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的起源

作者&投稿:函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黑死病产生的原因~

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约在14世纪40年代散布到欧洲,而“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的称呼。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 500万人死亡,其中2 500万为欧洲人。根据估计,中世纪欧洲约有1/3的人死于黑死病。
起因及症状
通常认为,1346年,在鞑靼军队进攻黑海港口城市法卡时,用抛石机将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尸体抛进城内,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细菌战。鼠疫原产中亚,其携带者是土拨鼠。1348年,一种被称为瘟疫的流行病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该病从中国沿着商队贸易路线传到中东,然后由船舶带到欧洲。(据我国有关资料记载:14世纪,鼠疫大流行,当时被称为“黑死病”,流行于整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中国也有流行。在欧洲,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夺去了2 500万余人的生命。)
黑死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所以这种特殊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对于那些感染上该病的患者来说,痛苦地死去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
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内的蚤携带来的。在14世纪,黑鼠的数量很多。一旦该病发生,便会迅速扩散。在1348—1350年间,总共有2 500万欧洲人死于黑死病。但是,这次流行并没有到此为止。在以后的40年中,它又一再发生。
因黑死病死去的人如此之多,以至劳动力短缺。整个村庄被废弃,农田荒芜,粮食生产下降。紧随着黑死病而来的,便是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了饥荒。
另外据考证,黑死病的大暴发也与中世纪欧洲大量的屠杀所谓女巫有关,因为当时的普遍信仰宗教欧洲人认为猫是女巫的宠物和助手,所以猫被大量的消灭,以至于在当时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猫在欧洲绝迹。黑死病重要的传播媒介老鼠则在这条断裂的生物链中以几何数量增长,为黑死病的暴发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

曾杀死上亿人的鼠疫竟起源于2600年前中国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

1.潜伏期
腺型2~8天;肺型数小时至2~3天;曾经预防接种者可延至9~12天。
2.症状体征
(1)轻型有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痛,偶可化脓,无出血现象,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2)腺型最多见,常发生于流行初期。急起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淤斑、出血。发病时即可见蚤叮咬处引流区淋巴结肿痛,发展迅速,第2~4天达高峰。腹股沟淋巴结最常受累,其次为腋下、颈部及颌下。由于淋巴结及周围组织炎症剧烈,使呈强迫体位。如不及时治疗,肿大的淋巴结迅速化脓、破溃、于3~5天内因严重毒血症、继发肺炎或败血症死亡。治疗及时或病情轻缓者腺肿逐渐消散或伤口愈合而康复。
(3)肺型可原发或继发于腺型,多见于流行高峰。肺鼠疫发展迅猛,急起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病数小时后出现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转为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与发绀迅速加重。肺部可以闻及湿性啰音,呼吸音减低,体征与症状常不相称。未经及时抢救者多于2~3天内死于心力衰竭、休克。临终前高度发绀,皮肤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
(4)败血症可原发或继发。原发者发展极速,全身毒血症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出血现象严重。迅速进入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抢救不及时常于24小时至3天内死亡。
(5)其他少见类型①皮肤型疫蚤叮咬处出现疼痛性红斑,迅速形成疱疹和脓疱可混有血液,可形成疖、痈。其表面被有黑色痂皮,周围暗红,底部为坚硬的溃疡,颇似皮肤炭疽。偶见全身性疱疹,类似天花或水痘。②眼型病菌侵入眼部,引起结膜充血、肿痛甚至形成化脓性结膜炎。③咽喉型病菌由口腔侵入,引起急性咽炎及扁桃体炎,可伴有颈淋巴结肿大,可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但咽部分泌物培养可分离出鼠疫杆菌,多为曾接受预防接种者。④肠炎型除全身症状外,有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便、粪便中可检出病菌。⑤脑膜炎型可为原发或继发,有明显的脑膜刺激症状,脑脊液为脓性,涂片及培养可检出鼠疫杆菌。

检查
1.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减少则因出血程度而异,血小板可减少。肠炎型者可有血样或黏液血便。
2.细菌的分离和鉴别
取血、脓、痰、脑脊液、淋巴结穿刺液等材料送检。一般检查程序包括显微镜检查、培养、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和动物实验,简称四步试验,以上四步均获阳性结果可确诊鼠疫。
3.血清学检查
(1)荧光抗体染色镜检(IFA)具有快速、敏感度及特异性较高的优点,但有假阳性或假阴性。
(2)间接血凝反应(IHA)是将鼠疫特异性抗原(或抗体)致敏的红细胞与被检材料混合,用于检查和测定鼠疫抗体(或抗原)。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性高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不仅可检查活菌和死菌,也可检查可溶性抗原以及污染、腐败的材料。70年代于我国得到普遍推广,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快速诊断方法之一。
(3)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敏感、高度特异,不仅是目前鼠疫监测、查源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特别是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追索诊断,作为补充IHA的不足,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4)葡萄球菌A蛋白的血凝改进方法(SPA-IHA)比间接血凝的检出率高,方法更简便,适于野外基础实验使用。
4.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可以在几小时内作出诊断,是一种快速和高度特异的方法。对鼠疫监测、临床早期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有重要意义。
5.其他的检测方法有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等

诊断
早期诊断尤其是首例的及时发现对鼠疫的防治至关重要。在流行区,流行初期或散发性不典型病例尤应特别注意。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及典型临床表现,一般即可作出诊断。轻型病例需与急性淋巴结炎、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兔热病等区别。对可疑需进行细菌学或血清学检查,检出鼠疫杆菌是确诊的最重要依据。

治疗
1.治疗原则
(1)严格的隔离消毒应严格隔离于隔离病院或隔离病区,病区内必须做到无鼠无蚤。入院时对患者做好卫生处理(更衣、灭蚤及消毒)。病区、室内定期进行消毒,患者排泄物和分泌物应用漂白粉或来苏液彻底消毒。工作人员在护理和诊治患者时应穿连衣裤的“五紧”防护服,戴棉花纱布口罩,穿高筒胶鞋,戴薄胶手套及防护眼镜。
(2)饮食与补液急性期应给流质饮食,并供应充分液体,或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以利毒素排泄。
(3)护理严格遵守隔离制度,做好护理工作,消除患者顾虑,达到安静休息目的。
2.病原治疗
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1)链霉素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对严重病例应加大剂量。链霉素可与磺胺类或四环素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2)庆大霉素分次静滴。
(3)四环素和氯霉素在开始2日宜用较大量。不能口服时改静滴;热退后即改口服。
(4)磺胺药宜用于轻症及腺鼠疫,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不能口服时静滴,体温正常3~5天后停药。
(5)双嘧啶或复方新诺明
(6)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研究报道鼠疫杆菌对β-内酰胺类敏感性最好,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次之,大环内酯类较差。但这些抗生素是否可完全替代链霉素尚有待进一步验证。

预后
肺型、败血型鼠疫若不及时抢救,预后极差。年龄愈小或愈老者预后愈差,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每可转危为安。

预防
1.严格控制传染源
(1)管理患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按紧急电话和网络报告疫情,城市不得超过2小时,农村不得超过6小时。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患者互相往来。患者排泄物应彻底消毒,患者死亡应火葬或深埋。对于肺鼠疫患者要进行严格的隔离以防空气传播。各型鼠疫患者应分别隔离,肺鼠疫患者应单独一室。不能与其他鼠疫患者同住一室。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完全消散后再观察7天,肺鼠疫要隔离至痰培养6次阴性。鼠疫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
(2)消灭动物传染源对自然疫源地鼠间鼠疫进行疫情监测,控制鼠间鼠疫,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
2.切断传播途径
(1)消灭跳蚤患者的身上及衣物都要喷撒安全有效的杀虫剂杀灭跳蚤,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狗,家畜等也要喷药。
(2)加强交通及国镜检疫对来自疫源地的外国船只、车辆、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的国境卫生检疫,实施灭鼠、灭蚤消毒,对乘客进行隔离留检。
3.保护易感者
(1)保护接触者在流行时应避免接触蚤,腺鼠疫患者的接触者应用适当的杀虫剂进行灭蚤,所有的接触者是否需要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服药都要进行评估,与疑似或确诊的肺鼠疫患者的接触者后要用四环素或氯霉素,分4次服用,从最后接触的时间起连服一周。也可口服磺胺嘧啶;另外,环丙沙星对鼠疫杆菌也是敏感的。
(2)预防接种自鼠间开始流行时,对疫区及其周围的居民、进入疫区的工作人员,均应进行预防接种。常用为EV无毒株干燥活菌苗,皮肤划痕法接种,即2滴菌液,相距3~4cm。2周后可获免疫。目前的疫苗仍不能对腺鼠疫和肺鼠疫产生长久的免疫保护,因此,一般每年接种一次,必要时6个月后再接种一次。我国新研制的06173菌苗免疫动物后产生F1抗体较EV株效果高1倍。
(3)医务人员保护个人防护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接种菌苗,两周后方能进入疫区。工作时必须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镜、穿胶鞋及隔离衣。

黑死病的起源于中亚,1347年蒙古军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现乌克兰城市费奥多西亚),将瘟疫传入,之后由亚欧商人传到欧洲 。首先从意大利蔓延到西欧,而后北欧、波罗的海地区再到俄罗斯等国。有关于黑死病的最早记载是在1348年有一名叫博卡齐奥的佛罗伦萨人记录下来的。

与19世纪发生于亚洲的淋巴腺鼠疫相似,这就使得一些科学家与历史学家推测自14世纪开始的黑死病与鼠疫相同,都是由一种被称为鼠疫杆菌的细菌所造成的。这些细菌是寄生于跳蚤上,并借由黑鼠等动物来传播。不过由于其他疾病也有可能产生淋巴腺肿,因此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

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直到1894年方被发现,而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如鼠类)由蚤叮咬传染给人,这个经由鼠类、蚤类传染的途径也迟至1898年方大白于天下。

扩展资料 

爆发于14世纪中后期的黑死病,对欧洲文明发展方向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学者认为它已成为“中世纪中期与晚期的分水岭”、“标志了中世纪的结束。”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许多学者把黑死病看作欧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契机。经历了黑死病后,欧洲文明走上了另外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更加光明的道路。它不仅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天主教会的专制地位被打破,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黑死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洲中世纪大瘟疫



  起源:
  14世纪20年代,一种被称为瘟疫的流行病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这种流行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所以这种恐怖的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对于那些感染上该病的患者来说,痛苦的死去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黑死病在戈壁滩流行并向东传播,10年后在我国中原地区蔓延。那时,中原地区本已遭受干旱、地震和洪水之灾,黑死病的侵袭更是雪上加霜,人口大量死亡。
  1339年,中亚的老鼠们带着黑死病菌东奔西走,所到之处灾难深重:印度人口减少;鞑靼地方(当时受蒙古统治的西亚)、东欧一带 、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一带,包括今伊拉克等地)以及亚美尼亚等地区尸横遍野;库尔德人逃进深山,但仍难躲避灾难。1347年,黑死病传至君士坦丁堡和亚历山大(今埃及城市)。1348年初,亚历山大一天之中就死了1000人。开罗的情况更糟,尽管当时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有50万人,但在黑死病的高峰期,开罗每天死亡7000人。到了1349年,这场瘟疫袭击了整个中东地区,造成三分之一的人死亡,其中城市人口死亡率达二分之一。
  那场灾难也没有放过欧洲。1346年,黑死病传到俄罗斯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1347年10月,带有黑死病菌的老鼠藏匿在热拉亚人的船上,从克里米亚半岛来到西西里岛东北的墨西拿港,该岛很快就布满了瘟疫。1348年1月,黑死病侵袭威尼斯和热拉亚两个港城,然后蔓延至整个意大利。佛罗伦萨受灾最重,城里的95000人死掉了55000人。法国当局赶忙驱逐了一艘带有黑死病人的游艇,但为时已晚,鼠疫已经在马赛登陆,并由此而进入西班牙。1348年底,英格兰南部也受到侵害。一年以后,从爱尔兰、挪威到维尔茨堡(今德国中南部城市)、维也纳的广大地区都变成了黑死病流行区域。但灾难并未就此结束,它无情地扫荡了德国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后,于1532年“进军”俄罗斯西部。
  14世纪后半期,欧洲还出现过数次严重的黑死病。直到15世纪末,欧洲每10年就遭受一次黑死病袭击。16世纪和17世纪,黑死病仍对欧洲人的生命构成极大威胁。1664~1665年流行于伦敦的黑死病为害不小,被人们称为伦敦大瘟疫。1894年,我国广东、香港一带出现的黑死病,传播范围也很广。1898~1928年间,黑死病在印度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直到20世纪60年代,黑死病还曾在越南流行
  那么,黑死病就是起源于14世纪的欧洲?不,根据历史记载,在更早之前,远至公元前,就有过这种可怕传染病的发生。
  公元前430年,一场黑死病袭击雅典,导致城里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其中包括雅典的贫民领袖伯利克里。那次瘟疫大概源于埃塞俄比亚,经埃及传入雅典。
  公元2世纪和3世纪,罗马帝国曾多次发生过黑死病。其中发生在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略统治时期公元161~180年的一场黑死病,持续时间竟长达15年之久。
  公元541年,拜占廷帝国发生黑死病,流行地区包括中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北非、伊比利亚半岛、丹麦和爱尔兰。从这一年秋到第二年春,仅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就死了20万人。那场瘟疫导致欧洲南部五分之一人口的死亡。
  黑死病,医学上称作腺鼠疫、腹股沟淋巴结鼠疫,简称鼠疫。1894年,法国细菌学家耶尔森和日本细菌学家柴三郎不约而同地找到了引起黑死病的细菌。人们为了纪念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将其命名为巴斯德氏鼠疫菌。也有人按照耶尔森的名字将这种细菌称为耶尔森氏鼠疫杆菌。这种细菌喜欢生活在动物血液里和跳蚤胃里。而跳蚤又寄生在啮齿动物毛发间,通常是寄生在东游西窜的老鼠身上,有时也寄生在松鼠身上,所以极容易传播。科学家们直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老鼠为什么酷爱“旅游”,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老鼠经常乘船远航,它们偷吃船上的粮食,躲在布包中休息,好吃好住,还抓紧时间生儿育女,就这样在大海航行结束后,又上岸进城游逛。

  14世纪20年代,一种被称为瘟疫的流行病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这种流行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所以这种恐怖的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对于那些感染上该病的患者来说,痛苦的死去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黑死病在戈壁滩流行并向东传播,10年后在我国中原地区蔓延。那时,中原地区本已遭受干旱、地震和洪水之灾,黑死病的侵袭更是雪上加霜,人口大量死亡。
  1339年,中亚的老鼠们带着黑死病菌东奔西走,所到之处灾难深重:印度人口减少;鞑靼地方(当时受蒙古统治的西亚)、东欧一带 、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一带,包括今伊拉克等地)以及亚美尼亚等地区尸横遍野;库尔德人逃进深山,但仍难躲避灾难。1347年,黑死病传至君士坦丁堡和亚历山大(今埃及城市)。1348年初,亚历山大一天之中就死了1000人。开罗的情况更糟,尽管当时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有50万人,但在黑死病的高峰期,开罗每天死亡7000人。到了1349年,这场瘟疫袭击了整个中东地区,造成三分之一的人死亡,其中城市人口死亡率达二分之一。
  那场灾难也没有放过欧洲。1346年,黑死病传到俄罗斯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1347年10月,带有黑死病菌的老鼠藏匿在热拉亚人的船上,从克里米亚半岛来到西西里岛东北的墨西拿港,该岛很快就布满了瘟疫。1348年1月,黑死病侵袭威尼斯和热拉亚两个港城,然后蔓延至整个意大利。佛罗伦萨受灾最重,城里的95000人死掉了55000人。法国当局赶忙驱逐了一艘带有黑死病人的游艇,但为时已晚,鼠疫已经在马赛登陆,并由此而进入西班牙。1348年底,英格兰南部也受到侵害。一年以后,从爱尔兰、挪威到维尔茨堡(今德国中南部城市)、维也纳的广大地区都变成了黑死病流行区域。但灾难并未就此结束,它无情地扫荡了德国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后,于1532年“进军”俄罗斯西部。
  14世纪后半期,欧洲还出现过数次严重的黑死病。直到15世纪末,欧洲每10年就遭受一次黑死病袭击。16世纪和17世纪,黑死病仍对欧洲人的生命构成极大威胁。1664~1665年流行于伦敦的黑死病为害不小,被人们称为伦敦大瘟疫。1894年,我国广东、香港一带出现的黑死病,传播范围也很广。1898~1928年间,黑死病在印度夺去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直到20世纪60年代,黑死病还曾在越南流行
  那么,黑死病就是起源于14世纪的欧洲?不,根据历史记载,在更早之前,远至公元前,就有过这种可怕传染病的发生。
  公元前430年,一场黑死病袭击雅典,导致城里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其中包括雅典的贫民领袖伯利克里。那次瘟疫大概源于埃塞俄比亚,经埃及传入雅典。
  公元2世纪和3世纪,罗马帝国曾多次发生过黑死病。其中发生在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略统治时期公元161~180年的一场黑死病,持续时间竟长达15年之久。
  公元541年,拜占廷帝国发生黑死病,流行地区包括中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北非、伊比利亚半岛、丹麦和爱尔兰。从这一年秋到第二年春,仅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就死了20万人。那场瘟疫导致欧洲南部五分之一人口的死亡。

  黑死病,医学上称作腺鼠疫、腹股沟淋巴结鼠疫,简称鼠疫。1894年,法国细菌学家耶尔森和日本细菌学家柴三郎不约而同地找到了引起黑死病的细菌。人们为了纪念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将其命名为巴斯德氏鼠疫菌。也有人按照耶尔森的名字将这种细菌称为耶尔森氏鼠疫杆菌。这种细菌喜欢生活在动物血液里和跳蚤胃里。而跳蚤又寄生在啮齿动物毛发间,通常是寄生在东游西窜的老鼠身上,有时也寄生在松鼠身上,所以极容易传播。科学家们直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老鼠为什么酷爱“旅游”,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老鼠经常乘船远航,它们偷吃船上的粮食,躲在布包中休息,好吃好住,还抓紧时间生儿育女,就这样在大海航行结束后,又上岸进城游逛。
  黑死病在人身上的症状是,跳蚤叮咬处起一个黑色小包,脖子、腋窝和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大。由于皮下出血而在皮肤上出现黑斑(即腹股沟淋结炎),跳蚤最容易叮咬这些部位,首先引起这些部位发炎,黑死病的医学名称由此而得。病人还会发热、发冷、极度衰弱,剧烈咳嗽、吐血、全身散发出恶臭,神经紊乱,其汗水、粪便、口痰和呼吸都臭不可闻。如果能够及时把疖里的脓血完全挤掉,黑死病人还是有救的。
  普通的鼠疫并不由患者直接传染给别人,而是由跳蚤传染的。但另外有一种肺鼠疫,它的病菌会因患者咳嗽甚至喘气而进入空气中。这种病菌传染性极强,而且人们一旦感染,存活的可能性极小。



起源于外国

黑死病的由来
答:黑死病(Black Death或Black Plague医学称之bubonic Plague)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约在1340年代散布到欧洲,而“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的称呼。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500万人死亡,其中2500万为欧洲人。根据估计,中世纪欧洲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黑死病。黑死病于1347年...

黑死病导致原因?
答:1348年,一种被称为瘟疫的流行病开始在欧洲各地扩散。该病从中国沿着商队贸易路线传到中东,然后由船舶带到欧洲。(据我国有关资料记载:14世纪,鼠疫大流行,当时被称为“黑死病”,流行于整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中国也有流行。在欧洲,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夺去了2 500万余人的生命。)黑死病的一...

比拿破仑希特勒对欧洲造成伤亡还大的事情是什么?
答:欧洲黑死病起源于何时何地,有很大的争议。据科学家考证,黑死病主要源于三类相关疾病,淋巴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鼠疫:淋巴腺鼠疫由老鼠携带,经过老鼠身上的跳蚤传播;肺鼠疫有些类似呼吸道疾病,可以通过喷嚏飞沫传播开来;败血病鼠疫和淋巴腺鼠疫差不多,主要通过跳蚤传播。关于黑死病的起源地,有“印度...

黑死病如此可怕,为何老鼠却可以携带且不受病毒侵害?
答:原来历史上传染性极强,死亡人数最高,历史最悠久的传染病黑死病,也就是鼠疫的来龙去脉。在历史的长流中,每个阶段都会爆发一些疾病,例如埃博拉病毒,天花,瘟疫,还有今天咱们讲的黑死病。一、黑死病的起源 14世纪的欧洲爆发了一场病毒,有人说起缘于黑海,另有人说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山上有人说起...

黑死病是什么
答:黑死病一般指鼠疫。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病因:1、经鼠蚤传播,...

横行欧洲三百多年的黑死病,是如何消失的?
答:黑死病由于致死率高,大量得病的人都会死去,携带病原的人越来越少,逐渐就消失了。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时期。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从开始到蔓延到结束,差不多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这在当时是欧洲总人口的1/3。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1、黑死病的起源 黑死病...

黑死病的相关情况
答:该病从中国沿着商队贸易路线传到中东,然后由船舶带到欧洲。(据我国有关资料记载:14世纪,鼠疫大流行,当时被称为“黑死病”,流行于整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中国也有流行。在欧洲,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夺去了2500万余人的生命。——译注) 黑死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

黑死病是从中国传入欧洲的吗
答:知乎网友Hatena123 有一种说法黑死病是起源于中国的,然后沿着丝绸之路传。然后在最著名的卡法攻城战时候蒙古国使用抛石机把自己军队里面得鼠疫的士兵的尸体全丢到卡法城里面造成了传染,然后逃出来的人带着染病的老鼠跑到了意大利,最后把鼠疫带到了全欧洲。当然也有的说法认为起源地大概在丝绸之路的中间...

黑死病是什么
答:黑死病一般指鼠疫。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病因:1、经鼠蚤传播,...

求问:黑死病爆发于哪个时期?
答:14世纪中叶的黑死病大爆发起源于中亚,然后沿着贸易路线传播到欧洲。历史学家普遍认为,黑死病是通过商人和他们的货物从亚洲沿着丝绸之路带入欧洲的。在当时的欧洲,卫生条件落后,城市拥挤,人们普遍缺乏免疫力,这些都为黑死病的迅速传播提供了条件。黑死病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短短几年内,黑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