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的法律依据是

作者&投稿:毕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实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的法律依据是《食品安全法》和《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
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A级风险、B级风险、C级风险、D级风险四个等级。
怎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1、采购食品时应在证照齐全、诚信规范的市场、超市或其它销售单位选购,不在无证照摊贩处购买食品。
2、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查看品名、产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生产许可证号、保质期等,不购买和食用“三无”(无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厂名、厂址)食品,不购买有异色异味或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要食用过保质期的食品。
3、外出就餐应选择食品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证照齐全的餐饮单位,不在无证照摊贩处就餐。
4、外出游玩时不要采食野生蘑菇,谨防毒蘑菇中毒。目前还没有简单易行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在民间流传的一些识别毒蘑菇的方法和经验并不可靠,最好的避免毒蘑菇中毒的方法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5、家庭烹饪时养成良好卫生操作习惯,处理生、熟食物及其包装前后要勤洗手,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食物加工前要认真清洗,清洗时注意防止水花飞溅。烹调加工完毕后及时清洗和消毒台面和厨具。
6、家庭制备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加工和盛放生肉、水产品和蔬菜的器具要与熟食分开,使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特别处理畜禽肉类和水产品类食品时更要注意,在冰箱储存时也要分隔存放。
7、家庭烹饪菜肴要烧熟煮透。做好的食品尽快食用,常温下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不能及时吃的食物要冷藏或者冷冻存放。剩余食物要及时冷藏,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少吃或不吃生食水产品。
8、注意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家庭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一旦发现粉红、绿、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
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售、不食用酸汤子、吊浆粑、湿米粉等发酵面米食品。
9、合理饮食, 杜绝浪费。假日期间尤其要注意平衡膳食,保持注意食物多样性,多吃蔬果、奶类、大豆、杂粮,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切忌暴饮暴食,控糖限酒。
10、用餐时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杜绝浪费。
11、学校要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和《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加强学校食堂等场所的食品安全管理。
12、遵守各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有距离,少聚餐。
法律依据
《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第七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等级划分,应当结合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特点,从生产经营食品类别、经营规模、消费对象等静态风险因素和生产经营条件保持、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管理制度建立及运行等动态风险因素,确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并根据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督检查、监督抽检、投诉举报、案件查处、产品召回等监督管理记录实施动态调整。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A级风险、B级风险、C级风险、D级风险四个等级。


2015新版《食品安全法》10月1日起实施 有哪些规定
答: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承担有关食品安全工作。 第六条 县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活动应当依法取得
答:(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七)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第一百零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结果和食品安全状况等,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方式和频次,实施风险分级管...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包括
答:1. 风险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风险分析。这一原则涉及估计人体健康和安全风险,旨在确定并实施控制风险的适当方法,并与利益相关方交流风险及采取的措施。风险分析不仅解决突发事件或食品管理体系缺陷导致的风险,还支持标准的发展完善,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改善公众健康状况。2. 风险分析是一个结构化的决策...

餐饮动态风险得分如何计算?
答:依据《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市级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局印发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指导意见》。二、实施风险分级的主要目的 通过实施餐饮服务风险分级,对餐饮服务提供者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合理分配监管资源,进一步强化餐饮服务食品...

《食品安全法》处于尴尬境地,究竟是谁的错
答:食品安全法是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从制度上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而制定的,其中确立了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2015年4月24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食品安全内审检查风险等级判定标准是什么?
答: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各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采取下列监督管理措施:1. 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2. 对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3. 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4. 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

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答:1. 为加强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2.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和销售的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使用环节的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监督管理。3. 食品相关产品是指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

新食品安全法要求过程管理制度有什么内容
答: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承担有关食品安全工作。第六条 县级以上...

2015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新食品安全法主要有哪些修改
答:第一,借鉴国外立法经验,《送审稿》提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第3条)。 第二,为贯彻风险管理原则,《送审稿》提出,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类分级监督管理制度。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程度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方式、频次等(第91条)。 第三,为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地方政...

食品安全谁来监管
答:(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七)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八)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第一百零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结果和食品安全状况等,确定监督管理的重点、方式和频次,实施风险分级管...