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度标记法的标记方法

作者&投稿:锻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语四声的五度标记法~

“五度标记法”
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画一条竖线,分作四格五度,表示声调的相对音高, 并在坚线的左测画一条线,表示音高升降变化的形式。 根据这条线的形式,制成五度标凋符号,有时也采用两位或三位数字表示。

表示相对音高,通常的做法是用“五度标记法”。先用一根竖线作为比较线,分别为四格,分别表示“高、半高、中、半低、低”五度,依次用“5、4、3、2、1”来代表。然后在比较线的左边用曲线或直线表示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升降幅度。用五度标记法来标记普通话的四声如书所示: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一般来说,有几种调值就可以归纳为几个调类。普通话有四种不同的调值,所以也就有四种不同的调类。

普通话共有四个声调,为简洁起见,可以放在一个表里来说明。
如表1--5所示:
调类 调 值 例字 标调示例
阴平 55 高 gao[kau55]
阳平 35 麻 ma[ma35]
上声 214 考 kao[k'au214]
去声 51 字 zi[ts'51]

阴平调高而平,即由5度到5度,调值为55。因此阴平调又叫高平调或55调或第一声。

阳平调由中到高,即由3度升到5度,是个高升的调子,调值为35。因此阳平调又叫高升调或35调或第二声。

上声调由半低音先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即从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是先降后升的调子,调值214。因此上声调又叫降升调或214调或第三声。
去声调由高音降到低音,即由5度降到1度,是个全降的调子,调值为51。因此去声调又叫全降调或51调或第四声。

普通话的四个调类是从古汉语的声调系统演变来的。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也就是有四个调类,后来又以声母清浊的不同为条件发生了分化,凡是古清音声母的字的声高为阴调,古浊音声母的字为阳调,这样演变为四声八类,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演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共“四声”。

“五度标记法” 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画一条竖线,分作四格五度,表示声调的相对音高, 并在坚线的左测画一条线,表示音高升降变化的形式。 根据这条线的形式,制成五度标凋符号,有时也采用两位或三位数字表示。表示相对音高,通常的做法是用“五度标记法”。先用一根竖线作为比较线,分别为四格,分别表示“高、半高、中、半低、低”五度,依次用“5、4、3、2、1”来代表。然后在比较线的左边用曲线或直线表示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升降幅度。用五度标记法来标记普通话的四声如书所示: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音节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一般来说,有几种调值就可以归纳为几个调类。普通话有四种不同的调值,所以也就有四种不同的调类。普通话共有四个声调,为简洁起见,可以放在一个表里来说明。如表1--5所示:调类 调 值 例字 标调示例 阴平 55 高 gao[kau55] 阳平 35 麻 ma[ma35] 上声 214 考 kao[k'au214] 去声 51 字 zi[ts'51] 阴平调高而平,即由5度到5度,调值为55。因此阴平调又叫高平调或55调或第一声。阳平调由中到高,即由3度升到5度,是个高升的调子,调值为35。因此阳平调又叫高升调或35调或第二声。上声调由半低音先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即从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是先降后升的调子,调值214。因此上声调又叫降升调或214调或第三声。去声调由高音降到低音,即由5度降到1度,是个全降的调子,调值为51。因此去声调又叫全降调或51调或第四声。普通话的四个调类是从古汉语的声调系统演变来的。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也就是有四个调类,后来又以声母清浊的不同为条件发生了分化,凡是古清音声母的字的声高为阴调,古浊音声母的字为阳调,这样演变为四声八类,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演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共“四声”。

把声调的相对音高分为低、半低、中、半高、高五个等次,依次用1、2、3、4、5表示。 画一条竖线作为标尺,分为四格五点,自下而上表示声调由低而高。 在这条竖线的左边用横线、斜线或折线表示音高的变化,用箭头表示行音方向。 下面是用这种方法描写的普通话四个调类调值的图示。

标调时把缩小的五度制符号标在音标的右边。 五度标记也可以用数字表示。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普通话阴平标作“一”、阳平标作“/”、上声标作“ˇ”、去声标作“ˋ”,分别标在韵母主要元音上。上面四个音节可分别标作mā、má、mǎ、mà。

扩展资料

五度标记法发源于汉语及其方言的研究,学界普遍认为它适用于此种研究,它也可以应用到汉语之外的声调语言研究中。在此范围内只有五个度。所谓 6 度是超出此范围研究借用的标度,与声调分析无关。

调值联系

五度标记法是和调值相联系的。为了把调值描写的具体、好懂,一般采用赵元任创制的“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按赵元任设计原意和国际音标的规定,5度已经足够表示所有声调语言的声调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度标记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度标调法



五度标记法分出五个度,HML系统分出三个度,它们都包含声调音域极限范围。讨论声调问题的时候还是不要超出此范围为好。请注意,5 就是 H ,也就是“高”,1 就是 L ,也就是“低”。4 是“次高”,2 是“次低”。它们的系统性是一致的。小称变调的“超高调”对于声调系统具有附加性质,或者边缘性质,不要把它们跟典型的声调问题混为一谈。作为声调调位研究的五度值也有别于仪器分析的高高低低。仪器分析得到的音高频率值只是调位分析的原始材料,不能够直接转换为声调调值。





孩子音调分不清怎么办?怎么纠正?
答:拼音音调分不清的好办法是:五度标记法、手势法、声调形体操、声调标调法。1、五度标记法 首先,声调有四声,其每个声调都有调值,一般采用五度标记法,来标记调值的相对音高。第一声,阴平(如ā),念高平调55。第二声,阳平(如á),念高升调35。第三声,上(shǎnɡ)声(如ǎ),念低...

普通话声调标记方法有哪些
答:普通话声调的标记方法,主要有符号标记法、五度标记法和数字标记法三种。1、符号标记法。《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调采用的是符号标调法,它采用在音节的主要元音上加调号的方法。即阴平(ˉ)、阳平(ˊ)、上声(ˇ)去声(ˋ),轻声不标调。例如:妈 mā(阴平)、麻 má(阳平)、马 mǎ(上声...

普通话声调的调值一般采用什么法来描写汉语声调的调值
答:普通话声调的调值一般采用“五度标记法”来描写汉语声调的调值。声调的调值和调类 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就是声调的高低、曲直、长短、升降的变化形式。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发明了五度竖标法。描写声调的调值用五度标调竖标法:分五度,最高为5,最低为1。调类是指声调的种类,它是...

汉语声调标注之“五度标调法”
答:调值51,犹如激流直下。每一声调,都承载着丰富的语义信息,如同乐谱上的不同音符,共同构成语言的美妙旋律。通过五度标调法,汉语声调的奥秘得以揭示,它不仅是一种语音标记,更是汉语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韵律元素。掌握这一方法,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汉语的韵律之美,也更能自如地运用在日常交流中。

五度标记法中4对应的身体部位是?
答:腿。五度标记法是一种便捷式记忆人体身高的一种方式,多用于侦探和警察探案中。根据身体部位分别是1头,2脖子,3肚子,4腿,5脚。因此4对应的是腿。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走势的一种方法。画一条竖线为坐标,分作四格五度。

调值——五度标记法
答:【学习笔记】五度音划分:5.高 4.半高 3.中 2.半低 1.低 (一)阴平:55调值( 高平调)发音要点:又高又平、有起点有终点、不要虚。(二)阳平:35调值  (高升调)发音要点:高起高走、平稳上升、结尾保护住。(三)上声:214调值 (降升调)发音要点:前低后高,前短后长、前轻...

什么是上声音节什么是下声音节?
答:普通话声调介绍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象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描写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标,中分5度,最低为1,最高为5。普通话有四个声调:1、阴平 念高平,用五度标记...

声调用几度标记法表示
答:声调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拓展:声调的作用如下:声调的概念音节中用于表示字音高低升降的部分叫做声调。声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在现代汉语语音学中,声调是指汉语音节中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主要母音就是主要元音,也就是...

什么是调值、调类、四声_详细解读(2)
答:声调又讲究调类和调值,而各地方言就有不同的调类数,如南京有5个调类,广州有9个调类等。普通话声调有4 个调类。普通话调值是声调的具体表现形式,有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分高平调 (55),高升调(35),降升调(214),全降调(51)四种。这是声调的实际读法,一般用“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的调值,即用一条竖线,分作...

五度标记法是谁发明的
答:赵元任。五度标记法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走势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的发明者是赵元任。赵元任(1892年11月3日-1982年2月24日),字宣仲,又字宜重,祖籍江苏武进(今常州),生于天津,中国语言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