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的相关理论

作者&投稿:蓬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语用学有哪些理论呢~

关联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会话含义、言语行为理论、指示语、预设,推荐何自然《新编语用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联理论、会话含义、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1、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语用学理论。由斯珀伯与威尔逊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以关联性概念与关联原则为基础分析言语交际中的话语理论。
关联原则包括:认知原则,即人类的认知倾向于与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交际原则,即每一个话语(或推理交际的其他行为)都应设想为话语或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在关联理论中,关联性被看作是输入到认知过程中的话语、思想、行为、情景等的一种特性。
2、“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是美国哲学家格莱斯首先提出的,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会话含义”理论以其新颖重要的内容引起了哲学界﹑ 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3、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语言哲学学说。英国奥斯丁提出,美国塞尔等人加以发展。奥斯丁认为,语言是人的一种特异的行为方式,人们在实际交往过程中离不开说话和写字这类言语行为。语言分析哲学的中心课题应该是研究这种言语行为的本质和内部逻辑构造。
4、“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
格赖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因此,格赖斯(H.P.Grice)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简称CP)。

5、1983年,英国著名学者Leech在《语用学原则》一书中阐述了礼貌对语言交际的重要作用。他首次提出了礼貌原则,认为礼貌原则与Grice的合作原则是交际所遵循的两项原则。Leech把礼貌原则分为六大类,每类包括一条准则和两条次准则。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关联理论
百度百科-会话含义理论
百度百科-言语行为理论
百度百科-合作原则
百度百科-礼貌原则

自从格赖斯发表这一理论的20年中,不同的语言学家在赞同这一理论的同时,也发表过各自的解释。比较普通的一种解释是:会话双方有问有答,这是合作的基本形式,不然就不可能有会话。在此前提下,会话的双方各按语用的意图进行会话。如何分析各具意图和各具蕴涵的会话,是会话中合作原则理论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为此,格赖斯提出了 4条准则,作为分析的标准:①关联的准则:是答其所问,或答非所问,或有所答有所不答?②信息适量的准则:是适量,还是低于适量,还是超过适量?
③信息真实准则:是真实,还是有真有假,还是全部是假?
④信息明白准则:是明白,还是有明有暗?
语用学的任务是弄清楚上述各种不同情况的蕴涵。
①关联准则的例子:
问:某部长的报告不怎么样,你说呢?
答 a:喔,你这样看。(部分关联。蕴涵:自己不表态。)
答 b:天气凉了,该穿大衣了。(毫不关联。蕴涵:这个问题不好谈,不谈也罢。)
②信息适量准则的例子:
问:在哪单位工作?
答 a:在外事部门。(不说具体部门,略低于适量。蕴涵:为了保密。)
答 b:在北京东城。(更低于适量。蕴涵:高度保密。)
答 c:我那个单位,见大世面……。( 高于适量。蕴涵:夸耀。)
③信息真实准则的例子:
问:你看小张怎么样?
答 a:名师高徒,那会有错?(套话。蕴涵:恭维。)
答 b:还不太了解。(套话。蕴涵:推托。)
答 c:青年人嘛,总要看发展。(套话。蕴涵:还不行。)
除了“会话中合作原则”之外,英国语言学家G.N.利奇于1983年提了“照顾对方面子的原则”。利奇举了这样的例子:
母亲:有人把蛋糕吃掉了。
孩子:不是我。利奇说,这里母亲只说“有人”,没有说“孩子”,是出于“照顾对方面子”。孩子看出蕴涵,所以马上说“不是我”。利奇又把这一点加以发挥:“凡是说什么会伤对方感情的话,总是避免直说为宜,使对方通过蕴涵来体会,以降低不愉快的程度。”利奇这一理论是有缺点的:①它很大程度上依靠词义的主观解释,对于什么是“照顾对方面子”什么是“不照顾”,缺乏客观的区分标准;②这一理论也不妨归并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之下,成为一个附项。



元交际理论和唤醒理论的区别*?
答:元交际理论认为,交际的成功取决于对方是否能够理解信息的相关性,并且理解程度越高,信息传递的效果也就越好。因此,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就是为了增强信息的相关性,让信息传递更加有效。元交际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对于理解人类语言的意义、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等方面具有重要...

关联理论的定义
答:关联理论是一种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是一种交际理论,用来解释明示一理的交际过程,交际成功必须靠关联性,这一解释更接近人类认知主体的本质,即符合普遍的认知心理与人类认知的基本事实。关联理论根据信息处理的一般认知理论去解释话语理解,在该模式中语言仅是交际成功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它...

浅谈用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答:论文关健词:言语行为理论 文化差异 语用失误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交际中,人们总是试图通过实施一定的施事行为,来达到一定的言后结果。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一方通过施事行为所表达的言外之意往往被另一方所误解,从而导致语用失误的发生甚至交际的失败。 言语行...

语用学的研究思路有哪些?
答:形式化的语用学:这种方法主要关注语言的形式结构,如句子的逻辑形式、话语的结构等,以及这些形式结构如何影响语言的意义。这种研究思路通常使用形式逻辑、模型理论等数学工具来描述和解释语言的使用。实证的语用学:这种方法强调基于实际的语言使用数据进行研究。研究者可能会收集大量的对话、访谈或其他形式的...

语用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语用学的概念首先是美国哲学家C.W.莫里斯 (1901~1979)和R.卡纳普(1891~1970)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提出的。60年代,英国哲学家J.L.奥斯汀(1912~1960)和J.塞尔勒(1932~ )先后发表了“语言行为”的理论; 美国语用学家P.格赖斯提出了“会话中合作原则”的理论。以上三个学者的贡献使语用学...

文学语用学的主要理论和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的理论和内容就是,一些古文字,甲骨文古言的描述和他的一些来历,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也正是这些文学语用学的主要理论,让我们更能够感受到文字的美妙和中华古言文的博大精深。

语用学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言语行为理论、语用原则、指示预设、会话含义、语境篇章、关联与顺应理论等

什么是语用学?
答:语法、语义及语用是符号学上的三个术语,代表符号学的三个研究层次的抽象水平。语法学:研究符号以及符号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实体间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的关系。三者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互相重叠,如图1—2所示。语用学是最广泛最一般的研究层次,包括所有的个性因素、心理因素、...

简述什么是语用学及语用学研究的内容
答:在语言的使用中,说话人往往并不是单纯地要表达语言成分和符号单位的静态意义,听话人通常要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去理解说话人的实际意图。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仅仅懂得构成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语用学的另一核心概念就是意义。何兆熊先生(1987)在他的语用学概要一...

语用学中哪个原理最有用,为什么,用英文阐述哦。谢啦!!!
答:Key words: pragmatics, theory of cooperation,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theory of relevance 近年来对西方语言学界带来较大影响的是合作理论及其话语准则,以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面子论、礼貌原则、关联理论等,都被称作认知语用学理论,它们都主张从认知学角度解释心理认知因素对话语理解的作用。在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