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标准是几毫米

作者&投稿:自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雪标准是几毫米

大雪标准是几毫米?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天气预报来了解天气,而每个气象的判定是有一定的标准的,降雪是分为四个等级的,分别是: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那么大雪标准是几毫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雪标准是几毫米1

降雪量等级划分标准

降雪等级标准: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2、4毫米为小雪,1、3~3、7毫米为小到中雪,2、5~4、9毫米为中雪,3、8~7、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5、0-9、9毫米为大雪,7、5~14、9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降雪等级标准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0、9毫米为小雪,0、5~1、9毫米为小到中雪,1、0~2、9毫米为中雪,2、0~4、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3、0~5、9毫米为大雪,4、5~7、4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暴雪暴雪预警信号则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表示。

一、蓝色预警含义

标准: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防御措施: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二、黄色预警含义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防御措施: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措施;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备足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三、橙色预警含义

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措施: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

四、红色预警含义

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措施: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必要时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3、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4、做好牧区等救灾救济工作。

发布办法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预警信号发布、解除与传播的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的有关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预警信号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畅通、有效的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并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和系统。

学校、机场、港口、车站、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设置或者利用电子显示装置及其他设施传播预警信号。国家依法保护预警信号专用传播设施,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

预警信号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按照发布权限、业务流程发布预警信号,并指明气象灾害预警的区域。发布权限和业务流程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另行制定。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预警信号。

大雪标准是几毫米2

降雪量与积雪深度的对应关系:当降雪落地后无融化时,一般而言,在北方地区1毫米降雪可形成的积雪深度有8-10毫米,在南方地区积雪深度有6-8毫米。

降雪的`作用和影响

对农作物

雪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雪是具有很好保温效果的物质,可以在寒冬保护植物不被冻伤,来年开春雪水融化可以为植被提供良好的供水,大自然的力量绝对不是巧合,因雪的导热本领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

所以,受雪保护的庄稼可安全过冬。积雪还能为农作物储蓄水分。此外,雪还能增强土壤肥力。据测定,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7、5克。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

用雪水喂养家畜家禽、灌溉庄稼都可收到明显的效益。

同时冬季雪水充足,不仅可以减轻当年的旱情,而且,也给来年春播作物的适时播种和苗全苗壮提供了有利条件。

人体健康

雪为什么有如此奇特的功能呢?因为雪水中所含的重水比普通水中重水的数量要少1/4。重水能严重地抑制生物的生命过程。有人做过试验,鱼类在含重水30%-50%的水中很快就会死亡。

雨雪形成最基本的条件是大气中要有“凝结核”存在,而大气中的尘埃、煤粒、矿物质等固体杂质则是最理想的凝结核。

如果空气中水汽、温度等气象要素达到一定条件时,水汽就会在这些凝结核周围凝结成雪花。所以,雪花能大量清洗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每当一次大雪过后空气就显得格外清新。

对于农村人来说,下雪是给庄稼加了一床被,又湿润又松土,预示着第二年的丰收。 对于城里人来说,下雪只是改善了空气质量,增加了游玩的乐趣。

据测定,一般新雪的密度每立方厘米为0、05-0、10克。所以,地面积雪对音波的反射率极低,能吸收大量音波,能为减少噪音作出贡献。

保温作用

积雪,好像一条奇妙的地毯,铺盖在大地上,使地面温度不致因冬季的严寒而降得太低。积雪的这种保温作用,是和它本身的特性分不开的。

我们都知道,冬天穿棉袄很暖和,这是因为棉花的孔隙度很高,棉花孔隙里充填着许多空气,空气的导热性能很差,这层空气阻止了人体的热量向外扩散。这是因为空气是不良导体。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物体,它本身都能通过热量,这种能够通过热量的性能,称做物体的导热性。在自然界常见的几种物质中,空气的导热性最差。所以物体里容纳的空气越多,它的导热性就越差。

覆盖在地球胸膛上的积雪很象棉花,雪花之间的孔隙度很高,就是钻进积雪孔隙里的这层空气,保护了地面温度不会降得很低。当然,积雪的保温功能是随着它的密度而随时在变化着的。

这很象穿着新棉袄特别暖和,旧棉袄就不太暖和的情况一样。新雪的密度低,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就多,保温作用就显得特别强。老雪像旧棉袄似的,密度高,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少,保温作用就弱了。

作为水资源

当城市受到降雪威胁时,与降雪有关的“城市次生灾害”事件逐渐显露出来,降雪造成的损失日渐突出,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

另外,城市化的发展也造成许多城市水资源短缺,尤其我国冬季降水偏少,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城市降雪对缓解、补充城市冬季水资源短缺和改善、保护生态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大雪标准是几毫米3

小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降水量级为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

中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500~1000米之间,地面积雪深度为3~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2.5~4.9毫米。

大雪:是指下雪时能见度很差,水平能见距离小于500米,地面积雪深度等于或大于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5.0~9.9毫米。

如果有降雪而没有形成积雪,一般称之为“零星小雪”。

当24小时降雪量达到10.0~19.9毫米时为暴雪,20.0~29.9毫米为大暴雪,超过30.0毫米为特大暴雪。

小雪 中雪 大雪 暴雪 大暴雪各自的标准是什么? —— 对于降雪量,在气象上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它与降雨量的标准截然不同。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气象上对于雪量...

雪的级别是如何划分的?

降雪分为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四个等级。 小雪:0.1~2.4毫米/天; 中雪:2.5~4.9毫米/天; 大雪:5.0~9.9毫米/天; 暴雪:大于等于10毫米/天。

下雪的降水量如何界定

下雪的降水量用“雪量(snowfall)”来衡量:雪量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



降雪量的等级标准是什么?
答:降雪量等级划分标准: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2.4毫米为小雪,1.3~3.7毫米为小到中雪,2.5~4.9毫米为中雪,3.8~7.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5.0-9.9毫米为大雪,7.5~14.9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

降雪分为几个等级
答:降雪分为7个等级。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降水量0.1-2.4毫米为小雪,1.3-3.7毫米为小到中雪,2.5-4.9毫米为中雪,3.8-7.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5.0-9.9毫米为大雪,7.5-14.9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降雪分为7个等级。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降水量0...

降雪量等级划分标准表
答:5. 大雪:当24小时降水量达到5.0毫米至9.9毫米时,可称为大雪。6. 大到暴雪:若24小时降水量在7.5毫米至14.9毫米之间,则定义为大到暴雪。7. 暴雪:当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时,称为暴雪。这是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的降雪量等级。8.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本质上是气候系统水热平衡的改变...

雪厚度国家划分标准
答:根据国家气象标准,24小时下雪厚度20厘米算暴雪。另外,小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降水量级为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中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500~1000米之间,地面积雪深度为3~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2.5~4.9毫米;大雪是指下雪时能...

降雪量的等级标准是什么?
答:1. 降雪量的等级标准是依据24小时内的降水量来划分的。2. 小雪的降水量范围是0.1毫米至2.4毫米。3. 小到中雪的降水量范围是1.3毫米至3.7毫米。4. 中雪的降水量范围是2.5毫米至4.9毫米。5. 中到大雪的降水量范围是3.8毫米至7.4毫米。6. 大雪的降水量范围是5.0毫米至9.9毫米。7. ...

降雪量的等级标准是什么?
答:1. 小雪:24小时内降水量在0.1至2.4毫米之间。2. 小到中雪:24小时内降水量在1.3至3.7毫米之间。3. 中雪:24小时内降水量在2.5至4.9毫米之间。4. 中到大雪:24小时内降水量在3.8至7.4毫米之间。5. 大雪:24小时内降水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但不超过9.9毫米。6. 大到暴雪:24小时...

4毫米降雪量有多厚?
答:降雪量4毫米雪有5厘米左右厚度。降雪量是气象观测人员用标准容器将12小时或24小时内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降雪量4毫米为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3~6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5~10毫米或积雪深度达5厘米的降雪过程。分类:1、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0mm(折合为融化后的...

降雪等级划分标准
答:降雪分为微量降雪(零星小雪)、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特大暴雪共7个等级。降雪等级标准通常是指在规定时间段内持续降雪或降雪量折算成降雨量为等级划分的标准。该标准一般采用持续时间12小时和24小时两种标准。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微量降雪(零星小雪):降水量小于0.1毫米。小雪:降水...

降雪量6毫米是什么概念?
答:达到5.0到9.9毫米为大雪。雪量(snowfall)是根据气象观测者,用一定标准的容器,将收集到的雪融化后测量出的量度。气象上对于雪量有严格的规范。如同降雨量一样,是指一定时间内所降的雪量,有24小时和12小时的不同标准。在天气预报中通常是预报白天或夜间的天气,这主要是指12小时的降水量。降雪量...

降雪到多大才算是大雪
答:这是根据24小时降水量计算的,(单位面积的 降雪化成水后在相同底面上水的深度),当降水量小于10毫米时为小雪,10~25毫米为中雪25~50毫米为大雪,50~100毫米为暴雪,100~200毫米为大暴雪,大于200毫米为特大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