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6课读后感

作者&投稿:达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6课的读后感~

[26课的读后感]


读了《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我的感想是:科利亚是一个又聪明又爱惜自己的东西的孩子,法西斯打到他们村子的时候,科利亚能及时把自己的玩具装进木匣里埋了起来,这说明科利亚有心计,26课的读后感。如果科利亚当初随便挖一个坑一埋,那么他一定找不着了,从这里能看出他很聪明,科利亚9岁时,他从家门口向前走10步,开始挖,结果什么也没挖出来,他一走在台阶上想来想去,最后终于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从这儿也能看出来他很聪明,整个事情的经过是由埋木匣到挖木匣,最后科利亚得到了启示: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读后感《26课的读后感》。


我们要向科利亚学习他的觑品德。
  〔26课的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月光曲》的中心思想:通过记叙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文主要内容写的是两百多年前,贝多芬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演出,晚上散步的时候,他被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吸引,来到了一所茅屋前。他听到茅屋里兄妹的对话,情不自禁地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奏了一首自己的曲子,又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课文通过四部分来描写当时的场景:
第一部分(第1节):讲贝多芬曾经谱写过《月光曲》;第二部分(第2~3节):讲贝多芬在茅屋外边听见琴声;第三部分(第4~7节):讲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第四部分(第8~10节):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

扩展资料: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曲名。
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28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跟人交谈。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雄》 《命运》 《田园》 《合唱》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光曲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月光曲》。文章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为穷鞋匠兄妹弹琴,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在我第一遍读的时候,我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著名钢琴家贝多芬先生要给穷鞋匠兄妹弹琴?我就仔仔细细地读了几遍,终于知道了答案。贝多芬从兄妹俩的对话中,被盲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和热爱音乐、执著追求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贝多芬发现盲姑娘很会体贴人,关心人,当她提出自己想听一遍贝多芬亲手弹的曲子时,哥哥说:“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盲姑娘听了就立刻安慰哥哥:“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谁不想拥有一张贝多芬的音乐入场卷呢?热爱音乐的盲姑娘更是如此。

我非常佩服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他写的第九自然段运用了写实和联想相结合的方法,仿佛让读者听到了这首又舒缓又动听的乐曲。

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穷鞋匠兄妹俩带来了一片温暖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的艺术感受,也给自己的艺术生涯添加了辉煌、璀璨的一笔。

音乐是一盏明灯,照亮了盲姑娘的心灵;音乐是一副良药,治好了盲姑娘的眼睛;音乐是一个上帝,它塑造了一个美好的灵魂;音乐是一个开心果,让盲姑娘忘记了烦恼,得到了快乐……音乐啊!你是崇高的,快乐的,善良的!
另一个
月光曲 读后感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月光曲》,从这篇课文中,我知道了200多年前,有一位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用毕生谱写了许多爱国曲子,而且他的心地也很善良。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皮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传说是这样的: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畔的一个小镇上,他听到了一阵钢琴声,弹的正是他的曲子,他听到了皮鞋匠兄妹的谈话,被打动了,于是为他们弹奏了刚才皮鞋匠妹妹弹奏的那个曲子,盲姑娘猜出了他就是贝多芬,贝多芬被盲姑娘说的几句话感动了,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有这样懂音乐,知音啊!正是因为遇到了知音,所以贝多芬产生了要为她弹奏曲子的想法——创作激情顿时而生。才创作出了这首,《月光曲》。

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穷兄妹俩带来了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没的艺术享受,给子的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收获。既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告诉人们,音乐的创作也是需要真挚的情感的!

四年级下册语文26课读后感60字
答: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

4年级下册26课别踩了这朵花的读后感
答:读《别踩了这朵花》有感 我们最后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冰心,告别冰心。读完几篇课文,我深深地知道了冰心奶奶无限而又伟大的爱心,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别踩了这朵花》这首诗。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读完本文,我似乎已闻到了春天的气息,泥土的芬芳,文中有许多生动的词句...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的读后感是什么
答: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的读后感是什么 少年闰土的速度点!!!... 少年闰土的 速度点!!! 展开 1个回答 #热议# 《请回答2021》瓜分百万奖金 buzhidao142 2011-10-26 · TA获得超过30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

《猫》读后感
答:郑振择写的猫 初一下册26课的《猫》 要以作者第一人称来写我对第三只猫的愧疚补充回答:你可以根据我下面提供的素材自己写写啊.开始时,“我”不喜欢第三只猫是因为它从来历、外形、性情上看都不及前两只猫。 (1)来历:第三只猫本是被人遗弃的,是“我家”出于怜悯拾来的,而第一只猫是从隔壁要来的,第二...

四年级26课爬山虎的脚,读后感
答:回答:应该是6课

关于小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一些问题...
答: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小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最后一自然段 ...

读《掌声》有感
答: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读《掌声》有感,仅供参考...今天我们学了第21课——《掌声》。 《掌声》这一课主要讲了一位叫小英的同学,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一天上演讲课,老师让小英演讲,就在小英...

小学生小古文五百字的读后感怎么写
答:26《小古文》读后感在我拿到《小古文》的时候,我感到老师在读《小古文》又要发一肚子的火,但学第一课《小古文》的时候,老师看着很开心,但我很紧张,在老师细心读《小古文》的时候,老师的声音就温柔了起来,我的心就停了下来。学第一课,老师教会了我们“汝”是“你”的意思,“吾”是“我”的意思,第二节课...

詹天佑读后感
答:詹天佑读后感15 近期,我学习了《詹天佑》这篇文章,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修建了第一条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京张铁路是连外国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的铁路,詹天佑却不怕困难、不怕嘲笑,依然接受了任务。詹天佑接受了任务以后,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到峭壁上定点测绘,晚上也持续工作。 每次任...

四年级下册语文小练笔作文26课全神贯注有感400字
答:“喂 小B么?小C昨天晚上和你们一起出去玩 怎么还没回来?”第二天早上 小C的妈妈打电话过来询问。小C也没有去学校上课 孩子们隐约感到不对了 于是 他们将晚上的探险之事告诉了老师和家长 大家在大人的陪同下回到了那个学校。“什么? 我们的鲁迅像的眼睛一直是朝右看的阿。”校长听了孩子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