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一章测试题2015

作者&投稿:箕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小明身高175 cm,质量65 kg,针对他的身体条件,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他的体积约为65 dm3
B.他的正常步幅约为2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他的“1柞”约为40 cm(柞:念zha,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他的“1庹”约为3 m(庹:念tu6,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2.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l cm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 cm
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
3.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 65 m B.1.75 m
C.1. 85 m D.1.95 m
4.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了如图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5公里”的是( )

5.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
B.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
C.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
D.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
6.如图是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速度”随着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7.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 )
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 B.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
C.云本来就不动 D.云向西运动
8.一列队伍长40m,经过全长为80m的桥,队伍过桥共用了1min,若队伍前进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支队伍行进速度为( )
A.2m/s B.1.3m/s D. 0.67m/s D.2.3m/s
9.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8cm=18cm÷100=0.18m B.18cm=18cmx =18m
C.18cm=18÷(100m)=0.18m D.18cm=18x =0•18m
10. 某物体第1S运动1m,第2秒运动2米,第3秒运动3米,则 ( )
A、物体做匀速运动 B、物体作加速运动
C、物体第2秒的速度是1.5米/秒 D、物体3秒的速度是3米/秒
11.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V1 – V2)/t。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 )新课标 第一网
A. O B.2 m/s C.3 m/s D.6 m/s
12.如图所示,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
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都正确
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读数是2.2cm;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
1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1---7: 、 、 、 、 、 、
8—13: 、 、 、 、 、
第Ⅱ卷物理(非选择题,共61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4.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树下睡觉用时t2,醒后跑完剩卞的路程用时t3,小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 为参照物的。
15.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16.(1)为了规范交通,在很多重要的路段都安装了超速自动抓拍装置.如图所示,在车道上相隔一定距离的路面下分别安装一个矩形线圈,线圈和拍摄装置的控制电路相连接,汽车通过线圈上方的路面时,由于电磁感应会引起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化;从而实现自动抓拍,如果某一路段要求时速不超过50km/h,当汽车先后通过两个线圈上方的时间间隔小于0.5s时,拍摄系统就会被激活而拍下超速汽车的照片,否则将不会激活拍摄系统.根据这一要求,两个线圈的距离应设计为 m(结果取整数).(2)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 h.
17.如图所示,请你写出圆柱体的直径是 cm。张阳同学跑1000米的成绩如图,则该同学的成绩为 。
18.“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俗语中“进”是以 为参照物,“退”又是以 为参物.
19.一列车正以18 km/h的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这个现象说明车窗外刮的是 风,风速是 m/s。
二、解答与探究题
(一)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0.如图所示,在图中作出以2m/s作匀速运动物体的路程一时间图象。
21. 在图中画出物体以3m/s作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22.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下来,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映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4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于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原行驶速度v/km•h-1 反应距离s1/m 制动距离s2/m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一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

(二)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3.小李开车时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
(1)你能从交通标志牌上了觯哪些信息?
(2)若小李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如图乙速度计所示,汽车此时是否超速?若以这样的车速行驶,再经过多长时间能到达香山出口?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此汽车到香山出口至少需多长时间?
(4)你对小李有什么忠告?
24.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 800 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 600 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 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 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 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三)实验探究题:第25题9分,第26题8分,第27题4分,共21分
2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cm tBC= s;
VAB=_ m/s; VBC___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__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26.小刚是班上有名的短跑运动员。有一天,大家为小刚跑步的速度是否比小玲骑自行车速度更快的事争论起来,大家吵着要在操场上进行比赛。正在这时,小玲说,如果比赛时间足够长,我的速度肯定比小刚快;如果比赛的距离太短,我的速度可能比他的慢。
(1)小玲所指的速度是什么速度?
(2)请你设计一个比赛方案,来证明小玲判断的对错;
(3)如果小刚与小玲因故不能同时到达比赛场地进行比赛,这场速度的比较还能进行吗?
(4)以下两表是体育老师为小刚、小玲测试的成绩表,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表1:小刚跑步的成绩表
路程/m 10 20 50 80 120 160 200 240 300 400
时间/s 2.8 5.1 8.6 11.5 18.8 30.3 45.2 58.5 82.5 122.5
表2:小玲骑自行车的成绩表
路程/m 10 20 50 80 120 160 200 240 300 400
时间/s 5.0 7.5 10.0 15.0 26.0 34.2 42.0 50.0 62.0 82.0
①在400 m全程中,小刚和小玲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②从表中可以看出,至少在多少路程内,小刚的平均速度比小玲的平均速度大?
③从表中可以看出.至少在多少秒以后,小玲的平均速度比小刚的平均速度大’
④我们把表格中两个相邻的数据之间的路程称为一个阶段。问:从起点开始,在哪一个
路段小玲的速度第一次超过小刚在这个路段的速度?
27.测火车速度
提出问题 国庆节期间,小芳和同学们乘火车从襄樊回重庆,当火车行至襄渝铁路大巴山冷水隧道前一段平直轨道时,小芳对其他同学说:“我们能否用手边的器材估测火车的速度?”
进行实验 许多同学参加了测量,他们各自的做法如下:
(1)小芳听到列车上广播:“前方S=3 km便是大巴山冷水隧道。”恰好此时火车鸣笛,小芳测得经t秒后听到从大巴山反射来的回声后说:“我已能算出火车的速度。”
(2)坐在窗旁的小军不动声色,看着窗外每隔S=100 m的电线杆,并数着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数出每通过两根电线杆时自己脉搏跳动了N次,小军突然宣布:“我已测出火车的速度。”设小军自己平时每分钟脉搏跳动n次。
(3)小强跑到列车驾驶室,回来后笑着说:“我已知道了火车的速度。”
(4)小慧看着自己的手表,问了一下乘务员每根铁轨长L,数出t秒内铁轨响了N次,小慧说自己的方法可以测火车的速度。
实验方法交流
小芳测量速度的表达式: ;小军的测量速度的表达式: ;
小强测量方法是 ;小慧的测量方法是 ;
附加题:小明注意家里摆钟(图甲)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舳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11乙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摆长L/m 0.30 0.40 0.50 0. 60 0.70 0 .80 0.90 1.00
周期T/s 1.1 1.3 1.4 1.5 1. 7 1.8 1.9 2.0
周期平方T2/s2 1.2 1.6 2.O 2.3 2.9 3.2 3.6 4.0
(1)从上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周期,越 (选填“长”或“短”).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像.
(3)分析如图所示图象,可知实验中用的单摆T2与L成 关系.
(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名为了减小误差是怎么办的? 。
(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摆钟的长度? 。
Key:
1A2D3.B4.A5.A6.D7.C8.A9.D10.B11.D12.B13.B
14.s/(t1+t2+t3) 乌龟 15.40 16.7 0.5 17. 2.20 4min28.7s 18.水 岸19.北 5

23.(1)从交通标志牌上知:此位置距香山出口5 km;此段路程中行驶速度是100km/h或者是限速为80 km/h。
(2)汽车此时超速;以这样的车速行驶,再经过180 s到达香山出口。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此汽车到香山出口至少需225 s的时间。
(4)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行驶等。
24.(1)6 m/s (2)5 m/s
25.(l)v=s/t(2)小(3)40.0 1 0.2 0.5 (4)大 变速直线 (5)大
26.(1)平均速度(2)提示:人起跑速度快,如果比赛路程只有几米,自行车还没来得及加速,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就更小,人骑白行车比跑步更轻松,比赛路程长时,跑步的人平均速度小(3)提示:分别记录两人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求出平均速度(4)①3.3 m/s;
4.9 m/s;②160 m;③42 s;④200—240 m
27.根据v声t+v车t=2s得:v车=(2s-v声t)/t
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为60/n S,则由v车.(N. 60/n)=s得v车=sn/60N
通过看驾驶室里的速度显示表的示数知道火车速度的
根据V车t=(N-1)L得V车=(N-1)L/t
附加题:(1)长 (2)答图所示 (3)正比 (4)可测出单摆来回摆动多次(如30次)的时间,再计算出来回摆动1次的时间 (5)将钟摆的长度调短

急求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节的测试题,30个填空题,20个选择...
答: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选择题麻烦,不打了 实验题:小明和同学欲测试几种材料的隔声效果,比较哪种材料隔声效果好.他们将一个闹钟放在一个木盒子儿里盖好,所试的材料有棉布、报纸、塑料袋,第一次用棉布包裹盒子.并...

求人教版初二物理卷子第一章测试(急)
答: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物理单元测试题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选择题(每题三分、共36分)1、甲、乙两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判断乙车比甲车慢的是( )A.甲通过的路程为4000米,乙通过的路程为20米B.甲通过1000米的同时,乙通过路程800米C.甲在30分钟内通过40千米,乙在0.5小时内通过50...

初二上学期物理试题
答:一、填充题 1.凸镜、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中,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镜。 2.有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若把烛焰放在离凸透镜2f以外,则在凸透镜的___侧成___实像,光学装置___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3.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___成的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成的像,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成的像...

初二一物理题!各位朋友们,帮帮我啊!万分感激!(详细)
答:也有利于学生技术设计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误区分析:学生的失误主要不能读懂题目,不会将力学中的力的测量转化为密度的测定。这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不会将刻度的零点进行平移,同时灵活运用密度公式进行密度的大小的表达。解决的方法是学生对ρ=m/v=G/gv公式的变换要熟练掌握。

新版初二物理每章测试题附带答案
答:2009-09-04 初二物理第一章测试卷及答案 676 2008-08-30 初二物理一二三章测试和答案 2013-08-31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 要有答案 6 2009-01-25 初二物理各章的章练练习题 3 2011-11-18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 160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推荐: 特别推荐 空气炸锅做的食物真的比普通油炸...

初二物理力学试题
答:设第一次操作为甲,第二次操作为乙,甲乙铁块A与烧杯B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水对烧杯B底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 )A.F1大于F2,P1 大于P2 B...2014-04-25 初二物理力学测试题 31 2013-07-21 30道初二下物理力学计算题,含答案。谢谢。 98 2010-08-05 初二物理力学题 35 2011-07-26 初中...

关于初二物理 力 的试卷
答:初二物理单元练习试卷(力和运动) 一、填空题: 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 ,。 2. 物体保持 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因此把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 。惯性是物质本身的一种 ,任何物体都具有 。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由于 ,汽车不能立刻停止,因此为了行车安全,两辆车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 3. 物体处于 状态或 状态,称为...

初二物理,第一题,选择
答:D剪刀可以看做是一个杠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要比较动力或阻力大小,必须知道动力臂和阻力臂,A、B选项都错误;利用剪刀的目的是剪纸,所以剪纸做的功是有用功,由机械效率为80%知,如果动力做功1J,有0.8 J是用于剪纸,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初二物理的第一章生现象复习
答:初二物理的第一章生现象复习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直播| 一起见证OPPO Reno7系列正式亮相!匿名用户 2013-11-08 展开全部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主体知识归纳】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气体和液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是一种波——声波.声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声波.4.声在...

初二上学期物理题
答:求初二上学期物理题。主要包括常见的运动(包括机械运动,比较运动的快慢,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测量平均速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乐音与噪声),质量与密度(包括质量及其测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物质的密度,密度知识的应用),运动和力(包括力,力的测量,重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摩擦力,力与运动的关系),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