种程度的鲶鱼效应等。
从客观上看,严峻的就业问题对于我国劳动力转变或提高市场观念,可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然其前提是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等。

四、外资外贸在入世下将有更大的接轨性发展
从1983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情况上看:1992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超过对外借款,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2001和2002年两年,我国对外借款的数额为零,因为同期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2000亿美元的规模,并仍然在以每年35%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见图6。
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上看,1983年以来有两个重要的时点:一是1992-1994年三年,接连上了三个百亿美元的台阶。1993年以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量,就一直居于发展中国家的首位。二是2002年,达到527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的重要原因:一是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高速增长;二是“911”以及安然、世通事件,使人们对部分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可能有着更现实的忧虑。
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上看:80年代,可能更多的是偏向高级宾馆饭店等;90年代上半期,政策积极引导外资投向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国民经济的“瓶颈”部门;90年代下半期以来,无论是政策还是外商,可能都更关注在技术领域的突破等。
图6:1983年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情况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上看,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例如:一批国内企业在海外的上市;政策积极鼓励外商,参与对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股权并购和资产重组、以及参股入股基金券商等。后者如《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以及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国安基金公司的获准成立等。
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中,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到2002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4万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80亿美元;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直接就业的人数近2300万人,占全国城镇劳动人口的10%;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2%,其中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甚至高达80%等。
目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策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程度不够;二是“高国民待遇”与“低国民待遇”的并存矛盾等。例如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享受“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另一方面还有着较多的行业准入限制等。
原国家计委发布的《“十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划》中分析,未来我国利用外资的局面将出现四大变化:重点从引进国外资金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和专门人才转变;领域从加工工业为主向服务领域大力推进;方式在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同时,向多方式引资拓展;政府管理将从行政性审批为主,向依法规范、引导、监督转变等。这四方面的总结十分精辟透彻。当然,同时我们还可以加上:利用外资的总量仍将有较长时期、较大幅度增长的未来预测等。
1979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增长,即从当年293.3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迅速上升到2002年的6207.7亿美元,增长21.2倍、年均增长14.2%。见图7。
图7:1979年以来我国外贸的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在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呈现出三方面的显著运行特征:一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始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如2002年前三甲——广东、江苏、上海的进出口额分别为2254、745和728亿美元,合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60.0%。二是进出口的产业或技术结构在不断优化。如机电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1995年为29.5%、2000年为41.4%、2002年进一步上升到48.2%等。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越来越在对外贸易中占据着核心性的地位。如2002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的出口额为202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6%,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62.3%、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等。
25年来我国外贸体制的逐步改革,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突破外贸代理制、也即外贸经营权的限制,赋予地方和企业更多的外贸经营权。例如1999年1月、2000年1月以及2001年7月的三次改革,最终取消了对进出口经营资格的审批制度,改为登记和核准制度,从而使得民营经济能够更加顺利的进入外贸领域。
到2002年底,我国已有4万家私营企业获得了外贸经营权。
回顾25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最值得一提的可能是1988年王建的“国际大循环”理论。同时它也因为被政策的高度采纳——“两头在外,大进大出”而影响轰动和深远。
据统计,到2002年底,我国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由2001年的4%上升到4.7%,成为全球第五大贸易国。

五、企业投资将逐步走向主体的市场化平等
回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投资历史,四方面的显著特征可能会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即:
一是民营投资的显著增长。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投资主要是国有的投资,集体的投资很少,私营及外商的投资就几乎没有。随着政策的逐渐放开,集体、私营及外商的投资稳步增长。例如据统计,1980-2002年,我国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3%,高出国有投资6个百分点等。如果考虑到投资的有效及持续性,那么民间投资在经济中的作用,无疑就应当进行长期的和更高倍数的估量。
二是1992-1994年,以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几年迅速跃上新的台阶,见图8,同时投资观念也实现了较大的突破或转变,虽然同期海南等的房地产炒作,也给我国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图8:1981年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三是1998年以来,为了抗击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连续五年平均每年发行1320亿元的国债,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全社会投资的增加,以保持社会总需求的适度增长、避免或缓解转轨时期的较大就业压力等。这时期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从每年不到3万亿元、到迅速突破4万亿元,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当然,由于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会引起学术界的长期争议。
四是2000年正式启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目前已经安排总投资6000亿元。其中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一批水电枢纽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试点等生态建设工程正在积极推进等。这将极为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和改变着,我国的投资乃至整体经济发展的地区架构等。
当然同时,开发区的建设、创建二板的争议、国内企业的国外投资等等,也都是国内投资界所极为瞩目的问题。
从创建我国规范的市场化投资体系上看,目前两方面的问题可能具有较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即:
一是经济主体面临着不同的行业准入制度。目前较常用的数量实证是对东莞市的调查结果。即在东莞市的80个行业中,全部对国有企业开放,而对外资企业开放的只有62个、对民营企业开放的只有42个;这种情况在一些低风险高收益的服务领域表现得尤其明显或严重。
二是经济主体面临着不同的资源获取能力。例如钢材、能源、土地、上市、贷款等的额度或指标等。据统计,1997-2002年全国金融机构向民间投资者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不到10%等。民营企业主要是靠自身有效的投资和积累,来实现不断的发展和壮大。
据统计,目前在37个工业大行业中,民营经济的增加值所占份额超过50%的有:有色金属、纺织、家具、化工原料等16个行业。显示出民营经济的强大活力和生机。
因此,重新有效配置我国现有的生产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这仍然是具有较大的制度空间或潜力。同时,我国目前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储蓄率、以及储蓄总额等,为我国投资的继续高速增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或背景。
当然,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也极大的改变着我国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例如,1998年国家决定实行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到2002年底,全国房地产个人贷款达到7000亿元,个人购房比重高达95%左右等。这是支持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年来持续景气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居民消费在总量增长中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和冲突
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在迅速提高。见图9。
图9:1979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增长率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即从总量上看,1979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达到14.5%的较高增长速度,同期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年均增长率甚至达到28.3%的更高增长的水平。
回顾25年来我国消费特征的衍化过程,我们可以粗略的将它划分为四个阶段:80年代上半期,是农产品生活资料的极大丰富;80年代下半期,是普通彩电、冰箱、洗衣机的逐步、普遍的进入家庭;整个90年代,是生活质量全面和总体的提高,如大屏幕彩电、高档电冰箱、多功能洗衣机等家电开始了升级换代等;进入21世纪,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开始群体出现、并引领时代潮流,同时电子通讯、计算机、旅游等也逐步成为大众化的消费热点。
从国际通用的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上看,我国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在生活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25年来也是在稳步下降。例如,1980年农村和城镇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61.8%和56.9%,到2002年就下降到46.2%和37.7%,呈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等。
然而在总体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的消费结构,也存在着一系列较大的问题。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率或消费倾向偏低。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基本接近80%,而我国一直在60%左右徘徊。其中的原因:一是体制改革,使人们对医疗、教育、住房等的预期支出增加。二是收入差距拉大,使更多支出沉淀或滞后。1995年以来,我国有关机构和学者,基本都测算或认为,我国的吉尼系数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收入分配警戒线。三是消费信贷的体系或习惯还没有形成。如美国的消费信贷是企业信贷的两倍,而我国目前仅为10%等。这是近几年我国需求不振、增长乏力、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2、城镇和农村的差距仍然在继续拉大。虽然从1979-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2%,高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7的水平,但是农村收入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六五”时期,其后——除1995-1997年三年,农村收入的增长基本就是明显低于城镇收入的增长。见图10。这导致城镇与农村收入差距近18年来的持续拉大;以及占我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与现代化主流的城市经济,无论是供给还是需求上,都远远不能协调或吻合等。

图10:1979年以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3、地区发展差距依然存在和明显。1979-2002年,东部对全国GDP的贡献率为58%,中部为28%,而西部仅为14%。即使在实行西部大开发后,2002年东、中、西部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也是分别增长11%、10%和9%,差距明显并且仍在继续扩大。
虽然为了解决消费总量和结构的问题,政策在持续做着规范市场体系的诸多努力。如今年全面启动的农村税费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等等,但是,在充分肯定25年成就非凡的同时,我们可能也应当清醒的看到,其中所蕴含着的、诸多的经济乃至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七、财政金融努力塑造市场化的运行体制
90年代以前,我国财政收入、以及相应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十分缓慢。这是因为同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放权让利为主要核心的。1994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分税制体制改革,初步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和预算约束,以及同时由于宏观经济的多年高速增长、“盈而自溢”,因此财政收支的增长速度从1996年以来持续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见图11。

图11:1979年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的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1979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8.4%,到1995年下降到最低点——10.7%;此后逐年上升,到2002年达到18.5%的相对高峰。如果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或说如果加上预算外资金等的话,那么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可能已经基本达到了发展中国家25%的平均水平。
1998年以来,我国重点推进财政支出体制改革,包括部门预算改革、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以及政府采购改革这三个方面,从而形成财政收支两条线改革齐头并进的基本格局。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财政体制主要还是建设财政,公共财政的比重还是偏小。例如20多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在2%以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期30%以上的比重。这在今年发生和应对非典的危机中,问题暴露的更为明显和突出。
1998年以来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中央政府背上了较重的债务负担,同时其成本收益比也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尤其是2001-2002年的国有股减持政策,可能会受到更多和更明确的批评。
李扬教授认为,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着四种越位现象:有些企业的挖潜改造资金、流动资金等由公共财政负担;各种补贴过多;各类事业费庞杂;以及行政支出负担过重等。三种缺位表现在: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不足;对社会公益事业供给乏力;以及对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偏少等。
2001年6月1日,《中国经济时报》刊登文章《制定财政政策应当努力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文章认为:制定财政政策存在着三大基本原则——政府与社会的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相等、财政收支平衡、以及公平负税等;因此制定财政政策必须努力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否则将会造成社会资源低效使用的各种后果等。这对国内外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可能是具有革命性的突破和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其具有相应的复杂性和深奥性。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可以说是从1993年正式和全面启动的。这也可以看成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9-1984年重点的农村土地承包、1985-1992年重点的城市工业体制、到1993年开始的全国金

改革开放前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是3500亿人民币左右 今年将达到20万亿人民币 你自己就可以算了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哪些伟大成就?
答:(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

我国经济总量
答:我国经济总量是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值,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居民和机构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近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具体来说,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二是人口红利...

怎样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
答:更不能像某些人那样将历史成就一笔抹杀。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迅速扩大,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到1999年,我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七,此后一路赶超意大利、法国、英国,目前已超过德国,照此速度发展下去,...

下列有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经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_百度知 ...
答:【答案】:A 本题考查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关的常识。A项,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该项表述正确,应选。B项,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

中国经济的成就
答: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为10.4%。据国外有的学者计算,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11个国家和地区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年均经济增速达到7%以上。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看来,中国经济增速达到9%左右,还要延续一段时间。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第二,在...

...主要想了解六个阶段的特点。政治经济学问题。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六次比较明显的波动,包括五次通货膨胀、经济过热和一次通货紧缩,与此相对应,经历了六次比较大的宏观调控。 第一次宏观调控(1979~1981) ——两次中央会议刹住“一拥而上” 第一次宏观调控针对的是1978年的经济过热而出现的通货膨胀。在当年12月召开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

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答:②合理调整工商业使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得以恢复和发展。③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破除旧制度的残余。④1953年开始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把私人资本主义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通过赎买政策,实现社会主义改革。(2)弊端的出现:建国初期的调整和改革,虽促进了国民经济...

七十年巨变祖国的发展和变化是什么?
答: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成功地驾驭了宏观经济发展的大局,有效地应对和化解了各种风险挑战,迈出了中国经济发展铿锵有力的步伐,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奇迹,成为世界发展进程中的耀眼篇章。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最大工业国。改革开放40...

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 )位。
答:第二位 10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经济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书写了经济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