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四大先驱 贡献

作者&投稿:其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传播学四大先驱及成就是什么?~

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D.Lasswell,1902--1978)。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政治学协会主席、国际法协会主席、国际政治心理协会名誉主席。他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是一篇篇幅不大但影响巨大的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此文可谓传播学的开山之作或奠基之作。
心理学家卢因(Kurt Lewin,1890--1947)。
卢因既是心理学中完形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社会心理学中团体动力学的创始人,而且由于率先将类似自然学科的试验方法应用于社会心理学,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他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把关人”理论。
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1901--1976)。
他以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著称的社会学家。其贡献:其一,两级传播理论。第一步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上的一小部分人,由于这些人在传播中表现活跃(如经常听广播、看报、了解许多情况),被称为“意见领袖”。第二步再由这一小部分意见领袖,将媒介的信息扩散到广大的受众那里。
霍夫兰(Carl Hovland),社会心理学家。
他是以探讨社会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而闻名的。他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即“劝服”,这些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二战期间,受美国政府指派率领一群年富力强的学者,对战时宣传问题特别是宣传的效果问题展开大规模研究。第二个阶段,在耶鲁大学继续进行劝服与态度改变研究,并把战时的研究成果整理为《大众传播实验》(1949),并以他为核心形成了传播研究的耶鲁学派,1953年出版了《传播与劝服》被视为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的代表作。
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根据美国著名学者沃勒斯坦(1mmanuel WALLER-STEIN)在《开放的社会科学》一书中的说法,在十九世纪后期,构成社会科学的学科系统有三条明确的分界线:首先,以对现代/文明世界的研究为一方与对非现代世界的研究为另一方构成了一条分界线。前者是历史学再加上三门以探寻普遍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后者是历史学再加上东方学。第二条分界线是表现在对现代世界的研究方面,研究过去的历史学和注重现在的普遍规律的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之间存在着一条分界线。第三条分界线是指在以探寻普遍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内部,对市场的研究(经济学)、对国家的研究(政治学)与对市民社会的研究(社会学)之间也存在着鲜明的分界线。。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 (1)生平 (2)学术贡献 ◇他开创了媒体效果研究的传统,这一传统成为美国大众传播研究的占有统治地位的范式 。 经典研究之:广播项目研究 经典研究之: 伊里调查

◇传播研究方法
他通过收集资料的方法提出了调查方法论。这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焦点访谈、三角策略以及各种资料分析方法。
(1)焦点访谈
焦点小组通常是由6一12个人聚到一起,在一个主持人的引导下对某一主题进行深人讨论。其目的在于了解和理解人们对于某一主体的看法以及影响这种看法的背后的原因。焦点小组方法被用来进行各种动态关系的调查分析,包括态度、观点、动机、关注点,以及问题关注趋势和人类行为研究,其应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假设就是群体动力论.

(2)三角测量法
" Triangulation”一词源于拉丁一语的“t ria n-gul”.原意是“做三角”。在航海和上地测量等领域.它指的是一种以三角形原理为基础的测量及定位方法.在国内一般被译为“三角测量”。在这一概念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讨论之后,它的涵义逐渐发生了改变。在量的研究领域 被用来表示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来测量同一研究对象.以检验测量工具的效度。

引导传播研究趋向效果方面,其他线路的研究被忽略了。
——大众媒介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问题被忽略;
——对微观层次上的效果研究特别强调,涉及传播背景的宏观问题被忽略。
——单向效果模式,如电视、广播、报纸,而忽略了如电话、信这样的双向的互动媒介。

施拉姆(Wilbur Schramm) 1、生平 2、学术贡献 (1)1947,就任伊利诺伊大学校长助理兼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社长。 ◇出版信息论的代表作《通信的数学理论》1948 ◇创办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 ◇ 1949,出版传播学第一部权威教科书《大众传播》 (2)1955,受聘于斯坦福大学。 ◇创办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

◇参与《报刊的四种理论》 (1956)、《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1964)的写作。大媒介与小媒介的概念。
(3)1973,协助创办帮助创办“东西方中心”传播研究所
◇ 《男人、女人、信息、媒介:人类传播概览》 (4)培养学生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Karl Hovland) 1943——1945 ◇陆军研究 ◇ 单方面消息和正反两方面消息 1945——1961 ◇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实验(霍夫兰、韦斯\霍夫兰、贾尼斯、凯利)(睡眠效果) ◇ 恐惧呼吁(I。贾尼斯和费什巴赫 )

《美国军人》丛书,共 4 卷 ,第3卷《大众传播实验》代表霍夫兰等人的研究成果。
《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共 5 卷,其中以《传播与说服》最具代表性。
结论:信源可信度的效果在传播的时候最大,但是随时间的推移而退化。即睡眠者效应(潜伏性效果)。
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霍夫兰/拉姆斯丹/谢费而德)
第一次解释--由于时间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对内容的模糊记忆。
第二次解释--经过一段时间后,消息来源与观点具有分离的倾向.
1945,德国战败之后,很多美国人认为战争即将结束,但陆军希望这些军人了解,还有一场打败日本的艰苦任务摆在面前。
霍夫兰及其同事又转向第二种形式的研究:同样的消息用二种不同的方式来制作,其不同点仅在一个变量上,即给予单方面的消息或正反二方面的消息,然后对他们的效果进行实验。
研究人员准备了一则广播消息的二种表达方法:表达一个主张——战争还要持续至少二年。单方面消息有15分钟长,提出的论据是日本军队的数量和日本人的决心。正反二方面的消息则有19分钟长,并且从另一角度提出论据,如对惟一敌人作战的好处,但它大部分是在强调战争是长期的。

研究结果:
二组意见都发生了变化,看不出哪种变化更明显。
单方面消息对最初赞同者有效,二方面消息对最初反对者有效。
单方面消息对教育程度较低者最有效,而二方面消息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有效。
2、心理学家卢因(勒温)(Kurt Lewin) (1)生平(1890--1947) ——出身、求学、格式塔心理学 (2)学术贡献 ◇“场”论 ◇群体动力学 ◇把关理论

场论:研究处于“场”中的个体,因为事件是由个体的当下环境中的各种力量决定的。这个场也被称为一种生活空间,它是(能够被个体感知的)个体行为的私人环境,或是围绕这个个体的社会环境。即环境力量的效果。
齐格尼克效果:齐格尼克是勒温心理学研究所的一个俄罗斯博士生,她被指定从事一个实验室里的实验,以检验被中断了的任务和紧张降低的理论.实验证明 90%未完成的任务得到了回忆,而只有45%完成了的任务得到回忆. 对于被中断了的任务的比较强烈的回忆被称为”齐格尼克效果”.意义:

(1)展示了精神紧张的存在,而这种精神紧张正是场论的基础部分.
(2)这个实验也是首次尝试测量一种紧张或意志的努力之一.表明勒温是一个如何将是常问题转换为心理学实验的大师.

  传播学四大先驱及贡献:

  1. 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D.Lasswell,1902--1978)。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政治学协会主席、国际法协会主席、国际政治心理协会名誉主席。他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是一篇篇幅不大但影响巨大的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此文可谓传播学的开山之作或奠基之作。

  2. 心理学家卢因(Kurt Lewin,1890--1947)。

    卢因既是心理学中完形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社会心理学中团体动力学的创始人,而且由于率先将类似自然学科的试验方法应用于社会心理学,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他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把关人”理论。

  3. 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1901--1976)。

    他以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著称的社会学家。其贡献:其一,两级传播理论。第一步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上的一小部分人,由于这些人在传播中表现活跃(如经常听广播、看报、了解许多情况),被称为“意见领袖”。第二步再由这一小部分意见领袖,将媒介的信息扩散到广大的受众那里。

  4. 霍夫兰(Carl Hovland),社会心理学家。

    他是以探讨社会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而闻名的。他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即“劝服”,这些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二战期间,受美国政府指派率领一群年富力强的学者,对战时宣传问题特别是宣传的效果问题展开大规模研究。第二个阶段,在耶鲁大学继续进行劝服与态度改变研究,并把战时的研究成果整理为《大众传播实验》(1949),并以他为核心形成了传播研究的耶鲁学派,1953年出版了《传播与劝服》被视为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的代表作。



(一)拉斯韦尔(1902-1980),宣传与传播研究。拉斯韦尔在宣传研究领域拥有很大的影响。1927年,他出版了《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传播学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研究,1948年发表了《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著名的“5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拉斯韦尔一生写了六百万字的著作,在他逝世的1980年,又出版了三卷巨作《世界历史上的宣传与传播》。
(二)卢因(1890-1947),“把关人”研究。卢因的主要专业领域是群体力学,他研究了不少群体传播的问题。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概念。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三)霍夫兰(1921-1961),说服效果试验。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一是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四)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经验性传播研究。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拉扎斯菲尔德是对后来的传播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位。他是“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者。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被成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罗杰斯指出,拉扎斯菲尔德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地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他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科学的尊重。

拉扎斯菲尔德
卢因
拉斯维尔
霍夫兰
具体的自己再去搜吧,网页和学术论文都很多,这四大先驱是施拉姆定义的,但是也有学者提出怀疑,认为芝加哥学派也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