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又称之为大革命,北伐战争明明成功了,为什么却说大革命失败了呢?

作者&投稿:战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伐战争又称大革命,北伐战争明明成功了,为什么却说大革命失败了呢?~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以“清党”为名,在东南各省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建立国民政府,并定都南京,形成宁、汉对峙。1927年7月15日,当时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在其辖区内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搜捕和屠杀,(史称“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有: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我们党比较年轻,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没有清醒认识,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客观原因有:反革命力量的强大;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七一五政变后,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在一起,史称“宁汉合流”。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这是白色恐怖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必须回答的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则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处在众多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下,中国地域广大,在地方性的农业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

答:因为虽然打跨了旧的封建军阀,但却出现了新的发动势力,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任务没有完成。蒋介石集团就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总代表。

(1)革命阵营内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2)旧军阀被打垮了,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新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者。
(3)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变。点拨:我们判断一场战争或一场革命是否胜利,主要是看它是否达到了目的。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因此说它取得了胜利。国民革命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能代表大多数民众利益的政权.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了国民革命失败。

虽然推倒了清政府所代表的封建主义,但是封建实力没有根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妥协性。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从此进入近代以来最黑暗的军阀统治时期。所以说,革命只是翻过一个山头,并未胜利。

答:因为虽然打跨了旧的封建军阀,但却出现了新的发动势力,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任务没有完成。蒋介石集团就是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总代表。

问题开头就不对,北伐战争是1926-1927是大革命的高潮,推翻北洋政府成功了,但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北伐没有完成,因蒋汪反革命政变导致革命失败,虽然推翻了了大多军阀统治,但未完成最初北伐的目的

中国的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哪三次?
答:中国三次国内战争: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

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运动有什么关系?他们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的具体行动。目的:北伐战争打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消灭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消灭北洋军阀,加速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国民革命运动统一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恢复和发展工农运动。国民革命,也称大革命,第一次革命在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北伐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答:在中国人民革命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3、北伐战争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一个重要历史性举措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标志着大革命的开始,而北伐战争是大革命中的高潮事件,它是国共合作的结果,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而且形式上统一了全中国,彰显了国共合作形成的巨大合力。

北伐是什么意思
答:14, 广东人民在北伐战争开始前,积极敦促国民政府早日出师北伐。15, 予、鲁少飞等曾投身到北伐军中,从事漫画宣传工作.16, 第一阶段,是参加北伐战争。17,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是中华儿女用爱国主义的热血挥洒在神州大地的英雄史诗。18, 张发奎是北伐战争中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将领,大革命时期,曾经与共产党...

大革命是指什么
答: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兵北伐,攻占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1926年冬至1927年春, 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革命高潮。在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国民党右派加紧勾结帝国主义,篡夺革命领导权。中国共产党内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占据领导地位,一味妥协退让。1927年4月12日,...

国民大革命和北伐战争有什么区别?
答:②北伐战争: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到1927年3月,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都武汉,革命重心转移,北伐期间,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起到了模范作用,工农群众给予大力支援.冯玉祥于1926年秋在五原誓师,挥戈南下,参加国民革命.(4)大革命失败 在帝国...

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和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有什么不同
答:真正标准答案是: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是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合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 是国民党新军阀与奉系军阀为争夺地盘和统治权而进行的非正义军阀混战,反映了英美与日本在华矛盾。

北伐战争开始后革命形势是如何发展的?
答:北伐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组成的广州国民政府,领导国民革命军于1926~1927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这次战争连同1924~1925年统一广东的战争,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经过】 战争的准备。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屡遭挫折和...

中国三次国内战争分别是
答: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4~1927年,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大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合作下曾经取得很大胜利。然而,1927年4月和...

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相同点不同点
答: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2、战争时间不同:北伐战争时间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土地革命战争时间于1927年8月—1937年。3、参战方兵力不同:北伐战争参战方兵力为国民革命军约25万,北洋军阀约100万。土地革命战争参战方兵力红军50万, 国军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