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谁写的?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方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内涵说的是什么意思?~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意思是:“聪明的人爱好水,有仁心的人爱好山”,其中内涵是指:
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思维活跃,性格活泼好玩如流水,用水来喻智者,认为智者天性容易亲近水并以水为乐。
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厚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像山般沉稳,用山来喻仁者,认为仁者天性自然亲近山,并因恬静自安而得以长寿。
拓展知识
1、出处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爱好水,有仁心的人爱好山;聪明的人好动,有仁心的人喜静;聪明的人快乐,有仁心的人长寿。”
2、《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几乎是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当时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其意思是说,仁爱之人像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在儒家看来,自然万物应该和谐共处。作为自然的产物,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古的时代古的风尚,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敬激荡于古人的胸中,与大自然对话,与大自然相谐,以大自然作比,实现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是一种超脱的时尚,是一个洁身自好的境界,甚至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追求。所以,庄子梦蝶,不知我是蝶蝶是我。所以,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以,李白遥望敬亭山,相看两不厌。所以,伯牙钟子期巍巍乎高山汤汤乎流水,识我心中山水者,即是知音……无数古人高举大自然的旗帜一路高歌猛进,终于铸就中华文明的独秀天下!因此,人的品质也会受自然山水、自然万物的无形影响。自然山水的品质、自然山水的特点也会反映在人的气质、修养之中。在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水是外表最柔弱、最平静的东西:本质上水却最有力量。水滴石穿,最坚硬的东西,都可以被水磨平、被水击穿。水含有了一种智慧,水拥有一种力量。所以,“智者乐水”。你看那水,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激发人的雄心,荡涤人的思绪,教人创新,教人自由,教人忍耐,教人解放思想,放眼世界。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因此说“仁者乐山”。你看那山,顶天立地,巍然屹立,壮阔人的心胸,开拓人的视野,教人自信,教人勇敢,教人坚定,教人接受磨难,成就伟业。

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

 原文:子曰:“知(zhì)者乐水,仁者乐山;知(zhì)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这正如南宋朱熹在 《论语集注》里面的讨论:“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圣人智仁双全,所以,作此形容的专利权 非他莫属。

扩展资料: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

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论语》·雍也篇,子曰:“知(zhì)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zhì)者动,仁者静;知者乐(lè),仁者寿。”
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出自下列哪一个著名_百度知...
答:出自《论语.雍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上解释:"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几句话,一般的人说,“知者乐水”的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水性流动。“仁者乐山”是说仁慈的人喜欢山...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注释】(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如何理解
答:“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意思是: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智者乐水,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出自孔子的《论语》...

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说的是我国古代的谁
答:孔夫子在《论语•雍也》中说:“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包含了对自然美的赞赏,又包含了对仁、智的赞美,两者比附依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什么“智者乐水”?因为河流无私地涌流,给予灌溉和生活之便,似德;所到之处民众得以生存,似仁;水流奔腾而下,遵循着自己的...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出处和含义?
答: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出处】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读解】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这正如朱熹在 《论语集注》里面的讨论:“没有对仁和智极其...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意思
答: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意思是说,仁爱之人像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几乎是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当时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其意思是说,仁爱之人像...

仁者乐山一语出自于哪部经典
答:原文出自《论语·雍也》。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 rén-zhě-yào-shān-zhì-zhě-yào-shuǐ。释义:聪明的人爱好水,有仁心的人爱好山,其中内涵是指;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思维活跃,性格活泼好玩如流水,用水来喻智者...

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古代思想家是墨子吗
答:《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lè),仁者寿。”译义有多种。孔子说:“智慧的人以水为乐,仁义的人以山为乐;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另一理解为 “智者乐,水” ——智者之乐,...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什么意思?
答: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意思是说,仁爱之人像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几乎是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当时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其意思是说,仁爱之人像...

仁者乐山一语出自于哪部经典
答:“仁者乐山”一语出自于《论语》。仁者乐山,汉语成语拼音为rénzhěyàoshān,意为仁爱者喜爱山。比喻像山一样平静稳定,宽容仁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出自孔子·《论语》雍也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余秋雨有同文《仁者乐山》。读音:将《论语》“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