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 2023 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哪些原因导致如此高温?

作者&投稿:冻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今年夏天,“热”成为了一个所有人都离不开的词,我国北方多地气温突破40℃,让许多人“热到怀疑人”。这场罕见的高温天气,不仅导致了局部地区比往年更多的中暑和热射病患者。事实上,被“炙烤”的不止我国,而是全球。

研究人员表示,随着世界海洋温度的飙升和太平洋厄尔尼诺的到来,2023年或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地球正走向“未知领域”。


有专家表示,虽然夏季是高温季节,但是今年的高温,都是创纪录的高温,为什么今年夏天会出现如此反常的高温?

  • 从短期来看,有极端的天气过程因素,尤其是今年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正常情况下,热空气会上升到空中,而夏天很多地方都很热,所有空气都想往上升,空中本来就很挤了,如果这时候再飘来一个高压带,那地上的热空气就更上不去了,全堆在地上能不热吗?

    这个高压就是伊朗高压。以前伊朗高压一般都被喜马拉雅山挡着过不来,但是今年伊朗高压势力大涨,突然翻过喜马拉雅山来到我国,和我国原有的大陆高压、副热带高压联手压制热空气。

  • 从长期来看,这是全球变暖的体现。伊朗高压突然变强的原因其实就是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不稳定。事实上,近年来全球气候系统的不稳定已经在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广发、强发、并发气候异常状况,显得更加持久和频繁,更多区域在遭遇更多的复合极端事件。


极端的高温天气到底会给经济带来哪些影响呢?

  • 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业。如果粮食减产可能就又要涨价了,其实最近已经有消息说,现在大米已经是出现了20年来的严重短缺了,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比如说咱们国家的水稻产地广西,广东,去年就是因为干旱大米产量减少,还有巴基斯坦是全球大米的主要贸易国,去年也是因为洪灾导致大米产量暴跌了31%,然后,极端的高温天气还会导致一些其他的恶劣的天气,比如说暴雨、台风,还会引发山洪、泥石流,所以它不光影响种植业,还有养殖业,也就是说整个农林牧渔板块都会受到影响。

  • 第二个影响缺电。高温天气用电就会飙升,因为大家都要开空调,但是因为高温又会导致干旱,就像去年夏天水电大省四川就是因为高温干旱没水,发不了电,导致不少地区都出现用电荒。

  • 第三个影响就是干不了活。高温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很大的负担,很容易让人脱水、中暑,这对于体弱多病或者老年人来说非常危险的,当然了,年轻力壮的也受不了,所以很多户外的工作,高温的工作就干不了了,停工停产那也会影响经济。


那么面对全球变暖,我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

选择节能空调,温度不要开得太暖或者太冷。这不但耗能,而且让人体不舒适,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

  • 使用节能灯泡。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

  • 开车出门购物的人,请有计划购物,尽可能一次购足。如果不是太远的话,跑步或者走路去健身房,不要开车。

  • 开车族也能节能: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 低碳出行

    短距离(5公里内)出行:可施行“135”出行方式。即在1公里内尽可能选择步行,在3公里内尽可能选择骑自行车,在5公里内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通过采用步行、骑行、公交方式,实现近零碳排放,锻炼身体又低碳环保。

    中距离(5至50公里)出行:放弃汽油车,改乘地铁、公交车或新能源车,可减少碳排放95%以上。

    长距离(50公里以上)出行:放弃汽油车或飞机,改乘城际列车、轻轨、火车,可减少碳排放90%以上。


这几年的这个极端天气越来越极端了,一年比一年热,而且好像今年永远是最凉快的一年,治理环境真的迫在眉睫了,不能只是一个口号了,需要每个人都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